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唯有打破现有政策环境下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的不公平竞争生态系统,才能够给予社会资本办医一定的发展空间,也才能由此改变公立医院一家独大的局面。
引入社会资本办医由来已久,结果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民营医院往往与“男科妇科疾病”、“疑难杂症”和“专治××病”等等词语联接在一起,这些医院数量虽然不少,但规模往往不大,在整个医疗行业地位也不高。深究背后的原因,既有医院运营中资金、管理、人才和机制方面的问题,也有行业发展政策环境的问题。
被垄断的人才
当前国内医疗行业在人才培养、晋升和流动的垄断现状,加剧了社会资本举办民营医院的人才匮乏窘境。
从人才培养来看,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公立学校或公立医院。公立学校医学专业办得不错的,基本都有自己的隶属医院,有的还不止一家,如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公立医院办得不错的,都大力支持主任医生带博士生,还有很高的热情设置博士后流动站。这就直接导致了学术近亲繁殖、精英人才团块化,整个医疗行业的学术圈子相对封闭,民营医院很难从中分一杯羹。
从人才晋升来看,目前医生的晋升并没有与其诊疗能力直接挂钩,而更多的注重学历、学术论文发表。一个纯粹看病的医生,即使积累了再丰厚的经验,最多做到主治医师。要成为主任医师,能够开“专家门诊”,就得要发表够级别、够数量的论文或者专著。因此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很多“海归”到医院当了科主任,而其实在国外他们大多是呆在实验室的,临床接触病人的机会根本不多,却也像模像样地成了看病的“专家”。
从人才流动来看,医疗人才高度集中的公立医院,人员流动率基本不超过20%。虽然近年来人员流动渐渐活跃,但大部分集中于公立医院之间,尤其是中高级医疗人才。高级医疗人才流向非公立医院的情况往往出现在退休之后。南方某城市总结医疗人才难以流出公立医院的原因如下:一是高级医疗人才集中于50岁左右,不愿意承担风险,宁愿留在医院退休拿养老金;二是医院对医生有“忠诚度”要求,医生的异地行医只能是暗地里进行或者“心照不宣”;三是许多公立医院自己拓展经营性医院业务,医生没必要外出挣钱。
因此,我国医疗行业在人才方面的“怪现状”形成了医疗人才的藩篱。社会资本要举办民营医院,如若自己培养人才不太现实,如若想办法网罗人才,又老鼠拉龟_无处下手。
公立医院一家独大
从行业地位来看,公立医院占据了整个医疗市场份额的九成(见表),民营医院则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床位少的特点,在整个医疗行业当中弱势地位明显。
从医疗格局来看,受历史发展的影响,大型综合公立医院主要分布在人口集中的中心城区。以北京为例,三甲医院大部分集中于四环以内,90%以上集中于城六区,尤其是东西城与海淀、朝阳,辐射了最大的服务人口。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扩张,北京人口分布向郊区蔓延,三甲医院也多以合作办院、建设分院等形式向郊区扩展。民营医院根本没有打破这一医疗格局的能力,仅能以“错位竞争”挣扎求存。
从政策待遇来看,一是税收,民营医院绝大部分为营利性机构,不享有公立医院(非营利机构)的免税政策,一些针对民营医院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上有难度,效果也不明显。上海一家民营医院就表示,算上税负和政府补贴,民营医院的成本至少要比公立医院高出16%。二是法律法规,首先,民营医疗机构在命名上,根据现行的工商登记规定,一家民营医院要在同一城市投资第二家民营医院时,必须重新命名,而不能使用××分院的字样;其次,目前我国规定不论是民营医院还是公立医院,许多设备的购置需经卫生主管部门审批,民营医院在此方面相对劣势。三是医保,民营医院本身受制于规模偏小、医技水平偏低,在申请医保定点上又有先天弱势,容易受到审批部门的歧视,发展至今,获得医保资格的民营医院仍然寥寥。除此之外,“管办不分”也影响到了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的公平竞争。
历史原因和现实发展环境造就了公立医院一家独大的局面,公平政策环境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民营医院都难以享有“国民待遇”,更不可能迅速成长为与公立医院相抗衡的力量。
公办民营路径
笔者在《第三路径——见证门头沟区医院改革》一书中曾经提到,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的新思路即“引入民营资本形成竞争,倒逼公立医院改革”。实际上,国家这些年来不断在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方面出台政策,除了增加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的意图之外,未尝没有这一层意思在其中。
但是,从前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困难重重,且并非短期内能够克服。要在医疗行业真正实现公办公营、公办民营和民办民营这一“三足鼎立,百鸟齐飞”的良性竞争局面,就必须要经历一个公办民营发展壮大的历程。
公办民营是将公立医院交给专业的民营机构来进行运营,民营机构仅仅取得公立医院的经营权,并不改变公立医院的属性,还可以继续享受公立医院的政策,减少审批环节。同时,通过企业化管理,提升原有医务人员能力,激发其活力,解决社会办医的最大难题—_^、才来源问题。这样,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的风险小、困难也小。
需要注意的是,公立醫院的运营权也不是给谁都能成事的,能够取得运营权的专业民营机构至少需要达到以下三个条件:一是要熟悉企业运营,能够用企业化运营来提升医院效率;二是要有丰富的医院管理经验,掌握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运作;三是要具有社会企业的性质,运营过程始终不偏离“公益性”的目标。
只有通过这一历程,我们才可以培育出真正能够民办民营的社会资本力量。也只有通过这一历程,对公平政策环境的建立给予时间和空间,抑或倒逼。
目前,国有资本在医疗行业当中一家独大的局面正逐渐被打破,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经端倪初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医疗行业的公平、良性竞争将会实现。
引入社会资本办医由来已久,结果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民营医院往往与“男科妇科疾病”、“疑难杂症”和“专治××病”等等词语联接在一起,这些医院数量虽然不少,但规模往往不大,在整个医疗行业地位也不高。深究背后的原因,既有医院运营中资金、管理、人才和机制方面的问题,也有行业发展政策环境的问题。
被垄断的人才
当前国内医疗行业在人才培养、晋升和流动的垄断现状,加剧了社会资本举办民营医院的人才匮乏窘境。
从人才培养来看,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公立学校或公立医院。公立学校医学专业办得不错的,基本都有自己的隶属医院,有的还不止一家,如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公立医院办得不错的,都大力支持主任医生带博士生,还有很高的热情设置博士后流动站。这就直接导致了学术近亲繁殖、精英人才团块化,整个医疗行业的学术圈子相对封闭,民营医院很难从中分一杯羹。
从人才晋升来看,目前医生的晋升并没有与其诊疗能力直接挂钩,而更多的注重学历、学术论文发表。一个纯粹看病的医生,即使积累了再丰厚的经验,最多做到主治医师。要成为主任医师,能够开“专家门诊”,就得要发表够级别、够数量的论文或者专著。因此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很多“海归”到医院当了科主任,而其实在国外他们大多是呆在实验室的,临床接触病人的机会根本不多,却也像模像样地成了看病的“专家”。
从人才流动来看,医疗人才高度集中的公立医院,人员流动率基本不超过20%。虽然近年来人员流动渐渐活跃,但大部分集中于公立医院之间,尤其是中高级医疗人才。高级医疗人才流向非公立医院的情况往往出现在退休之后。南方某城市总结医疗人才难以流出公立医院的原因如下:一是高级医疗人才集中于50岁左右,不愿意承担风险,宁愿留在医院退休拿养老金;二是医院对医生有“忠诚度”要求,医生的异地行医只能是暗地里进行或者“心照不宣”;三是许多公立医院自己拓展经营性医院业务,医生没必要外出挣钱。
因此,我国医疗行业在人才方面的“怪现状”形成了医疗人才的藩篱。社会资本要举办民营医院,如若自己培养人才不太现实,如若想办法网罗人才,又老鼠拉龟_无处下手。
公立医院一家独大
从行业地位来看,公立医院占据了整个医疗市场份额的九成(见表),民营医院则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床位少的特点,在整个医疗行业当中弱势地位明显。
从医疗格局来看,受历史发展的影响,大型综合公立医院主要分布在人口集中的中心城区。以北京为例,三甲医院大部分集中于四环以内,90%以上集中于城六区,尤其是东西城与海淀、朝阳,辐射了最大的服务人口。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扩张,北京人口分布向郊区蔓延,三甲医院也多以合作办院、建设分院等形式向郊区扩展。民营医院根本没有打破这一医疗格局的能力,仅能以“错位竞争”挣扎求存。
从政策待遇来看,一是税收,民营医院绝大部分为营利性机构,不享有公立医院(非营利机构)的免税政策,一些针对民营医院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上有难度,效果也不明显。上海一家民营医院就表示,算上税负和政府补贴,民营医院的成本至少要比公立医院高出16%。二是法律法规,首先,民营医疗机构在命名上,根据现行的工商登记规定,一家民营医院要在同一城市投资第二家民营医院时,必须重新命名,而不能使用××分院的字样;其次,目前我国规定不论是民营医院还是公立医院,许多设备的购置需经卫生主管部门审批,民营医院在此方面相对劣势。三是医保,民营医院本身受制于规模偏小、医技水平偏低,在申请医保定点上又有先天弱势,容易受到审批部门的歧视,发展至今,获得医保资格的民营医院仍然寥寥。除此之外,“管办不分”也影响到了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的公平竞争。
历史原因和现实发展环境造就了公立医院一家独大的局面,公平政策环境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民营医院都难以享有“国民待遇”,更不可能迅速成长为与公立医院相抗衡的力量。
公办民营路径
笔者在《第三路径——见证门头沟区医院改革》一书中曾经提到,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的新思路即“引入民营资本形成竞争,倒逼公立医院改革”。实际上,国家这些年来不断在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方面出台政策,除了增加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的意图之外,未尝没有这一层意思在其中。
但是,从前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困难重重,且并非短期内能够克服。要在医疗行业真正实现公办公营、公办民营和民办民营这一“三足鼎立,百鸟齐飞”的良性竞争局面,就必须要经历一个公办民营发展壮大的历程。
公办民营是将公立医院交给专业的民营机构来进行运营,民营机构仅仅取得公立医院的经营权,并不改变公立医院的属性,还可以继续享受公立医院的政策,减少审批环节。同时,通过企业化管理,提升原有医务人员能力,激发其活力,解决社会办医的最大难题—_^、才来源问题。这样,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的风险小、困难也小。
需要注意的是,公立醫院的运营权也不是给谁都能成事的,能够取得运营权的专业民营机构至少需要达到以下三个条件:一是要熟悉企业运营,能够用企业化运营来提升医院效率;二是要有丰富的医院管理经验,掌握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运作;三是要具有社会企业的性质,运营过程始终不偏离“公益性”的目标。
只有通过这一历程,我们才可以培育出真正能够民办民营的社会资本力量。也只有通过这一历程,对公平政策环境的建立给予时间和空间,抑或倒逼。
目前,国有资本在医疗行业当中一家独大的局面正逐渐被打破,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经端倪初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医疗行业的公平、良性竞争将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