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三贴近”原则是媒体的灵魂,是杜绝虚假报道的法宝,对广播人落实“三贴近”,要在用腿的基础上,再用脑、用心去办广播这样才能保持广播青春活力。才能以“听觉”媒体的思索与谋划与受众心灵的沟通。
[关键词] “三贴近”广播媒体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胡锦涛总书记对新闻宣传战线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也是我们从事新闻实践、实施新闻改革的行动指南。
从宏观层面讲,“三贴近”原则是媒体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利器。这些年,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是如何吸引受众,而如何吸引受众的关键在于媒体是否办出了特色、办出了个性。这个特色和个性一定不是闭门造车、凭空想象出来的;一定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群众、来源于实际;一定是“三贴近”的结晶。从微观层面看,“三贴近”原则是杜绝虚假报道的法宝。虚假报道的表现形式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但其根源就是“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因“脱离”而导致“虚假”。媒体记者只有做到了“三贴近”,虚假报道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一句话,“三贴近”原则既是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又是新闻实践的客观需要,把握好了“三贴近”原则,就掌握了新闻宣传的主动权。
对广播媒体而言,实践“三贴近”原则,是张扬广播个性魅力、保持广播青春活力的必由之路。刘云山同志在出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建台70周年大会时,对广播媒体如何贯彻执行“三贴近”原则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说:“要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不断增强广播节目的吸引力、感染力。要将话筒伸向基层、对准群众,讲百姓故事、抒百姓情感、说百姓话语。”
广播是一种具有自身独特魅力的媒体,有人把它称为“听觉”媒体。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广播称为“听觉”媒体,把“听众”的感受摆在首位,是贴近群众、贴近听众的具体表现。在广播宣传中,我们不是缺乏生活实践,而是缺乏与受众心灵的沟通。我们不是缺乏现场的体验,而是缺乏用心的思索与谋划。
把广播称为“听觉”媒体,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听觉”媒体的这个“听”字,表达的是听众对我们的直接感受,要求我们每一个广播人把“被听”——广播是用来听的——的理念植根于我们的脑海中,落实到采编播的每一个环节里,使我们的节目“可听”、“耐听”、“好听”。
“三贴近”是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普遍原则,如何在“听觉”媒体这个具体实际中客观解读“三贴近”则,并将其应用到广播新闻实践中呢?这种理解和应用也可以称为“三贴近”:即“贴近采访对象、贴近新闻现场、贴近事实真相”。
贴近采访对象。所谓贴近采访对象,就是要“亲耳听、广泛听”。亲耳听,能够避免道听途说造成的报道失实,能够采访到当事人的第一手录音素材,使报道更有说服力。广泛听,能够避免偏听偏信造成的报道失真,能够使报道素材更丰富、内容更翔实。贴近采访对象,还有一个时机的问题,那就是要在第一时间贴近采访对象。其实,新闻讲究鲜活,细节的鲜活,对广播而言,还多了一个鲜活,那就是声音的鲜活。只有做到声音的鲜活,才能使广播保持新鲜性。
贴近新闻现场。所谓贴近新闻现场,就是要“亲眼见,多角度”。只有“亲眼见、多角度”,才能采录到新闻现场的多层次的立体的音响,才能够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虚假报道的发生。现在尤其是面对一些突发事件,记者一定要树立到现场的意识,只有进入新闻发生现场才能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才能采到丰富的音响、翔实的内容。
当前许多记者不是主动热情地去接受改革与竞争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去捕捉各种各样的新闻线索,而是坐在家中等上级的指示,等编辑部的布置,等各式各样的开会请柬。现在广播中充斥于耳的一些稿件,不大多是这样的“三等”新闻么?这种守株待兔式的采访作风,其结果势必导致我们广播媒体在一些重要事件与新闻现场缺位,在重大问题或敏感问题上麻木不仁,在应该发出权威声音时音量微弱甚至哑口无言。
贴近事实真相。所谓“贴近事实真相”,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人云亦云”。要做到贴近事实真相,就是要对从采访对象和新闻现场采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思考,使自己的报道能够反映事物的本原。新闻工作者只有摒弃一切急功近利的企图,潜下心来,持之以恒地学习新闻宣传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地超越过去,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紧密贴近事实真相,从而把握事实真相,沉着应对各种挑战,跟上时代前行的步伐。
一个有作为的广播记者从来都是用心去打造自己的每一篇稿件,每一次节目,从而换取广大听众之心,满足听众对文化信息的需求。过去,广播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脚板子底下出新闻”。其实不然。有些人腿也勤,经常往基层跑,却也没跑出什么好新闻来,有些新闻甚至严重偏离了事实真相。为什么?因为方法不对。只有做到“贴近采访对象、贴近新闻现场、贴近事实真相”,在用腿的基础上,再用脑、用心去办广播,“三贴近”——“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 “三贴近”广播媒体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胡锦涛总书记对新闻宣传战线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也是我们从事新闻实践、实施新闻改革的行动指南。
从宏观层面讲,“三贴近”原则是媒体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利器。这些年,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是如何吸引受众,而如何吸引受众的关键在于媒体是否办出了特色、办出了个性。这个特色和个性一定不是闭门造车、凭空想象出来的;一定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群众、来源于实际;一定是“三贴近”的结晶。从微观层面看,“三贴近”原则是杜绝虚假报道的法宝。虚假报道的表现形式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但其根源就是“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因“脱离”而导致“虚假”。媒体记者只有做到了“三贴近”,虚假报道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一句话,“三贴近”原则既是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又是新闻实践的客观需要,把握好了“三贴近”原则,就掌握了新闻宣传的主动权。
对广播媒体而言,实践“三贴近”原则,是张扬广播个性魅力、保持广播青春活力的必由之路。刘云山同志在出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建台70周年大会时,对广播媒体如何贯彻执行“三贴近”原则提出了具体要求,他说:“要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不断增强广播节目的吸引力、感染力。要将话筒伸向基层、对准群众,讲百姓故事、抒百姓情感、说百姓话语。”
广播是一种具有自身独特魅力的媒体,有人把它称为“听觉”媒体。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广播称为“听觉”媒体,把“听众”的感受摆在首位,是贴近群众、贴近听众的具体表现。在广播宣传中,我们不是缺乏生活实践,而是缺乏与受众心灵的沟通。我们不是缺乏现场的体验,而是缺乏用心的思索与谋划。
把广播称为“听觉”媒体,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听觉”媒体的这个“听”字,表达的是听众对我们的直接感受,要求我们每一个广播人把“被听”——广播是用来听的——的理念植根于我们的脑海中,落实到采编播的每一个环节里,使我们的节目“可听”、“耐听”、“好听”。
“三贴近”是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普遍原则,如何在“听觉”媒体这个具体实际中客观解读“三贴近”则,并将其应用到广播新闻实践中呢?这种理解和应用也可以称为“三贴近”:即“贴近采访对象、贴近新闻现场、贴近事实真相”。
贴近采访对象。所谓贴近采访对象,就是要“亲耳听、广泛听”。亲耳听,能够避免道听途说造成的报道失实,能够采访到当事人的第一手录音素材,使报道更有说服力。广泛听,能够避免偏听偏信造成的报道失真,能够使报道素材更丰富、内容更翔实。贴近采访对象,还有一个时机的问题,那就是要在第一时间贴近采访对象。其实,新闻讲究鲜活,细节的鲜活,对广播而言,还多了一个鲜活,那就是声音的鲜活。只有做到声音的鲜活,才能使广播保持新鲜性。
贴近新闻现场。所谓贴近新闻现场,就是要“亲眼见,多角度”。只有“亲眼见、多角度”,才能采录到新闻现场的多层次的立体的音响,才能够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虚假报道的发生。现在尤其是面对一些突发事件,记者一定要树立到现场的意识,只有进入新闻发生现场才能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才能采到丰富的音响、翔实的内容。
当前许多记者不是主动热情地去接受改革与竞争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去捕捉各种各样的新闻线索,而是坐在家中等上级的指示,等编辑部的布置,等各式各样的开会请柬。现在广播中充斥于耳的一些稿件,不大多是这样的“三等”新闻么?这种守株待兔式的采访作风,其结果势必导致我们广播媒体在一些重要事件与新闻现场缺位,在重大问题或敏感问题上麻木不仁,在应该发出权威声音时音量微弱甚至哑口无言。
贴近事实真相。所谓“贴近事实真相”,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人云亦云”。要做到贴近事实真相,就是要对从采访对象和新闻现场采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思考,使自己的报道能够反映事物的本原。新闻工作者只有摒弃一切急功近利的企图,潜下心来,持之以恒地学习新闻宣传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地超越过去,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紧密贴近事实真相,从而把握事实真相,沉着应对各种挑战,跟上时代前行的步伐。
一个有作为的广播记者从来都是用心去打造自己的每一篇稿件,每一次节目,从而换取广大听众之心,满足听众对文化信息的需求。过去,广播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脚板子底下出新闻”。其实不然。有些人腿也勤,经常往基层跑,却也没跑出什么好新闻来,有些新闻甚至严重偏离了事实真相。为什么?因为方法不对。只有做到“贴近采访对象、贴近新闻现场、贴近事实真相”,在用腿的基础上,再用脑、用心去办广播,“三贴近”——“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才能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