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笔者通过听《那树》一课,认为了一堂有效的语文课要从点上下工夫,才能打造出有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课堂教学 学生 语文教学 感想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市级骨干教师的课堂展示课评课活动。执教者在诠释课程改革新理念、展示语文教学新思路等方面做了不少努力,笔者也由此发现,一堂有效的语文课,不在复杂,而在具备几个实实在在的亮点。
一、切入点——巧妙
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是紧紧扣住语文课堂教学的枢纽,切入点抓得准,抓得巧,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能顺利地带动全文的品析。庞老师执教的课文为《那树》,作者王鼎钧用他冷静的叙述和细致准确的描写展示了现实的残酷。一棵树由生到死的过程。对于这篇文章,可以有很多的问题设置:如人们伐去大树的过程、作者的感情变化过程、树与人的关系是怎样变化的……但究竟哪个问题能够串起全文的思想内容呢?庞老师找到了这样的一个切入点,就是一个看似不起眼却能有效表现主旨的点,那就是上帝说的那句话:“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如果说课堂是一棵大树,那么这个问题就是那根树干,在这根树干上,生出了花叶果以及一切,绿着生,生得和谐;绿着死,死得从容;顺着这条线拓展下去,应该死复绿,可是它最终却是死未绿。树的结局发人深省。整个课堂饱满而又单纯。沿着“绿着生,绿着死”这条线,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切水道渠成。
二、赏析点——独到
赏析点是课文中需要下猛力的地方。当前,感知文本,品读文本这样的教学环节到处可见。可是究竟品读哪些词、句,如何品读就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有时品读的有些粗糙,有些浅显,甚至有些流于形式,充其量只能是感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度处于同一层面,思维没有向纵身发展。庞老师的创意在于抓住几个看似平淡却颇有深意的词语细细敲打,比如抓了几个副词,几个量词。如“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一句与“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这一句中的量词形成鲜明的比照,“一里一里,一千码一千码,一排一排”,形象写出人类的开发速度之快,而树的生长“一厘米一厘米”则极为缓慢。两相对照,树与周围环境的冲突愈来愈强烈。作者对那树命运的忧虑,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忧虑,在量词的比照中更为形象深刻。毫无生气的量词在品析中有了生命,有了色彩,有了内涵。这样一些词的重打细敲,敲得合理,敲得有效。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一些非关键词,甚至不起眼的小角色词,巧妙运用,它也会变得鲜活生动,也会成为文本解读的奇妙支点。
三、生长点——智慧
在新课程理念中,语文教学提倡“用教材教”。课文仅是教学活动的一个载体,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文本的生长点,巧妙延伸,注重生成。仍以《那树》为例,教学用书上对文本的解读是:要爱护树木,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是庞老师把它进行了迁移,充实。那就是树具有了隐喻意义,文章有了更深的意蕴。他是一个人,一个生命。你看文中的树,有着千掌千指,有踝骨,嚼碎后有骨粉,有大头颅,有动脉静脉。它有着活生生的生命气息。不仅如此,那树还有着生命体身上许多特殊美好的气质。顽强、无私、活力……因此,《那树》更是一曲尊重生命的礼歌。但是她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又续了一笔,“现代文明发展很快,对于那些曾经给予我们温暖的那树们,就使那树具有了更多的象征义,留给了学生课余更多的想象的空间(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啊……)。教者践行用文本来教的理念,教出了特色,教出了个性,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心灵的启迪。这样的解读是合理的,到位的。
四、兴奋点——适宜
庞老师在品读到树最终被人们连根刨去时,进行了说话训练,请以“上帝说:人们啊——”的句式畅谈上帝此刻的心理。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尝试“进入角色”和“换位思考”。学生兴趣高涨,思维积极,发言踊跃。甚至有学生说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说:“人啊人?!……”没有任何的语言,但几个标点符号更让人深感震撼,上帝面对人类的行径,他也无语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对大树命运的痛惜,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对人类的不满,谴责,无奈尽显其中。精彩的回答中迸发出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学生品味得何等深入,感悟得何等透彻。激活教学的兴奋点,就能点亮学生的兴趣之灯,学习兴趣浓厚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就不可低估了。
有人说:课堂因学生的灵动而精彩,但殊不知,学生的灵动源于教师的智慧,源于课堂的情景而生发。也许我们就得多运用上述的方法,让更多文质兼美的作品走进学生的心灵,感染每一位学生,这也许就是语文教学的真谛之所在。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课堂教学 学生 语文教学 感想
前不久,笔者参加了市级骨干教师的课堂展示课评课活动。执教者在诠释课程改革新理念、展示语文教学新思路等方面做了不少努力,笔者也由此发现,一堂有效的语文课,不在复杂,而在具备几个实实在在的亮点。
一、切入点——巧妙
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是紧紧扣住语文课堂教学的枢纽,切入点抓得准,抓得巧,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能顺利地带动全文的品析。庞老师执教的课文为《那树》,作者王鼎钧用他冷静的叙述和细致准确的描写展示了现实的残酷。一棵树由生到死的过程。对于这篇文章,可以有很多的问题设置:如人们伐去大树的过程、作者的感情变化过程、树与人的关系是怎样变化的……但究竟哪个问题能够串起全文的思想内容呢?庞老师找到了这样的一个切入点,就是一个看似不起眼却能有效表现主旨的点,那就是上帝说的那句话:“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如果说课堂是一棵大树,那么这个问题就是那根树干,在这根树干上,生出了花叶果以及一切,绿着生,生得和谐;绿着死,死得从容;顺着这条线拓展下去,应该死复绿,可是它最终却是死未绿。树的结局发人深省。整个课堂饱满而又单纯。沿着“绿着生,绿着死”这条线,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切水道渠成。
二、赏析点——独到
赏析点是课文中需要下猛力的地方。当前,感知文本,品读文本这样的教学环节到处可见。可是究竟品读哪些词、句,如何品读就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有时品读的有些粗糙,有些浅显,甚至有些流于形式,充其量只能是感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度处于同一层面,思维没有向纵身发展。庞老师的创意在于抓住几个看似平淡却颇有深意的词语细细敲打,比如抓了几个副词,几个量词。如“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一句与“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这一句中的量词形成鲜明的比照,“一里一里,一千码一千码,一排一排”,形象写出人类的开发速度之快,而树的生长“一厘米一厘米”则极为缓慢。两相对照,树与周围环境的冲突愈来愈强烈。作者对那树命运的忧虑,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忧虑,在量词的比照中更为形象深刻。毫无生气的量词在品析中有了生命,有了色彩,有了内涵。这样一些词的重打细敲,敲得合理,敲得有效。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一些非关键词,甚至不起眼的小角色词,巧妙运用,它也会变得鲜活生动,也会成为文本解读的奇妙支点。
三、生长点——智慧
在新课程理念中,语文教学提倡“用教材教”。课文仅是教学活动的一个载体,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文本的生长点,巧妙延伸,注重生成。仍以《那树》为例,教学用书上对文本的解读是:要爱护树木,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是庞老师把它进行了迁移,充实。那就是树具有了隐喻意义,文章有了更深的意蕴。他是一个人,一个生命。你看文中的树,有着千掌千指,有踝骨,嚼碎后有骨粉,有大头颅,有动脉静脉。它有着活生生的生命气息。不仅如此,那树还有着生命体身上许多特殊美好的气质。顽强、无私、活力……因此,《那树》更是一曲尊重生命的礼歌。但是她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又续了一笔,“现代文明发展很快,对于那些曾经给予我们温暖的那树们,就使那树具有了更多的象征义,留给了学生课余更多的想象的空间(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啊……)。教者践行用文本来教的理念,教出了特色,教出了个性,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心灵的启迪。这样的解读是合理的,到位的。
四、兴奋点——适宜
庞老师在品读到树最终被人们连根刨去时,进行了说话训练,请以“上帝说:人们啊——”的句式畅谈上帝此刻的心理。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尝试“进入角色”和“换位思考”。学生兴趣高涨,思维积极,发言踊跃。甚至有学生说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说:“人啊人?!……”没有任何的语言,但几个标点符号更让人深感震撼,上帝面对人类的行径,他也无语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对大树命运的痛惜,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对人类的不满,谴责,无奈尽显其中。精彩的回答中迸发出了学生智慧的火花,学生品味得何等深入,感悟得何等透彻。激活教学的兴奋点,就能点亮学生的兴趣之灯,学习兴趣浓厚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就不可低估了。
有人说:课堂因学生的灵动而精彩,但殊不知,学生的灵动源于教师的智慧,源于课堂的情景而生发。也许我们就得多运用上述的方法,让更多文质兼美的作品走进学生的心灵,感染每一位学生,这也许就是语文教学的真谛之所在。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