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害怕噩梦,但却喜欢花园的鸟语花香。
请问我的同龄人,当你们学到一篇新文言文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什么呢?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翻到后面,看看有没有背诵全文的要求?“背诵全文”,这是多少学生无数次经历过的“噩梦”啊!大家想必也和我一样,在背《离骚》的时候犹如在油锅中煎熬,心里可能在想:这些老古董,背它干吗?
可是后来,我喜欢上了文言文,原本那一场场的噩梦,变成了一次次逛花园,因为在一遍遍背诵中,我逐渐懂得了背诵文言文的意义。
初中的《出師表》,全篇背诵原文、翻译,那应该很痛苦,对吧?然而,当你明白了,如果不曾背过《出师表》,也许头脑中的诸葛亮形象,就只有表情包里的一张“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或者三国杀游戏中的神人诸葛亮。可我们在老师的强迫下一遍一遍地背诵它的各方面考点时,终于知晓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对蜀汉忠心不二的品格;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孔明先生在写这篇议论文时的真挚情感。我们来复习一下:文中首先提出了后主应该向先帝学习,好好治理国家,听先帝的话,这样的中心论点;然后再逐一论证要开张圣听,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远佞;最后扣题,重申论点。这是多么严谨的议论文结构!此外我们还能积累到“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作奸犯科”等18个成语,体会到“今当远离临表涕零”的那种心酸无奈,全文字字珠玑,毫无可删减之处。这难道还不足以让我们好好重视一下《出师表》吗!也许这就是背诵理解的意义。
小学的时候我们也曾被迫背诵《桃花源记》《琵琶行》……可那时的我们什么都不懂啊,只知死记硬背,这有什么意义呢?《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离开冰火岛前,谢逊曾逼着他记下许多武功要诀,告诉他:虽然你现在不懂,但先记着,将来总会懂的。我们心中的那些诗词也一样,在心中先记下,日后触景生情之时,总会懂得的。
也许,我们与老友相聚的时候,能体会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温馨平淡;也许,多年以后,我们看着落日,心中会轻吟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也许,我们会对着虚无而又神秘的未来感慨“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们在长大的路上,用“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来代替“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其中有了更多的阅历、感悟,人生也更为精致、释然。这种美好,这种犹如逛花园般的感觉,虽要在时光中慢慢感受,可它却早已在孩提时通过这些古诗词根植在我们内心。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愿领会背诵文言文意义的你,可以对《离骚》温柔相待!
(责任编辑 张仁斌)
请问我的同龄人,当你们学到一篇新文言文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什么呢?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翻到后面,看看有没有背诵全文的要求?“背诵全文”,这是多少学生无数次经历过的“噩梦”啊!大家想必也和我一样,在背《离骚》的时候犹如在油锅中煎熬,心里可能在想:这些老古董,背它干吗?
可是后来,我喜欢上了文言文,原本那一场场的噩梦,变成了一次次逛花园,因为在一遍遍背诵中,我逐渐懂得了背诵文言文的意义。
初中的《出師表》,全篇背诵原文、翻译,那应该很痛苦,对吧?然而,当你明白了,如果不曾背过《出师表》,也许头脑中的诸葛亮形象,就只有表情包里的一张“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或者三国杀游戏中的神人诸葛亮。可我们在老师的强迫下一遍一遍地背诵它的各方面考点时,终于知晓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对蜀汉忠心不二的品格;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孔明先生在写这篇议论文时的真挚情感。我们来复习一下:文中首先提出了后主应该向先帝学习,好好治理国家,听先帝的话,这样的中心论点;然后再逐一论证要开张圣听,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远佞;最后扣题,重申论点。这是多么严谨的议论文结构!此外我们还能积累到“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作奸犯科”等18个成语,体会到“今当远离临表涕零”的那种心酸无奈,全文字字珠玑,毫无可删减之处。这难道还不足以让我们好好重视一下《出师表》吗!也许这就是背诵理解的意义。
小学的时候我们也曾被迫背诵《桃花源记》《琵琶行》……可那时的我们什么都不懂啊,只知死记硬背,这有什么意义呢?《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离开冰火岛前,谢逊曾逼着他记下许多武功要诀,告诉他:虽然你现在不懂,但先记着,将来总会懂的。我们心中的那些诗词也一样,在心中先记下,日后触景生情之时,总会懂得的。
也许,我们与老友相聚的时候,能体会到“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温馨平淡;也许,多年以后,我们看着落日,心中会轻吟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也许,我们会对着虚无而又神秘的未来感慨“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们在长大的路上,用“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来代替“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其中有了更多的阅历、感悟,人生也更为精致、释然。这种美好,这种犹如逛花园般的感觉,虽要在时光中慢慢感受,可它却早已在孩提时通过这些古诗词根植在我们内心。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愿领会背诵文言文意义的你,可以对《离骚》温柔相待!
(责任编辑 张仁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