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修课程的设置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经推出即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但随着高考语文改革等原因,目前选修教材的使用出现了瓶颈。为此,笔者以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为例,分析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
一、现状:机械使用,没有选修特色
1.教材使用必修化
虽然说选修教材强调一个“选”字,但是学生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是要参加高考的,于是“以高考为参照物,能对学生高考直接发生作用”就成了“选修”教材进入语文课堂的唯一标准。那些对高考不产生直接作用或者作用不明显的教材一律沦为“自修”。虽然我们一直批评那种“高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不考就不教不学”的想法和做法,但是高考的实际导向作用是任何学校和师生都无法回避的。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使用什么选修教材上,学生没有选择权,教师没有选择权,学校也没有选择权,基本上由高考决定。笔者调查了江苏各地选修教材的课堂教学使用情况,基本是大同小异,《〈史记〉选读》《唐诗宋词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和《现代散文选读》《短篇小说选读》这5种选修教材和高考试卷最贴近,分别对应了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上的“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这两大板块,成为选修教材中的必修教材。
2.教材使用机械化
虽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选修课的安排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认真考虑学生的要求和实际水平。选修课不能成为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付考试的辅导课。”但是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和学校、教师实际水平的限制,学校、教师在使用选修教材时,无论是对教材选文的处理还是在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上,基本没有自己的特点,大都是机械使用。如在对选修教材选文的处理上,基本上是打“*”的课文不讲不教,每个单元第一篇精讲精练。这样处理教材的方式没有任何特色,和新课改精神背道而驰。教师和学校要摒弃眼前单纯的应试教育的功利目的,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灵活使用选修教材,在高考和选修教材之间构建一座完美和谐的桥梁。
3.教材使用低效化
课程改革要减轻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负担。但是从现实来看,目前的课程设置与此精神背道而驰。从数量上来说,课改前一学期一本书,改革后一学期至少两本书。如笔者所在地区教研室划定的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范围为《写作》《〈史记〉选读》和《实用阅读》,而时间为9个星期。撇开《写作》和《实用阅读》不说,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史记〉选读》的教学内容。
苏教版《〈史记〉选读》(2008年6月第3版)共分八个专题,选自《史记》的文章19篇,其中不打“*”的讲读课文10篇,其余9篇为自读课文。《史记》作为“二十四史”之首,虽然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本质上它是史学著作不是文学作品,因此《〈史记〉选读》的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作为文言文,一篇讲读课文一般需要3节课,有些课文如《太史公自序》甚至需要4-5节课,而实际教学中一周语文课也就4-5节。况且,19篇《〈史记〉选读》的课文就是给大学中文专业的学生估计也要一学期才能学完,要在7周内教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际教学中,教师只能挑选几篇文章教学,而抛弃了大量的文章,这就造成了选修教材使用的低效化。
二、思考:如何高效使用教材
1.精选课文
虽然我们一线语文教师不能选择使用哪本教材,但我们可以在既选教材中进行大胆取舍。选修课程模块多,不少选修教材容量大,教材教不完是客观事实,但带着学生把重点篇目基本学完是可能的。因为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材只是一个平台、一个材料,教材的取舍权在师生手里。为此,有些重点篇目可以集中时间认真研读,有些课文可以一带而过,有些课文就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学。
16个模块的苏教版选修教材都是“文章选集”,教材的编写以人文话题为基本构成单位,一篇篇文章通过一个个话题形成一个个单元。按照这样的标准来选文,为选择而选择的情况就不可避免,因而选文泛化也是必然的结果。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本校、本班的具体学情对选文大胆取舍,精选那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符合学生需求的文章进行教学。
如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2007年7月第2版)共六个专题,分别为“活生生的这一个”“难以忘怀的事”“是什么让我们感动”“文字绘出的图画”“人与物的对话”“感性与理性同样有力”,一共选了32篇散文。几年使用下来,老师和学生认可度比较高的文章是《我的母亲》《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画人记》《把栏杆拍遍》《可以预约的雪》《想念地坛》等几篇。有些文章可以不选,也可让学生课后自读即可。
2.整合教材
在使用选修教材的时候,许多老师缺乏相应的课程意识,没有勇气对选修教材进行取舍,也不敢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实际上,选修教材的使用应当突出师生的自主选择性和个性,要根据教学需要灵活使用。教师对教材的整合,可以使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教学的内容更加有效,教学的过程更加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我们在对选修教材进行整合的时候,首先要对选修教材进行整体把握,选择适宜的篇目,找到教材内容之间的“切合点”,再根据“切合点”合理整合教材。“切合点”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而定,如时代、体裁、作者、题材、风格等。如教学《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时可以采取以“共同的作者”为中心的方式将韩愈的几篇文章集中起来组成新的学习专题——“韩愈专题”,以《柳子厚墓志铭》为中心,以高一学过的《师说》(苏教版必修一)一文带动《祭十二郎文》《原毁》《进学解》三篇课文的学习;根据“相似的内容”的组元方式,以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为中心,带动《黄州快哉亭记》《后赤壁赋》等课文的学习。再如《唐诗宋词选读》的编排主要是以时间为序,在教学时可以根据诗词作者、风格、内容、情感等加以整合,设计成不同的模块,比如将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整合成“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李白和杜甫”,将杜甫和李清照的诗词整合成“诗词中的爱国泪”“文人的月亮情结——唐诗宋词中的月亮”等。通过整合选修教材,优化选修教学的内容,化散为整,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迁移,可以节约教学时间,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3.拓展资源
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局限于一本本的选修教材。既要使用好选修教材,更要根据学校的实际适当进行拓展,开发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要的资源,增强教学的张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很多,有很多老师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这里笔者只想就学生这一课程资源的开发谈点想法。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搭建适合学生参与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勇敢参与,并对参与的学生多给予正面的评价,让学生的参与成果得到展示。如《语言规范与创新》专题三,是以“尊重并善待汉字”作为人文话题的,在教学时可以以导语中的“尊重汉字就是尊重我们的文化,善待汉字就是善待我们的文化”为契合点,从文本“汉字规范化与民族意识”“汉字的造字法”切入探讨,设计“汉字之祖话仓颉”“错别字的五种成因”“纠正错别字的招数”等话题,将教室变成学生相关成果展示室或者活动室,让学生讲汉字的故事,找生活中的错别字,举办错别字纠正大赛、汉字听写大赛,办“啄木鸟”小报等,整个学习课程就是让学生自主活动,积极体验,充分展示。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求知,在求知中提升,充分开发出学生身上的资源,是一种有效的选修教学方式。
叶老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诚然,教材只是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凭借,选修教学的目的不是“教教材”,而是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离开了教学实际,再好的教材也是空中楼阁。开设好语文选修课程,使用好选修教材,既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更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中学)
一、现状:机械使用,没有选修特色
1.教材使用必修化
虽然说选修教材强调一个“选”字,但是学生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是要参加高考的,于是“以高考为参照物,能对学生高考直接发生作用”就成了“选修”教材进入语文课堂的唯一标准。那些对高考不产生直接作用或者作用不明显的教材一律沦为“自修”。虽然我们一直批评那种“高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不考就不教不学”的想法和做法,但是高考的实际导向作用是任何学校和师生都无法回避的。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使用什么选修教材上,学生没有选择权,教师没有选择权,学校也没有选择权,基本上由高考决定。笔者调查了江苏各地选修教材的课堂教学使用情况,基本是大同小异,《〈史记〉选读》《唐诗宋词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和《现代散文选读》《短篇小说选读》这5种选修教材和高考试卷最贴近,分别对应了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上的“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这两大板块,成为选修教材中的必修教材。
2.教材使用机械化
虽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选修课的安排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认真考虑学生的要求和实际水平。选修课不能成为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付考试的辅导课。”但是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和学校、教师实际水平的限制,学校、教师在使用选修教材时,无论是对教材选文的处理还是在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上,基本没有自己的特点,大都是机械使用。如在对选修教材选文的处理上,基本上是打“*”的课文不讲不教,每个单元第一篇精讲精练。这样处理教材的方式没有任何特色,和新课改精神背道而驰。教师和学校要摒弃眼前单纯的应试教育的功利目的,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灵活使用选修教材,在高考和选修教材之间构建一座完美和谐的桥梁。
3.教材使用低效化
课程改革要减轻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负担。但是从现实来看,目前的课程设置与此精神背道而驰。从数量上来说,课改前一学期一本书,改革后一学期至少两本书。如笔者所在地区教研室划定的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范围为《写作》《〈史记〉选读》和《实用阅读》,而时间为9个星期。撇开《写作》和《实用阅读》不说,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史记〉选读》的教学内容。
苏教版《〈史记〉选读》(2008年6月第3版)共分八个专题,选自《史记》的文章19篇,其中不打“*”的讲读课文10篇,其余9篇为自读课文。《史记》作为“二十四史”之首,虽然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本质上它是史学著作不是文学作品,因此《〈史记〉选读》的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作为文言文,一篇讲读课文一般需要3节课,有些课文如《太史公自序》甚至需要4-5节课,而实际教学中一周语文课也就4-5节。况且,19篇《〈史记〉选读》的课文就是给大学中文专业的学生估计也要一学期才能学完,要在7周内教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际教学中,教师只能挑选几篇文章教学,而抛弃了大量的文章,这就造成了选修教材使用的低效化。
二、思考:如何高效使用教材
1.精选课文
虽然我们一线语文教师不能选择使用哪本教材,但我们可以在既选教材中进行大胆取舍。选修课程模块多,不少选修教材容量大,教材教不完是客观事实,但带着学生把重点篇目基本学完是可能的。因为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材只是一个平台、一个材料,教材的取舍权在师生手里。为此,有些重点篇目可以集中时间认真研读,有些课文可以一带而过,有些课文就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学。
16个模块的苏教版选修教材都是“文章选集”,教材的编写以人文话题为基本构成单位,一篇篇文章通过一个个话题形成一个个单元。按照这样的标准来选文,为选择而选择的情况就不可避免,因而选文泛化也是必然的结果。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本校、本班的具体学情对选文大胆取舍,精选那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符合学生需求的文章进行教学。
如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2007年7月第2版)共六个专题,分别为“活生生的这一个”“难以忘怀的事”“是什么让我们感动”“文字绘出的图画”“人与物的对话”“感性与理性同样有力”,一共选了32篇散文。几年使用下来,老师和学生认可度比较高的文章是《我的母亲》《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画人记》《把栏杆拍遍》《可以预约的雪》《想念地坛》等几篇。有些文章可以不选,也可让学生课后自读即可。
2.整合教材
在使用选修教材的时候,许多老师缺乏相应的课程意识,没有勇气对选修教材进行取舍,也不敢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实际上,选修教材的使用应当突出师生的自主选择性和个性,要根据教学需要灵活使用。教师对教材的整合,可以使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教学的内容更加有效,教学的过程更加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我们在对选修教材进行整合的时候,首先要对选修教材进行整体把握,选择适宜的篇目,找到教材内容之间的“切合点”,再根据“切合点”合理整合教材。“切合点”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而定,如时代、体裁、作者、题材、风格等。如教学《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时可以采取以“共同的作者”为中心的方式将韩愈的几篇文章集中起来组成新的学习专题——“韩愈专题”,以《柳子厚墓志铭》为中心,以高一学过的《师说》(苏教版必修一)一文带动《祭十二郎文》《原毁》《进学解》三篇课文的学习;根据“相似的内容”的组元方式,以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为中心,带动《黄州快哉亭记》《后赤壁赋》等课文的学习。再如《唐诗宋词选读》的编排主要是以时间为序,在教学时可以根据诗词作者、风格、内容、情感等加以整合,设计成不同的模块,比如将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整合成“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李白和杜甫”,将杜甫和李清照的诗词整合成“诗词中的爱国泪”“文人的月亮情结——唐诗宋词中的月亮”等。通过整合选修教材,优化选修教学的内容,化散为整,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迁移,可以节约教学时间,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3.拓展资源
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局限于一本本的选修教材。既要使用好选修教材,更要根据学校的实际适当进行拓展,开发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要的资源,增强教学的张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很多,有很多老师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这里笔者只想就学生这一课程资源的开发谈点想法。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搭建适合学生参与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勇敢参与,并对参与的学生多给予正面的评价,让学生的参与成果得到展示。如《语言规范与创新》专题三,是以“尊重并善待汉字”作为人文话题的,在教学时可以以导语中的“尊重汉字就是尊重我们的文化,善待汉字就是善待我们的文化”为契合点,从文本“汉字规范化与民族意识”“汉字的造字法”切入探讨,设计“汉字之祖话仓颉”“错别字的五种成因”“纠正错别字的招数”等话题,将教室变成学生相关成果展示室或者活动室,让学生讲汉字的故事,找生活中的错别字,举办错别字纠正大赛、汉字听写大赛,办“啄木鸟”小报等,整个学习课程就是让学生自主活动,积极体验,充分展示。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求知,在求知中提升,充分开发出学生身上的资源,是一种有效的选修教学方式。
叶老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诚然,教材只是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凭借,选修教学的目的不是“教教材”,而是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果离开了教学实际,再好的教材也是空中楼阁。开设好语文选修课程,使用好选修教材,既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更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