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qiz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追求,一种希望,一种向往。人有了理想,就有了希望。在当前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很有必要,也是十分紧迫的。
  关键词:理想教育 熏陶感染 转化
  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智育和德育教育的双重任务,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追求,一种希望,一种向往。人有了理想,就有了希望。有位哲学家说过:人是为理想而生活的,没有理想的生活,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机,没有欢乐:失去理想的青年,恰是失去了舵的船,只能在生活的大海上漂泊,永远达不到光辉的彼岸。理想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船帆:理想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运,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理想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灵。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人生的精神支柱。高中阶段是青少年的思想开始逐步成熟的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理想对于青年人尤为重要,理想信念教育应该是新形势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而又迫切需要加强的课题。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并把其作为思想教育的重点来进行。
  那么,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应如何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呢?这里,笔者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第一,阐述理论,奠定基础。
  人的活动总是在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正确的理论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取得成功。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很注重理想信念的理论知识的阐述,以期.高屋建瓴。例如讲授高二哲学第七课《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一课时,笔者主要采用举例、分析、对比、讨论、辩论、撰写小论文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理论上明确什么是理想,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理想与空想、幻想的区别,以及怎样的理想才有可能实现,理想怎样才会实现等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系统的全面的了解理想,为自己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奠定理论基础,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第二,结合现实,进行教育。
  从本质上讲,任何有价值的理论都是面向实际和联系实际的,理想的产生本身就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它具有时代性的特点,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时,除了注重理论知识阐述,还必须结合社会现实。例如在经济学的教学中,笔者结合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落后、农民收入低的问题,结合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大等问题,并充分联系学生家处西部农村、不少家庭相当贫困、很多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现实,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通过城乡社会状况的对比,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环境、遭遇,以及没技术没文化所带来的尴尬境遇,使学生明白知识改变命运,家庭的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农村的未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作为农家子弟,更应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农村面貌的改变尽自己的一份力。
  第三,树立榜样,熏陶感染。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带给我们巨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人的精神方面,其作用无法估量。有了榜样,就有了一种追求,一种动力。学习榜样,赶超目标,就能从榜样中接受鼓舞,汲取营养,走向充实,走向崇高,走向伟大。针对现在不少学生拜金主义思想比较严重,不少学生盲目追星,甚至有小部分学生崇拜黑社会分子,欣赏暴力等情况,笔者利用课堂经常给学生列举分析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人物的事迹,比如诸葛亮的“志当存高远”,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马克思的“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抗非典勇士钟南山的“人不应该单纯生活在现实中,还应该生活在理想中”,以及全国第一家民工医院的院长赵华琼的“让民工都能看得起病”等等。使学生明白这些人物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而他们之所以能有这样的作用,心有理想、胸怀大志是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讲述分析学生身边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事例,如勤奋学习乐于助人的同学,如兢兢业业献身教育的老师,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父母等,帮助学生树立前进榜样,确立奋斗目标。
  第四,积极行动,实现转化。
  确立了人生目标,但只把它停留在口头上,这只能说是一种幻想,只有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理想才能转化成现实。现在学生中普遍缺乏吃苦精神,干什么事三分钟热度,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马克思说得好:“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所以,教学中笔者常常对学生进行行动教育,主要选用一些杰出人物数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实现理想的生动事例来鼓励学生积极行动。例如李时珍为解民疾苦,不辞跋涉,尝遍百草,集27年之经验,写成《本草纲目》;马克思为揭示资本主义社会本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奋斗40年,完成《资本论》;居里夫人长时期从事平凡单调的繁重劳动,从无数吨沥青中提炼出不到一克的镭……并教育学生,如果没有恒心,缺乏毅力,一遇到困难挫折就动摇、退缩和放弃,那么什么目标也实现不了,什么事情都干不成。
  总之,我们要认识到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进行理想教育的迫切性、必要性、重要性,采用讲道理、联实际、举例子等多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培养有远大理想的接班人。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该菌的致病性与其具有粘附素和产肠毒素密切相关。迄今,在猪源ETEC中发现的粘附素抗原有K88(F4)、K99(F5)、987P(F6)、
摘要: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极为不利。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关键词:作文修改 培养能力一、注重启发和激发修改作文兴趣  对学生的修改作文能力的培
摘要: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学,这是二十一世纪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自觉阅读,提出问题,释疑归纳的能力。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终身受益。  关键词:数学教学 能力 培养  一、自学能力的培养  1.在课前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从教学实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也日益成为了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为了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必需技能,也成为了学生获取新知识、应用新技术的工具和手段。  关键词:新课改 计算机教学 效率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也日益成为了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为了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必需技能,也成为了学生获取新知识、应用新技术的工具和手段。那么,如何提高新课改下的中
摘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就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形成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注重知识、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作为整体发展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创新的社会,学生需要的不是知识的累加和堆积,而是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中学语文教学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摘要:古今中外凡在学业中有成就的人,对学习都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数学保持浓厚兴趣的人,他会聚精会神地进行学习,千方百计地想方法去熟悉和解决数学新问题,平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正如华罗庚所说:“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废,好之不倦,因之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 假如学生对学习不能保持兴趣,就会视学习为一种苦役,也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效果较低,成绩下降。据有关调查分析,造
摘要: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许多学生一听到“作文”两个字,就感到头痛,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勉强写出的作文也往往千文一面,极少文采,味同嚼蜡。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呢?  关键词:作文 提高 兴趣 水平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话言简意赅地向人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
摘要:传统的英语教学多以灌输式为主,教师照着课本读、讲,学生照着课本读、写,以至课堂气氛沉闷,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也就很难达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信息传递与交流。要克服传统教学法的弊端,在课堂教学中可引入情景交际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 情景交际法  一、情景交际法的理解  情景交际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以促使学生获取技能进行交流。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