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表演艺术和戏剧演员的最终任务就是要在舞台上创造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具有独特性格魅力的人物形象。演员除了要分析剧本外,还要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因为这种分析是演员进行角色创造的基础,其中包括对角色认识与理解等等。对角色的分析,是对角色认识与理解的开始,是演员进行角色创作的基础,因此绝不应该掉以轻心。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讨论演员该如何去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认识角色 体验生活 找类型、抓典型
认识角色是演员分析角色的第一步。
笔者认识傻子少爷的过程是很漫长的。刚一接到剧本时特别心虚,因为剧本中的傻子少爷太让我感到陌生了。
首先,《尘埃落定》是一部优秀的藏族戏,"傻子少爷"自然是个藏人(他的母亲是汉族人),故事讲的也就自然是关于藏族的事情。对于我这样一个涉世未深,阅历不足,表演经历又不算丰富的汉族人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考验。,
其次,"傻子少爷",是一个"傻子",不然为什么大家都叫他"傻子少爷"而不叫"二少爷"。可奇怪的是在剧本中却能看到他做了许多聪明人不能做到的事情",这是巧合吗?不像。因为巧合不可能每次都出现在他一个人身上的。那他到底是"傻"还是"不傻"?
说实话,我爱我的角色--傻子少爷。我认为这是很难能可贵的事情,因为照我目前的生活经历和民族区别,我还不能有一个胸襟去爱许多人,许多角色。
从演出完了到现在,我还不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把我是怎样认识傻子少爷的过程给概括出来,所以我现在只能写出我是怎样认识他的过程。
1.体验生活
演员在进行人物形象的创造时,尽管是以剧本为依据,但我们还是要重新经历一个从生活到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完整的过程。角色构思的产生,一方面是以演员在剧本分析中所产生的对角色的认识与理解为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建立在演员生活的体验(包括自己的生活积累)所获得和占有的生活素材的基础上。正如于是之所说:"'心象'从哪儿来?我以为首先是从生活中来"①。可以说,生活体验对于演员进行角色的构思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尘埃落定》的剧本第一遍朗读时,我就已经被带到那个傻子少爷生长的地方。但那里的人们我都很陌生;那些台词,我仿佛都听不懂要向我表达的意思。怎么办?我只能从生活中(人或影像资料)去找,相信从那儿可以得到一些启发。起初我想去在身边的一些同系的藏族友人们的身上找到一点那个时代的影子,实践告诉我怎么可能,现在毕竟已经是21实际了;他们毕竟多少都有些被汉化了。后来系里打算带我们《尘埃落定》剧组的全体演员去趟藏区走走看看,体会一下那里依旧保持着原始纯朴的民俗民风的,由于学校担心学生出行的安全问题没有同意,计划最终还是泡汤了。没有办法,找来了电视剧版的《尘埃落定》,仔仔细细的看了两遍,希望能从电视剧里感受到那个时期的气息,也观看一下电视剧里的傻子少爷是怎么个样子,但说实话,两遍看完后感受是有的,但并不深刻,索性也不想再继续去探寻是不是三遍四遍就会好些了。于是自己就这样糊里糊涂的开始参加排练了。刚排不久,帮我们排练《尘埃落定》的许春林老师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要我先到学校的藏学院去观察生活,诺大一个藏学院总有我想要找的那种感觉:怎么说话的、说话的样子、说话时的动作、走路的样子……后来还特地选了一门藏学院的《当代文学写作》课,那样我就可以经常和藏族的同学朋友们一起上课了,可以更好的去感受傻子少爷的民族熏陶了。在这一段体会生活的过程中,我确实体会到了藏胞们的可爱纯朴、热情奔放,但始终没有找到那个我已寻找多时的傻子少爷。
2.找类型,抓典型
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发现生活中以及影像资料中都有傻子少爷这种类型的人物与角色,虽然不完全是,但我敢说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有傻子少爷的影子。
某些时候的形象与《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有几分相似--有时说话不加思索、脱口而出,虽然说不出多么赋有文采的华丽的辞藻,却往往显得很有道理,发人深省。另一方面,有时又快乐的像个孩子。
傻子少爷说他可以看到那个别人都看不到的未来,表情认真严肃;傻子少爷在边境卖粮食时所显示出的机智与勇敢……这一切都显得与音乐剧《金沙》里的"木头精灵"(一个遇事沉着冷静、善于思考、机智内敛的男人)一样,像一个预言家,说过要发生的事情总会在不久的将来应验发生。
他的不合逻辑以及那种表情却又跟我身边的一个同学极为相似,当你问他一句话时,他不会立即搭理你,你还以为他没听到,正当你想再问一遍时他会木讷的回过头来回答你,回答出的话语又是和你的问话风马牛不相及,不知其所以然,。一次同学请准备去食堂的他回来时给捎俩馒头,不久他回来了,白馒头被他的黑手死死的掐在手心,没有用包装袋,结果要求带馒头的同仁也没有吃。事后我问他为啥不用包装袋,以为他要说环保,结果他说的是:"这样做下次那个同学就不敢再叫他带饭了"。
……
于是,我便决定把我自己觉得和傻子少爷(我所认为的傻子少爷形象)相像的这一类型的几个人物集中到了一起,单个拎出他们与傻子少爷相似的地方,再将它们糅合到一起作为典型用在傻子少爷的身上,最后又为傻子少爷写了一篇三千多字的人物小传,这才算是对傻子少爷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对傻子少爷这个人物不再感到陌生、排斥。
3.认清傻子少爷在剧本中的地位与作用
剧本《尘埃落定》就是以傻子少爷为视角来叙述故事,整个剧本立足于傻子的心灵,把通过他的视听呈现的史诗凝练成源自于主人公内心的抒情诗,剧本的艺术整一性都是建立在主人公心灵展示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在阅读剧本《尘埃落定》时是不会觉得由这些在漫长岁月中发生的互相缺乏逻辑联系的事件构成的作品是破碎的,因为事件是围绕着傻子少爷的心灵选择与组织的,从剧本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个浑然一体的灵魂。由此看来,与其说是《尘埃落定》造就了傻子,倒不如说是傻子成就了《尘埃落定》。
注释:
①于是之《于是之谈我演程疯子》.
参考文献:
[1]阿来.尘埃落定[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2月.
[2]曹路生 话剧《尘埃落定》.
[3]于是之《于是之谈我演程疯子》.
[4]梁伯龙 李月.戏剧表演基础[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2月.
[5]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
作者简介:吴磊,男,汉族,江苏人,硕士,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关键词:认识角色 体验生活 找类型、抓典型
认识角色是演员分析角色的第一步。
笔者认识傻子少爷的过程是很漫长的。刚一接到剧本时特别心虚,因为剧本中的傻子少爷太让我感到陌生了。
首先,《尘埃落定》是一部优秀的藏族戏,"傻子少爷"自然是个藏人(他的母亲是汉族人),故事讲的也就自然是关于藏族的事情。对于我这样一个涉世未深,阅历不足,表演经历又不算丰富的汉族人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考验。,
其次,"傻子少爷",是一个"傻子",不然为什么大家都叫他"傻子少爷"而不叫"二少爷"。可奇怪的是在剧本中却能看到他做了许多聪明人不能做到的事情",这是巧合吗?不像。因为巧合不可能每次都出现在他一个人身上的。那他到底是"傻"还是"不傻"?
说实话,我爱我的角色--傻子少爷。我认为这是很难能可贵的事情,因为照我目前的生活经历和民族区别,我还不能有一个胸襟去爱许多人,许多角色。
从演出完了到现在,我还不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把我是怎样认识傻子少爷的过程给概括出来,所以我现在只能写出我是怎样认识他的过程。
1.体验生活
演员在进行人物形象的创造时,尽管是以剧本为依据,但我们还是要重新经历一个从生活到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完整的过程。角色构思的产生,一方面是以演员在剧本分析中所产生的对角色的认识与理解为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建立在演员生活的体验(包括自己的生活积累)所获得和占有的生活素材的基础上。正如于是之所说:"'心象'从哪儿来?我以为首先是从生活中来"①。可以说,生活体验对于演员进行角色的构思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尘埃落定》的剧本第一遍朗读时,我就已经被带到那个傻子少爷生长的地方。但那里的人们我都很陌生;那些台词,我仿佛都听不懂要向我表达的意思。怎么办?我只能从生活中(人或影像资料)去找,相信从那儿可以得到一些启发。起初我想去在身边的一些同系的藏族友人们的身上找到一点那个时代的影子,实践告诉我怎么可能,现在毕竟已经是21实际了;他们毕竟多少都有些被汉化了。后来系里打算带我们《尘埃落定》剧组的全体演员去趟藏区走走看看,体会一下那里依旧保持着原始纯朴的民俗民风的,由于学校担心学生出行的安全问题没有同意,计划最终还是泡汤了。没有办法,找来了电视剧版的《尘埃落定》,仔仔细细的看了两遍,希望能从电视剧里感受到那个时期的气息,也观看一下电视剧里的傻子少爷是怎么个样子,但说实话,两遍看完后感受是有的,但并不深刻,索性也不想再继续去探寻是不是三遍四遍就会好些了。于是自己就这样糊里糊涂的开始参加排练了。刚排不久,帮我们排练《尘埃落定》的许春林老师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要我先到学校的藏学院去观察生活,诺大一个藏学院总有我想要找的那种感觉:怎么说话的、说话的样子、说话时的动作、走路的样子……后来还特地选了一门藏学院的《当代文学写作》课,那样我就可以经常和藏族的同学朋友们一起上课了,可以更好的去感受傻子少爷的民族熏陶了。在这一段体会生活的过程中,我确实体会到了藏胞们的可爱纯朴、热情奔放,但始终没有找到那个我已寻找多时的傻子少爷。
2.找类型,抓典型
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发现生活中以及影像资料中都有傻子少爷这种类型的人物与角色,虽然不完全是,但我敢说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有傻子少爷的影子。
某些时候的形象与《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有几分相似--有时说话不加思索、脱口而出,虽然说不出多么赋有文采的华丽的辞藻,却往往显得很有道理,发人深省。另一方面,有时又快乐的像个孩子。
傻子少爷说他可以看到那个别人都看不到的未来,表情认真严肃;傻子少爷在边境卖粮食时所显示出的机智与勇敢……这一切都显得与音乐剧《金沙》里的"木头精灵"(一个遇事沉着冷静、善于思考、机智内敛的男人)一样,像一个预言家,说过要发生的事情总会在不久的将来应验发生。
他的不合逻辑以及那种表情却又跟我身边的一个同学极为相似,当你问他一句话时,他不会立即搭理你,你还以为他没听到,正当你想再问一遍时他会木讷的回过头来回答你,回答出的话语又是和你的问话风马牛不相及,不知其所以然,。一次同学请准备去食堂的他回来时给捎俩馒头,不久他回来了,白馒头被他的黑手死死的掐在手心,没有用包装袋,结果要求带馒头的同仁也没有吃。事后我问他为啥不用包装袋,以为他要说环保,结果他说的是:"这样做下次那个同学就不敢再叫他带饭了"。
……
于是,我便决定把我自己觉得和傻子少爷(我所认为的傻子少爷形象)相像的这一类型的几个人物集中到了一起,单个拎出他们与傻子少爷相似的地方,再将它们糅合到一起作为典型用在傻子少爷的身上,最后又为傻子少爷写了一篇三千多字的人物小传,这才算是对傻子少爷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对傻子少爷这个人物不再感到陌生、排斥。
3.认清傻子少爷在剧本中的地位与作用
剧本《尘埃落定》就是以傻子少爷为视角来叙述故事,整个剧本立足于傻子的心灵,把通过他的视听呈现的史诗凝练成源自于主人公内心的抒情诗,剧本的艺术整一性都是建立在主人公心灵展示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在阅读剧本《尘埃落定》时是不会觉得由这些在漫长岁月中发生的互相缺乏逻辑联系的事件构成的作品是破碎的,因为事件是围绕着傻子少爷的心灵选择与组织的,从剧本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个浑然一体的灵魂。由此看来,与其说是《尘埃落定》造就了傻子,倒不如说是傻子成就了《尘埃落定》。
注释:
①于是之《于是之谈我演程疯子》.
参考文献:
[1]阿来.尘埃落定[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2月.
[2]曹路生 话剧《尘埃落定》.
[3]于是之《于是之谈我演程疯子》.
[4]梁伯龙 李月.戏剧表演基础[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2月.
[5]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
作者简介:吴磊,男,汉族,江苏人,硕士,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