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祥林嫂是鲁迅作品《祝福》的主要人物。她的悲苦命运,使她成为旧时代受压迫受摧残的妇女中的典型形象。小说《祝福》中多次写到祥林嫂的笑与哭。祥林嫂的每一次笑与哭都是对黑暗的封建制度,残酷的封建礼教的控诉。笑是祥林嫂对悲惨命运反抗妥协后的短暂欢愉,哭是祥林嫂对悲剧人生苍白无力的反抗。笑与哭可以说是贯穿了祥林嫂短暂悲剧人生。
关键词:祥林嫂;笑;哭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0-01
一、祥林嫂的笑
文中描写了祥林嫂三次的笑。第一次露出笑脸是祥林嫂逃到鲁四老爷家待了一阵子。小说里是这样描写的祥林嫂:“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地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从下文“她诚然是逃出来的,不多久,这推想就证实了。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当佣人,彻夜的祝福礼,竟然没请短工。祥林嫂这么卖力,是因为缺钱用么?显然不是。她的全部工钱被自己婆婆一分不剩的取走了。从下文看出,祥林嫂是逃婚出来的。她婆婆代表夫家把她捆绑回去。祥林嫂无疑是从家里的那个深渊跳入了鲁四老爷家这个稍微浅一点的深渊。
第二次的笑是祥林嫂改嫁后,再一次地失去了丈夫,而且还失去了儿子阿毛后,在祥林嫂和柳妈的谈话中显露出来的。柳妈一直在追问祥林嫂为何从了二婚。柳妈表示质疑:“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他不过。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柳妈以为是祥林嫂自己肯了。祥林嫂在回答,“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看,她笑了。”这时,祥林嫂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不自觉的勾起了以前美好的回忆。二嫁能够嫁一个力气大,会做活,而且还有一个小孩。对比以前的婆家,完全把她当成一个赚钱的工具。这种幸福,对于现代的普通人而言,垂手而得。可对于旧时代的妇女,一个深受压迫和剥削的二婚寡妇,是非常来之不易的。祥林嫂的第三次笑,是在捐门槛之后显露出来的。“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奇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去捐门槛到回来,还不到一顿饭的时间。说明祥林嫂很迫切的去赎罪,也很心急的要告诉大家,她以要重新做人了。在这里,高兴似的可以理解为高兴的同义转换。为了捐门槛,她赞了快一年的工钱,换算了十二鹰洋,特意请假去镇的西头捐门槛。受千人跨,万人踩,才能赎了这一世的罪孽。
二、祥林嫂的哭
小说中第一次写祥林嫂的哭,是祥林嫂的婆婆拿了祥林嫂的全部工钱,并且在婆婆的指示下,夫家的人强行的把祥林嫂绑走。“待到祥林嫂出来淘米,刚刚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跳出两个男人来,像是山里人,一个保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祥林嫂还哭喊了几声,此后便再没有什么声息,大约给用什么堵住了罢。”被抬到贺家墺的路上,祥林嫂一路的反抗。“祥林嫂可是异乎寻常,他们说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墺,喉咙已经全哑了”《说文解字》上说:“嚎,痛哭也。”可以说嚎是更深层次的哭泣。祥林嫂不仅连生活的权利被剥夺了,就连自己再次选择婚姻的权利也没有了。鲁迅早在1919年,就认识到“节”和“烈”是架在中国妇女脖颈上的两把尖刀,写下了一篇白话论文《我之节烈观》。
祥林嫂第二次来鲁镇的时候,虽然穿着和先前一样,但是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却完全不一样了。“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祥林嫂一次又一次地诉说着阿毛之死。不厌其烦。每次讲述的时候,声音也是呜咽着的。“毫无疑问,祥林嫂的每一次倾诉都是在反复咀嚼自己的不幸与痛苦。而这种痛苦和不幸,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薄,相反愈来愈重。”她通过诉说,潜意识的想通过大家的同情和谅解去释放自己的痛苦。鲁迅在写《祝福》前一个多月在一次演讲中曾十分痛心的说过这样的话:“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戏剧的看……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祥林嫂的悲痛是没有得到鲁镇上任何人的同情和可怜。
“善”女人柳妈给祥林嫂讲阴司的事情。并非有意去加害祥林嫂,主观上是出于一片好心。劝祥林嫂去捐门槛,不然死后会被阎王锯成两半。“再嫁的人死后要受锯刑,以及捐门槛可以免得生前的罪过,这两种说法在旧社会是分开流传着的,鲁迅却把它们连在一起。”封建思想的沉重枷锁带来的强大压力,给祥林嫂带来了严重的恐怖情怀。祥林嫂第二天起来,两只眼睛围着厚重的黑眼圈。说明她却是被吓着严重地影响了睡眠。“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眼泪,才勉强答应。”对于祥林嫂来说,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是更大恐怖的开始。祥林嫂为死亡的恐惧而不能赎罪而恐惧。
鲁迅先生通过简简单单的笑与哭,便勾勒出祥林嫂悲惨的一生。祥林嫂在风雪交加的街头,在祝福的爆竹声中死去了。而鲁四老爷还正在祈福呢。鲜明的對比下“惨死者不觉她惨死的根源,杀人者不须举起杀人的屠刀,而杀人与惨死这样的悲剧却由整个社会顺理成章地安排妥当了。”这种悲剧性更具有深刻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1.
[2]鲁迅:祝福[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3]鲁迅:祝福[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第8页.
关键词:祥林嫂;笑;哭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0-01
一、祥林嫂的笑
文中描写了祥林嫂三次的笑。第一次露出笑脸是祥林嫂逃到鲁四老爷家待了一阵子。小说里是这样描写的祥林嫂:“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地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从下文“她诚然是逃出来的,不多久,这推想就证实了。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当佣人,彻夜的祝福礼,竟然没请短工。祥林嫂这么卖力,是因为缺钱用么?显然不是。她的全部工钱被自己婆婆一分不剩的取走了。从下文看出,祥林嫂是逃婚出来的。她婆婆代表夫家把她捆绑回去。祥林嫂无疑是从家里的那个深渊跳入了鲁四老爷家这个稍微浅一点的深渊。
第二次的笑是祥林嫂改嫁后,再一次地失去了丈夫,而且还失去了儿子阿毛后,在祥林嫂和柳妈的谈话中显露出来的。柳妈一直在追问祥林嫂为何从了二婚。柳妈表示质疑:“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他不过。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柳妈以为是祥林嫂自己肯了。祥林嫂在回答,“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看,她笑了。”这时,祥林嫂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不自觉的勾起了以前美好的回忆。二嫁能够嫁一个力气大,会做活,而且还有一个小孩。对比以前的婆家,完全把她当成一个赚钱的工具。这种幸福,对于现代的普通人而言,垂手而得。可对于旧时代的妇女,一个深受压迫和剥削的二婚寡妇,是非常来之不易的。祥林嫂的第三次笑,是在捐门槛之后显露出来的。“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奇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去捐门槛到回来,还不到一顿饭的时间。说明祥林嫂很迫切的去赎罪,也很心急的要告诉大家,她以要重新做人了。在这里,高兴似的可以理解为高兴的同义转换。为了捐门槛,她赞了快一年的工钱,换算了十二鹰洋,特意请假去镇的西头捐门槛。受千人跨,万人踩,才能赎了这一世的罪孽。
二、祥林嫂的哭
小说中第一次写祥林嫂的哭,是祥林嫂的婆婆拿了祥林嫂的全部工钱,并且在婆婆的指示下,夫家的人强行的把祥林嫂绑走。“待到祥林嫂出来淘米,刚刚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跳出两个男人来,像是山里人,一个保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祥林嫂还哭喊了几声,此后便再没有什么声息,大约给用什么堵住了罢。”被抬到贺家墺的路上,祥林嫂一路的反抗。“祥林嫂可是异乎寻常,他们说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墺,喉咙已经全哑了”《说文解字》上说:“嚎,痛哭也。”可以说嚎是更深层次的哭泣。祥林嫂不仅连生活的权利被剥夺了,就连自己再次选择婚姻的权利也没有了。鲁迅早在1919年,就认识到“节”和“烈”是架在中国妇女脖颈上的两把尖刀,写下了一篇白话论文《我之节烈观》。
祥林嫂第二次来鲁镇的时候,虽然穿着和先前一样,但是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却完全不一样了。“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祥林嫂一次又一次地诉说着阿毛之死。不厌其烦。每次讲述的时候,声音也是呜咽着的。“毫无疑问,祥林嫂的每一次倾诉都是在反复咀嚼自己的不幸与痛苦。而这种痛苦和不幸,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薄,相反愈来愈重。”她通过诉说,潜意识的想通过大家的同情和谅解去释放自己的痛苦。鲁迅在写《祝福》前一个多月在一次演讲中曾十分痛心的说过这样的话:“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戏剧的看……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愉快也就忘却了。”祥林嫂的悲痛是没有得到鲁镇上任何人的同情和可怜。
“善”女人柳妈给祥林嫂讲阴司的事情。并非有意去加害祥林嫂,主观上是出于一片好心。劝祥林嫂去捐门槛,不然死后会被阎王锯成两半。“再嫁的人死后要受锯刑,以及捐门槛可以免得生前的罪过,这两种说法在旧社会是分开流传着的,鲁迅却把它们连在一起。”封建思想的沉重枷锁带来的强大压力,给祥林嫂带来了严重的恐怖情怀。祥林嫂第二天起来,两只眼睛围着厚重的黑眼圈。说明她却是被吓着严重地影响了睡眠。“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眼泪,才勉强答应。”对于祥林嫂来说,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是更大恐怖的开始。祥林嫂为死亡的恐惧而不能赎罪而恐惧。
鲁迅先生通过简简单单的笑与哭,便勾勒出祥林嫂悲惨的一生。祥林嫂在风雪交加的街头,在祝福的爆竹声中死去了。而鲁四老爷还正在祈福呢。鲜明的對比下“惨死者不觉她惨死的根源,杀人者不须举起杀人的屠刀,而杀人与惨死这样的悲剧却由整个社会顺理成章地安排妥当了。”这种悲剧性更具有深刻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1.
[2]鲁迅:祝福[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3]鲁迅:祝福[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