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学校的发展,取决于学校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因而加强自身管理、提升师资力量成为一个学校的内在衡量标准;而市场口碑、学生家长的认可度就是外部监督的一种很好的体现。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学校的发展同样需要生产力的支持,而这里提出的生产力就是指学校的教师力量。学校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所以如何提高教书育人的成效成为了我们打造精品学校的重点。
一、精美环境打造品牌学校
我校始建于1964年,以“让每一位学子怀揣一个梦,创造一个梦;让每一位教师拥抱一个愿景,成就一个愿景。让校园真正成为展现师生生命价值的葱郁绿洲”为矢志不渝的追求。在这里,教育者倾力传递给学生一生受益的素养。
2011年,我担任了这所学校的校长。在这个名校林立的地方,我校并不被外人所熟知,但是,在我的眼里,这里却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因为我校可以用“精巧、精细、精品”来形容。我校虽小,但是,它却很精彩;我校虽小,但是我们的教师却很大气,有大度之人格。我校的美,美在灵魂,美在教师生命里蕴含的敬业、奉献、实干的人文精神。从我担任学校的校长那天起,我就从未停止对学校发展的思考,我想让它实现飞跃。近年来,我校中考超过地区普通校平均分十余分,语文、外语等单科成绩甚至高于全地区平均分;高考总上线率达到96.05%,比去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对一所生源处于中下游水平的学校来说,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超强的人才再造力”,中进高出、高进优出,成了我校的一大特色。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我做管理工作只抓两件事——最大的事和最小的事。抓“最大的事”,就是掌握大方向,把握大原则;做“最小的事”,就是关注师生和学校发展“细节”。抓“最大的事”,对于所有校长们来说,不足为奇;相反,做“最小的事”,却是很多校长们没有做到的事情。
曾经,我校也和很多学校一样采用营养餐公司送餐。那时,午间下课铃一响,有些学生就跑到操场打球,对营养餐吃什么置之不理。孩子们正在长身体,不按时进餐,会影响他们健康成长。为了让孩子吃上可口的饭菜,我决定建食堂,并排除万难,坚持学校做餐,并且亲自试吃,从卫生到营养严格把关。不仅要抓好学生吃饭的问题,还要抓学生的“日常小事”,学生的体态仪态、迟到早退等都属学校的监测范畴。学生可塑性强,一抓就灵,半年下来,校风班风好了,学校整体成绩上来了。
如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只有让校园每一处景观、文化都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在我校要求“人人做学校的设计者和维护者”。走进校园,看到刻有“人文日新”四个大字的训诫石,它诠释着我们的执著进取。幽雅的环境,凝聚中西方文化精髓的建筑,让人流连忘返。书香弥漫的图书馆、配套完善的综合楼等功能突出,形成一个现代科学的教育阵地;宽敞明亮的运动馆,乐声飘扬的音乐教室,让精美的环境文化时刻给师生以智慧与激励。在环境建设中,我们注重从细节打造校园文化。教学楼前的电子显示屏,随时发布最新讯息,使全校师生及时了解学校动态;学生操场的修缮等,一点一滴的改变,在学校内外形成了强大的文化力。校园里浓厚的文化氛围就是一种教育力量,使师生时时受到熏陶,处处受到教育。学校还在图书馆开辟出了“书香小屋”,教师们可以在这里看书、下棋。在这里,教师们敞开心扉,放飞梦想……办精品学校不是一句空话。我们不断用自己的智慧实践着尊重、赏识和人文关怀,我们尊重教师的生命价值,从生命本体性的角度关心教师的成长。尊重、赏识和人文关怀成为教育的生命,精巧、精细和精品构成了学校的价值。
二、精细管理塑造品位教师
我校作为一所传统的历史老校,在数十年的发展中,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教育,首先应当是文化的传承。担任校长后,我对于学校的发展一刻也不敢懈怠。时刻充满激情战斗的教育人生从未停止过奋斗。教育需要是一种激情和一种精神。在学校管理中,我奉行“以德立校,特色发展,从严治校,精细管理”的治校理念,实干、精细、创新作为我一贯的工作作风,诠释着我全部的管理哲学。如今,学校高考成绩实现大突破,校风校貌也焕然一新,但是,我和全校教职员工并没有因此而满足。
为了寻求学校的新方向,我们认真梳理了近年来学校的发展,希望在此基础上开拓创新。学校推广实行精细化管理,修订了多项管理制度,并且建立起职责明确的工作系统,形成有效的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学校在管理工作中不断强化责任制,纵向实行校长、主任、教师三级责任制,各司其职;横向分成教育、教学、后勤三条线。通过校长办公会议,加强纵横联系,强化层级责任制。学校形成了事事“重精细”、不折不扣抓落实的作风。通过精细化管理,学校呈现出“处处有制度,事事讲程序;检查及时,记录详细;总结反思、持续改进”的良好状态。近年来,学校设立了十大工程:党建工程、教师工程等学校文化工程。这些工程覆盖了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多个领域,将精细化管理渗透到了学校每一个角落。教师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我将“创新教师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这便是成就这所学校 “超强人才再造力”的精髓所在。
三、铸师魂 强化学校第一生产力
生命总是和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为了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我校重建了教师职业精神。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灵魂。在我校围绕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展开了鲜活的教育行动。我们举办职业精神专题论坛,让精神的种子在教师内心萌芽;开展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让“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理念融入教师的生命。“用心做教育”不再是口号。学校有1名教师被评选为地区优秀班主任,2名教师获得地区级育人奖,3名教师被评选为校级师德标兵。
四、提能力 锻造教育教学精英
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第一资源,追求教育高品质、内涵式发展已成为基础教育界的共识。为此,我校积极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以说课为平台,展示完美的自我”的校本培训,通过专业人员的讲解,教师们知道了怎样才能让自己在镜头当中更加自信,通过“蓝天工程博览课校本培训”等活动,让教师们更“精”、更“细”。学校还开展了“请进来、走出去”活动,教导处组织班主任走进班会课堂,进行评课活动。学校组织教师们前往其他学校观摩。这些活动不仅让教师学到了先进的经验方法,而且让教师接受了思想的洗礼,实现着教师教学水平质的飞跃。 五、做科研 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思索与实践的互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源头活水,教师只有不断思索,并将在思索中汲取的营养转化为教学生产力,他的生命才会如源头活水般鲜活清澈、蓬勃生长。学校非常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依托全校教师,积极推进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与创新,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科研水平,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实现学校特色发展。除了一线的教师投身教育科研,学校的行政人员也不懈探索钻研。2010年11月,学校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干训网录制《学校总务工作与校园安全》的课件,并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干训网中小学校长培训平台上发布。通过这样的方式,涵养教师的职业精神,提升教师的整体合力。目前,我校有骨干教师6人,优秀班主任5人……这些优秀教师作为我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将不断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六、精品教育培育品质学生
升学率在每个学校都无法回避,我校也不例外。但学校在追求升学率的同时,还向往着更高层次的办学境界。而在任务艰巨的中学教育中,我们坚持以精致教育培育品质学生,便是最有力的践行。我校的“精品”不仅体现在教学中追求精益求精,也不仅体现在管理中树立全面质量观,倡导精细的过程观,更体现在将教育目光聚焦到每一个学生,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塑造学生个性。这是我们追求的教育品质。
七、聚焦课堂 引领学生自主、快乐地学习
课堂,是师生之间心灵相遇的场所,是关注“意义”世界和感悟生命之美的场所,它最大可能地激发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我校开展了“聚焦课堂,打造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工作,明确了实施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活动。
在教、学双边关系中,学生是着眼点,而着力点是教师。更新观念、探索新法,运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方式教育学生,保证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根据我校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不追求讲深,而是讲精。为转变学生的厌学情绪,教师们科学选择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为了激发孩子的自信心,我校的教师不仅在教学中科学地运用鼓励性、多元化的过程评价方法鼓励学生,推进教学,而且在平时相处中,充分借助每一次机会给学生“鼓与呼”。“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教师充满欣赏的语言,静静地滋养学生的心灵。开展“高效课堂”,很多教师共同的感受是,课堂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效课堂让学生自主、快乐地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在快乐自主的学习过程中,最终引导他们成就美丽人生。
八、完善校本课程 推动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课堂是师生精神相遇的地方,国家课程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凭借,但国家课程的统一性和学生个性之间有一道需要穿越的屏障。要打造适合学生的课堂和课程,教师就要像一位高明的烹调师,运用科学的方法,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将教学内容烹制成滋养学生成长的“营养美食”。
围绕学生的成长需要,学校将“国家课程校本化”作为提升课程质量的重要支点,在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与学科结合,将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与生物学科结合,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与地理学科结合等,教师们在讲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更突出了实践性与实用性。在此基础上,我校开设了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快乐的校本课程。学校开发了乒乓球、美术等8门初中校本课程,形成了包含《礼仪》等在内的一系列高中校本课程。学校还通过一系列校本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发现自我,锻炼自我,成就自我。在校园文化节准备阶段,“红歌”演唱的排练、校园剧的排演,既催生学生个人的自信,又培育与他人配合的能力。在高中年级“低碳生活,我们在行动”社会实践成果展示活动中,废旧物品拼贴的大幅宣传画等,不仅体现了低碳的生活,而且还让学生分享每一次活动的心灵感悟。
九、德育生活化、活动化 为学生“正心、壮志、强能”
德育,就是教育本身。“正心、壮志、强能”,是人生进步的三部曲。然而,在教育出现严重“重智轻德”的背景下,我们依旧遵循“德育立校”。学校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德育活动,在高一、高二年级的学军学农活动中,突出一个“苦”字,落实一个“爱”字。在训练中,培养学生们坚强的意志,磨练了毅力。在地区“红领巾读书”活动中,演讲、校园剧表演等项目,不仅让学生们扩大了知识面,还让学生们在舞台上更加自信。这些活动促进了学校发展,这些仅是学校德育取得的浅层次成果,而更深层次的还在于对师生人格心灵的唤醒。
正如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心灵的火焰。”马克思:“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师生间心灵的互动、心灵的对话、心灵的感悟,让教育发挥了震撼人心的作用,促进着我校师生的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一、精美环境打造品牌学校
我校始建于1964年,以“让每一位学子怀揣一个梦,创造一个梦;让每一位教师拥抱一个愿景,成就一个愿景。让校园真正成为展现师生生命价值的葱郁绿洲”为矢志不渝的追求。在这里,教育者倾力传递给学生一生受益的素养。
2011年,我担任了这所学校的校长。在这个名校林立的地方,我校并不被外人所熟知,但是,在我的眼里,这里却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因为我校可以用“精巧、精细、精品”来形容。我校虽小,但是,它却很精彩;我校虽小,但是我们的教师却很大气,有大度之人格。我校的美,美在灵魂,美在教师生命里蕴含的敬业、奉献、实干的人文精神。从我担任学校的校长那天起,我就从未停止对学校发展的思考,我想让它实现飞跃。近年来,我校中考超过地区普通校平均分十余分,语文、外语等单科成绩甚至高于全地区平均分;高考总上线率达到96.05%,比去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对一所生源处于中下游水平的学校来说,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超强的人才再造力”,中进高出、高进优出,成了我校的一大特色。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我做管理工作只抓两件事——最大的事和最小的事。抓“最大的事”,就是掌握大方向,把握大原则;做“最小的事”,就是关注师生和学校发展“细节”。抓“最大的事”,对于所有校长们来说,不足为奇;相反,做“最小的事”,却是很多校长们没有做到的事情。
曾经,我校也和很多学校一样采用营养餐公司送餐。那时,午间下课铃一响,有些学生就跑到操场打球,对营养餐吃什么置之不理。孩子们正在长身体,不按时进餐,会影响他们健康成长。为了让孩子吃上可口的饭菜,我决定建食堂,并排除万难,坚持学校做餐,并且亲自试吃,从卫生到营养严格把关。不仅要抓好学生吃饭的问题,还要抓学生的“日常小事”,学生的体态仪态、迟到早退等都属学校的监测范畴。学生可塑性强,一抓就灵,半年下来,校风班风好了,学校整体成绩上来了。
如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只有让校园每一处景观、文化都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在我校要求“人人做学校的设计者和维护者”。走进校园,看到刻有“人文日新”四个大字的训诫石,它诠释着我们的执著进取。幽雅的环境,凝聚中西方文化精髓的建筑,让人流连忘返。书香弥漫的图书馆、配套完善的综合楼等功能突出,形成一个现代科学的教育阵地;宽敞明亮的运动馆,乐声飘扬的音乐教室,让精美的环境文化时刻给师生以智慧与激励。在环境建设中,我们注重从细节打造校园文化。教学楼前的电子显示屏,随时发布最新讯息,使全校师生及时了解学校动态;学生操场的修缮等,一点一滴的改变,在学校内外形成了强大的文化力。校园里浓厚的文化氛围就是一种教育力量,使师生时时受到熏陶,处处受到教育。学校还在图书馆开辟出了“书香小屋”,教师们可以在这里看书、下棋。在这里,教师们敞开心扉,放飞梦想……办精品学校不是一句空话。我们不断用自己的智慧实践着尊重、赏识和人文关怀,我们尊重教师的生命价值,从生命本体性的角度关心教师的成长。尊重、赏识和人文关怀成为教育的生命,精巧、精细和精品构成了学校的价值。
二、精细管理塑造品位教师
我校作为一所传统的历史老校,在数十年的发展中,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教育,首先应当是文化的传承。担任校长后,我对于学校的发展一刻也不敢懈怠。时刻充满激情战斗的教育人生从未停止过奋斗。教育需要是一种激情和一种精神。在学校管理中,我奉行“以德立校,特色发展,从严治校,精细管理”的治校理念,实干、精细、创新作为我一贯的工作作风,诠释着我全部的管理哲学。如今,学校高考成绩实现大突破,校风校貌也焕然一新,但是,我和全校教职员工并没有因此而满足。
为了寻求学校的新方向,我们认真梳理了近年来学校的发展,希望在此基础上开拓创新。学校推广实行精细化管理,修订了多项管理制度,并且建立起职责明确的工作系统,形成有效的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学校在管理工作中不断强化责任制,纵向实行校长、主任、教师三级责任制,各司其职;横向分成教育、教学、后勤三条线。通过校长办公会议,加强纵横联系,强化层级责任制。学校形成了事事“重精细”、不折不扣抓落实的作风。通过精细化管理,学校呈现出“处处有制度,事事讲程序;检查及时,记录详细;总结反思、持续改进”的良好状态。近年来,学校设立了十大工程:党建工程、教师工程等学校文化工程。这些工程覆盖了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多个领域,将精细化管理渗透到了学校每一个角落。教师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我将“创新教师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这便是成就这所学校 “超强人才再造力”的精髓所在。
三、铸师魂 强化学校第一生产力
生命总是和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为了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我校重建了教师职业精神。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灵魂。在我校围绕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展开了鲜活的教育行动。我们举办职业精神专题论坛,让精神的种子在教师内心萌芽;开展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让“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理念融入教师的生命。“用心做教育”不再是口号。学校有1名教师被评选为地区优秀班主任,2名教师获得地区级育人奖,3名教师被评选为校级师德标兵。
四、提能力 锻造教育教学精英
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第一资源,追求教育高品质、内涵式发展已成为基础教育界的共识。为此,我校积极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以说课为平台,展示完美的自我”的校本培训,通过专业人员的讲解,教师们知道了怎样才能让自己在镜头当中更加自信,通过“蓝天工程博览课校本培训”等活动,让教师们更“精”、更“细”。学校还开展了“请进来、走出去”活动,教导处组织班主任走进班会课堂,进行评课活动。学校组织教师们前往其他学校观摩。这些活动不仅让教师学到了先进的经验方法,而且让教师接受了思想的洗礼,实现着教师教学水平质的飞跃。 五、做科研 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思索与实践的互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源头活水,教师只有不断思索,并将在思索中汲取的营养转化为教学生产力,他的生命才会如源头活水般鲜活清澈、蓬勃生长。学校非常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依托全校教师,积极推进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与创新,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科研水平,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实现学校特色发展。除了一线的教师投身教育科研,学校的行政人员也不懈探索钻研。2010年11月,学校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干训网录制《学校总务工作与校园安全》的课件,并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干训网中小学校长培训平台上发布。通过这样的方式,涵养教师的职业精神,提升教师的整体合力。目前,我校有骨干教师6人,优秀班主任5人……这些优秀教师作为我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将不断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六、精品教育培育品质学生
升学率在每个学校都无法回避,我校也不例外。但学校在追求升学率的同时,还向往着更高层次的办学境界。而在任务艰巨的中学教育中,我们坚持以精致教育培育品质学生,便是最有力的践行。我校的“精品”不仅体现在教学中追求精益求精,也不仅体现在管理中树立全面质量观,倡导精细的过程观,更体现在将教育目光聚焦到每一个学生,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塑造学生个性。这是我们追求的教育品质。
七、聚焦课堂 引领学生自主、快乐地学习
课堂,是师生之间心灵相遇的场所,是关注“意义”世界和感悟生命之美的场所,它最大可能地激发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我校开展了“聚焦课堂,打造高效课堂”的课题研究工作,明确了实施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活动。
在教、学双边关系中,学生是着眼点,而着力点是教师。更新观念、探索新法,运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方式教育学生,保证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根据我校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不追求讲深,而是讲精。为转变学生的厌学情绪,教师们科学选择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为了激发孩子的自信心,我校的教师不仅在教学中科学地运用鼓励性、多元化的过程评价方法鼓励学生,推进教学,而且在平时相处中,充分借助每一次机会给学生“鼓与呼”。“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教师充满欣赏的语言,静静地滋养学生的心灵。开展“高效课堂”,很多教师共同的感受是,课堂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效课堂让学生自主、快乐地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在快乐自主的学习过程中,最终引导他们成就美丽人生。
八、完善校本课程 推动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课堂是师生精神相遇的地方,国家课程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凭借,但国家课程的统一性和学生个性之间有一道需要穿越的屏障。要打造适合学生的课堂和课程,教师就要像一位高明的烹调师,运用科学的方法,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将教学内容烹制成滋养学生成长的“营养美食”。
围绕学生的成长需要,学校将“国家课程校本化”作为提升课程质量的重要支点,在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与学科结合,将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与生物学科结合,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与地理学科结合等,教师们在讲授学科知识的同时,更突出了实践性与实用性。在此基础上,我校开设了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快乐的校本课程。学校开发了乒乓球、美术等8门初中校本课程,形成了包含《礼仪》等在内的一系列高中校本课程。学校还通过一系列校本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发现自我,锻炼自我,成就自我。在校园文化节准备阶段,“红歌”演唱的排练、校园剧的排演,既催生学生个人的自信,又培育与他人配合的能力。在高中年级“低碳生活,我们在行动”社会实践成果展示活动中,废旧物品拼贴的大幅宣传画等,不仅体现了低碳的生活,而且还让学生分享每一次活动的心灵感悟。
九、德育生活化、活动化 为学生“正心、壮志、强能”
德育,就是教育本身。“正心、壮志、强能”,是人生进步的三部曲。然而,在教育出现严重“重智轻德”的背景下,我们依旧遵循“德育立校”。学校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德育活动,在高一、高二年级的学军学农活动中,突出一个“苦”字,落实一个“爱”字。在训练中,培养学生们坚强的意志,磨练了毅力。在地区“红领巾读书”活动中,演讲、校园剧表演等项目,不仅让学生们扩大了知识面,还让学生们在舞台上更加自信。这些活动促进了学校发展,这些仅是学校德育取得的浅层次成果,而更深层次的还在于对师生人格心灵的唤醒。
正如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心灵的火焰。”马克思:“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师生间心灵的互动、心灵的对话、心灵的感悟,让教育发挥了震撼人心的作用,促进着我校师生的共同成长、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