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来了,我们该如何应对

来源 :考试·理论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20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近来,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以及上海学生取得的优异成绩成为国内外媒体和社会各界的一个热议话题。PISA测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对我们国内正在进行的中考、高考改革具有哪些启示?上海学生的上佳表现说明了什么?等等。相信对PISA测试的理性审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调整改革的坐标,进一步明确努力的方向。
  关于PISA测试的ABC
  一、什么是PISA?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发起并组织实施的教育质量评价研究项目。评价对象为15岁在校生,测量工具由参加国联合开发,测试学科为阅读、数学、科学。
  该项目从2000年开始,每3年进行一次测评,每个国家或地区抽取4500到10000名初三与高一为主的15岁学生担任调查对象,以测试学生是否能够掌握社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每一个周期都从阅读、数学、科学中选择一个作为主要领域进行深入测试,所需测试时间约占总测试时间的2/3,其他领域所需测试时间合计占1/3,仅提供有关学生技能方面的概貌信息。2000年、2003年、2006年、2009年和2012年测试的主要领域分别是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阅读素养和数学素养。
  二、PISA缘起: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教育学者和社会各界陆续发现,普及免费义务教育以后,美国的基础教育似乎出现了众多问题。人们发现,美国教育质量在持续下滑,从1964年SAT考试成绩的最高点逐年下降;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校安全怨言不断,企业拒绝聘用大中学校毕业生,军队发现大批新兵是受过学校教育的“功能性文盲”。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也都发现了基础教育的质量问题。英国教育部承认:“现在我国的学生取得的平均成绩,既没有达到应当达到的标准,也不能适应面对二十一世纪世界的需要。”勒格郎教授向法国政府报告:“法国中学教育的质量严重下降。初中毕业生中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掌握基本语法,不具备应有的阅读能力和数学解题能力。”“由于出身和家庭情况的差异,地区间的教育不平衡性……使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初中阶段的教学,从而造成留级和过早中止普通初中教育”。
  在发达国家对基础教育质量的反思中,人类又面临了“知识社会”、“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挑战。知识经济的到来,引发了世界范围的教育革命,在风起云涌的教育改革中,如何实现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监控,以引导教育的健康发展,成为目前世界各国教育关注的焦点问题。评价一个国家教育的总体质量,评价一所学校的教学状况,评价一名学生的基本素养,其价值导向是什么,其评价标准又是什么,以及通过什么方式、方法、手段才能科学有效的进行评价与监控,这些是世界各国教育研究者在新世纪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在这种形势下,发达国家的教育专家和政府不约而同地提出,必须重新设定教育标准、改革学校课程教学并建立国际学习质量监测系统,以促进各国教育改革、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经合组织的一系列研究则肯定,在基础教育阶段,“质量和公平没有必要被看做是相互矛盾的政策目标”,质量与公平是完全有可能统一的。20世纪90年代末,经合组织成员国已达成共识。各成员国教育部长都同意,以国际学生评价的方法,比较各国的基础教育政策,发现各国教育问题,介绍各国成功经验,推进各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997年,经合组织设立“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决定由其教育司教育统计处负责主持,各成员国教育部派代表组成了“PISA项目理事会”,由此正式启动PISA测试,并随即进入前期研究、设计和命题阶段。为了设计一个可资国际比较、为各国的教育政策制定、学校课程教学的改善和学生的学习提供导向建议的跨国教育测试,经合组织深入研究了TIMSS测试、美国的NEAP测试和澳大利亚等国的著名教育测试。经过三年紧张准备,经合组织于2000年正式举行了第一次PISA 测试,参加第一次测试的是来自 32 个国家共25万名15岁学生。
  三、PISA测试的目的和理念:
  PISA主要考查学生为迎接当今不断变化的现实世界的挑战,在关键学科领域应对未来生活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有效交流的能力,以及在日常生活情境下做出良好判断和决策的能力。它不仅测量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认知成就,还调查学生的动机、信念和学习策略等影响终身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测试设计均从知识、过程和情境三个维度考虑。测试方法采用纸笔形式,题型包括单项、多项选择题以及简答题。试题分组设置,以成段的文字叙述提供真实生活情景。
  PISA不是一场世界性竞赛,也不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而是一项多维度、实质性的国际教育调查研究。它的范围不限于学生的学校学习,而是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公民素养与终身学习能力,比较参与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状况。在终身学习观念下,学生不能只学习在学校里需要知道的东西。为了成为一个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学生不仅需要知道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意识到为什么学和怎样学。PISA依据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测试更广泛的、灵活运用知识的情况,强调学生对知识在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它的假设是,15岁是人生开始迈入成年生活的过渡阶段,学生在这个年龄需要知道的不仅是怎样去阅读、描述数学公式和科学概念,还需要知道在未来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境下,怎样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同时PISA注重考查各国和地区的教育效率与公平。为了比较各国的义务教育效率,它选择年龄而不是年级作为考查对象,即到15岁时各国教育体制能够给学生提供什么程度的教育。在分析结果中,除了对结果进行排名之外,还着力探讨学习结果分布的公平性,以及影响学习结果分布的制度性、政策性等因素。   PISA测试设计及例题
  PISA测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之所以用“素养”(Literacy)这个词,是因为要反映所评价的更广泛的范围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包括学生在这三个领域内应该获得知识的内容和结构,需要操作的过程,和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环境。
  每个领域都制定出一个连续的量表,无论是个人还是某个总体都可以用这个量表的分数来表达其所达到的水平。评价结果没有及格不及格的概念,所要体现的是在哪些方面做得怎么样。
  1.科学素养:
  (1)内涵:
  2003年,PISA测试将科学素养定义为应用科学知识、识别科学问题、根据证据得出结论的能力和理解自然界以及人类活动对其带来的影响。科学素养的评价涉及知识、过程和情境。
  科学知识:知识或者概念构成理解现象的基础。在PISA测试中,科学知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科学以及地球和空间科学的常用概念。
  科学过程:目的是考查获取、解释证据和依据证据采取行动的能力。在PISA中,科学过程包括描述、解释和预测科学现象;懂得科学调查;解释科学证据和结论。
  科学情境:指科学知识应用和科学过程使用的问题情境。PISA测评框架确定了生命和健康、地球和环境以及技术三大领域的情境。
  (2)试题组织:
  题型有四类。大约1/3的题目是多项选择题,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取最恰当的几个作为答案,部分题目要求组织简短的答案。另有1/3的题目为开放题,要求学生写出扩展性的结论。多项选择和简答题能够有效地评估科学能力中涉及的认知过程;而开放题能为评估交流和沟通能力提供信息。
  (3)试题举例:
  PISA科学试题:温室效应
  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
  温室效应:事实还是幻想?
  生物需要能量才能生存,而维持地球生命的能量来自太阳。太阳非常炽热,将能量辐射到太空中,但只有一小部分的能量会到达地球。
  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就像包裹着我们的星球表面的毯子一样,保护着地球,使它不会像真空的世界那样,有极端的温差变化。
  大部分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会穿过大气层进入地球。地球吸收了部分能量,其他则由地球表面反射回去。部分反射回去的能量,会被大气层吸收。
  由于这个效应,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比没有大气层吸收能量时的温度高。大气层的作用就像温室一样,因此有了“温室效应”一词。
  温室效应在20世纪越来越显著。事实表明,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不断上升。报刊杂志上常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20世纪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
  小德有兴趣研究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和地球上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他在图书馆找到下面两幅曲线图。
  小德从曲线图中得出结论,认为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的上升,显然是由二氧化碳排放增加而引起的。
  问题1:温室效应
  曲线图中有什么数据支持小德的结论?
  评分标准
  满分
  指出(平均)温度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均上升。
  部分得分
  指出一般而言,气温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正相关。
  零分
  指出(平均)温度或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中一项有上升。
  指出气温与二氧化碳之间有关系,但没有清楚表明两者有什么关系。
  没有作答。
  问题2:温室效应
  小德的同学小妮却不同意他的结论。她比较两幅曲线图,指出其中有些资料并不符合小德的结论。请从曲线图中举出一项不符合小德结论之处,并说明理由。
  评分标准
  满分
  能够指出两幅图中,有哪一部分的曲线不是同时上升或下降,并作解释。
  部分得分
  指出了正确的时期,但没有给予解释。或举出了证据,证明小德的结论不是正确的,但却写错了时期。
  零分
  仅仅就其中一条曲线的改变趋势作出描述,而没有把改变与两幅图联系在一起。
  没有作答。
  问题3:温室效应
  小德坚持自己的结论,即地球平均温度的升高,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而引起的,但小妮则认为他的结论太草率。她说:“在接受这个结论之前,你必须确定在大气层内其他会影响温室效应的因素维持不变。” 请写出小妮所指的其中一个因素。
  评分标准
  满分
  能够写出一个因素,该因素与太阳发出的能量或辐射有关。
  部分得分
  写出一个自然成分,或污染物。
  零分
  写出影响二氧化碳浓度的因素。
  不够明确或不够具体的因素。
  其他错误因素或其他答案。
  命题立意
  本题以当前世界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为入手点,考查了观察图像并从图中获取信息,以及对图形、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关结论的能力。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2.试题特点
  (l)试题突出考查了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自学能力。
  题中所有的证据都是以图像的形式给出的,学生需要在读懂图像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归纳,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因此本题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试题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阅读素养:
  (1)内涵:
  PISA将阅读素养定义为学生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发展个人的知识和潜能,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理解、运用和反思书面材料的能力。阅读素养的评价涉及文本材料、阅读过程和阅读情境。   文本材料:PISA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不局限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还包括一些成年生活中会接触到的一系列与工作有关的非连续性书面材料,比如申请、表格、广告、图形或图示。
  阅读过程: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熟练地记忆起已经获得的信息,全面概括地理解文本、做出解释,就文本内容、形式和特征进行反思。
  阅读情境:由文本使用目的所决定。个人用途的情境材料包含小说、私人信函或者传记;公共用途的情境材料包含公文和公告;职业用途的情境材料包含手册和报告;以学校教育为目的的情境材料包含教科书和工作表。不同人群可能会在一种情境中比在另一种情境中表现好些,因此,试题在一定范围内包括不同情境的阅读材料。
  (2)试题组织:
  PISA阅读题由多种类型组成,包括多项选择题和各种开放题,后者要求学生建构答案。在各次测试中,大约43%的阅读素养测试任务都是开放建构题目,其余测试任务包括封闭式简答题、单项选择题。题目分配反映出PISA对阅读能力的价值取向。理解文本的题量比重最大,约占总测试题量的50%,它要求学生形成广义理解或解释原因。信息检索约占总任务的29%,它要求学生展示寻找分散信息的技能。其余任务约占20%,要求学生反思并评价文本内容或文本的结构和形式。
  (3)试题举例:
  请阅读下列“公正的法官”的故事,然后回答问题。
  公正的法官
  阿拉伯国王巴瓦卡斯常常听人说,在他治下的城市里有一位法官能够迅速地辨明是非,谁也不能够欺骗他。国王很想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于是换上了商人的衣服,骑马前往这位法官居住的城市。
  到了城门口,有个跛脚的乞丐走到国王面前,请求他的施舍。国王给了他一些钱,准备继续前行,但乞丐仍拽住他的衣服不放手。
  “你还想要什么?”国王问道,“我已经给了你钱啦!”
  “你给了我施舍,”乞丐回答,“但我还有个请求,请允许我与你一同骑马,把我送到城市广场,否则,马匹和骆驼可能会把我踏伤。”
  于是,国王坐在乞丐的后面,用他的马把乞丐送到了广场。他停下来,下了马,但乞丐却拒绝下来。
  “我们已经到了广场,你为什么还不走呢?”国王问。
  “为什么?”乞丐说,“这匹马是我的,你如果不肯还给我,我们一起去法庭打官司。”
  听到争吵声,人们都围了过来,并且高声喊叫:
  “去找法官,让他来判决。”
  国王只好与乞丐来到了法庭。那儿还有其他的人也在找法官判案,法官将依次传唤他们。在传唤国王和乞丐之前,法官正在处理学者和农夫争夺一个女人的案子,俩人都宣称这个女人是自己的妻子。法官听完了他们的陈述,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
  “把女人留下,你们明天再来。”
  他们走了后,一个屠夫和一位石油商人走到法官面前。屠夫身上带有血迹,而石油商身上留着油痕。屠夫手中抓着一把钱,而石油商则拽着屠夫的手不放。
  “我向这个人买油,”屠夫说,“当我从钱包里取钱给他时,他用手抓住我,想把我的钱全部抢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找你打官司——你看,我抓着我的钱包,而他抓着我的手不放,但钱是我的,他是个小偷。”
  石油商开口说话了。“这不是真的,”他说,“这个屠夫找我买油,当我灌满了他的油壶后,他请我为他兑换一枚金币,我拿出钱放在椅子上,他却抢走了我的钱并企图逃跑。正如您所见到的,我用手抓住他,并把他带到您这里来了。”
  法官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留下你们的钱,明天再来。”
  当他们走后,法官便听取了国王对自己事情的陈述,然后转向乞丐询问他的理由。
  “他说的是假话,”乞丐说,“他一直坐在地上,当我经过时,他要我用马带他一程。我把他带到了他要去的地方后,他拒绝离开,并且声称马是他的。这才是事情的真相。”
  法官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对他们说:“把马留下,你们明天再来。”
  第二天,人们来到了法庭,听法官究竟如何宣判。
  首先判决的是学者与农夫的案件。
  “带走你的妻子,”法官对学者说,“农夫将受到鞭挞50次的惩罚。”
  于是,学者领走了他的妻子,而农夫被鞭打了50次。其后,法官传唤屠夫。
  “钱是你的。”法官对屠夫说了这句话之后,转身指着石油商人判决道:“给我狠狠地鞭打这个人50次。”
  现在,他开始传唤国王和乞丐。
  “你能够从20匹马中间认出你的马来吗?”他对国王说。
  “我能够。”国王回答。
  “那么你呢?”法官问乞丐。
  “我也能。”乞丐回答说。
  法官对国王说:“你跟我来。”
  他们来到了马廊,国王立即从20匹马中认出了他的马。法官把乞丐也带到马廊让他指认,乞丐同样认出了那匹马。然后,法官回到了他的座位上。
  “这匹马是你的,”法官对国王说,“给我狠狠地鞭打乞丐50次。”
  当法官离开法庭回家时,国王跟着他走出去。
  “你要干什么?”法官问,“难道你对判决不满意?”
  “我很满意,”国王回答道,“但是,我很想弄明白,您是怎么知道女人是学者的,钱是屠夫的,马是我的而不是乞丐的。”
  “关于女人案子的原因是这样的:今天早上,我对她说,请你帮我把墨水瓶灌满墨水。她拿起墨水瓶,熟练而迅速地进行清洗,并且灌满了它。看得出来,这是她经常干的工作。如果她是农夫的妻子,她就不可能知道如何做。这就说明学者讲的是真话。”
  “关于我怎么知道钱的真相,我告诉你,我把钱放在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今天早晨我去看水的表面有没有浮出油。如果钱属于石油商,他的油手一定会使钱币污染上油。但是,我没有发现油迹,可见,屠夫说的是真话。”   “关于马的案子却有些不同:乞丐也从20匹马中间认出了那匹马,正如你所做到的那样。然而,我看到你走到马廊时,你认识马,马也认识你。它转过了头并且伸长了颈。但是,当乞丐接近它时,它竖起耳朵,抬起蹄子,有些惊恐不安。因此,我断定你才是马的真正的主人。”
  这时,国王对法官讲了真话:“我不是什么商人,而是国王巴瓦卡斯。我到这里来,是为了考察人们讲你的事情是否属实。现在我看到了,你确实是一位睿智的法官。无论你要什么,我都可以奖赏给你。”
  “我不需要奖赏,”法官说,“得到了您的赞扬,就是对我最好的奖赏。”
  问题1:在故事开始的时候,我们看到,国王巴瓦卡斯换上了商人的衣服。为什么他不想被别人认出来?
  A. 他想看一看,当他是个普通老百姓的时候,人们是否还会服从。
  B. 他打算伪装成商人,向法官提交一份诉状。
  C. 他喜欢伪装他自己,以便自由自在行动,欺骗他的臣民。
  D. 他希望看到法官以自己的方式办案,而不受国王在场的影响。
  本题目标:推理行为的特征或意图。
  答案:D.他希望看到法官以自己的方式办案,而不受国王在场的影响。
  问题2:法官如何知道女人是学者的妻子?
  A. 观察她的外貌,她看上去不像是农夫的妻子。
  B. 通过听取学者和农夫在法庭上的陈述。
  C. 通过观察她在法庭上听学者或农夫陈述时的反应。
  D. 测试她在履行为丈夫工作时的技能和表现。
  本题目标:同义匹配
  答案:D.测试她在履行为丈夫工作时的技能和表现。
  问题3:你认为法官对于所有的罪行给出相同的惩罚是否公正?解释你的回答,指出这个故事里三个案件的相同点或者不同点。
  写下你的答案:
  本题目标:反思文本的内容。
  答案:4分:分别针对每一个案例,评价惩罚的公平性,指出过错的相似或不同,能够正确地理解犯罪行为。
  不对,占有别人的妻子与偷钱或偷马,其罪行的严重程度是完全不同。
  三个案例都是骗人和说谎,用同样的方式处罚是公正的。
  这很难说,农夫、石油商和乞丐都想要窃取某些东西,但是他们要窃取东西的价值是不相等的。
  3分:能正确理解犯罪和(或)处罚,但没有做出评价。
  法官对三种犯罪行动给出了鞭打50次的惩罚,这些罪行是偷女人、偷钱和偷马。
  2分:曲解了犯罪行为或处罚
  我认为农夫与学者的案子不同于其他两个,因为它更像是一个离婚案件,而其他两个是盗窃,所以农夫不应该受到惩罚。
  1分:评价惩罚的公正性(例如,仅针对问题“50次鞭打的处罚是公正的吗”进行了回答)
  不,50次鞭打的惩罚对于所有的犯罪行为都过于苛刻;
  是的,严厉的惩罚是必要的,可以让罪犯不敢再次犯法。
  不,我认为惩罚还不够。
  0分:答案不适当或者含糊不清。没有解释或者解释不当,或者与故事的内容发生矛盾。
  是的,我认为它是公正的。
  问题4:这个故事主要说的是什么?
  A. 成人犯罪;
  B. 智慧的审判;
  C. 优秀的官员;
  D. 聪明的骗局。
  本题目标:辨别文章主题
  答案:B.智慧的审判。
  问题5:回答下列问题,你需要将你国家的法律与这个故事运用的法律进行比较。
  在这个故事里,依法对犯罪行为进行了惩罚。要惩罚类似的犯罪行为,你的国家有哪些相应的法律?
  在这个故事里,法官对所有的犯罪都处以鞭打50次的惩罚。对于上述不同的犯罪行为,你国家是否运用不同的法律?
  请回答:
  本题目标:反思文本的内容。在故事情节提供的概念与自己的认识之间进行比较。
  答案:描述出一个相似之处;表明对故事有正确的理解;对比出国家法律系统的一个特征,或者是用明确的表述,或者是用推理的方式。
  对于15岁的孩子而言,是否知晓国家法律并不是问题的实质,问题在于需要用你掌握的法律背景知识来进行说明。例如:
  根据证据进行裁决;
  允许控辩双方申辩;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在法庭由法官主持审判;
  同样的犯罪给予相同的惩罚。
  问题6:请选择最适当的一个词来描述这个故事:
  A. 民间传说;
  B. 流行小说;
  C. 历史传记;
  D. 悲剧;
  E. 喜剧。
  本题目标:鉴别文本的体裁
  答案:A 民间传说。
  3.数学素养
  (1)内涵:
  PISA所定义的数学素养,是指具有识别并理解数学在社会或者现实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做出有根据的数学判断,有效地运用数学的能力;具有在各种情境下提出、阐述、解答、诠释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分析、推理和有效地与他人沟通观点的能力;具有在当前及未来生活中运用数学满足生活需求的能力。
  数学内容:从数学概念角度看,包括数量、空间和图形、变化与关系、不确定性;从课程结构看,包括算术、代数、几何。
  数学过程:指使用数学语言、建立模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运用的情境:根据与学生生活的密切度来区分,确定了五种情境,包括个人情境、教育情境、职业情境、公众情境和科学情境。
  (2)试题组织:
  数学试题在空间与图形、数量、变化与关系、不确定性之间尽可能均匀分布,问题情境在个人、教育与职业、公众与科学之间也尽可能均匀分布。   (3)试题举例:
  总统的支持度
  在Zedland国家,为了要了解总统选举中候选人支持度而举办民意调查,四家报社各自进行全国性的民调。这四家报社的民调结果如下:报社1:36.5%(在1月6日进行民调,对象为随机抽样500个有投票权的国民);报社2:41.0%(在1月20日进行民调,对象为随机抽样500个有投票权的国民);报社3:39.0%(在1月20日进行民调,对象为随机抽样1,000个有投票权的国民);报社4:44.5%(在1月20日进行民调,对象为1,000个进行电话投票的读者) 假如选举是在1月25日,哪一家报社的民调结果最能够预测总统的支持度?请给两个理由来说明你的答案。
  满分评分标准:报纸3。民意调查时间最近,样本值更大而且是随机选取的,样本全部为选民。(至少给出两条理由)
  部分得分:报纸3,仅有一个原因,或没有解释。
  零分:其他结果或未填写答案。
  我国PISA参与情况
  2009年上海第一次参加PISA,阅读(556分,主要测试领域)、数学(600分)和科学(575分)均列首位,引来世界关注。
  2012年,上海第二次参加PISA,这次测试主要领域是数学,参加的国家(地区)为65个,上海155所学校的6374名学生代表全市各类中学约9万名15岁在校生参加测试表现极为出色。上海数学平均成绩为613分,在65个国家(地区)中位居第一,86.8%的学生达到或超过了OECD平均成绩(494分)。
  据PISA2012中国上海项目组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张民选介绍,本次测评中,上海学生在数学、阅读素养、科学素养等三个领域的平均成绩分别为613分、570分和580分,在全部参与评测的65个国家(地区)中位居第一。
  据介绍,在主要评测领域数学,86.8%参与测评的上海学生达到或超过了OECD平均成绩(494分),其次是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北、韩国、中国澳门和日本,显示东亚国家(地区)在数学领域的优势。
  评测结果显示,上海学生在数学成绩分布上整体高于其他国家(地区),且高端优势特别明显。男生和女生在数学总量表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男生在数学表述、数学阐释两个过程分量表上显著高于女生,并且在变化和关系、数量两个内容领域分量表上,男生有显著优势。
  在两个次要评测领域中,阅读素养方面上海女生阅读成绩比男生高24分,科学素养方面两者没有显著差别。
  评测结果同时显示,上海学生报告的校内上课时间为平均每周28.2小时,在参评国家(地区)中位列第9位,但作业时间为平均每周13.8小时,远高于OECD平均的7小时左右,位列第1位。
  张民选表示,虽然做作业对于提高成绩非常有效,但不是越多越好。上海的数据结果表明,上海15岁学生平均每周最佳作业时间在11小时左右,在最佳作业时间内作业时间越长成绩越好,超过最佳时间后成绩提高程度很小。
  PISA2012上海第一的评价与思考
  上海学生再次问鼎PISA的消息发布后,引起国内乃至国际的广泛瞩目。在众多的评论中,除了赞美和肯定,也有一些是对上海教育提出中肯的评价和建议。国内媒体对于上海二连冠普遍持一种相对冷静的态度,更加理性和客观地看待PISA二连冠的成绩和经验以及所反映的一些问题。“上海‘PISA二连冠’该自信还是自省”,“PISA测试夺冠的冷思考”,“透过PISA能否解读中国教育”,“PISA第一,我们却忽略了什么”等文章都提醒人们要更加清醒地看待中国的教育。国外媒体颇感震惊,英国《卫报》当天刊登题为“英国能从OECD的PISA教育排名中学到什么”的评论。文章的作者说:“我上个月去了上海,惊讶地看到,中国从曾饱受100多年战争和贫困之苦,如今却建立起了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教育体系。”在震惊反思之余,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认为中国学生虽然成绩好,但是创造力仍不足,成绩好的代价是课业负担重,牺牲了其他内容的学习等等。英国《金融时报》刊登题为“中国民众不认同本国教育体制”的文章。文章称,中国国内,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政府官员,都对这套注重死记硬背的教育体制诸多批评。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出国留学(留学年龄也愈发低龄化),以逃离学生和家长眼中的“二流”国内教育体制。对此,PISA中国相关负责人以及教育专家学者做了解读与回应。
  PISA2012中国上海项目组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张民选:
  PISA好成绩让我们足以自信,但我们仍需自省
  “要正确认识中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对我们的教育有信心。”“‘PISA二连冠’,不说是喜大普奔,至少也是实至名归”。PISA2012中国上海项目组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张民选这样说。他将“成功”的经验归纳为四点:其一,得益于中国社会重视学习的文化传统,百姓对子女教育抱有很高期望,相信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有好的结果。其二,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一直保持着开放态度,不断学习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现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当代教育界有哪些知名专家、新理念,我们甚至比他们本国人知道得更多”。其三,花大力气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上海先后进行了薄弱学校改造、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中心区与郊区结对、名校托管弱校等工程,使得薄弱学校教育质量迅速提高。这次测试结果,上海不同学校学生的成绩分布差异远远小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其四,上海学校有完备的教师在职培训措施,有独特的教研室、年级组等教学研讨体系,提倡教师经验分享。而在欧美国家,教学更多是教师的个人行为。
  同时,我们必须自省和理性。比如,上海学生参加PISA阅读测试的结果表明,学生阅读不同文本的成绩有很大差异。在学习策略方面,上海学生在归纳、理解方面的能力比较强,但是自己截取资料的能力比较弱。因此,参加PISA有助于用国际视野去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弱点与盲区,改进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发展。学生负担重,就是一个实际的问题,我们必须研究和采取有力措施把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减下来。学业负担过重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而且会导致厌学,并占据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时间和精力。我们既不能以过重负担为代价获得高成绩,也不能以牺牲成绩为代价来表面化的减轻负担。阅读、数学和科学很重要,但是它们并不是基础教育的全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是义务教育的首要目标,我们还应该让学生成为体魄强健、善于理解他人和欣赏艺术的人。此次测试还可以看出,家庭、社会、经济和文化与学生的素质都有相关性。事实上,测试中发现学生的表现有30%取决于学校,还有60%至70%取决于学生自己的表现。在更宏观的层面上,我们更应理性看待PISA成绩。PISA成绩并不能涵盖基础教育,上海的成绩在某种意义上并不能与其他国家相比,因为上海只是一个城市、只是中国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许多国家幅员辽阔、人口过亿。基础教育也不能替代整个教育,在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终身学习领域中,我们应该向世界各国学习的,一定更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巡视员尹后庆:
  PISA让上海教育找到国际坐标,减负大有可为
  参加PISA测试是为了把上海基础教育的学生学业水平放到全球的参照体系中进行对比,取长补短,继续服务于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的长远发展。上海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一个具体呈现,我们需要放眼全球,将基础教育放到世界先进的评价体系中去参与国际性的评价,通过对比找到属于我们的位置,考量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
  针对PISA测试中上海学生平均完成作业的时间普遍高于国外学生这一现象所引发的关于上海学生作业压力较重问题的质疑,尹后庆表示,学生的学业负担来源于多方面,比如:考试制度、社会经济水平、不同工作岗位的收入差异、传统的价值观念等等,都会共同作用于学业负担问题。“单纯依靠学校教育的转变并不能完全根除学生的负担,但我们依然有必要对课程教学做出积极的调整。”尹后庆说,“倡导‘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提倡富有弹性的课程教学,针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指导……这些都是上海教育在‘减负’之路上做出的积极应对。”发达国家也在积极学习中国学生成功的奥秘,作业并不是教育“敌对”的一面,恰当的作业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尽量找到其中的平衡点。“虽然减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我们绝不能无所作为。着眼于长远,着手于当下,即使我们目前还不能彻底根除减负问题,也要在一段时间内、努力从局部去解决问题。只有以点带面,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
  经合组织教育技能司副司长、“PISA之父”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
  高质量的学校系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里学习到最好的东西
  经合组织教育技能司副司长、教育政策特别顾问、有“PISA之父”之称的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Andreas Schleicher)认为上海的15岁学生在PISA测试中表现优异,主要归因于包括学生在内的教育系统相关方的积极参与。施莱歇尔说,在过去,上海教育政策更关注于教学规则,优秀学校更关注于教学结果,而现在,上海教育将关注点从上层建筑的建设转移到下一位老师、下一个学校的创新型建设。
  在最新PISA测试中,上海学生在不少非认知类测试中,表现不尽理想。譬如,上海学生的作业时间平均每周达到13.8小时,位列全球第一,这也引发外界对于“用时间换成绩”的担忧和质疑。对此,施莱歇尔表示,从数据上来看,上海学生的确花费大量时间在学习上,但他也表示,“没有证据表明,学习时间花得越多必然得到更好的成绩”。对于上海教育改革和发展,施莱歇尔也有一些自己的建议。他希望更多上海的高水平学生从单方面地学习转变为有计划、寻求合作式地学习。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
  更应该认识中国教育的“二元结构”,看清中国教育的全景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也对PISA测试上海夺冠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解读,他认为除了上海教改的相关成效以及中国特有的教研系统、教师培训,与教师、校长待遇挂钩的绩效评价因素外,东亚国家重视纸笔考试的文化传统以及上海对打工子弟教育问题的重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同时他注意到上海第一背后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在学业成就之外,PISA2012上海还获得了另一个世界第一:课业负担最重。二是数学第一背后的两个因素:数学教材的难度相当高;学生参加校外数学补习的比例最高。三是PISA评估的主要是学科成绩,与基础教育学业成就不能简单划等号。那些更为重要的指标,如身心健康、体能、社会化程度、交往能力、表达能力、艺术欣赏、生活能力、近视眼等等,都不在PISA的评价之列。四是上海不等于中国,必须认识中国教育的“二元结构”,看到中西部农村的另一种教育面貌。
  沈祖芸反思录之一:
  PISA第一,我们却忽略了什么
  我的内心并没有因每天在得到更多的信息而感到收获满满,相反心里竟是空荡荡的,我在努力寻找,PISA第一让我们忽略了什么?也许我们忽略了三样东西。今天先讲第一件——忽略了学生。
  提起笔又放下,自12月3日晚PISA全球发布成绩的那一刻起,我的心情就无法平静,不是因为我们获得了佳绩。
  一周过去了,报上连篇累牍的热点开始降温,对学科的分析、高表现国家的比较,以及上海接待国内外教育同行的机会,都渐次展开。
  我的内心并没有因每天在得到更多的信息而感到收获满满,相反心里竟是空荡荡的,我在努力寻找,PISA第一让我们忽略了什么?也许我们忽略了三样东西。今天先讲第一件—— 忽略了学生。
  连续两次PISA问鼎,的确显示了上海基础教育的实力,也反映了在国际公认的测试标准中上海在公平与质量兼顾中的独到之处。但是,这些天当媒体不断打出“二连冠”“三项全能”字样的时候,当学生为我们“赚取”了国际声誉的时候,当我们持续挖掘不断解读数据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叩问过自己的内心:也许真的,在全体上海学生共同创造的举世瞩目的成绩面前,我们却把学生忽略了。
  放一天假的代价
  PISA全球概览中显示,上海作为数学表现最优异的地区,至少领先OECD平均水平3年,领先最低水平国家6、7年。数据一再告诉我们,在起跑线上,我们的梦想实现了——非但没有输在起跑线了,而且大面积赢得了胜利。那么,赢了又怎么样呢?当我们遇到百年未遇的暴雨和雾霾的时候,学生都不能放假。尽管这其中牵涉到社会系统的问题,也有可能会带来家长、社会的连锁反应,但很多人的心中都深埋着这样的价值判断:不放肯定不错,把孩子们“关”在学校里应该是安全的;放了就会出错,那么多“万一”谁来担责任。更何况在放假问题上,我们的家长和孩子也并不完全支持,放假了,落下的功课怎么办?今天或许开心了,可明天呢?也许课上得更多,题做得更多?
  不能放假,责任担不起;不能放假,“今日事今日毕,明天还有明天的事”,这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   放假真的很难。没有什么比每天在课堂上学习更为重要的了,尽管我们常常在发言中说“丰富学生的经历最重要”。记得前年参加在深圳举办的全国信息化展演,某校学生的机器人作品入选赴展,但是这位极有个性的学生表示,要机器人去深圳,自己也得跟着一起去。学校、家长都表示反对,理由就是出去这两天的课怎么办?最终,这位学生在伙伴们的支持下以每天收看课堂实录的方式说服了学校和家长,获得了两天去深圳的学习机会。
  放假真的很难。谁来承担放了假之后的突发状况呢?事实上,每一个决定为孩子提供校外学习经历的校长都在承受着巨大的风险压力。南京三日生存训练、学工学农、博物馆自由行,甚至两三个学生结伴到国外进行社会考察,所有在一些学校坚持推行的活动都以校长准备好随时被摘乌纱帽为代价的——放出去,上级部门可以“鸵鸟”一下;但放出去一旦出事,不仅以后不可能再有这样的机会,而且校长就地免职。所以,有多少校长真的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
  放假又真的很容易。只要你足够优秀,一路刻苦,冲到高三,在高校提前招生大潮中,被国内外名牌大学录取,那么也许整个高三下半学期,你就彻底放飞了。没有人再管着你做作业,没有人再盯着你补习班,因为在社会和成人的眼睛里,你胜利了,你的人生就此定格,你被所有人允许“放大假”。
  在如此优异的PISA成绩面前,说实话,大部分上海人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自信,相反我们产生的是强大的危机感。我们依然在加班加点追问与世界高表现国家的差距;我们依然在四处打听研究真题寻找在命题中如何更好地兼顾知识掌握和能力体现的办法。我们不可能像很多国家那样做到只跟自己比、在自己的进步中找成功的原因;我们也不可能像芬兰那样整个社会都做到平常心,宁愿为一场冰球比赛全城无眠,也不会因为PISA成绩第一而连篇累牍地宣传报道。小小的放不放假,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的心态。
  负担啊,纠结着却始终无解
  “PISA算什么,这只不过是我众多考试测验中的一次,况且和其他测验相比,它还更好玩更容易一些”,听位育中学小吉谈参加PISA测试的感受,似乎是一件和自己无关的非常遥远的记忆。正在读高一的他告诉我,初三那段时光,自己犹如战神,看到试卷大小的纸就会条件反射似地拿起铅笔涂黑或者解题。
  负担,成了所有人习以为常的无解题。
  PISA结果显示,我们在三个项目测试中,不仅全面超越了所有65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全面刷新了自己的上一次成绩。项目负责人张民选在发布会上一再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真的有必要成绩那么好吗?我们必须思考付出的代价。我们能不能把原先要做120道题目的时间,改为做60道,然后把30道题目的时间用于锻炼身体,把另外30道题目的时间用来丰富经历?
  这样的呼吁,我们太熟悉不过了。在2009年成绩发布之后,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沈晓明也说过同样的话。但事实是怎样的呢?我们太擅长做加法和乘法,也不可能以删减120道题目为减轻负担的代价,因为该删去哪60道听谁的?万一删去的恰是未来要考的题目怎么办?学校删去了60道,家庭是否会增加更多的60道?
  所以,面对120道题的删减,我们迟迟难以形成有效的改进策略。然而,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让我们习惯了的取长补短又在无形中增加着更大的负担。
  我们浸润在谦虚地寻找差距的文化之中,因此,我们在好得不能再好得成绩面前,依然找到了很多很多的问题。比如,2009年的阅读结果让我们发现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的短板,于是,这三年中,很多以阅读为特色的中小学校都加强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我参加过的中小学阅读展示活动不下30次,而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加重了提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水平的展示内容。但这其中,有一点不容忽视,以往常规的文本阅读量并没有减少。
  今年或许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据很多数据表明,我们的正式数学成绩优异,但在生活数学领域,以及对数学问题做阐释性回答方面偏弱。注意!这已经是在数学四项领域都优异的前提下的“微距”。那么,我们不难推导,接下来这段时间里,我们的学校会在数学的薄弱环节更多的花力气,而这也是在不减少长项的基础上进行的。
  如果再做一些假设,明年随着“问题解决”和“财经素养”的成绩发布,我们会发现值得改进的更多问题。那时,我们的学校会作出更加积极的改进行动。
  我不反对也不是否定我们对薄弱环节的有效改进,但值得思考的是,叠加容易,删减难;建设容易,共享难。在这样的叠加和建设中,我们学生的负担不就一点点地加重了吗?
  “漂浮的一代”去哪里找回目标感
  至今我都对复旦附中吴坚副校长说起的一个案例记忆深刻。前几年,同济大学建筑节第一次邀请高中学生参加,当邀请发到复旦附中的时候,原本以为学生不会对此感兴趣,便想指派学生参加。后来校长说还是张贴海报让学生自己报名吧。没想到的是,仅仅一天,就有16个四人组团队报名。更厉害的是,有好几个团队为了搭建出自己心仪的建筑结构,四个同学钻在狭小的建筑空间里整整一夜才完工。清晨,老师从同学们熬红的眼睛中读到的是久违的光彩,那种成就感是从内心溢出来的。
  这样的任务项目给学生带来的是沉重负担吧?但是学生却以这样的负担为幸福,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因为他们有了目标感。
  今天我们不能简单的把负担的减轻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而是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如何让学生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我究竟为什么而学习”的目标感。
  前不久读到“外滩教育(微信号:TBEducation)”推出的一篇“斯坦福大学教授解读“少年漂浮现象”的文章,感同身受。戴蒙教授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今天年轻人心里所缺乏的,是动机的来源,是对于目的感的缺乏。缺乏目的会摧毁人生快乐与满足的基础。在不确定感愈来愈高的时代,寻找生命的目的,就显得非常重要,它让漂浮的青春有了方向,它让卡住的人生获得前进的能量。   也许我们比减轻学业负担更为迫切的是如何让我们这一代学生拥有目标感,让他们能清楚地回答“为什么我正在做学习这件事”“为什么学习如此重要”。
  目的是一连串“为什么”组合而成的。但在学校里,老师和学生自己却很少问“为什么”,为什么学这些,也许我们知道这是要考试的。而为什么学这门学科?人类的发展和这门学科什么关系?为什么科学家发现新定律会如此兴奋?没有这些“为什么”,学生就无法产生长期的学习动机。相反,就如同PISA问卷结果那样,学生们普遍认为是因为就业或者升学的需要而学习。为就业或者升学需要而进行的学习,会让学生变得焦虑与不安,自我效能感不强。所以,我们的女生会在数学学习中不自信,总觉得还可以更好。
  PISA是什么?它不是针对某一个学生或者某一所学校的,而是一项驱动政策优化与改进的测试,从这个意义上说得绝对一点的话,PISA与每一个老百姓无关,而是提供给政府作为教育决策时的参考,然后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制度和机制让每一个老百姓的孩子更加幸福地生活在未来。
  转型时期,当很多突发事件袭来的时候,最能够暴露和考验着我们内心真正的学生观。PISA第一了,在自省的时候,我们最不该忽略的就是学生,为我们的学生创造更好的环境吧。
  沈祖芸反思录之二:
  PISA第一,我们却忽略了课程改革的意义
  是的,今天我要说的就是PISA第一,我们却忽略了“课程改革的真正意义”。也许正因为课程改革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个“过程”,也许正因为中国经历了八次课程改革,上海经历了10年一期和15年二期的课程改革,并且依然在行进的路上,所以才让我们如此忽略“她”的存在——“她”似乎只是一顶帽子、一堆理念、一叠文件、一个箩筐,甚至只是每天在发生的极其微观的课堂。我们不曾好好想过“她”是谁,“她”存在了那么多年改变了我们什么,以至于上海连续两次PISA第一,都没有一篇真正反思课程改革价值的文章出现。相反我所有能够搜索到的关于课改的早期与近期的文章,要么偏向于理论争鸣,要么充斥着怀疑否定,我们怎么了?
  如果今天我们只能给上海两次PISA第一做唯一的归因,我认为不是中国特色的教研制度,也不是水涨船高的学校改进,而是课程改革,一场惠及百万学生、改变十多万教师,并且在悄然重构文化的课程改革,“她”决不是靠振臂一呼就能立杆见影的行政命令,“她”必须付出足够的耐心和坚韧的探索在“每一个人”的头脑与心灵中获取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说,“她”决不是微观领域的课堂,而是毫不夸张地关乎着国家和区域的未来。
  被忽略的课改意义之一:
  看不见的比看见的东西更为深刻
  2013年12月12日,我参加了徐汇区学术节的中国中学课堂教学专场活动,亲眼见证了一个骨干教师的蜕变:一支小小的微课笔翻转了课堂的传统流程,让学生的理解在课前“暴露”,而教学就从学生的思维差异开始;一块多功能的触屏不仅替代了传统黑板,而且让板书、视频、每一小组的学习过程在一个平面中展示出来;一台再普通不过的电脑只因为实现了高速上网,使得学生的学习超越了60平米的教室空间……实现这样的蜕变,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黄勇只花了两个月时间,可就是这两个月,他从痛苦挣扎到几近放弃再到从学生身上看到从未有过的思维火花而继续坚持,终于突破了技术壁垒,走上了自我发展的新一级台阶。
  再看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运用数学方程式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物流管理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设置了四级思维台阶,让学生在课前理解数学知识点,再到课堂上创设的物流管理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期间又涉及从用数学知识解答流通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到要开办多少架物流连锁公司才能解决大规模流通问题的进阶思考。几乎所有的听课者在课后都发出这样的感慨:上过这样的数学课,以后有学生当物流经理该不成问题了。
  这堂课很朴素却深深地打动着我,它至少解决了我萦绕在脑海中的两大问题:一都说我们的课程改革理念认同度高,而实施满意度低,是这样吗?二PISA数学结果似乎告诉我们上海在正式数学(纯数学)领域水准高,而在应用数学或生活数学领域则欠佳,是这样吗?
  再来看第二个例子。2013年12月27日,我参加了黄浦区外语文化节闭幕式,作为一年一度的活动,今年不仅拉开了时间的宽度,让区域内所有学校经历为期一个月的展示评选,而且确立的主题是“融合多元文化,展现语言魅力”。于是一张黄浦地图串联起了区域文化地标,每一所中小学都通过立体的艺术表现手段表达学生对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的理解。也许只是一段戏剧、一首歌曲、一个小品,但学生们说的是外语,沟通的是情感,表达的是理解,彰显的是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
  我同样被这场活动所打动,因为从每一个学生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表现上,我看到的是一所所学校对课程价值的重新理解,这种改变的背后正是发生在每一个教师的头脑和行为之中的悄然。
  还有更多可圈可点的案例扑面而来:当世界外国语小学校长张悦颖走上教育TED讲坛讲述委托管理公办康外小学尝试“4+1”课程模式的经历后,立刻引起了“老外”的高度兴趣;当曹杨实验小学用365天的实践日志展示这一年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如何给一所全新的小学注入变革精神,并让每一位教师找到从未被自己发现的潜能时,立刻燃起了专家们的研究热情。还有七宝中学、曹杨二中、闵行二中、基地附中、三门中学、奉教院附小等,仅仅这一个月我走过的每一所正在变革的学校,都让我感慨:那么多年的课程改革,如果说成效,也许看不见的比看得见的东西更加深刻。这里的“看不见”就是文化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教师。
  在漫长的课程改革道路上,不可能没有曲折,也不可能没有质疑,很多时候不是别人,而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自己都在迷茫中怀疑。但无论你承不承认,15年的二期课改正在改变每一个教师,他们经历过行政指令下的冲动与热情,他们经历过传统与创新博弈中的纠结与放弃,他们甚至正在经历着不敢轻易相信、不愿盲目投入的观望与驻足,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课程改革已经深刻改变了每一个教师——   或许没有一个国家的教师像我们这般对外界发生的变化如此敏感,我们吸收了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思想,我们尝试着最新的教育技术和工具;
  或许没有一个国家的教师像我们这般拥有强烈的自我觉醒意识,尽管我们有时会埋怨考试评价指挥棒不变改革无法真正有效的现状,但只要走进学校、看见孩子,教师们依然会本能地走上这条依赖于自觉程度的文化变革之路。
  或许没有一个国家的教师像我们这般用躬身实践的个体智慧去创造可以共同分享的集体经验。教师们可能没有学术文章的发表,也没有形成理论思考的著作,但是,他们用“课”来表达自己对“课堂转型”的新理解,对教学目标新定位。在漫长的改革过程中,他们在处理同一内容的教学时,发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丰富了许多,对能力的培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创造着走近和关照孩子的心灵的途径和方法;他们既没有全盘放弃有意义的讲授,也没有拒绝对自主、合作、探究这些相对陌生的教学方式的尝试,更多地兼收并蓄、恰到好处地吸收到自己的课堂中,当讲时讲,该合作时合作,需要探究时探究。
  上海市教育学会张民生会长所言极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低估了教师的智慧,所有的改革思想都可以从基层实践找到智慧的源头。现实之中,教师的选择、建构能力远远超出专家的理论想象。他们会听从内心的召唤,一旦对各种新理念、新思想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就会逐渐积淀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是那么多年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最不可小觑的一种自我建设、自我修正的力量。
  被忽略的课改意义之二:
  “讲故事”成为一种公认的文化价值
  2013年11月28日,一场在奉教院附小举行的“新优质学校”新发展阶段展示交流活动让我对“叙事结构”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是一所开办只有7年的家门口学校。7年里,校长带领下的教师团队始终探索着以人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改革,在较短的时间里成为老百姓公认的好学校。然而今年年初,当绿色指标学校报告分发下来,老师们发现十大指标中的作业和压力两项亮起了红灯,为什么我们努力在转变教学方式、提供丰富的课程经历,孩子们还是觉得作业多、压力大呢?之后,学校倾听和调研孩子们的心声;查找自身的教学薄弱点;尝试寻找改进的突破点,最终形成了“减轻学生过重压力九大举措”,并把这样的改进过程搬上了展示舞台供更多的学校分享。
  同样,在11月6日,嘉定区迎园中学祝郁校长在叙述自己的办学历程时,不断地采用了边实践边反思的叙述方式:我们提供了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课程,但我们真的发现他们的需求了吗;我们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但我们真的让学习在课堂上发生了吗;我们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但我们真的让教学组织结构发生改变了吗……一连串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与不断纵深推进的自我反思构成了一所高成长学校的变革气质。
  就在上周,我前往杨浦区三门中学研究一所初中的变化轨迹,秦娟校长告诉我,让学校开始发生改变的是“精细化教学”,但今天我们必须反思的也是“精细化教学”,我们真的做到“精细”了吗?我们需要怎样的“精细与粗放”?教师们的叩问让他们打开自己的课堂重新面对眼前这些“不一样”的学生。
  仅仅走访了三所学校,我就听到了三个不同路径实现变革的学校故事,在我看来,这也正是漫长的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后发效应。曾几何时,我们在表达改革经验与成效的时候被诟病为“千校一面与万人同语”,大家说着和专家、官员一样的教育理念,却无法表述最为鲜活的变革历程;学校在做研究之初早已预设了研究结论,使得研究过程异化为写科研报告的过程,失去了对最鲜活部分的捕捉。说到底,我们都不会“讲故事”。
  然而今天,时代的变化、技术的更新和学生主体位置的凸显,让我们无法轻易地在短时间里下标准答案,也无法对改革成效的不确定性做简单的归因,此时我们必须回归最真实的过程,必须改变传统的研究方式。于是,我们的叙事方式和结构自然会发生改变,我们开始学着到师生和课堂中去发现“真问题”,基于经验和理论形成一些基本假设设计,再开发一些搜集证据的基本工具,并在重视“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和“调查数据”等证据的基础上,建立相互关联的过程意识和操作策略,最终形成基本结论后推广应用。
  今年十月,我去北京参加李希贵名校长基地班和他的新学校行动论坛,在这些交流活动中,我听到最多的是改革正在发生的现场——学校里发现的问题,教师寻找解决方案的痛苦挣扎,尝试突破的失败教训,以及初露端倪的实证数据,这些原本不可能在公开的经验展示会上“曝光”的内容如今都成为“讲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真实、如此打动人心。
  讲故事本身就是一种公认的文化价值,而学着“讲故事”的开始也正意味着长期推进的课程改革真正进入到理念转变行为的深层之中。
  课程改革本是“一场心灵的战争”。它以独特的方式深深影响着教育的内核。这是无法用数据和图表来刻画的,它是鲜活的,充满质感;它是深刻的,悄无声息。从万人同语到叙事结构的再造,让我们意识到课程改革正是一场关于如何重新认识教育中的“人”的思想变革。无论是三维目标,还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都在释放一个强烈的思想信号——人,完整的人的发展,才是教育所有元素中最最重要的目的。以人为本,就是要颠覆过去教育中以知识、权威、成绩等来“压迫”人的精神需求的观念,就是要还原教育养育人的精神生命的责任。
  长期以来,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让我们习惯了听推土机的声音,习惯了看光鲜的大楼、漂亮的校园。这些年来,当评判课程改革成效时,我们似乎也习惯了用看得见的课程、教材等“硬载体”来说明焕然一新,用耳熟能详的理念植入来解释深入人心,但今天叙事结构的再造让我们听到了课程改革带给学校的另一种声音,那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声音;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风景,那是来自精神生命的风景。
  被忽略的课改意义之三:
  教育决策与战略抉择的引擎在哪里
  PISA成绩为什么会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并且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参加?原因在于它是一种政策驱动的研究。把学生学习结果的数据与学生个人特征数据以及学校内外影响他们学习的关键因素联系起来,目的就是使人们注意到成绩类型的差异,并识别出那些成绩达到高标准的学校和教育体系的特点,这是PISA对于国家的吸引力所在。也就是说,PISA不是针对学生或学校个体的奥林匹克比赛或者学业水平考试,而是为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世界各国都把PISA结果作为确立课程改革突破方向,并使之影响和调整教育政策的重要途径。   上海同样如此,选择PISA,一方面意味着一座城市教育决策告别经验与行政惯性,走向科学与理性的观念变革和自我突破;另一方面,也给上海的教育决策和战略抉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检视视角——那依然还是课程改革。事实上,课程改革既是政治、社会、经济的产物,往往反映着政策生态的特征和现实要求,但更为重要的是课程改革还代表了教育系统的体系自新与发展方向,她不仅是从教育的专业视角对政策环境进行表达与解释的特定方式,也代表着专业力量对于现实世界的重新建构,反过来还会在某种程度上强化并引领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要素的新方向。
  2009年PISA成绩发布之后,上海随即召开了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转型时代的历史特征和如何转型的方向性目标。梳理五大转型要求的来龙去脉,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的问题提取与目标确立都来源于20多年来课程改革的进程,而所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实现目标的路径又都将回归到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实践生长相结合的更深层次的课程改革中去。可以说,PISA成绩发布不仅让上海教育在世界的坐标系中“精准定位”,而且给课程改革的成效与不足提供了真正自信与自省的证据,也让课程改革真正成为影响教育政策与战略抉择的引擎。
  那么,2012年的PISA发布以后会给上海教育带来什么呢?以我拙见,我们一是需要真正确立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和“引擎地位”。不要仅仅把课程改革看成是教育内部的事,甚至看成是学校内部和微观课堂里发生事,而要将对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机制作为教育政策甚至是一座城市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智库;二是需要建立一套如何影响、优化、改进教育政策制定的策略、途径和方法。不要仅仅停留在PISA驱动政策的理念层面,而要研究世界各国如何运用和开掘PISA数据以驱动政策改进的技术与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告别依赖于决策者个人专业能力的政策设计,而在机制层面加以固化。
  一个国家或者一座城市的竞争力,说到底就是教育竞争力。两次PISA第一的成绩让我们在漫长的课程改革路上刚刚看见了希望的曙光;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了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和本质意义。教师日益萌生的自觉行动、从宏大叙事到过程描述的故事结构再造,这些被忽略的意义正在给课程改革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因为课程改革不仅发生在学校、课堂,更是每一个参与者的全部精神生活。
  (本文作者系《上海教育》副总编辑、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新闻中心主任、上海市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负责人。更多作者文章请关注她的微信公共平台“教育能见度”)
  上海学生数学表现的顶级优势和真实差距
  顾泠沅
  我国学生卓越的数学表现,他们在各种测试与比赛中显示出来的扎实的数学基础和高强的数学应用能力,业已引起外部世界对中国数学教育越来越多的关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中国学生代表队自1990年以来18次获得团体世界冠军。当然,奥赛仅涉及极少数的顶尖学生,那么,所有学生的数学表现如何呢?业界曾有多种猜测。以数学为主要领域的2012国际PISA测试,结果表明,上海学生整体的数学表现同样达到了顶级的水平。
  第一,上海学生的数学概念水平、推理能力、使用事实和工具描述或解释现象的素养,在国际上具有突出优势。这次测评把数学素养界定为数学表述、数学运用和数学评估阐释三方面。上海学生无论哪方面都处领先地位,数学表现平均总得分为65个国家(地区)的首位,达到613分,比处于第二位的新加坡高出40分。这次测评分数学、阅读、科学三个领域,结果上海都位列第一,三者平均得分高出OECD平均分分别为119分、74分和79分,其中数学的优势特别明显。
  第二,学生的数学精熟度水平,无论从等级分类,还是从内容分量、过程分量等角度分析,均处于世界首位。如高水平精熟度,即掌握概念、推理、建模等高层次的数学思维方法的学生占总学生数的55.4%,OECD平均仅占12.6%。低水平即没有掌握适应未来生活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数学能力的学生仅占3.8%,OECD平均则为23%。
  第三,从学习者特征看,上海学生的坚持性、学习兴趣显著优于OECD平均水平,解决常见问题的自信水平也是最高的。从学习者接触正式数学与应用数学的机会看,上海接触正式数学的机会最高,且差异很小。上海数据还显示,学生接触应用数学的频率与数学成绩呈负相关;相反,接触正式数学越多,成绩越高,这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如上三个方面,不管怎么说,这是文革动乱之后三十余年来,上海数学教育重质量、抓均衡的一项重要成就。
  成绩导致自信,问题使人清醒,而成熟是看透了两面之后的重新开始。这里不妨找一找这次测评中,我们有哪些实实在在的差距。
  首先,上海学生的课业负担,尽管正在着力减轻、初有成效,但总体上还是偏重,尤其是课外作业的时间长,有时会挤占学生的其他成长空间。据上海的数据统计,学生校内每周上课时间平均28.2小时,位列65个国家(地区)第9,而课外作业时间每周平均13.8小时,位列第一。上海数据还表明,57.3%的学生作业超过11小时,而超过此时间长度的作业量对学习成绩提高的程度很小。
  第二,从数学教学的角度看,我们较多关注练习纠错,少了点长思考和自发现的过程,这方面的改进余地甚大。如学生在回答数学课老师下列事件是否经常发生的问题时,“老师布置需要我们花很长时间思考的问题”,上海占比31.1%,OECD均值53.3%;“老师会让我们做一些不能立即发现明确解题方法的题目”,上海31.7%,OECD均值41.6%,有明显负差距。“老师帮助我们从所犯的错误中学习”,上海74.2%,OECD60.2%,这是明显正差距。
  第三,从数学过程分量精熟度水平看,尽管表述、运用、阐释都位居第一,但长于表述、运用得到结果,至于对结果的实际解释、评价、预测相对要差一些。这也值得注意。此外,上海学生解决常见问题的水平很高,但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并不高,较多学生有焦虑,数据显示女生更甚。
  我国的数学教育源远流长。西方有《几何原本》为代表的欧几里得公里推演体系,我们有《九章算术》实用问题分类归纳的算法走向。新中国成立之初,老一辈教改先驱基于国际眼光,提出支配数学教育目标、材料和方法的三大原则:实用性原则、论理(推理)的原则、站在学生立场的心理的原则,总结且预示了一百年来数学教育改革的三大浪潮。如今,华人如何学习数学,已成了一个国际关注的热点。如此成就,有人认为是由于有好的课程逻辑,有人认为是由于教师的有效教学(三级教研系统注重教学行为中的反思学习),也有认为是华人家庭、社会特有的习惯、文化支撑。
  个中原因,毫无疑问足以摆到必须深究的议事日程上来。
  (作者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青浦实验”创始人)
其他文献
民主是对人的本质的解放,而人的本质在于创造。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是语文民主教育的使命。  直到现在,说起创新教育,有些教师首先想到的往往只是思维品质和具体思维方法的培养,比如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以及“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等等。应该说,针对学生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所形成的僵化思维模式,这些引导和训练当然是很有必要的。但我认为,我们更要思考一下,学生原有的创造精神是如何失
期刊
(黄红云 泉州市晋光小学教科室主任)  “现在都在提倡‘读经典,做有根的人’,全部删除古诗词的,违背了主流。”黄红云说,  “如今央视等主流媒体都在举办“成语大赛”等节目,就是传统经典文化回归的一个表现”。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奇葩”,其中深藏着古人的智慧,例如《锄禾》一诗就很好地教育孩子们从小爱惜粮食,这种教育是潜移默化的。  黄红云说,晋光小学目前使用的北师大版的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学期的课
期刊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与师生交流时说,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据报道,明年9月起,北京小学一年级《语文》的古诗词将由现在的6到8篇增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  不久前,上海小学一年级语文新课本中删去全部古诗,有关部门解释称是为了给学生“减负”,但依然引起了很大争议。近年来课本的每一次增增减
期刊
语文教学的纷争由来已久,莫衷一是。就目标而言,工具性、人文性之争是最激烈持久的。其实,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基本上是一个伪命题。语文本来就是一种交际工具,当然具有工具性;而词语决定了一个人的终极关怀和生活情愫,所有的人文精神不能不通过词语保存下来,所以语文又天然具有人文性。这两者根本不能割裂开来,广义来说,“听说读写”就是语文的工具性内容,而借助“听说读写”所表的情、所达的意,自然就是思想人文因素了。
期刊
作为当地唯一一名汉语教师,为了这片深爱的土地,周丽娜让“双语教育”之花在西部边陲卡依拉克村绽放。见到周丽娜,她正和双语幼儿园的孩子们做游戏,她爽朗的笑声和孩子们清脆的笑声一起,让整个幼儿园成了快乐的海洋。今年47岁的周丽娜,围着维吾尔族传统的花头巾,不仔细看,或者不听她说话,很难一下子分清她是维吾尔族还是汉族。“我已经融入这里了,我爱这里,爱这里的孩子们。因为爱,我选择在这里扎根。”周丽娜自豪地说
期刊
古典诗词和散文近年来不断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一方面,一些地区中小学教材里古诗词严重缩水,引发热议;另一方面,“国学”热度持续上升,众多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往各类“国学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家长们的选择结结实实反映了实际需求。  以古典诗词、散文为代表的传统经典,并非简单的书本知识。能够诵读、理解传统经典,也不仅仅是掌握了一项技能。删除教材中的古典诗词,其初衷是为教材“瘦身”、为孩子减负,但这种方式却引
期刊
人物简介  陈琴,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素读”经典课程创始人。任职于浙江省富阳教育集团永兴小学部。其独创的“素读”经典课程教学法正被众多的语文教师所效仿。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百余篇;出版了全面诠释经典课程教学法的个人专著《经典即人生》,主编了《中华经典美文诵读系列》,《中华“素读”本教材十二册》《中华经典“素
期刊
张謇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民办师范学校以及第一家民办博物馆。他更是实业巨子,一生创办了几十家企业,形成了农工商俱全的大生资本集团。毛泽东谈到中国民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他认为教育是开启民智、造就人才的事业,在使国家富强的诸因素中居于根本的地位。在他一生的办学实践中闪耀着许多教育创新的思想火花。  ★ 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  张謇是中国近代最早认识到实业与教育
期刊
有人说,作业是孩子学习成长之路上该负的责任,有人说作业是让孩子甩不掉的包袱,作业多了,学生喊累,家长心疼,作业少了学生高兴,家长担心孩子虚度光阴。于是我开始思考,什么样的作业是孩子们力所能及的,什么样的作业是可以让孩子们快乐完成的,漫漫探索之路由此启程。  一、激发兴趣,快乐剪报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起来才轻松愉快、事半功倍。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会使用标点,从生活中识字,
期刊
读完了《爱的教育》,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爱的教育是什么?我在书的封面找到了答案: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石。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