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一个复杂的动态性总体.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参与集体认识的过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既然学生的学是教学的主体,那么,如何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为此,笔者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以数学为例,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把一节课分为不同阶段,赋予每个阶段不同的功能,有机整合奏响一曲和谐的“教学协奏曲”.具体来说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一、引人入胜的开局
开局是一堂课的序幕,设计开局的基本思路可归纳为8个字:承上启下,导情引思.
“后次复习前次的概念”,说的是承上启下,复习前次的哪些概念呢?应该是那些最基本的对后次的学习起作用的概念,通过这些概念的复习或再学习,自然地过渡到新课.
所谓导情引思,就是要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积极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
例如,在讲“勾股定理”时,利用多媒体制作画面1:漆黑的天空中闪烁着无数颗星星.教师提问:大家有没有见过外星人呢?茫茫宇宙中究竟有没有外星人呢?该如何与他们联系呢?此时出现画面2:科学家从地球上向宇宙不断的发射信号.如A、B、C等语言、高山流水等音乐以及各种图形.最后画面定格在一张“勾三股四弦五”的图形上.追问:这张图形究竟包含着什么信息呢?立即把学生的思维兴趣引向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上,起到开局的良好效果.
二、充实饱满的中坚
新课标对一般的课堂教学过程明确指出:“坚持启发式,提倡讨论式,反对注入式.”这是由“要结合知识教学、技能训练充分培养学生的能力”的要求,引出现代教育理论中的“要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当做认识事物的过程来进行教学”的观点而决定的,关键是落实三个“点”,即突出重点、排除难点、抓住关键(知识点).
下面仅谈谈排除难点的问题.大家知道,难点是由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与学习新内容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既有教学内容的原因.也有学生认识和接受能力方面的原因,因此,要分析难点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实施解决难点的对策.
因素一:内容过于抽象,学生理解困难.
对策:抽象理论具体化.
例如,在讲“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时,我是这样处理的:手拿一张100元的新版人民币,提问:把它换成50元的人民币,可得几张?换成10元的人民币可得几张?依次换成5元,2元,1元的人民币,各可得几张?换得的张数y与面值x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由此让学生归纳得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因素二:知识的综合性强,学生掌握起来易出现“积累误差”.
对策:分散难点.
在“有理数的运算”中,有理数的减法是一个难点,这是因为有理数的减法是有一定的综合性.表现在:①减法要转化为加法来做;②与算术数的运算比较,算术数只是单方面的计算,而有理数则扩充到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的运算,这里涉及“转化”、“符号运算”、“绝对值运算”,再加上对题目特点的识别,正是这几方面的“积累误差”,使有理数减法形成了难点,这就需要有一个过渡与适应的过程,在指导学生认识法则合理性的前提下,通过恰当的层次训练和及时反馈使“转化”、“符号运算”、“绝对值运算”各个击破.
三、留有余味的结局
一个高明的设计,常把最重要、最有趣的东西放在“末场”,越是临近“终场”,学生的注意力越是被情节吸引,结局的形式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总结式结局:将本课内容简明扼要且有条理的归纳总结,指出重点、难点,引起学生注意,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如“同类项”一节小结如下:(1)今天这节课要求同学们掌握两项技能:①能迅速准确地找出同类项.②会合并同类项.(2)初学合并同类项时,四步缺一不可.(3)合并同类项的四步中,要特别注意第二步:带着符号.
2.呼应式结局:以解答开局时所提问题的方式结束全课.比如,再讲“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开局时提出一组题目,主体部分讲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和步骤,结局时由同学们解答上述题目,再如,在讲“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三)”时,开局时提出在窗架的一角钉上一根小木条,有何用处?主体部分讲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三)时:“边边边”公理及其初步应用,结局时由同学们用“边边边”公理来解释三角形的稳定性.
3.衔接式结局: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急于求知下节课的内容.比如,在结束“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时,可写出一个系数十分“麻烦”的二次方程,比如说1998x2 999x-3996=0,让学生判别根的情况,并要求学生求其根的平方和,学生最初的想法是直接求根,然后计算,但系数之繁使他们为难.进而指出,下节课还有系数更加繁琐的一元二次方程,也要我们求根的平方和,这种结局给学生一种暗示:不能硬算,需要寻求新的关系.这就为下节课的“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作了铺垫.
4.开放式结局:比如,在讲完“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后,我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归纳:①今天你学会了什么?②你觉得数学有趣吗?③你感受到数学的美了吗?这样将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和培养数学素养统一起来,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启发式教学.
上述三个环节的核心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一、引人入胜的开局
开局是一堂课的序幕,设计开局的基本思路可归纳为8个字:承上启下,导情引思.
“后次复习前次的概念”,说的是承上启下,复习前次的哪些概念呢?应该是那些最基本的对后次的学习起作用的概念,通过这些概念的复习或再学习,自然地过渡到新课.
所谓导情引思,就是要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积极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
例如,在讲“勾股定理”时,利用多媒体制作画面1:漆黑的天空中闪烁着无数颗星星.教师提问:大家有没有见过外星人呢?茫茫宇宙中究竟有没有外星人呢?该如何与他们联系呢?此时出现画面2:科学家从地球上向宇宙不断的发射信号.如A、B、C等语言、高山流水等音乐以及各种图形.最后画面定格在一张“勾三股四弦五”的图形上.追问:这张图形究竟包含着什么信息呢?立即把学生的思维兴趣引向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上,起到开局的良好效果.
二、充实饱满的中坚
新课标对一般的课堂教学过程明确指出:“坚持启发式,提倡讨论式,反对注入式.”这是由“要结合知识教学、技能训练充分培养学生的能力”的要求,引出现代教育理论中的“要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当做认识事物的过程来进行教学”的观点而决定的,关键是落实三个“点”,即突出重点、排除难点、抓住关键(知识点).
下面仅谈谈排除难点的问题.大家知道,难点是由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与学习新内容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既有教学内容的原因.也有学生认识和接受能力方面的原因,因此,要分析难点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实施解决难点的对策.
因素一:内容过于抽象,学生理解困难.
对策:抽象理论具体化.
例如,在讲“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时,我是这样处理的:手拿一张100元的新版人民币,提问:把它换成50元的人民币,可得几张?换成10元的人民币可得几张?依次换成5元,2元,1元的人民币,各可得几张?换得的张数y与面值x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由此让学生归纳得出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因素二:知识的综合性强,学生掌握起来易出现“积累误差”.
对策:分散难点.
在“有理数的运算”中,有理数的减法是一个难点,这是因为有理数的减法是有一定的综合性.表现在:①减法要转化为加法来做;②与算术数的运算比较,算术数只是单方面的计算,而有理数则扩充到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的运算,这里涉及“转化”、“符号运算”、“绝对值运算”,再加上对题目特点的识别,正是这几方面的“积累误差”,使有理数减法形成了难点,这就需要有一个过渡与适应的过程,在指导学生认识法则合理性的前提下,通过恰当的层次训练和及时反馈使“转化”、“符号运算”、“绝对值运算”各个击破.
三、留有余味的结局
一个高明的设计,常把最重要、最有趣的东西放在“末场”,越是临近“终场”,学生的注意力越是被情节吸引,结局的形式有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总结式结局:将本课内容简明扼要且有条理的归纳总结,指出重点、难点,引起学生注意,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如“同类项”一节小结如下:(1)今天这节课要求同学们掌握两项技能:①能迅速准确地找出同类项.②会合并同类项.(2)初学合并同类项时,四步缺一不可.(3)合并同类项的四步中,要特别注意第二步:带着符号.
2.呼应式结局:以解答开局时所提问题的方式结束全课.比如,再讲“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开局时提出一组题目,主体部分讲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和步骤,结局时由同学们解答上述题目,再如,在讲“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三)”时,开局时提出在窗架的一角钉上一根小木条,有何用处?主体部分讲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三)时:“边边边”公理及其初步应用,结局时由同学们用“边边边”公理来解释三角形的稳定性.
3.衔接式结局: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急于求知下节课的内容.比如,在结束“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时,可写出一个系数十分“麻烦”的二次方程,比如说1998x2 999x-3996=0,让学生判别根的情况,并要求学生求其根的平方和,学生最初的想法是直接求根,然后计算,但系数之繁使他们为难.进而指出,下节课还有系数更加繁琐的一元二次方程,也要我们求根的平方和,这种结局给学生一种暗示:不能硬算,需要寻求新的关系.这就为下节课的“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作了铺垫.
4.开放式结局:比如,在讲完“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后,我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归纳:①今天你学会了什么?②你觉得数学有趣吗?③你感受到数学的美了吗?这样将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和培养数学素养统一起来,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启发式教学.
上述三个环节的核心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