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是语言精华的凝结,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汉英两种语言中均含有丰富的与食物有关的习语,体现了人类认知世界的独特思维模式。饮食类习语中蕴含着大量的隐喻,折射出丰富的文化特征。本文基于念隐喻理论对汉英饮食类习语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汉英习语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也具有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饮食类习语;隐喻;对等;不对等
作者简介:王丽(1992-),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6--02
习语是语言在长期使用自然积淀形成的语言形式,它结构稳定,意义完整,易于传情达意,是浓缩的语言精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习语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折射出丰富的文化特征。从广义上来说习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俚语、习惯用语等,而所谓饮食类习语是指与饮食结合的习语。汉英均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与饮食有关的习语被大量的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隐喻表达方式,对汉英语言的表达力,以及文化的形成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一、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理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代。传统的隐喻研究以修辞为本位,把隐喻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20世纪,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被认为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无处不在,在他们看来“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是隐喻的”。他们所讨论的隐喻其实就是概念隐喻,它形成于人们无意识的语言使用过程之中。由于认知能力的限制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人们只能用某种事物去表达另外一些事物,而且,他们甚至认为某一事物与用来表达它的事物根本属于同一范畴。
莱考夫等人对隐喻的工作机制进行了阐释,即: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映射,前一个认知域为“源域(source domain)”,一般是人们非常熟悉,具体有形的概念;后一个认知域为“目标域(target domain)”,则是较为抽象,无形的概念。隐喻的过程即用源域的具有抽象结构的意象图式构筑目标域的概念。它扎根于人们的概念系统中,反映了人们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并形成一系列映射的认知方式。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存在的隐喻》一书中举了一个“Argument is war(争论是战争)”的例子,认为人们对争论的认知和理解来源于战争。也就是说,人们在大脑中构建一个关于战争的概念体系之后,在谈论争论相关话题时,就可以用具有战争意义的词汇。可见,概念隐喻是以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用来联系相互独立的两个不同概念领域的媒介,是人们基于客观认知经验产生的主观联想。
二、汉英饮食类习语的源域类别
饮食类习语的隐喻映射也是从具体的、熟知的饮食领域投射到其他无形的、抽象的领域。基于概念隐喻理论,“源域”在此是指饮食这一大的领域,涵盖从食物准备制作到人的食用消化这一复杂的过程。就饮食所涉及到的内容而言,可以对饮食类习语作如下分类:
1.以饮食动作为源域的习语
食物从入口进入人体这一过程涉及一系列的动作词,比如:吃/食、吞、吐、饮/喝、咬、嚼、咽、尝、含等,与此相应的英语单词是:eat、drink、bite、chew等。由这些动词构成的这类习语使用频率很高,大部分是我们生活当中常用的习语,比如:
吃一堑长一智;吃老本;食古不化;饱食终日;气吞山河;狗嘴吐不出象牙;扬眉吐气;饮鸩止渴;喝西北风;咬文嚼字;卧薪尝胆等。
eat one’s;spit cotton;drink like a fish;bite a file;chew it fine;give a taste of one’s quality等。
2.以饮食状态为源域的习语
饮食状态是指饮食主体的状态,如:饥、饿、饱、馋、渴等,以及饮食对象的状态,如“生、熟、冷、热”等。与之相应的英语中表饮食状态的词语有:hungry、thirsty、hot、cold等。由这些词语构成的饮食类习语如:
饱汉不知饿汉饥;中饱私囊;饱经风霜;求贤若渴;临渴掘井;垂涎欲滴;人生面不熟;生搬硬套;熟能生巧;炙手可热;面冷心热等。
hungry dogs will eat dirty puddings;thrust down sb’s throat;cold turkey;hot potato等。
3.以飲食对象为源域的习语
饮食对象即食物,它种类繁多,包括主食、副食、五谷杂粮、蔬果、饮品、调料等。以食物为源域的习语的数量也非常多,比如:
民以食为天;鱼米之乡;夹生饭;老油条;生米煮成熟饭;小菜一碟;羊肠小道;酒肉朋友;人走茶凉;闭门羹;鸡毛蒜皮;姜還是老的辣等。
earn one’s bread;butter up;pie in the sky;between sandwich;small potato;talk turkey等。
4.以食味为源域的习语
食味即食物的味道,包括饮食中的五种基本味道,即“酸、甜、苦、辣、咸”,以及总括食味的“味”。味觉是人们对世界最为本真的感知,它不仅对人们有着直接生理刺激,而且与人们的心理感情相联系。与食味相关的习语如:
酸葡萄;尖酸刻薄;苦尽甘来;同甘共苦;甜言蜜语;愁眉苦脸;吃苦头;心狠手辣;咸嘴淡舌;余味无穷等。
sour grapes;sour puss;soft fire makes sweet malt;stolen sweets are sweeter等。
5.以烹饪技法为源域的习语 中国的烹饪方法常见的有:炒、煮、蒸、烹、煎、烤、烩等,相应的,英语中烹饪方法主要有:cook、boil、fry、steam等,在词语中也有反映。如:
相煎太急;兔死狗烹;煮鹤焚琴;蒸沙作饭;利欲熏心;大杂烩;炒鱿鱼;爆冷门;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等。
cook the books;fry the fat out of;get up steam;keep the pot boiling等。
6.以饮食器具为源域的习语
和盘托出;釜底抽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开小灶;打破砂锅问到底;倾盆大雨;看人下菜碟;背黑锅;铁饭碗;另起炉灶等。
play a good knife and fork;side dish;a gossip dish;standing dish等。
三、汉英饮食类习语的对等性和不对等性
任何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等都会反映于该民族的语言之中。因此,饮食类习语也必然负载了一定的文化意义,汉英饮食类习语中的隐喻在一定程度上也彰显了两种文化的对等性和不对等性。
(一)汉英饮食类习语的对等性
认知语言学认为原始初民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式认识世界,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语言。基于对人类世界相同或相似的认知经验,虽然不同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各不相同,却可能产生相似的隐喻表达。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很多表达饮食重要性的习语,汉语如:民以食为天;有米有面,半个神仙等;英语如:Bread is the staff of life;An army marches on its stomach等。而且,从饮食习惯上来看,汉英习语中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汉语中有许多饮食类习语是从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以给予人一些饮食习惯上的建议或警告,如:病从口入;饱食伤心;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同样,英语中也有许多类似的表达,如: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等。此外,还有很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饮食类习语也能凸显汉英两种不同文化的对等性,如:沽名钓誉——fish for compliments;酸葡萄——sour grapes等。
可以看出,汉英民族虽然差异很大,但由于人类共同的生活经验,基于这种基本经验的认知方式所形成的有关饮食的习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使理解不同文化的隐喻成为可能。
(二)汉英饮食类习语的不对等性
由于不同民族的政治历史、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民族的不同的文化特色也必然会在语言中显现出来。
1.源域不同目标域相同
習语因为不同的历史文化或地理环境在英汉民族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同一目标域可以用不同的源域来映射。
在英民族里,面包是最重要的主食,在生活中必不可少,因而,很多时候英民族将面包与生计联系起来。而在汉民族里,米和饭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汉民族主要用粮食、饭碗来表示生计。如:one’s daily bread——生计,饭碗;beg one’s bread——乞食等。另外,牛奶和雞蛋也是英民族中常见的食物,反映在习语中也可以与汉民族的米和饭对应起来,如:The milk is spilt——生米煮成熟饭;One cannot make an omelet without breaking eggs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等。
2.源域相同目标域不同
习语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紧密相连,由于各民族风俗习惯的不同,同一源域也可能映射出完全不同的目标域。
汉英两种语言中有一些共同的食物词,分别表示不同的概念。比如英语中的“salt”就比汉语中的“盐”所映射的目标域广。在汉语中,“盐”作为调为品的一种,起着调味的功能。汉语中有很多习语与盐的作用有关,如:盐调百味;盐倒进酱缸里——投味;咸菜煮豆腐——不用多言(盐)等。而在英语中“salt”除了作为调味剂,还被赋予了许多其他的意义,可以用来表示“薪水、优秀的人”,如:earn one’ s salt;salt of the earth;easy salt等。
总而言之,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必然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汉英饮食类隐喻习语的差异性正是由它们所代表的不同社会地理环境、文化传统以及民族思维方式所决定的,反过来,它们又体现了两个民族文化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四、结语
本文基于概念隐喻理论,通过对汉英两种语言中饮食类习语的对比分析,探讨了饮食类习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异同。基于相同或相似的认知经验,汉英两种语言中饮食类习语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呈现出两个民族文化的对等性;同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两种语言中饮食类习语也存在着很多差异,凸显了两种文化的不对等性。
参考文献:
[1]胡壮麟. 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1997(4).
[2]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怀宝珍.浅析英语国家饮食文化对英语饮食习语的影响[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4]孟然妹.汉语饮食成语隐喻研究——认知与文化角度[D].曲阜师范大学,2010.
[5]杨关锋.英汉概念隐喻的文化异同分析[J].跨语言文化研究(第三辑),2011.
[6]张京鱼.《跨语言文化研究(第三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7]赵欣.汉英与食味有关的词语对比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D].云南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饮食类习语;隐喻;对等;不对等
作者简介:王丽(1992-),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6--02
习语是语言在长期使用自然积淀形成的语言形式,它结构稳定,意义完整,易于传情达意,是浓缩的语言精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习语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折射出丰富的文化特征。从广义上来说习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俚语、习惯用语等,而所谓饮食类习语是指与饮食结合的习语。汉英均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与饮食有关的习语被大量的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隐喻表达方式,对汉英语言的表达力,以及文化的形成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一、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理论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时代。传统的隐喻研究以修辞为本位,把隐喻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20世纪,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被认为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无处不在,在他们看来“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是隐喻的”。他们所讨论的隐喻其实就是概念隐喻,它形成于人们无意识的语言使用过程之中。由于认知能力的限制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人们只能用某种事物去表达另外一些事物,而且,他们甚至认为某一事物与用来表达它的事物根本属于同一范畴。
莱考夫等人对隐喻的工作机制进行了阐释,即: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映射,前一个认知域为“源域(source domain)”,一般是人们非常熟悉,具体有形的概念;后一个认知域为“目标域(target domain)”,则是较为抽象,无形的概念。隐喻的过程即用源域的具有抽象结构的意象图式构筑目标域的概念。它扎根于人们的概念系统中,反映了人们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并形成一系列映射的认知方式。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存在的隐喻》一书中举了一个“Argument is war(争论是战争)”的例子,认为人们对争论的认知和理解来源于战争。也就是说,人们在大脑中构建一个关于战争的概念体系之后,在谈论争论相关话题时,就可以用具有战争意义的词汇。可见,概念隐喻是以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用来联系相互独立的两个不同概念领域的媒介,是人们基于客观认知经验产生的主观联想。
二、汉英饮食类习语的源域类别
饮食类习语的隐喻映射也是从具体的、熟知的饮食领域投射到其他无形的、抽象的领域。基于概念隐喻理论,“源域”在此是指饮食这一大的领域,涵盖从食物准备制作到人的食用消化这一复杂的过程。就饮食所涉及到的内容而言,可以对饮食类习语作如下分类:
1.以饮食动作为源域的习语
食物从入口进入人体这一过程涉及一系列的动作词,比如:吃/食、吞、吐、饮/喝、咬、嚼、咽、尝、含等,与此相应的英语单词是:eat、drink、bite、chew等。由这些动词构成的这类习语使用频率很高,大部分是我们生活当中常用的习语,比如:
吃一堑长一智;吃老本;食古不化;饱食终日;气吞山河;狗嘴吐不出象牙;扬眉吐气;饮鸩止渴;喝西北风;咬文嚼字;卧薪尝胆等。
eat one’s;spit cotton;drink like a fish;bite a file;chew it fine;give a taste of one’s quality等。
2.以饮食状态为源域的习语
饮食状态是指饮食主体的状态,如:饥、饿、饱、馋、渴等,以及饮食对象的状态,如“生、熟、冷、热”等。与之相应的英语中表饮食状态的词语有:hungry、thirsty、hot、cold等。由这些词语构成的饮食类习语如:
饱汉不知饿汉饥;中饱私囊;饱经风霜;求贤若渴;临渴掘井;垂涎欲滴;人生面不熟;生搬硬套;熟能生巧;炙手可热;面冷心热等。
hungry dogs will eat dirty puddings;thrust down sb’s throat;cold turkey;hot potato等。
3.以飲食对象为源域的习语
饮食对象即食物,它种类繁多,包括主食、副食、五谷杂粮、蔬果、饮品、调料等。以食物为源域的习语的数量也非常多,比如:
民以食为天;鱼米之乡;夹生饭;老油条;生米煮成熟饭;小菜一碟;羊肠小道;酒肉朋友;人走茶凉;闭门羹;鸡毛蒜皮;姜還是老的辣等。
earn one’s bread;butter up;pie in the sky;between sandwich;small potato;talk turkey等。
4.以食味为源域的习语
食味即食物的味道,包括饮食中的五种基本味道,即“酸、甜、苦、辣、咸”,以及总括食味的“味”。味觉是人们对世界最为本真的感知,它不仅对人们有着直接生理刺激,而且与人们的心理感情相联系。与食味相关的习语如:
酸葡萄;尖酸刻薄;苦尽甘来;同甘共苦;甜言蜜语;愁眉苦脸;吃苦头;心狠手辣;咸嘴淡舌;余味无穷等。
sour grapes;sour puss;soft fire makes sweet malt;stolen sweets are sweeter等。
5.以烹饪技法为源域的习语 中国的烹饪方法常见的有:炒、煮、蒸、烹、煎、烤、烩等,相应的,英语中烹饪方法主要有:cook、boil、fry、steam等,在词语中也有反映。如:
相煎太急;兔死狗烹;煮鹤焚琴;蒸沙作饭;利欲熏心;大杂烩;炒鱿鱼;爆冷门;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等。
cook the books;fry the fat out of;get up steam;keep the pot boiling等。
6.以饮食器具为源域的习语
和盘托出;釜底抽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开小灶;打破砂锅问到底;倾盆大雨;看人下菜碟;背黑锅;铁饭碗;另起炉灶等。
play a good knife and fork;side dish;a gossip dish;standing dish等。
三、汉英饮食类习语的对等性和不对等性
任何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等都会反映于该民族的语言之中。因此,饮食类习语也必然负载了一定的文化意义,汉英饮食类习语中的隐喻在一定程度上也彰显了两种文化的对等性和不对等性。
(一)汉英饮食类习语的对等性
认知语言学认为原始初民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式认识世界,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语言。基于对人类世界相同或相似的认知经验,虽然不同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各不相同,却可能产生相似的隐喻表达。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很多表达饮食重要性的习语,汉语如:民以食为天;有米有面,半个神仙等;英语如:Bread is the staff of life;An army marches on its stomach等。而且,从饮食习惯上来看,汉英习语中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汉语中有许多饮食类习语是从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以给予人一些饮食习惯上的建议或警告,如:病从口入;饱食伤心;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同样,英语中也有许多类似的表达,如: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等。此外,还有很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饮食类习语也能凸显汉英两种不同文化的对等性,如:沽名钓誉——fish for compliments;酸葡萄——sour grapes等。
可以看出,汉英民族虽然差异很大,但由于人类共同的生活经验,基于这种基本经验的认知方式所形成的有关饮食的习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使理解不同文化的隐喻成为可能。
(二)汉英饮食类习语的不对等性
由于不同民族的政治历史、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民族的不同的文化特色也必然会在语言中显现出来。
1.源域不同目标域相同
習语因为不同的历史文化或地理环境在英汉民族中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同一目标域可以用不同的源域来映射。
在英民族里,面包是最重要的主食,在生活中必不可少,因而,很多时候英民族将面包与生计联系起来。而在汉民族里,米和饭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汉民族主要用粮食、饭碗来表示生计。如:one’s daily bread——生计,饭碗;beg one’s bread——乞食等。另外,牛奶和雞蛋也是英民族中常见的食物,反映在习语中也可以与汉民族的米和饭对应起来,如:The milk is spilt——生米煮成熟饭;One cannot make an omelet without breaking eggs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等。
2.源域相同目标域不同
习语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紧密相连,由于各民族风俗习惯的不同,同一源域也可能映射出完全不同的目标域。
汉英两种语言中有一些共同的食物词,分别表示不同的概念。比如英语中的“salt”就比汉语中的“盐”所映射的目标域广。在汉语中,“盐”作为调为品的一种,起着调味的功能。汉语中有很多习语与盐的作用有关,如:盐调百味;盐倒进酱缸里——投味;咸菜煮豆腐——不用多言(盐)等。而在英语中“salt”除了作为调味剂,还被赋予了许多其他的意义,可以用来表示“薪水、优秀的人”,如:earn one’ s salt;salt of the earth;easy salt等。
总而言之,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必然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汉英饮食类隐喻习语的差异性正是由它们所代表的不同社会地理环境、文化传统以及民族思维方式所决定的,反过来,它们又体现了两个民族文化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四、结语
本文基于概念隐喻理论,通过对汉英两种语言中饮食类习语的对比分析,探讨了饮食类习语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异同。基于相同或相似的认知经验,汉英两种语言中饮食类习语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呈现出两个民族文化的对等性;同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两种语言中饮食类习语也存在着很多差异,凸显了两种文化的不对等性。
参考文献:
[1]胡壮麟. 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1997(4).
[2]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怀宝珍.浅析英语国家饮食文化对英语饮食习语的影响[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4]孟然妹.汉语饮食成语隐喻研究——认知与文化角度[D].曲阜师范大学,2010.
[5]杨关锋.英汉概念隐喻的文化异同分析[J].跨语言文化研究(第三辑),2011.
[6]张京鱼.《跨语言文化研究(第三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7]赵欣.汉英与食味有关的词语对比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D].云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