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提高讨论式合作学习方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有效性,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们一直关心的问题。通过明确分工、精选问题、时间控制、建立合理的评价等四个方面开展讨论式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讨论式作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 讨论式合作学习 途径
课改以来,讨论式合作学习方式被广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如何提高讨论式合作学习方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有效性,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们最关心的问题。作为其中一员,笔者在三年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讨论式合作学习方式,探索出提高讨论式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途径。
一、组建学习小组,明确分工
笔者在校外听课时发现一些老师在开展讨论时,没有事先告知学生以何种形式进行讨论,出现学生不知道该和谁讨论、教室秩序混乱等问题,导致讨论效果差的结果。笔者在教学中开展讨论时,会事先明确小组讨论,这样学生便知如何讨论。所以,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我都会组建学习小组,因为它是有效讨论式合作学习赖以开展的前提。由于受学生固定座位和教室空间的限制,笔者在实践中没有按照“组内异质、组外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而是采用最简单、方便的方式,即前后两排4人一小组。从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并明确其职责。小组长的职责有三:一是负责组织组内讨论,应积极主动的组织讨论、当讨论出现冷场时,应灵活处理,尽量保证每位组员都能参与到讨论活动。二是给组员的表现打分,要求他们秉着公平、公正原则打分。三是负责管理本组讨论的纪律。记录员主要负责记录讨论时各成员的观点。汇报员负责在班内交流本组的讨论结果。各角色不能固定不变,应经常轮换。在實践中,笔者建议各组角色半个月轮换一次,这样就能让成员体会各角色的责任和合作学习的更要性,同时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明确各组分工后,笔者发现各组同学讨论的积极性增加了很多,讨论过程也更加激烈了。
二、精选问题,难易适中
讨论式合作学习的开展要求教师在课前明确教学的目标,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讨论式合作学习的问题。讨论式合作学习能否突显其有效性,关键是问题设置是否合理。一些教师仅仅是为了调动教学气氛,在设计讨论问题时不管教学内容让那个、不围绕教学目标,以致出现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或者过于难的现象。如一老师在讲《创建新集体》中关于“团结”的内容时,在讲完《天堂和地狱》的故事后便要求学生讨论:这故事给你什么启示。问题抛出后,学生立马就得出答案:要团结。笔者认为这种简单的、个人思考便能解决的问题,根本没有必要小组讨论;当然,难度太大的问题,也要尽量避免。因为难度大容易导致小组讨论无从开口,打击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讨论的问题一定要适中,具有挑战性,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比如笔者在《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中讲到“人类应与其他生命相处”时,用PPT展示了一段关于人类应珍惜野生动物的宣传片,并设计了两个问题:1.人类为什么要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2.人类应该与其他生命怎样和谐相处?这两个开放式的讨论问题,既与课本知识相关,又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在笔者抛出命题、明确要求后,各小组组织有序,按照分工进行讨论。笔者在监控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努力地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又如《创建新集体》中设计了“小组制定班规”的活动,先由学生小组讨论班规的主要内容,然后共同拟定,最后进行小组展示。在《为坚强喝彩》中提出“断臂钢琴师刘伟的事迹给你哪些启示?”、在《防患于未然》中提出“小刘为什么会走上犯罪的道路?”等等。总之,设计的问题,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要能够激起学生思考和合作,在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感受合作讨论的意义。
三、调控时间,加强过程监控
是否有充足的讨论合作学习时间,是能否保证讨论合作学习有效的关键因素。笔者在听课中,发现一些老师在宣布讨论后,便匆匆要求学生宣告讨论结果,对讨论的过程也不给予监控,这种讨论基本上是流于形式。笔者在教学中注重时间的调控和对过程的监控,这对提高讨论有效性有很大作用。讨论时间应根据问题的难易度和是否有助于突破重难点而确定,一般时间控制在2—5分钟。如在《让生命之花绽放》中我设计了两个讨论问题:一是“矿工为什么能够活下来?给我们什么启示?”的简单问题,规定讨论时间为2分钟;二是“2012年8月13日,“最美青年”罗杰两度冲入火场救人致特重度烧伤,你觉得他值不值得?”这一社会热点话题,规定讨论时间为5分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在讨论前,教师应把讨论时间告知学生,提醒他们把握时间,提高讨论的效率。
此外,小组讨论式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生生互动的地位,但这并不否定师生互动,相反,对师生互动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加强监管。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得到教师的帮助。而教师要发现“求助”,必然要加强对过程的监控。如在上《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中,笔者设计了“要不要见网友?”的讨论。在学生们讨论时,笔者仔细观察,发现有一组学生讨论非常激烈,存在明显分歧,便加入他们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深受启发。一些同学对自己的想法不够自信,往往希望通过问“老师,我这种想法对不对”来得到答案。这就需要教师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的想法,给予鼓励,并帮助其分析观点,引导他们从多角度来思考。另外,讨论合作学习要求全部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讨论,但实际上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缄默者。有的因为内向、有的因为自卑、有的因为自傲等,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肢体或言语等方式鼓励他们参与合作讨论。当然,讨论时纪律的维持也离不开教师的监控。因此,对讨论过程的监控是必要的。
四、积极评价,建立合理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如何建立合理的评价和奖励机制是当前初中思想品德小组讨论式合作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从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出发性,在教学班级中选择一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探索了一套讨论式合作学习的评价和建立机制。建立评价机制的关键是如何制定评价标准以及确定奖励与惩罚方式。评价不仅可以检测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效果,还可以增强各组的竞争意识,以及为奖励和惩罚提供依据。评价包括四个方面:教师对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对小组汇报成果的评价、科代表对小组讨论记录的评价、小组长对本组各成员讨论表现的评价。在实施评价前,教师与学生代表共同制定这四种评分条例,为打分提供依据。各评价具体操作如下: (1)教师对小组讨论过程的评价。各小组是否按照讨论要求进行讨论、成员是否以认真合作的态度参与讨论是教师对小组讨论过程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这要求教师在小组讨论时加强对讨论过程的监控。教师在课堂上对此进行评价时,可在黑板评分栏内给出公正的评价分值。(2)教师对小组汇报成果的评价。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让十几个小组汇报员都汇报小组讨论成果。这时可采取竞争的方式,根据时间确定汇报组的名额,凡是主动争取到汇报名额的小组,教师依据汇报成果的好差,给予适当的加分。这样可增强小组之间的竞争,激励他们展现小组成果。(3)科代表对各小组讨论记录的评价。由于课堂上不能让所有的小组汇报成果,因此,为了更好的检测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要求各组课后上交记录本。科代表依据评分条例给每个小组打分,并进行记录。(4)小组长对本小组成员学习表现的评价。小组长依据小组成员在讨论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如小组发言的积极性、代表小组回答问题等)给予相应的分值。通过四种评价打分,为奖励和惩罚提供依据。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统计分值的时间及奖励和惩罚的对象。笔者在实践中,征求学生意见,确定分值统计每月一次、期末一次。各小组总分值由科代表统计,并进行排名;小组各成员分值由小组长统计。笔者所教班级大都分为15小组,凡是每月排名前三的小组都可以得到教师的物质奖励(学习用品、自编小物件等)。而排名在最后三名小组中的最低分者,则需表演节目,以示惩罚。期末,依据各组总分分别评选出三个优秀讨论组、良好讨论组和合格讨论组,剩下的小组则需集体演唱自选歌曲。笔者发现通过这种奖励和惩罚方式,学生在讨论时更加积极,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并能感受到讨论式合作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孙平平.小组合作学习在思想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2]彭鸣栋.初中思想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的教学应用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7
[3]陈建炳.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成长[J].思想思想品德课教学,2009,(1)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 讨论式合作学习 途径
课改以来,讨论式合作学习方式被广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如何提高讨论式合作学习方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有效性,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们最关心的问题。作为其中一员,笔者在三年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讨论式合作学习方式,探索出提高讨论式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途径。
一、组建学习小组,明确分工
笔者在校外听课时发现一些老师在开展讨论时,没有事先告知学生以何种形式进行讨论,出现学生不知道该和谁讨论、教室秩序混乱等问题,导致讨论效果差的结果。笔者在教学中开展讨论时,会事先明确小组讨论,这样学生便知如何讨论。所以,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我都会组建学习小组,因为它是有效讨论式合作学习赖以开展的前提。由于受学生固定座位和教室空间的限制,笔者在实践中没有按照“组内异质、组外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而是采用最简单、方便的方式,即前后两排4人一小组。从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并明确其职责。小组长的职责有三:一是负责组织组内讨论,应积极主动的组织讨论、当讨论出现冷场时,应灵活处理,尽量保证每位组员都能参与到讨论活动。二是给组员的表现打分,要求他们秉着公平、公正原则打分。三是负责管理本组讨论的纪律。记录员主要负责记录讨论时各成员的观点。汇报员负责在班内交流本组的讨论结果。各角色不能固定不变,应经常轮换。在實践中,笔者建议各组角色半个月轮换一次,这样就能让成员体会各角色的责任和合作学习的更要性,同时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明确各组分工后,笔者发现各组同学讨论的积极性增加了很多,讨论过程也更加激烈了。
二、精选问题,难易适中
讨论式合作学习的开展要求教师在课前明确教学的目标,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讨论式合作学习的问题。讨论式合作学习能否突显其有效性,关键是问题设置是否合理。一些教师仅仅是为了调动教学气氛,在设计讨论问题时不管教学内容让那个、不围绕教学目标,以致出现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或者过于难的现象。如一老师在讲《创建新集体》中关于“团结”的内容时,在讲完《天堂和地狱》的故事后便要求学生讨论:这故事给你什么启示。问题抛出后,学生立马就得出答案:要团结。笔者认为这种简单的、个人思考便能解决的问题,根本没有必要小组讨论;当然,难度太大的问题,也要尽量避免。因为难度大容易导致小组讨论无从开口,打击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讨论的问题一定要适中,具有挑战性,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比如笔者在《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中讲到“人类应与其他生命相处”时,用PPT展示了一段关于人类应珍惜野生动物的宣传片,并设计了两个问题:1.人类为什么要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2.人类应该与其他生命怎样和谐相处?这两个开放式的讨论问题,既与课本知识相关,又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在笔者抛出命题、明确要求后,各小组组织有序,按照分工进行讨论。笔者在监控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努力地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又如《创建新集体》中设计了“小组制定班规”的活动,先由学生小组讨论班规的主要内容,然后共同拟定,最后进行小组展示。在《为坚强喝彩》中提出“断臂钢琴师刘伟的事迹给你哪些启示?”、在《防患于未然》中提出“小刘为什么会走上犯罪的道路?”等等。总之,设计的问题,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要能够激起学生思考和合作,在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感受合作讨论的意义。
三、调控时间,加强过程监控
是否有充足的讨论合作学习时间,是能否保证讨论合作学习有效的关键因素。笔者在听课中,发现一些老师在宣布讨论后,便匆匆要求学生宣告讨论结果,对讨论的过程也不给予监控,这种讨论基本上是流于形式。笔者在教学中注重时间的调控和对过程的监控,这对提高讨论有效性有很大作用。讨论时间应根据问题的难易度和是否有助于突破重难点而确定,一般时间控制在2—5分钟。如在《让生命之花绽放》中我设计了两个讨论问题:一是“矿工为什么能够活下来?给我们什么启示?”的简单问题,规定讨论时间为2分钟;二是“2012年8月13日,“最美青年”罗杰两度冲入火场救人致特重度烧伤,你觉得他值不值得?”这一社会热点话题,规定讨论时间为5分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在讨论前,教师应把讨论时间告知学生,提醒他们把握时间,提高讨论的效率。
此外,小组讨论式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突出生生互动的地位,但这并不否定师生互动,相反,对师生互动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加强监管。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得到教师的帮助。而教师要发现“求助”,必然要加强对过程的监控。如在上《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中,笔者设计了“要不要见网友?”的讨论。在学生们讨论时,笔者仔细观察,发现有一组学生讨论非常激烈,存在明显分歧,便加入他们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深受启发。一些同学对自己的想法不够自信,往往希望通过问“老师,我这种想法对不对”来得到答案。这就需要教师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的想法,给予鼓励,并帮助其分析观点,引导他们从多角度来思考。另外,讨论合作学习要求全部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讨论,但实际上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缄默者。有的因为内向、有的因为自卑、有的因为自傲等,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肢体或言语等方式鼓励他们参与合作讨论。当然,讨论时纪律的维持也离不开教师的监控。因此,对讨论过程的监控是必要的。
四、积极评价,建立合理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如何建立合理的评价和奖励机制是当前初中思想品德小组讨论式合作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从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出发性,在教学班级中选择一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探索了一套讨论式合作学习的评价和建立机制。建立评价机制的关键是如何制定评价标准以及确定奖励与惩罚方式。评价不仅可以检测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效果,还可以增强各组的竞争意识,以及为奖励和惩罚提供依据。评价包括四个方面:教师对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对小组汇报成果的评价、科代表对小组讨论记录的评价、小组长对本组各成员讨论表现的评价。在实施评价前,教师与学生代表共同制定这四种评分条例,为打分提供依据。各评价具体操作如下: (1)教师对小组讨论过程的评价。各小组是否按照讨论要求进行讨论、成员是否以认真合作的态度参与讨论是教师对小组讨论过程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这要求教师在小组讨论时加强对讨论过程的监控。教师在课堂上对此进行评价时,可在黑板评分栏内给出公正的评价分值。(2)教师对小组汇报成果的评价。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让十几个小组汇报员都汇报小组讨论成果。这时可采取竞争的方式,根据时间确定汇报组的名额,凡是主动争取到汇报名额的小组,教师依据汇报成果的好差,给予适当的加分。这样可增强小组之间的竞争,激励他们展现小组成果。(3)科代表对各小组讨论记录的评价。由于课堂上不能让所有的小组汇报成果,因此,为了更好的检测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要求各组课后上交记录本。科代表依据评分条例给每个小组打分,并进行记录。(4)小组长对本小组成员学习表现的评价。小组长依据小组成员在讨论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如小组发言的积极性、代表小组回答问题等)给予相应的分值。通过四种评价打分,为奖励和惩罚提供依据。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统计分值的时间及奖励和惩罚的对象。笔者在实践中,征求学生意见,确定分值统计每月一次、期末一次。各小组总分值由科代表统计,并进行排名;小组各成员分值由小组长统计。笔者所教班级大都分为15小组,凡是每月排名前三的小组都可以得到教师的物质奖励(学习用品、自编小物件等)。而排名在最后三名小组中的最低分者,则需表演节目,以示惩罚。期末,依据各组总分分别评选出三个优秀讨论组、良好讨论组和合格讨论组,剩下的小组则需集体演唱自选歌曲。笔者发现通过这种奖励和惩罚方式,学生在讨论时更加积极,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并能感受到讨论式合作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孙平平.小组合作学习在思想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2]彭鸣栋.初中思想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的教学应用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7
[3]陈建炳.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成长[J].思想思想品德课教学,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