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g8872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意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成果,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其次是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多读一些好的课外书。
  【关键词】阅读能力 兴趣 方法 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73-01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行为,是人类吸取文化财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获取信息的多少。据外国心理学家研究,中学生的学习70-80%都是通过阅读这种方式来进行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识字积词的重要途径,而且能有效地发展思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根据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学生在心情愉快时掌握知识多而且思维活跃,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朱自清先生认为,必须使阅读者对作品有阅读兴趣,才能完成阅读任务、达到阅读目的。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阅读的重要意义
  如果未能从思想上认识阅读的重要意义,就不会重视阅读,当然阅读兴趣就不会浓了。从学生升入初中开始,教师就要联系生活实际有意去引导,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大语文环境
  首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阅读的主体。教师应以和蔼可亲的语言形成良好的教学气氛,开放课堂,民主教学。其次,在教学中要适时地引入一些名言警句、优美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激发阅读兴趣。再次,开设第二课堂活动,如名言警句摘抄竞赛、成语接龙竞赛、谈读书心得体会、搞演讲比赛、开辟论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在活动中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
  (一)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阅读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用,授人以渔,则终身受之不尽”。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包涵一定的能力层级,教师应避免教学中阅读指导的随意性和零散现象,力求有一定的指导体系,能系统地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点拨。
  1.感受性阅读是阅读能力和方法的基础
  读书,关键要去“读”。“读”了才知道书中的事情理趣;“读”了才能感受到文章作者那颗心为什么会如此歌唱;“读”了才能品尝到文章的深邃与空灵;将文章读上两三遍,或快读全文,或细读有关段落,或跳读扫描,或吟诵喜爱的句子……总之,要用“心”钻进去,去感受文章的精华。通过阅读,由局部的字、词、句、段到整体的观点内容、艺术手法、人物形象,这样即使再长再深的文章,只要下功夫去“阅读”,那问题就迎刃而解。
  2.理解性阅读是培养阅读良好品质、提高品位和阅读能力的必经途径
  要达到理解的最佳效果必须做到四个方面:一要读好文章前的提示和前言,把握阅读目标和重点;二要读好文章的关键段落语句,理解这些句段的含义以及句中关键词语、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的作用;三要读好文章下的注释,生字词语一一把握;四要讀好文章的“后记”或总结,整体把握文章的思路和艺术手法。
  3.鉴赏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高层次的阅读境界
  鉴赏性阅读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活动。要真正进入“语文”的胜境,需要鉴赏阅读。鉴赏优美的文学作品,能够获得身心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能够借鉴作者观察社会的角度、认识事物的方法以及谋篇布局的思路。
  4.比较性阅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做较为深入细致的带有创造性成分的阅读
  即便是同类文章,其文体或构思或体裁的差异依旧明显,应指导学生不断的分析、咀嚼、鉴赏,从文章中“求同存异”,在“异中求同”中归纳出某些共性,找出规律性的认识,使学生在辨识中学会整体性比较,形成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
  5.精练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阅读训练方法
  阅读一篇文章时,对那些精彩片段、千字诗文、专栏文章、重点章节等要咬文嚼字,细啄细磨理解它的内涵,认真揣摩它的写法,从中得到作文的必要知识。精读要求细致,可细致不等于繁琐,精读要求深入,可深入不等于牵强附会,故作高深。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多读课外书
  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①培养阅读速度,追求阅读量
  要求学生在有选择地进行非课本阅读的前提下,力求做到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尽可能多读书。事实证明,语文成绩、写作能力突出的学生,其阅读量往往是较大的。学生时期能大量地读书,广博地吸取知识,不但为其今后的深造创造条件,也会使脑筋更加聪明。
  ②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要指导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读书卡片。做读书笔记“有助于巩固记忆,积累知识,提高分析能力,也是一种有效的练笔方式”也可提高阅读效果。读书笔记可以摘抄名言名句、集知识要点、抄优美语段、编文章提纲、写心得体会等。
  ③背诵积累名句名篇
  背诵积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历史上一切有成就的政治家、文学家都能熟练地背诵许多东西,并能巧妙地运用于理论与实践活动中。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谚语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名言,都强调了读书和背诵的重要。因此,指导学生养成背诵积累名篇名句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向学生推荐好课外书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每位学生课外自读每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我们知道并非所有的书都“开卷有益”,况且中学生本身还缺乏明辨是非,特别是抵制诱惑的能力,因此开展阅读教学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既要热情地保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又要帮助学生净化阅读内容、规范阅读行为、提高阅读品味,教育学生远离黄色(色情)、灰色(反动)黑色(暴力)的读物,拒绝“毒品”的诱惑,培养健康的阅读情趣。教师要向学生推荐一些专业性强、阅读品味高的《语文报》《读者》等杂志。还可以推荐一些古今中外名著等,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开拓他们的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总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训练真正落实到实处,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钱威,徐越化.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
  [2]张吉武.主编《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55-02  新课改最重要的是用新理念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教育理念与学生学习方式的一次“碰撞”。为此,我们语文教师没有理由不通过自己的努力,多方尝试,大胆创新,并引领学生追慕高尚的情感,在语文课堂的小天地中,为他们营造出无限广阔的精神天地。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智力的培养,而
【摘要】近些年来,中等职业教育逐渐成为了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就业的重要方式。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在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进行中职语文教学时,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充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本文首先对职业素养的内涵进行简单地介绍,接着对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培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职业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H19 【
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为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檵木属(Loropetalum)常绿灌木。因为其树枝优美、叶色鲜艳、观花期长、花量多、繁殖容易、生长快速
本文以2001年和2006年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3S技术支持下,对广西西南石灰岩地区进行景观格局分析,利用细胞自动机模型对森林变化进行了预测,并应用GAP分析方法识别现有保护
本文选取的拖乌山湿地是川南进藏的必经之道,海拔2503~2509米,紧临108国道。拖乌山湿地的存在对于菩萨岗地区的气候、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湿地在108国道旁也是国道线上一
期刊
毛竹在我国南方地域分布广,经济价值大,固碳能力强,是重要的固碳树种。在新造毛竹碳汇林内,设置80 m×100 m固定标准地,采用固定样地长期连续观测的调查方法,运用EXCEL、SPSS
森林采伐、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等人类活动不断加剧,使大气CO2浓度急剧上升,随之而来的全球气候变暖正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己成为各国政府
干旱地区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是目前的热点问题。由于水资源相对匮乏、重金属胁迫、拟选植物有限,使得该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的难度较大。对干旱矿山地区现有的
【中圖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64-01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它集思想性、时代性、理论性于一体,但是大多数学生却认为思想品德课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厌学的局面。怎样才能扭转这种消极不利的局面?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应该端正教学思想,贯彻新课程理念,从实际出发,大胆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