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过巧合。时隔整一年,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再发火灾。
7月16日14时25分,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常减压蒸馏装置因换热器泄漏引发火灾,大火燃烧了近6小时,火灾导致约15米高的常减压蒸馏装置大部分报废。
一年前的同一天,中石油大连石化管辖的大连新港油罐区发生爆炸,部分原油泄漏流入附近海域,至少50平方公里的海域受到污染,直接损失达5亿元以上。
2010年的“7.16”火灾官方尚未追责,中石油已经将其定性为“承包商事故”;2011年的“7.16”火灾原因尚在调查之中,责任将会是谁?
火灾起因
火灾发生在刚刚检修了半个月的中石油大连石化生产新区10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装置上。
该常减压蒸馏装置是一座4层、高约15米的建筑,一层是泵房,四层是空气冷却器,二、三层是换热器。
参与调查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引发火灾的是其三层的换热器。“散热器的法兰可能漏油了,在两次不大的闪爆后就着了。”
在场的工人听到了这两声沉闷的闪爆。闪爆威力虽然不大,但一方面撕裂了散热器中密封的油管,另一方面提供了引燃油品的火星。
7月16日14时25分,油管中的油源源不断沿着三层向下倾泻,火势迅速从三层向下蔓延,搭建整体建筑的钢筋和钢板在高温下没挺多久,“就像面条和面片一样软塌了”。
庆幸的是,虽然换热器的直径粗达1.7米,但内中的油管大都比较纤细,在关闭了输油阀门后,油管中残留的油品并不多,火势对厂区内其他装置和油品未造成太大威胁。
7月16日19时57分,明火基本被扑灭。当晚23时,中石油副总经理沈殿成赶赴事发现场,事故领导小组由此成立,其中当即的两项重点工作是:当晚组织清洗清扫厂区内的油污和消防泡沫;严防对海洋和空气造成污染。
7月17日,中石油官网宣布,“截至16日21时,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常减压蒸馏装置换热器泄漏着火事故已进入现场清理阶段”。
和此前的同类事故处理一直保持着沉默相比,此次大火扑灭后,中石油在第一时间对外表态,“监测表明,未对周边海域和大气环境造成污染,未发生次生事故”。
“闻闻这个气味,谁敢说一定就没污染?”7月17日凌晨4:30,正在中石油大连石化宾馆附近监测空气污染的大连市环保局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具体的污染数值,需要利用仪器设备进一步精确。
而次生事故也接踵而至。火灾发生的次日,大连石化员工张峥在清理火灾现场时从高处跌落身亡。
谁之责?
这是一次始料未及的火灾:半个月前,整个生产新区刚刚完成全面检修,常减压蒸馏装置也在停工检修之列。
“5月份,大连石化召开2011年生产新区装置停检动员大会,整个生产新区都停工检修。”前述大连石化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大连石化生产新区自2008年至今已经运行3年。按照相关技术标准,10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加工年开工时数8400小时,运行周期为3年一修。
2011年5月20日,大连石化生产新区全面停工,检修范围包括8套联合装置、16个单体装置、1007个检修项目和43个技术改进项目。按照大连石化的说法,此次检修“在大连石化尚述首次,在国内也尚无先例”。
7月5日,历时一个多月的检修宣告结束,大连石化生产新区重新开工,10多天后,火灾发生了。
“导致火灾的不外乎三方面,检修问题、操作问题和设备问题。”参与事故调查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前两者很可能被排除。首先,检修之后要有验收环节,既然已经恢复生产了,说明检修没有问题;其次,操作方面未发现违规,而且操作部门此前已经按照流程操作了三年,上岗的也都是老员工。
按照这一逻辑,设备问题可能将被列为主要原因。《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得的材料显示,除了换热器与中石油无直接关系外,其余责任方均系中石油“直系亲属”。
其中,本次蒸馏装置的检修工程由中石油大庆石化建设公司承担,具体工作由该公司旗下安装二、五、六三家分公司承担;工程的监理验收工作由中石油大连石化旗下七星监理公司承担;检修后具体生产操作仍由中石油大连石化生产新区负责。
多位参与调查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事故现场已经很难拿到确凿的证据——高温之下,换热器等设备基本上已经烧化了。
按照中石油的官方表态,自7月17日起,中石油“正全力配合地方政府做好事故分析调查工作”。
具体调查工作由中石油大连石化展开。据悉,此次调查最初责成大连市安监局进行,“这么专业的问题安监局怎么能调查出来?安监局已经委托大连石化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报安监局。”
“火灾责任也是一次内部博弈、权衡利益的过程,谁也不愿意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前述人士认为,在今后更大利益的驱使下,换热器供应商也许愿意担负起事故的责任。
按照中石油大庆石化建设公司的施工组织设计,本次检修涉及换热器131台,其中检修换热器108台,安装更换换热器23台。
2010年的“7•16”爆炸,虽然官方调查一直没有出炉,但中石油已将其定性为“承包商事故”;2010年初,中石油位于陕西省华县的地下输油管道发生泄漏,导致黄河沿岸多地暂停饮用黄河水,中石油的调查结果是“事故原因为第三方施工破坏所致”,中石油负次要责任。
调查冲击波
接近中石油高层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虽然火灾本身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污染,但中石油高层对此次火灾极为恼火,“因为它发生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上”。
首先,连续两年在同一时间、同一城市发生火灾,中石油这艘最大央企的安全运营能力被质疑;
其次,2010年的火灾调查至今悬而未决。时值去年“7•16”大连火灾一周年,再次发生火灾,外界的目光和舆论无疑会再度升温。
正是基于此,中石油高层格外重视。
7月16日23点,中石油副总经理沈殿成赶赴事故现场,宣布成立由中石油总经理蒋洁敏任组长、沈殿成任副组长的事故领导小组,亲自领导指挥大连的后续处理工作。
7月16日当晚,除了总经理蒋凡,大连石化高层几乎全部住进临近火灾厂区的石化宾馆现场办公。虽然明火已经扑灭,并且发出“无污染”的通报,但包括生产处、安环处、经理办等部门仍旧坚守石化宾馆。当天的石化宾馆谢绝对外,实际上已没有对外的床位,大连石化高管团队将整个石化宾馆住得满满当当,匆忙赶来的大庆石化人员只能住进市区的宾馆。
7月17日上午10时30分,沈殿成在事故现场召开办公会,宣布了查清事故原因、清理现场油污、避免环境污染、尽快恢复生产、杜绝次生事故等6点要求。
“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一位国家安监总局的官员如此评价中石油连续两年发生的“7•16”事故。尽管今年的“7•16”火灾并不特别重大,但其对去年“7•16”调查报告的面世将起到助推作用。
此前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国家安监总局的内部人士透露该局已将2010年“7•16”事故的调查报告上报。
在这位官员看来,今年“7•16”的调查一旦出炉,招致的将是连锁反应:“且不说谁是责任方,你想今年刚发生的事故报告都出来了,去年已经发生一年的报告为什么不公布?”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采访时获悉,中石油准备处理一批与事故存在关联的官员,这一说法已经在大连石化内部酝酿。
“接二连三的出事,起码暴露出你的管理存在问题,再不给民众交代似乎说不过去了。”前述官员表示。
2010年“7•16”事故回顾
2010年7月16日,中石油大连石化管辖范围内的新港油罐区发生爆炸和原油泄漏事故。
当日下午3点30分,利比亚籍油轮“宇宙宝石”号开始向由大连石化管理的国际储运公司罐区卸油。由于“宇宙宝石”号油轮运送的是来自委内瑞拉的30万吨超重油,属高含硫原油,含硫量达4%。因该品种原油硫、酸含量及粘度相对较高,卸载原油时需要大量添加脱硫剂。
现场配合卸油注入脱硫剂的是上海祥诚公司,指导上海祥诚工作的则是天津辉盛达公司。
7月16日13时,油轮暂停卸油并告知“有关部门”,但因“管理混乱,信息不畅”,注入含有强氧化剂的脱硫剂的作业仍在继续;当日18时8分,靠近注入脱硫剂注入部位的输油管道爆炸。
事后官方数据显示,至少1500吨原油流入海洋,超过50平方公里的海域受到污染,直接损失在5亿元以上。
2010年7月23日,国家安监总局发布通报,通报确认的事故责任包括:事故单位对加入的原油脱硫剂的安全可靠性没有进行科学论证;原油脱硫剂的加入方法没有正规设计,没有制定安全作业规程;原油接卸过程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事故单位对承包商现场作业疏于管理,现场监护不力。
在2010年8月的中石油安全环保工作会议上,中石油副总经理廖永远表示,“7•16”爆炸事故“属于承包商事故”。
2010年10月24日,中石油辽河油田的工作人员在拆除“7•16”火灾中受损的103号罐时,再次引发火灾。
“7•16”爆炸发生后,国务院组成事故调查小组。最终,负责现场作业的上海祥诚公司现5名员工被警方拘留,后两人被取保候审,另3人至今仍然在押。
7月16日14时25分,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常减压蒸馏装置因换热器泄漏引发火灾,大火燃烧了近6小时,火灾导致约15米高的常减压蒸馏装置大部分报废。
一年前的同一天,中石油大连石化管辖的大连新港油罐区发生爆炸,部分原油泄漏流入附近海域,至少50平方公里的海域受到污染,直接损失达5亿元以上。
2010年的“7.16”火灾官方尚未追责,中石油已经将其定性为“承包商事故”;2011年的“7.16”火灾原因尚在调查之中,责任将会是谁?
火灾起因
火灾发生在刚刚检修了半个月的中石油大连石化生产新区10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装置上。
该常减压蒸馏装置是一座4层、高约15米的建筑,一层是泵房,四层是空气冷却器,二、三层是换热器。
参与调查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引发火灾的是其三层的换热器。“散热器的法兰可能漏油了,在两次不大的闪爆后就着了。”
在场的工人听到了这两声沉闷的闪爆。闪爆威力虽然不大,但一方面撕裂了散热器中密封的油管,另一方面提供了引燃油品的火星。
7月16日14时25分,油管中的油源源不断沿着三层向下倾泻,火势迅速从三层向下蔓延,搭建整体建筑的钢筋和钢板在高温下没挺多久,“就像面条和面片一样软塌了”。
庆幸的是,虽然换热器的直径粗达1.7米,但内中的油管大都比较纤细,在关闭了输油阀门后,油管中残留的油品并不多,火势对厂区内其他装置和油品未造成太大威胁。
7月16日19时57分,明火基本被扑灭。当晚23时,中石油副总经理沈殿成赶赴事发现场,事故领导小组由此成立,其中当即的两项重点工作是:当晚组织清洗清扫厂区内的油污和消防泡沫;严防对海洋和空气造成污染。
7月17日,中石油官网宣布,“截至16日21时,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常减压蒸馏装置换热器泄漏着火事故已进入现场清理阶段”。
和此前的同类事故处理一直保持着沉默相比,此次大火扑灭后,中石油在第一时间对外表态,“监测表明,未对周边海域和大气环境造成污染,未发生次生事故”。
“闻闻这个气味,谁敢说一定就没污染?”7月17日凌晨4:30,正在中石油大连石化宾馆附近监测空气污染的大连市环保局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具体的污染数值,需要利用仪器设备进一步精确。
而次生事故也接踵而至。火灾发生的次日,大连石化员工张峥在清理火灾现场时从高处跌落身亡。
谁之责?
这是一次始料未及的火灾:半个月前,整个生产新区刚刚完成全面检修,常减压蒸馏装置也在停工检修之列。
“5月份,大连石化召开2011年生产新区装置停检动员大会,整个生产新区都停工检修。”前述大连石化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大连石化生产新区自2008年至今已经运行3年。按照相关技术标准,10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加工年开工时数8400小时,运行周期为3年一修。
2011年5月20日,大连石化生产新区全面停工,检修范围包括8套联合装置、16个单体装置、1007个检修项目和43个技术改进项目。按照大连石化的说法,此次检修“在大连石化尚述首次,在国内也尚无先例”。
7月5日,历时一个多月的检修宣告结束,大连石化生产新区重新开工,10多天后,火灾发生了。
“导致火灾的不外乎三方面,检修问题、操作问题和设备问题。”参与事故调查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前两者很可能被排除。首先,检修之后要有验收环节,既然已经恢复生产了,说明检修没有问题;其次,操作方面未发现违规,而且操作部门此前已经按照流程操作了三年,上岗的也都是老员工。
按照这一逻辑,设备问题可能将被列为主要原因。《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得的材料显示,除了换热器与中石油无直接关系外,其余责任方均系中石油“直系亲属”。
其中,本次蒸馏装置的检修工程由中石油大庆石化建设公司承担,具体工作由该公司旗下安装二、五、六三家分公司承担;工程的监理验收工作由中石油大连石化旗下七星监理公司承担;检修后具体生产操作仍由中石油大连石化生产新区负责。
多位参与调查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事故现场已经很难拿到确凿的证据——高温之下,换热器等设备基本上已经烧化了。
按照中石油的官方表态,自7月17日起,中石油“正全力配合地方政府做好事故分析调查工作”。
具体调查工作由中石油大连石化展开。据悉,此次调查最初责成大连市安监局进行,“这么专业的问题安监局怎么能调查出来?安监局已经委托大连石化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报安监局。”
“火灾责任也是一次内部博弈、权衡利益的过程,谁也不愿意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前述人士认为,在今后更大利益的驱使下,换热器供应商也许愿意担负起事故的责任。
按照中石油大庆石化建设公司的施工组织设计,本次检修涉及换热器131台,其中检修换热器108台,安装更换换热器23台。
2010年的“7•16”爆炸,虽然官方调查一直没有出炉,但中石油已将其定性为“承包商事故”;2010年初,中石油位于陕西省华县的地下输油管道发生泄漏,导致黄河沿岸多地暂停饮用黄河水,中石油的调查结果是“事故原因为第三方施工破坏所致”,中石油负次要责任。
调查冲击波
接近中石油高层的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虽然火灾本身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污染,但中石油高层对此次火灾极为恼火,“因为它发生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上”。
首先,连续两年在同一时间、同一城市发生火灾,中石油这艘最大央企的安全运营能力被质疑;
其次,2010年的火灾调查至今悬而未决。时值去年“7•16”大连火灾一周年,再次发生火灾,外界的目光和舆论无疑会再度升温。
正是基于此,中石油高层格外重视。
7月16日23点,中石油副总经理沈殿成赶赴事故现场,宣布成立由中石油总经理蒋洁敏任组长、沈殿成任副组长的事故领导小组,亲自领导指挥大连的后续处理工作。
7月16日当晚,除了总经理蒋凡,大连石化高层几乎全部住进临近火灾厂区的石化宾馆现场办公。虽然明火已经扑灭,并且发出“无污染”的通报,但包括生产处、安环处、经理办等部门仍旧坚守石化宾馆。当天的石化宾馆谢绝对外,实际上已没有对外的床位,大连石化高管团队将整个石化宾馆住得满满当当,匆忙赶来的大庆石化人员只能住进市区的宾馆。
7月17日上午10时30分,沈殿成在事故现场召开办公会,宣布了查清事故原因、清理现场油污、避免环境污染、尽快恢复生产、杜绝次生事故等6点要求。
“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一位国家安监总局的官员如此评价中石油连续两年发生的“7•16”事故。尽管今年的“7•16”火灾并不特别重大,但其对去年“7•16”调查报告的面世将起到助推作用。
此前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国家安监总局的内部人士透露该局已将2010年“7•16”事故的调查报告上报。
在这位官员看来,今年“7•16”的调查一旦出炉,招致的将是连锁反应:“且不说谁是责任方,你想今年刚发生的事故报告都出来了,去年已经发生一年的报告为什么不公布?”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在采访时获悉,中石油准备处理一批与事故存在关联的官员,这一说法已经在大连石化内部酝酿。
“接二连三的出事,起码暴露出你的管理存在问题,再不给民众交代似乎说不过去了。”前述官员表示。
2010年“7•16”事故回顾
2010年7月16日,中石油大连石化管辖范围内的新港油罐区发生爆炸和原油泄漏事故。
当日下午3点30分,利比亚籍油轮“宇宙宝石”号开始向由大连石化管理的国际储运公司罐区卸油。由于“宇宙宝石”号油轮运送的是来自委内瑞拉的30万吨超重油,属高含硫原油,含硫量达4%。因该品种原油硫、酸含量及粘度相对较高,卸载原油时需要大量添加脱硫剂。
现场配合卸油注入脱硫剂的是上海祥诚公司,指导上海祥诚工作的则是天津辉盛达公司。
7月16日13时,油轮暂停卸油并告知“有关部门”,但因“管理混乱,信息不畅”,注入含有强氧化剂的脱硫剂的作业仍在继续;当日18时8分,靠近注入脱硫剂注入部位的输油管道爆炸。
事后官方数据显示,至少1500吨原油流入海洋,超过50平方公里的海域受到污染,直接损失在5亿元以上。
2010年7月23日,国家安监总局发布通报,通报确认的事故责任包括:事故单位对加入的原油脱硫剂的安全可靠性没有进行科学论证;原油脱硫剂的加入方法没有正规设计,没有制定安全作业规程;原油接卸过程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事故单位对承包商现场作业疏于管理,现场监护不力。
在2010年8月的中石油安全环保工作会议上,中石油副总经理廖永远表示,“7•16”爆炸事故“属于承包商事故”。
2010年10月24日,中石油辽河油田的工作人员在拆除“7•16”火灾中受损的103号罐时,再次引发火灾。
“7•16”爆炸发生后,国务院组成事故调查小组。最终,负责现场作业的上海祥诚公司现5名员工被警方拘留,后两人被取保候审,另3人至今仍然在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