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探研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ic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质疑能力能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可以发散形成诸多能力。文章分析学生数学质疑能力现状,提出行之有效的数学课堂质疑能力培养策略。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积极氛围、鼓励学生质疑,设置问答环节、刺激课堂融入,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提问,注重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质疑能力;能力培养;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5-0057-02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小学阶段的学生具备较完整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是璞玉,可塑性很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程度开发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一、学生数学质疑能力现状
   数学是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目前学生数学质疑能力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不想质疑。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一味强调学生的分数而忽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学生也只关注自己的成绩而无视包括质疑能力在内的其他能力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第二,不愿意质疑。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畏学,厌学,甚至逃学。这样的课堂氛围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质疑能力。第三,不敢质疑。在传统课堂上,学生提出疑问会被教师认为不遵守课堂纪律,久而久之学生质疑的声音就越来越小,直至消失。教师的态度应该是肯定学生质疑的行为,对学生正确的质疑做出解答,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对学生错误的质疑要做好解释并鼓励学生继续质疑。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策略
   1.营造积极氛围,鼓励学生质疑
   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沟通、讨论等方式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形成发散思维的基础,也是学生参与创新的必备素质。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与学生共同进步的新型课堂。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把学生按照学习能力的强弱均衡搭配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把课堂上存有的疑问在小组内提出来并相互讨论,彼此分享各自对问题的见解。因为参与讨论的是自己的同学,所以,每位同学在分享见解时都没有束缚。这种轻松的课堂氛围能够增加学生的课堂融入感,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在知识的世界里自由徜徉。
   2.设置问答环节,刺激课堂融入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模式所代替。教师在教学中积极设置问题,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能让学生养成举一反三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新课改提出,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增加课堂中的交流,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垂直与平行”时,考虑到学生正处于对身边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教师在讲授相关概念时先让学生寻找身边具有平行关系、垂直关系的物体,然后通过巧设问题,引发学生的质疑,讓学生通过相互探讨,理解“平行”“垂直”的概念。但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如果教师不进行有效的引导,学生很难将身边的物体与课本知识联系到一起。于是,教师以教室内的实物举例,如黑板的上下边、窗户的上下边等,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身边有什么物体和老师刚才举例的两两边平行的黑板、窗户很像?”学生受到教师的启发,纷纷以身边常见的物体举例,有的同学说,“方形餐桌桌面的四条边两两平行”,还有的同学说,“卧室门的四条边也是两两相互平行的,而且门和地面是垂直的。”当学生找出越来越多的具有平行关系、垂直关系的物体后,学生的疑惑也随之而来,“什么是平行关系?”“什么是垂直关系?”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将平行、垂直的概念以及性质讲授给学生。教师通过相应的引导、提问,将课堂氛围打造得极其轻松,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协助下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提问
   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很强,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按照概念、课本例题、课后作业的顺序按部就班地授课,这种方法很难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可以将情境教学引入数学教学中,对晦涩难懂的知识点进行情境转化。实践证明,当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时,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会很高,能充分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数”时,教师提出问题:“老师想买6个苹果,一个苹果2元钱,老师需要付多少钱?”学生们纷纷拿起笔,很快列出算式,6×2=12(元)。接下来,教师又提出一个问题:“请帮老师想一个简单的货币组合方式将钱付给营业员,前提是不需要营业员找零钱。”学生们各抒己见,结合生活实际,一致认为一张10元的纸币加两张1元的纸币是最简单的不需要找零的货币组合方式。通过讨论,学生初步建立对数的简单认识,掌握了一个10和两个1的组合等于12。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会主动质疑,并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4.注重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学习的开始,更是放飞思维的翅膀。学生如果缺乏质疑能力,就没有主动学习的动力。教师要根据学生性格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质疑能力培养方式,促进所有学生共同进步。相对活泼的学生会主动质疑,但容易盲目提出问题,教师对于这部分学生要加以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学会如何正确地运用质疑能力;相对内向的学生自信心不足,不敢质疑。教师要在课堂上加大鼓励的力度,提升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同时加强他们与活泼学生之间的互动,让他们勇敢地提出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结语
   质疑能力是最基本的数学能力之一,教师要抓住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最佳阶段,通过营造积极氛围、设置问答环节、创设质疑情境、注重因材施教等方式引导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标.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4).
  [2]尹文明.小学数学质疑能力培养策略[J].江西教育,2019(03).
  [3]宋慧.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4(16).
  [4]许桂凤.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2006(10).
其他文献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了金属间化合物AuCu3熔体的双体分布函数、键对、多面体、配位数等在快速凝固条件下随温度的变化情况,详细考察了AuCu3中微观组团随温度的演化特
摘 要:数学教学强调的是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其中计算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最基础的一项数学能力,贯穿数学学习全过程。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紧紧把握学生学习关键期,培养学生计算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强化学生的计算逻辑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计算能力;能力培养;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
我公司现有2套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生产系统,A系统为预分离流程,B系统为预分离一预精馏流程。为了提高尿素产量,降低氨耗,在尿素生产过程中,采取了适度增加CO2气量、降低NH3/CO2、提
能力探索是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生涯规划课程中,教师尝试引进管理学中的STAR面试法探索学生能力。文章介绍STAR技术在高中生涯规划课程中应用的价值以及
在GaAs基底上制备了高质量的直径为10~100 nm、长度约几个微米的As掺杂ZnO纳米线.扫描电镜、EDX分析及透射电镜分析显示,ZnO纳米线具有较好的晶态结构.对As掺杂前后的ZnO纳米
鼓吹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军乐,在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几个种类。  首先是作为短箫铙歌的鼓吹,其起源于先秦,主要是用在与军事相关的活动方面。东汉蔡邕在《礼乐志》上叙述汉代的音乐种类时就说,短箫铙歌是军乐,相传是在黄帝的时候一个叫岐伯的人造出来的,主要是用在军队作战胜利归来、呈献俘虏时所举行的仪式上所演奏的音乐或配合这种音乐而作歌唱,其目的是为了树立军事威望,传播好生恶杀的美德,同时也有奖劝
大众文化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并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大众文化所依存的价值取向日益走向多元化,低级庸俗的东西被奉为时尚,大众文化的社会价值就成为
河南煤化集团安化公司N6-35型纯凝汽式汽轮机(3。机)原已计划报废,后来为了使高压蒸汽能够实现梯级再利用,节约能源并降低设备投资,决定对该汽轮机进行改造,使之变成1台抽背式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