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学研究显示,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老年人,患心肌梗塞、中风甚至死亡的风险会明显增加,而“踝肱指数”检查简单易行,能及时发现这一病症,使患者尽早得到治疗。
“踝肱指数”是一种普查下肢动脉硬化的检测手段,即分别测量脚踝部位和上肢的血压,进行对比后初步判断周围血管的供血情况。此外,该比值还能帮助预警患心脏病的风险,以及提早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病变。
腿痛与心脏病有何关系
对于老年人而言,腿痛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但除了由于骨关节病引起腿痛之外,还有很多腿痛可能是由双腿动脉硬化造成的。朱越锋副教授介绍,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下肢动脉硬化患者中仅有6.3%被确诊,剩余93.7%的患者未得到明确诊断。同时有数据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患病率为15%左右,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患病率达19%左右。
动脉粥样硬化也并非只是下肢病变,相反,这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广泛发生在人体的动脉里。也就是说,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人,冠状动脉、脑动脉、颈动脉、肾动脉等都可能同时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为常见。
因此,老年人如果长期腿痛,且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就要高度警惕是否心脏也出现了问题。
体检别忘测“踝肱指数”
如上所述,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会明显增加,其中,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卒中最为高发。相关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冠心病合并周围血管病者高达15%。同理,在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中,60%~80%患有冠心病。因此,可以通过“踝肱指数”筛查包括下肢动脉疾病在内的周围动脉疾病的发生风险,也可以帮助预测冠心病等的发生率。这也是血管外科中用以筛查周围动脉疾病最常用、最简单的一种检查方法。
沈远东教授介绍说,所谓的“踝肱指数”,是通过测量踝部胫后动脉或胫前动脉以及肱动脉的收缩压,得到踝部动脉压与肱动脉压之间的比值。正常人休息时踝肱指数的范围为0.9~1.3,若低于0.8预示着中度疾病,低于0.5预示着重度疾病。间歇性跛行的患者踝肱指数多在0.35~0.9之间,而静息痛的患者踝肱指数常低于0.4,一般认为这样的病人若不积极治疗将可能面临截肢的危险。当踝肱指数大于1.3时,则提示血管壁钙化以及血管失去收缩功能,同样也反映严重的周围血管疾病。“正是由于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同时可能存在心脏和脑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所以‘踝肱指数’的测定对心血管、脑血管的高危患者的筛查也愈发具有指导意义。我们提倡健康体检时,除常规的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及心电图、腹部彩超、胸片以外,应常规做‘踝肱指数’测定。”
“踝肱指数”如何测
刘芳教授介绍说,目前临床上针对“踝肱指数”的测定,主要是通过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和多普勒探头来完成。
测量前,患者须先排空膀胱,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且测量前2~4小时内不可吸烟、饮酒、喝茶或咖啡。
测量时,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掌心向上,置于身体两侧,测量肱动脉收缩压。将血压计袖带置于患者上臂,袖带下缘置于肘窝上方2~3厘米处,触摸患者肱动脉的搏动,在感到有脉搏的部位涂以超声耦合剂,并将探头朝向患者头部以45度角置于皮肤上,得到动脉音信号后,快速给血压计袖带充气;当肱动脉血流声停止后再充气20~30毫米汞柱,然后将血压袖带中的气体缓慢放出,用听诊器听收缩压并进行记录。测量踝动脉收缩压时,须将袖带紧贴于踝关节上,袖带下缘应置于踝关节上方2~3厘米处。胫后动脉走行区域在踝骨下方踝中心点周围,足背动脉走行区域在第一趾骨和第二趾骨之间,用测肱动脉收缩压的方法测出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收缩压,并进行记录。
“踝肱指数”的测定还有以下三个注意事项
1探查顺序对双侧踝动脉压有一定影响:一般要求探测顺序为右侧肱动脉一右侧足背动脉一右侧胫后动脉一左侧足背动脉一左侧胫后动脉一左侧肱动脉。
2区别动、静脉音:动脉音与心跳同步,为有节奏的搏动声,声音较清脆;静脉音声音强度随呼吸节律改变,似吹风样的声音。听到动脉音时,方可开始测压。
3檢查周期:“踝肱指数”的检查周期一般为12周,当患者在12周内足部发生变化(例如疼痛和溃疡等),应重新检查“踝肱指数”。
“踝肱指数”是一种普查下肢动脉硬化的检测手段,即分别测量脚踝部位和上肢的血压,进行对比后初步判断周围血管的供血情况。此外,该比值还能帮助预警患心脏病的风险,以及提早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病变。
腿痛与心脏病有何关系
对于老年人而言,腿痛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但除了由于骨关节病引起腿痛之外,还有很多腿痛可能是由双腿动脉硬化造成的。朱越锋副教授介绍,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下肢动脉硬化患者中仅有6.3%被确诊,剩余93.7%的患者未得到明确诊断。同时有数据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患病率为15%左右,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患病率达19%左右。
动脉粥样硬化也并非只是下肢病变,相反,这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广泛发生在人体的动脉里。也就是说,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人,冠状动脉、脑动脉、颈动脉、肾动脉等都可能同时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为常见。
因此,老年人如果长期腿痛,且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就要高度警惕是否心脏也出现了问题。
体检别忘测“踝肱指数”
如上所述,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会明显增加,其中,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卒中最为高发。相关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冠心病合并周围血管病者高达15%。同理,在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中,60%~80%患有冠心病。因此,可以通过“踝肱指数”筛查包括下肢动脉疾病在内的周围动脉疾病的发生风险,也可以帮助预测冠心病等的发生率。这也是血管外科中用以筛查周围动脉疾病最常用、最简单的一种检查方法。
沈远东教授介绍说,所谓的“踝肱指数”,是通过测量踝部胫后动脉或胫前动脉以及肱动脉的收缩压,得到踝部动脉压与肱动脉压之间的比值。正常人休息时踝肱指数的范围为0.9~1.3,若低于0.8预示着中度疾病,低于0.5预示着重度疾病。间歇性跛行的患者踝肱指数多在0.35~0.9之间,而静息痛的患者踝肱指数常低于0.4,一般认为这样的病人若不积极治疗将可能面临截肢的危险。当踝肱指数大于1.3时,则提示血管壁钙化以及血管失去收缩功能,同样也反映严重的周围血管疾病。“正是由于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同时可能存在心脏和脑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所以‘踝肱指数’的测定对心血管、脑血管的高危患者的筛查也愈发具有指导意义。我们提倡健康体检时,除常规的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及心电图、腹部彩超、胸片以外,应常规做‘踝肱指数’测定。”
“踝肱指数”如何测
刘芳教授介绍说,目前临床上针对“踝肱指数”的测定,主要是通过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和多普勒探头来完成。
测量前,患者须先排空膀胱,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且测量前2~4小时内不可吸烟、饮酒、喝茶或咖啡。
测量时,患者取仰卧位,双手掌心向上,置于身体两侧,测量肱动脉收缩压。将血压计袖带置于患者上臂,袖带下缘置于肘窝上方2~3厘米处,触摸患者肱动脉的搏动,在感到有脉搏的部位涂以超声耦合剂,并将探头朝向患者头部以45度角置于皮肤上,得到动脉音信号后,快速给血压计袖带充气;当肱动脉血流声停止后再充气20~30毫米汞柱,然后将血压袖带中的气体缓慢放出,用听诊器听收缩压并进行记录。测量踝动脉收缩压时,须将袖带紧贴于踝关节上,袖带下缘应置于踝关节上方2~3厘米处。胫后动脉走行区域在踝骨下方踝中心点周围,足背动脉走行区域在第一趾骨和第二趾骨之间,用测肱动脉收缩压的方法测出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收缩压,并进行记录。
“踝肱指数”的测定还有以下三个注意事项
1探查顺序对双侧踝动脉压有一定影响:一般要求探测顺序为右侧肱动脉一右侧足背动脉一右侧胫后动脉一左侧足背动脉一左侧胫后动脉一左侧肱动脉。
2区别动、静脉音:动脉音与心跳同步,为有节奏的搏动声,声音较清脆;静脉音声音强度随呼吸节律改变,似吹风样的声音。听到动脉音时,方可开始测压。
3檢查周期:“踝肱指数”的检查周期一般为12周,当患者在12周内足部发生变化(例如疼痛和溃疡等),应重新检查“踝肱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