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年前 “食草堂”在石家庄市刚一现身,它就以“在独具风格的手工皮艺中表达着自由自在的创造性的生活理念,把艺术和诗意结合在日常生活里”吸引公众眼球。如今,食草堂文化饰品有限责任公司的40多个分店已经散布全国,甚至把触角伸到了大洋彼岸,俨然小店中的“大鳄”。
“如果风沙是我们的家园,粗砺就是我们唯一的笑颜”,在“食草堂”的定义里,丑牛是一种耕耘荒漠的动物,在牛合印的梦想中,丑牛就是自己的化身。
牛合印,“食草堂”掌门人。男,40岁,无畏执著。他常说痛苦也是一种快乐。无畏和激情孕育着成功和力量,正是这一点使曾经是妇产科大夫的他开始了另外一种生活。
牛合印希望自己拥有牛的品性--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于是就有了“食草堂”。
以前的"食草堂"是牛合印画室的斋号,而现在它是一间间风格古朴的手工皮具专卖店,一家具有原创能力的艺术品设计制作公司,一个拥有40多家加盟连锁店的品牌,其销售额超过1000万!
丑牛的诞生与成长,每一步都凝聚着牛合印的心血。
丑牛之身世
1962年,牛合印出生于距离石家庄市较近的河北农村。牛合印爷爷的雕刻技艺在当地很有名气,但在他出生之前爷爷就离开了人世,但爷爷的雕刻作品却成了他幼时的艺术启蒙。
然而牛合印未如愿以偿地从艺,而是阴差阳错地从了医。1987年,军医大学毕业后,牛合印被分配到北京军区后勤部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当起了妇产科大夫。迎接新生命的职业并未让牛合印感到快乐,“我感到不自由,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都没有发挥出来。”
“不务正业”的牛合印申请了一间“贫民窟”作自己的画室,斋号“食草堂”,在这间斗室,他一步步接近自己的梦想——1992年全军书画展上,牛合印获得了美术作品的一等奖,同年,他考入军艺美术系大专班。
毕业后的牛合印去了河北电视台,从摄像干起,经过记者、编导,一路做到制片人。“我一直很喜欢干电视,而且非常投入。但越干越感到不自由,很多想法由于种种限制无法实现。”
1995年的一个秋天的下午,牛合印看到路边一个老农正在将自己鞣制的牛皮裁成腰带。“那些皮子的质感非常好,那种自然的纹理、厚重的感觉,做皮带有点可惜了。于是,我让他给我裁了一块皮子,收了3个皮带的钱。把这块皮子拿回家之后,我左看右看,好好比划了一番,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出一个包,拿到街边一个钉鞋的摊上,让人家根据我的设计做成了一个工作用的采访包。这是我的第一件设计作品。”牛合印回味着这段往事。
第二天,牛合印把它斜挎在身上去上班,大家都对这个包赞叹不止。就像小时候画画受到表扬后就没完没了地画下去一样,受到同事的表扬后,牛合印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全情投入到了皮子上。
在电视台工作的时候,牛合印一个月的工资加上奖金总共800元钱。每个月他都拿出工资的一半来买皮子,剩下的钱用来生活。在电视台的6楼宿舍里,他每天都做到夜里一两点钟,这让爱人和女儿睡不好觉,楼下的人也有意见。后来他只好连行李一起搬到了地下室。每天下班后,他就猫在地下室里捣鼓那些皮子,总是干到深夜然后在地下室里昏昏睡去。结果在地下室也没能干长久,甚至被告到了台长那里。
为了免生事端,牛合印在附近农村租了一间工作室悄悄地接着干。他近乎疯狂地做着各种皮质的包和一些奇形怪状的挂件。这是最艰苦的一段时光——没有人照顾,一张单人床、一堆废皮子、一墙做好的挂件,剩下的就是矿泉水瓶、空烟盒。
一次,牛合印打听到邢台的张起营村专门批发优质牛皮,为了买两张好牛皮,他在40度的酷暑下来回走了十几里路。“我早上不吃饭,剩下的两顿就吃2元钱一盘的炒饼,如果有钱就奢侈地喝一碗鸡蛋汤。”牛合印用800元的工资苦苦地支撑着对皮子的迷恋,“手机买不起,BP机欠费,我现在也不讳言,要是当年我死在那个地方,谁也不会知道。”
“支持我的就是这种创作的快感。”牛合印回忆说,“当时也根本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开一个店来卖这些东西,只是想着做一批东西,以后能办一个皮具艺术展。”
丑牛之出生
一天,一位同事无意中在村里碰到牛合印,来到他的秘密工作室。一进门,这同事就目瞪口呆了——各种皮具琳琅满目地挂满了整面墙。
从此,这个小小的工作室引来许多美术圈和文化圈的朋友的关注和喜爱,大家纷纷要掏钱购买。此时牛合印心里极为矛盾--一方面需他要钱来把这个简陋的工作室维持下去,一方面又舍不得卖。“每次我的作品被朋友们买走之后,我心里都要难受好几天。”牛合印回忆道。
1997年9月1日,在石家庄一条很偏僻的街道上,一间40平方米左右的名为“食草堂”的皮具小店静悄悄地开张了。选择这里开业的原因非常简单,这里每个月的房租只有800元。同时,牛合印为自己的产品注册了“丑牛”商标。从此,“丑牛”横空出世。
“我们在屋子中间放了几个磨豆腐的大石磨当桌子,上面垫着废旧的皮子,店里比较昏暗,搭着草棚,挂着牛头等挂件,这种情形使那些胆大的才进来看一看,小孩进来后吓得直往外跑。”——最初的“食草堂”就是这样一个毫无商业味道甚至粗陋不堪的门脸,但它承载了牛合印所有的梦想和热情,所以,它被亲切地称为“老堂”。
只有牛合印知道,他为此付出了多大代价——“从电视台的6楼宿舍搬到地下室再搬到农村,我再也没有回过原来的家,我的婚姻在这两年里脆弱地结束了。我把房子留给了爱人,什么也没拿,骑着一辆摩托车就离开了原来的家。”
丑牛之学步
1997年12月,“老堂”接到拆迁的通知,它的命运也走到了十字路口。元旦的那天,大家都在欢天喜地准备过小年,牛合印和朋友们却在冷风中将东西从“老堂”中搬出,不知该把这些东西搬到哪里去,谁也不知道以后这“食草堂”还会不会存在。“蹬着那总是在掉链子的三轮车,看着下午4、5点钟的太阳拉出我们几个长长的影子,我感到一阵迷茫。”牛和印说。
牛合印和朋友们一起总结这三个月的经营,结论是不能言败。因为,常常领先的不是那些自诩聪明的人,而是那些勇往直前的人。
1998年开春,牛合印在石家庄最繁华的商场北国商城的附近给“食草堂”安了一个新家。新“食草堂”在店面设计、室内装修、商品陈列、色彩灯光上以及皮具的制作工艺上都有了相当的改进,风格更加接近商业铺面,招牌更加富有冲击力。“食草堂”褪去了最初的稚拙,开始走向商业化轨道。
这个店没有枉费他们的心血,第一个月就卖出3万多元,到年底一算,净赚7万元。1998年年中,"食草堂"的第二家分店在石家庄开张。
丑牛之迅跑
1999年牛合印辞去了电视台的工作,他拿着北国商城赚来的7万元,又找朋友借了2万元,来到北京,在东单租了一个年租18万元的店面。好事多磨,这个店也仅做了三个月,因为房东的产权纠纷又要关张。不过,牛合印在北京找到了更好的市场感觉,三个月的经营实践使他坚信文化氛围浓厚的北京潜藏着更多“食草堂”热爱者。
1999年下半年,“食草堂”转战东四北大街,在这里成功地站住了脚。这间20平方米的小店月租7000多元,却创下了每月4万至5万的流水,当年就给牛合印带来了几十万元的收入。
2000年7月1日,在距这家小店几十米远的地方,“食草堂”总店开张,进入了快速扩张时期。牛合印开始系统地规划“食草堂”,招兵买马,吸引那些志趣相投的人前来加盟,在设计制作、市场拓展、管理方面开始有了认真的计划和有步骤的实施。2001年,西安、保定、长沙、乌鲁木齐、秦皇岛等地相继出现"食草堂"的加盟连锁店。这一年的销售额达到600多万元。至今全国已有40多家"食草堂"的加盟连锁店,其同盟甚至扩展到了加拿大和法国。
2000年,"食草堂文化饰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万元,其中牛合印占股60%(股份由人力资本投入折算而成),其余四位主要创业者和管理者共同持股40%。目前,"食草堂"的管理人员、设计师、销售人员和制作工人加起来有八九十人。
现在的牛合印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商人了,整日穿着一身休闲装,驾着一辆黄色现代越野车,忙着设计“食草堂”的未来。“食草堂”已经拥有自己的装修队,负责店面的设计装修;“食草堂”从最初的以皮包为主,拓展向鞋、服饰、布艺等领域,还在实践着做家具。下一步,牛合印计划推出“食草堂”餐厅、咖啡厅,甚至别具一格的“食草堂”牌香烟。
丑牛正在一路奔向梦想的家园!
“如果风沙是我们的家园,粗砺就是我们唯一的笑颜”,在“食草堂”的定义里,丑牛是一种耕耘荒漠的动物,在牛合印的梦想中,丑牛就是自己的化身。
牛合印,“食草堂”掌门人。男,40岁,无畏执著。他常说痛苦也是一种快乐。无畏和激情孕育着成功和力量,正是这一点使曾经是妇产科大夫的他开始了另外一种生活。
牛合印希望自己拥有牛的品性--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于是就有了“食草堂”。
以前的"食草堂"是牛合印画室的斋号,而现在它是一间间风格古朴的手工皮具专卖店,一家具有原创能力的艺术品设计制作公司,一个拥有40多家加盟连锁店的品牌,其销售额超过1000万!
丑牛的诞生与成长,每一步都凝聚着牛合印的心血。
丑牛之身世
1962年,牛合印出生于距离石家庄市较近的河北农村。牛合印爷爷的雕刻技艺在当地很有名气,但在他出生之前爷爷就离开了人世,但爷爷的雕刻作品却成了他幼时的艺术启蒙。
然而牛合印未如愿以偿地从艺,而是阴差阳错地从了医。1987年,军医大学毕业后,牛合印被分配到北京军区后勤部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当起了妇产科大夫。迎接新生命的职业并未让牛合印感到快乐,“我感到不自由,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东西都没有发挥出来。”
“不务正业”的牛合印申请了一间“贫民窟”作自己的画室,斋号“食草堂”,在这间斗室,他一步步接近自己的梦想——1992年全军书画展上,牛合印获得了美术作品的一等奖,同年,他考入军艺美术系大专班。
毕业后的牛合印去了河北电视台,从摄像干起,经过记者、编导,一路做到制片人。“我一直很喜欢干电视,而且非常投入。但越干越感到不自由,很多想法由于种种限制无法实现。”
1995年的一个秋天的下午,牛合印看到路边一个老农正在将自己鞣制的牛皮裁成腰带。“那些皮子的质感非常好,那种自然的纹理、厚重的感觉,做皮带有点可惜了。于是,我让他给我裁了一块皮子,收了3个皮带的钱。把这块皮子拿回家之后,我左看右看,好好比划了一番,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出一个包,拿到街边一个钉鞋的摊上,让人家根据我的设计做成了一个工作用的采访包。这是我的第一件设计作品。”牛合印回味着这段往事。
第二天,牛合印把它斜挎在身上去上班,大家都对这个包赞叹不止。就像小时候画画受到表扬后就没完没了地画下去一样,受到同事的表扬后,牛合印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全情投入到了皮子上。
在电视台工作的时候,牛合印一个月的工资加上奖金总共800元钱。每个月他都拿出工资的一半来买皮子,剩下的钱用来生活。在电视台的6楼宿舍里,他每天都做到夜里一两点钟,这让爱人和女儿睡不好觉,楼下的人也有意见。后来他只好连行李一起搬到了地下室。每天下班后,他就猫在地下室里捣鼓那些皮子,总是干到深夜然后在地下室里昏昏睡去。结果在地下室也没能干长久,甚至被告到了台长那里。
为了免生事端,牛合印在附近农村租了一间工作室悄悄地接着干。他近乎疯狂地做着各种皮质的包和一些奇形怪状的挂件。这是最艰苦的一段时光——没有人照顾,一张单人床、一堆废皮子、一墙做好的挂件,剩下的就是矿泉水瓶、空烟盒。
一次,牛合印打听到邢台的张起营村专门批发优质牛皮,为了买两张好牛皮,他在40度的酷暑下来回走了十几里路。“我早上不吃饭,剩下的两顿就吃2元钱一盘的炒饼,如果有钱就奢侈地喝一碗鸡蛋汤。”牛合印用800元的工资苦苦地支撑着对皮子的迷恋,“手机买不起,BP机欠费,我现在也不讳言,要是当年我死在那个地方,谁也不会知道。”
“支持我的就是这种创作的快感。”牛合印回忆说,“当时也根本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开一个店来卖这些东西,只是想着做一批东西,以后能办一个皮具艺术展。”
丑牛之出生
一天,一位同事无意中在村里碰到牛合印,来到他的秘密工作室。一进门,这同事就目瞪口呆了——各种皮具琳琅满目地挂满了整面墙。
从此,这个小小的工作室引来许多美术圈和文化圈的朋友的关注和喜爱,大家纷纷要掏钱购买。此时牛合印心里极为矛盾--一方面需他要钱来把这个简陋的工作室维持下去,一方面又舍不得卖。“每次我的作品被朋友们买走之后,我心里都要难受好几天。”牛合印回忆道。
1997年9月1日,在石家庄一条很偏僻的街道上,一间40平方米左右的名为“食草堂”的皮具小店静悄悄地开张了。选择这里开业的原因非常简单,这里每个月的房租只有800元。同时,牛合印为自己的产品注册了“丑牛”商标。从此,“丑牛”横空出世。
“我们在屋子中间放了几个磨豆腐的大石磨当桌子,上面垫着废旧的皮子,店里比较昏暗,搭着草棚,挂着牛头等挂件,这种情形使那些胆大的才进来看一看,小孩进来后吓得直往外跑。”——最初的“食草堂”就是这样一个毫无商业味道甚至粗陋不堪的门脸,但它承载了牛合印所有的梦想和热情,所以,它被亲切地称为“老堂”。
只有牛合印知道,他为此付出了多大代价——“从电视台的6楼宿舍搬到地下室再搬到农村,我再也没有回过原来的家,我的婚姻在这两年里脆弱地结束了。我把房子留给了爱人,什么也没拿,骑着一辆摩托车就离开了原来的家。”
丑牛之学步
1997年12月,“老堂”接到拆迁的通知,它的命运也走到了十字路口。元旦的那天,大家都在欢天喜地准备过小年,牛合印和朋友们却在冷风中将东西从“老堂”中搬出,不知该把这些东西搬到哪里去,谁也不知道以后这“食草堂”还会不会存在。“蹬着那总是在掉链子的三轮车,看着下午4、5点钟的太阳拉出我们几个长长的影子,我感到一阵迷茫。”牛和印说。
牛合印和朋友们一起总结这三个月的经营,结论是不能言败。因为,常常领先的不是那些自诩聪明的人,而是那些勇往直前的人。
1998年开春,牛合印在石家庄最繁华的商场北国商城的附近给“食草堂”安了一个新家。新“食草堂”在店面设计、室内装修、商品陈列、色彩灯光上以及皮具的制作工艺上都有了相当的改进,风格更加接近商业铺面,招牌更加富有冲击力。“食草堂”褪去了最初的稚拙,开始走向商业化轨道。
这个店没有枉费他们的心血,第一个月就卖出3万多元,到年底一算,净赚7万元。1998年年中,"食草堂"的第二家分店在石家庄开张。
丑牛之迅跑
1999年牛合印辞去了电视台的工作,他拿着北国商城赚来的7万元,又找朋友借了2万元,来到北京,在东单租了一个年租18万元的店面。好事多磨,这个店也仅做了三个月,因为房东的产权纠纷又要关张。不过,牛合印在北京找到了更好的市场感觉,三个月的经营实践使他坚信文化氛围浓厚的北京潜藏着更多“食草堂”热爱者。
1999年下半年,“食草堂”转战东四北大街,在这里成功地站住了脚。这间20平方米的小店月租7000多元,却创下了每月4万至5万的流水,当年就给牛合印带来了几十万元的收入。
2000年7月1日,在距这家小店几十米远的地方,“食草堂”总店开张,进入了快速扩张时期。牛合印开始系统地规划“食草堂”,招兵买马,吸引那些志趣相投的人前来加盟,在设计制作、市场拓展、管理方面开始有了认真的计划和有步骤的实施。2001年,西安、保定、长沙、乌鲁木齐、秦皇岛等地相继出现"食草堂"的加盟连锁店。这一年的销售额达到600多万元。至今全国已有40多家"食草堂"的加盟连锁店,其同盟甚至扩展到了加拿大和法国。
2000年,"食草堂文化饰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万元,其中牛合印占股60%(股份由人力资本投入折算而成),其余四位主要创业者和管理者共同持股40%。目前,"食草堂"的管理人员、设计师、销售人员和制作工人加起来有八九十人。
现在的牛合印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商人了,整日穿着一身休闲装,驾着一辆黄色现代越野车,忙着设计“食草堂”的未来。“食草堂”已经拥有自己的装修队,负责店面的设计装修;“食草堂”从最初的以皮包为主,拓展向鞋、服饰、布艺等领域,还在实践着做家具。下一步,牛合印计划推出“食草堂”餐厅、咖啡厅,甚至别具一格的“食草堂”牌香烟。
丑牛正在一路奔向梦想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