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绕2100点的整数关口,市场连日来的弱势震荡,又为李大霄式的争吵不休提供了由头和动力,更多的人开始加入这场越来越娱乐化的“钻石底”、“玫瑰底”的争论之中,而且乐此不疲。
低迷市道,人们确实需要来点娱乐化的东西消解情绪,但理性甚至冰冷的价值判断不能因此而被束之高阁,相反,这个时候人们尤其需要冷静判断一些大事情,把视野放宽到足够大,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当下,才能更清晰地看到未来。
这个大事情,不是资金面,更不是技术面,当然也不是当下宫廷政治的七七九九,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考恩(Tyler Cowen)针对中国经济最新提出来的判断:正如奥地利学派所预言和发现的,中国可能出现重大而持久的经济停滞。
考恩认为,长久以来,沉迷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国将其国民收入的40%到50%用于投资,但却很难明智地运用这么大的投资,尤其是在一个徇私舞弊的经济环境中,何况这样的投资率从最开始就高过头了。而在中国经济变得越来越难有效刺激增长的局面之下,如果政府继续为支持投资而进一步补贴,将更加限制消费并扭曲资源分配,使中国经济停滞不前。
毫无疑问,如何看待这一判断,不但是摆在中国高层面前的重要事情,也是目前市场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重大问题。
可以想象,这个由一位外国人提出的针对中国经济的悲观判断,肯定不会得到所有中国精英的认同,甚至还可能遭到很多御用精英的极力反驳,但这个判断迅速在金融圈内获得私下热议的情形,至少说明多少击中了一点中国经济的要害。因为,考恩所描述的经济前景,也正是当下中国最为担忧的事情。
如果仅从经济学逻辑思考这位美国人提出的问题,答案肯定五花八门,我们并非经济学家,无法从理论高度严密论证其判断合理与否,但如果看看当下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再结合中国人固有的“盛极而衰”的文化思维习惯,或许你会变得比考恩更悲观。
这里强调一下,千万不要小看这种文化心理,从古至今,中国始终没有逃脱这一套。一如西方人刻进骨子的自由、民主思想,中国人的“盛极而衰”、“否极泰来”、“治乱循环”等文化心理同样深入人心。
更重要的是,这种盛衰治乱的周期性更迭大多是通过破坏来完成的,正所谓“不破不立”——这种情形不但完美地体现在政治社会经济层面,在股票市场上也司空见惯,你看,“破了2100点反而会好”的观点不也正盛行于当下市场吗?
当然,我们这里讲的“破坏”,有好的“破坏”,也有不好的“破坏”。好的“破坏”总是体现为变革,体现为改良,往往是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的,而坏的“破坏”总是表现为战争,表现为革命,往往是造成社会经济倒退的。
按照这样一个逻辑,我们很难说服自己不去相信,“盛极而衰”的事是可能要发生的。远的姑且不表,就拿最近30年的改革开放来说,中国在短短30年内迅速创造了全球第二的GDP,积累了巨额社会物质财富,各种产品应有尽有,可以说丰富得不得了(按经济学家的说法是“过剩”了),可谓“前所未有”,可谓“盛极”。
而“盛极”之时,往往是问题丛生、利益固化之际,再继续往前无疑障碍重重,难度系数只会越来越高。而现实又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较高速度的增长,以维系各种稳定的关系和结构,但事实上我们却很难做到。怎么办?难道真要像这位美国人说的那样陷入长期停滞吗?难道真要重蹈日本“失去的十年”吗?
如果大家都不愿陷入“停滞”或“失去”的泥淖,目前以我们的才智,或者以大多数具备中国固有文化心理的人的习惯思维,除了“破”之外,可能已别无他途。
既然“破”可能发生,剩下的关键就是,中国决策精英在可选择的情况下以何种方式去“破”。许小年说得好,积极变革可能是我们唯一的希望所在。但需要提醒的是,积极变革需要越早越好,最好不要等到无法选择的时候,否则,后果难以预料。
或许有人会担忧如此主动的“破”将带来风险,甚至会让中国经济离开既有轨道,但如果发展到被动“破”岂不要付出更高昂的代价。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我们相信凡是理性的决策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
据传,最近研究法国历史的一本大作《旧制度与大革命》正流行于精英阶层,作者托克维尔在这本书里讲的很多问题和道理,说的其实就是这种无法选择情况下发生的诸多事情。托克维尔告诉我们,当时的法国,整个上层深信不疑,只要经济继续发展,统治就将在安稳的状态下传承千秋万代,政治社会的变革根本就无足轻重。但最后发生的历史事实残酷地告诉我们,不是贫穷,而恰恰是经济的繁荣加速了革命,是社会的沉闷带来了危机,是政治的冰冷卷起了风暴。
我们不是经济学家,当然也无意客串政论家,既不敢对此妄言,更不敢轻易论断,提起这些,只是想告诫一下市场,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看不到这种“破”的发生,而且是很积极的那种,那么市场要真正的好转是非常困难的。
低迷市道,人们确实需要来点娱乐化的东西消解情绪,但理性甚至冰冷的价值判断不能因此而被束之高阁,相反,这个时候人们尤其需要冷静判断一些大事情,把视野放宽到足够大,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当下,才能更清晰地看到未来。
这个大事情,不是资金面,更不是技术面,当然也不是当下宫廷政治的七七九九,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考恩(Tyler Cowen)针对中国经济最新提出来的判断:正如奥地利学派所预言和发现的,中国可能出现重大而持久的经济停滞。
考恩认为,长久以来,沉迷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国将其国民收入的40%到50%用于投资,但却很难明智地运用这么大的投资,尤其是在一个徇私舞弊的经济环境中,何况这样的投资率从最开始就高过头了。而在中国经济变得越来越难有效刺激增长的局面之下,如果政府继续为支持投资而进一步补贴,将更加限制消费并扭曲资源分配,使中国经济停滞不前。
毫无疑问,如何看待这一判断,不但是摆在中国高层面前的重要事情,也是目前市场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重大问题。
可以想象,这个由一位外国人提出的针对中国经济的悲观判断,肯定不会得到所有中国精英的认同,甚至还可能遭到很多御用精英的极力反驳,但这个判断迅速在金融圈内获得私下热议的情形,至少说明多少击中了一点中国经济的要害。因为,考恩所描述的经济前景,也正是当下中国最为担忧的事情。
如果仅从经济学逻辑思考这位美国人提出的问题,答案肯定五花八门,我们并非经济学家,无法从理论高度严密论证其判断合理与否,但如果看看当下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再结合中国人固有的“盛极而衰”的文化思维习惯,或许你会变得比考恩更悲观。
这里强调一下,千万不要小看这种文化心理,从古至今,中国始终没有逃脱这一套。一如西方人刻进骨子的自由、民主思想,中国人的“盛极而衰”、“否极泰来”、“治乱循环”等文化心理同样深入人心。
更重要的是,这种盛衰治乱的周期性更迭大多是通过破坏来完成的,正所谓“不破不立”——这种情形不但完美地体现在政治社会经济层面,在股票市场上也司空见惯,你看,“破了2100点反而会好”的观点不也正盛行于当下市场吗?
当然,我们这里讲的“破坏”,有好的“破坏”,也有不好的“破坏”。好的“破坏”总是体现为变革,体现为改良,往往是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的,而坏的“破坏”总是表现为战争,表现为革命,往往是造成社会经济倒退的。
按照这样一个逻辑,我们很难说服自己不去相信,“盛极而衰”的事是可能要发生的。远的姑且不表,就拿最近30年的改革开放来说,中国在短短30年内迅速创造了全球第二的GDP,积累了巨额社会物质财富,各种产品应有尽有,可以说丰富得不得了(按经济学家的说法是“过剩”了),可谓“前所未有”,可谓“盛极”。
而“盛极”之时,往往是问题丛生、利益固化之际,再继续往前无疑障碍重重,难度系数只会越来越高。而现实又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较高速度的增长,以维系各种稳定的关系和结构,但事实上我们却很难做到。怎么办?难道真要像这位美国人说的那样陷入长期停滞吗?难道真要重蹈日本“失去的十年”吗?
如果大家都不愿陷入“停滞”或“失去”的泥淖,目前以我们的才智,或者以大多数具备中国固有文化心理的人的习惯思维,除了“破”之外,可能已别无他途。
既然“破”可能发生,剩下的关键就是,中国决策精英在可选择的情况下以何种方式去“破”。许小年说得好,积极变革可能是我们唯一的希望所在。但需要提醒的是,积极变革需要越早越好,最好不要等到无法选择的时候,否则,后果难以预料。
或许有人会担忧如此主动的“破”将带来风险,甚至会让中国经济离开既有轨道,但如果发展到被动“破”岂不要付出更高昂的代价。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我们相信凡是理性的决策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
据传,最近研究法国历史的一本大作《旧制度与大革命》正流行于精英阶层,作者托克维尔在这本书里讲的很多问题和道理,说的其实就是这种无法选择情况下发生的诸多事情。托克维尔告诉我们,当时的法国,整个上层深信不疑,只要经济继续发展,统治就将在安稳的状态下传承千秋万代,政治社会的变革根本就无足轻重。但最后发生的历史事实残酷地告诉我们,不是贫穷,而恰恰是经济的繁荣加速了革命,是社会的沉闷带来了危机,是政治的冰冷卷起了风暴。
我们不是经济学家,当然也无意客串政论家,既不敢对此妄言,更不敢轻易论断,提起这些,只是想告诫一下市场,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看不到这种“破”的发生,而且是很积极的那种,那么市场要真正的好转是非常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