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正>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1-2]。中风后SH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及时有效的早期干预可延缓疾病进展,避免造成肩手关节与肌肉功能的不可逆损伤[3]。笔者采用毫火针扬刺法治疗中风后SHS Ⅰ期患者30例,现报道如下。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973933; 安徽省第十三批115产业创新团队项目:皖人才办[2020]4号; 安徽省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2021zjzx02; 安徽省名中医王颖工作室建设项目:中发展[2022] 5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1-2]。中风后SH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及时有效的早期干预可延缓疾病进展,避免造成肩手关节与肌肉功能的不可逆损伤[3]。笔者采用毫火针扬刺法治疗中风后SHS Ⅰ期患者30例,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高及设计灵活等特点,若将其用于运载火箭低温推进剂贮箱,可比现有金属贮箱减重约20%–40%。然而,普通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与液氧不相容,其在液氧环境中使用时易与液氧发生剧烈氧化反应而导致结构失效,造成运载器发生严重事故。相关文献报道已经证明碳纤维与液氧相容,因此设计开发与液氧相容的环氧树脂基体是制备液氧相容复合材料的关键,这对推动复合材料在液氧贮箱的应
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附着力、耐腐蚀性、热稳定性、电绝缘性和机械性能,被广泛用在涂料、胶黏剂、电子封装材料和复合材料等领域。然而,传统双酚A型缩水甘油醚(DGEBA)环氧树脂存在易燃、质脆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针对易燃的问题,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及其衍生物已作为高效的阻燃剂被广泛地应用于环氧树脂的阻燃改性。但是,刚性DOPO结构的引入通常导致环氧树脂固
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电子元器件朝集成化、微型化方向发展,同时导致热功率密度不断增加,芯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受到严峻考验。高分子热界面材料具有质轻、绝缘和易加工等优点,是电子器件的理想散热材料。然而,高分子材料本征热导率低和极易燃烧的缺点限制了其在高端芯片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因此,研究、开发兼具优异导热和阻燃性能的高分子热界面材料对电子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学位论文以不同种类、维度的导热填
<正>智能二次设备测试评价实验室创建于2013年,主要开展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运行状态可视化与安全防护技术研究、二次设备状态评价及技术支持系统实用化研究、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测试技术研究、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技术研究等。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目前有固定人员18名,其中博士生3人,高级工程师9人,实验室研发团队年龄结构合理、科研实力较强,拥有国家电网公司十大领军人才1名,国
表面金属化技术,即在聚合物等非金属材料的表面沉积金属涂层,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光伏发电、航空航天等领域。然而,由于热力学等性质的巨大差异,金属化涂层往往与基体间形成不良界面结合,产生脱落、开裂等缺陷。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金属涂层工艺的改进及基体表面前处理工艺的优化。包含粗化、活化、敏化的传统前处理工艺或以分子接枝技术为代表的新型表面处理技术尽管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其仍然保留了复杂的工艺要求
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尺寸稳定性、可调的机械性能和固化工艺,是极为重要的一类热固性聚合物。目前,电子电气、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及5G通讯等领域对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提出了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的要求。含氟结构单元因具有较强电负性及低表面能,已被用于制备具有优异的疏水/疏油、介电和耐腐蚀性能的特种环氧树脂。目前,含氟环氧树脂大多是在分子结构中引入三氟甲基和全氟烷基链而制备的,其往往在提高疏水性、降低
目的:比较针刺、中药及针药结合治疗干眼合并视频终端综合征(CV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干眼合并CVS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38例,剔除1例)、针刺组(38例,脱落1例)、中药组(38例,剔除1例)和西药组(38例,脱落1例)。西药组予0.3%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针刺组针刺太阳及双侧攒竹、风池、期门、合谷等,每日1次;中药组口服益气聪明汤配方颗粒,每日1剂;针药组予针刺
为进一步探索“后扶贫”时代社会工作助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扶贫服务路径,促进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对接,以“社工筑梦”教育扶贫团队在四川省千坵村开展的一系列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扶贫活动为例,探讨社会工作介入教育扶贫的行动逻辑与实践路径。从教育扶贫对象和内容两方面总结了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教育扶贫实践经验,探索出以系统建构与赋权增能为核心的留守儿童教育扶贫社会工作实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