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结构的设计是建筑施工的基础,本文通过借阅相关资料和书籍,针对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常见问题策略进行解析,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内容;建筑分类;相关问题
1 引言
当前国内的建筑行业迅速的发展,对于各种房屋建筑面积的要求不断上升,建筑房屋的设计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随着综合性建筑的发展使得体型和平面布置同样的变得越来越繁琐,结构体系也更加多样化。但是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设计实际建筑结构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因为设计人员的疏漏或其他原因而导致的一些问题,这一类问题在一定程度影响着房屋建筑的质量。由于建筑的结构设计和人民安居乐业以及建筑经济息息相关,所以作为一名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工作人员,需要充分的了解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和它的设计特点,只有做到这一点的设计人员才能真正的设计出以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确保质量、安全适用为标准的建筑结构。
2 建筑结构设计的类型及基本内容
2.1 建筑结构的类型
根据建筑物对于使用功能的要求,使得建筑结构有许多不同的类型。用途不同,使得建筑物拥有工业、民用建筑两种。对于建筑物所要求的层数不同,可以分为单层建筑、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根据建筑物结构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可以分为:木、砌体、混凝土、钢和混合的结构等。所建的楼层结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排架、框架、剪力墙、筒体和大路结构等。
2.2 设计建筑结构的基本内容
2.2.1 结构设计的程序
结构设计是建筑物的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物每一部分的设计都应围绕设计的四个基本要求:即功能要求、美观要求、经济要求和环保要求。一个建筑物能够发挥其使用功能的基础在于建筑结构,设计一种建筑结构包涵4个步骤(1)方案设计(2)结构分析(3)构件设计(4)绘施工图。
2.2.2 建筑物结构设计的要求
为了保证设计建筑结构的可靠程度度达到设计要求,必须遵循以下要求进行设计:①计算内容:结构构件应进行计算所能承载的极限程度和验算在正常的使用下所能达到的极限状态,如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应进行疲劳强度验算;②结构上同时发生多种作用效应时,应分别分析求出每一种作用下的效应,计算出最可能出现的不利组合;③抗震设计:根据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不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的建筑结构。对应不同的抗震等级,有不同的计算和构造要求。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为六至九度
3 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3.1存在的使剪力墙砌体结构挑梁产生裂缝的因素
沿街的楼屋,一般是以多层砌体结构的上部和以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底部组成的房屋。这种房屋的建筑结构叫作底层框架剪力墙砌体结构。一般是为了能够有一种经济的房屋空间而选用这种房屋结构。为了增加房屋使用面积,有些设计师只是追求单调的建筑立体表面的样子,挑梁在各层设计都有,二层以上的一部分横墙和外层挑墙移到了悬挂的挑梁上。但实际上,一般在临街砌体结构房屋中才会出现结构的底层挑梁负荷大部分建筑重量出现裂缝。因为在原本的设计中各层的挑梁都是按照这种情况来设计的。但是实际结构中都是整体砌筑悬挑梁上部墙体,这样不符合原先设计中的那种情况。所以需要改变原先的计算简图和受力路线,或者注意施工工序和施工顺序。
3.2 设计地基结构时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和设计基础类型
房屋基础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物所处位置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还有它们承载的大小以及分布的情况、建筑样式与要达到的功能要求、旁边建筑的情况、施工的条件和供应的材料以及所处地区抗震烈度等,然后结合减少开销选取适合的基础型式。砌体结构可选取如灰土条形基础、C15 素混凝土条形基础、四合土条形基础和毛石混凝土条形基础等形式的刚性条形基础。对于多层内框架的结构,这种结构的地基比较较差、无地下室而且荷载较大,为了能够增强整体性,减少不均匀沉降,可选用形似十字交叉的梁条形基础。当基础的宽度大于2.5米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也就是柔性基础。如果上述情况中介绍的各种基础类型都不能达到对于所需建筑物的要求,而且不适宜采用人工地基或桩基,可采用筏板基础(无梁或有梁)。这种形式具有框架结构,而且有地下室、对于防水的要求高、上部结构能够严格要求不均匀沉降。柱网比较均匀时,可选用箱形基础,柱网不均匀时,可选用筏板基础。独立柱基对于有地下室,柱网、荷载较均匀,无防水要求,地基较好的情况可以选用。对于抗震设防的区域可采用加柱基拉梁,采用筏板基础和钢筋混凝土交叉条形基础同样适用。对于没有地下室,承载能力较大,地基较差,为了增强整体性,柱下可选用连结墙下条基和交叉条形基础,如还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或变形要求,可采用筏板基础。剪力墙结构无地下室或有地下室,地基较好,无防水要求,宜选用交叉条形基础,当有防水要求时,可采用箱形基础或筏板基础。
(2) 桩基进入地基持力层最小深度的确定
桩端的持力层应该选择那些较硬的上层或岩层。对于粘性土,粉土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2倍的桩半径:砂土及强风化软质岩不宜小于1.5倍的桩半径:对于碎石土及强风化硬质岩不宜小于1桩半径,且不小房屋基础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荷载大小和分布情况、建筑体型不超过0.5米,嵌岩深度在可嵌入灰岩或其他未风化硬质岩时可以适当减少,但不宜小于0.2米。
(3)后浇带的设计
调整地基初期,后浇带的带宽因为不均匀沉降应控制在800~1000毫米。自基础开始在各层相同位置直到裙房屋顶板以及内外墙体均设后浇带。应采用比原构件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作为后浇带内的混凝土。后浇带两边粱板在施工时必须支撑好,拆除必须到后浇带封闭并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后浇带解决问题是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自收缩,它对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应力集中没有效果,更不能替代伸缩缝。后浇带部位的钢筋应连续通过,一般不宜断开,即只将后浇带处的混凝土临时断开。但有时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不允许留后浇带。在结构设计图纸上应该明确表示出来基础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可以设置防水板并增设一道附加舫水层在基础后浇带下。
3.3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柱抗震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结合经验,为了设计中解决钢筋混凝土的抗震问题,在设计中我们一般会坚持柱子比梁子强度高的设计原则,这样就能使建筑物能够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标。这种方式主要是考虑梁的损坏对于整个建筑物的影响是局部的可以进行维修,而柱的损坏就可能会对整个建筑结构的受力产生影响。可是设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对于建筑物柱的强化不是越高越好,这样会让柱产生过高的轴压比,在大地震发生的时候过高的轴压比会使得建筑物的边柱附加最少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轴力,这样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所以,这种方式不是一定能够解决建筑物倒塌的可能性。以下几个方面同样的也要我们注意:
(1)确保建筑物的柱轴压比在各种建筑物中不能超过百分之一,需要合理的对这比例进行控制。重点部位的配筋和柱断面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处理,一般需加强边柱和对角柱和加密箍筋。
(2)对于框架柱和小截面柱的钢筋配置,科学上是保证不会低于20,为了增强矩形柱面的稳定性,我们对其采用对称配筋的方法。
(3)梁配筋要选用正当的设计方式,对于梁中部的配筋是需要加强的部分,便于形成梁铰机制,依据情况适当的降低支座部分的配筋。这样就能够在发生地震的时候增强了柱实际上的负荷能力。
4 结束语
建筑结构设计作为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所以设计人员不能忽略任何一个基本的构件深刻理解规程和规范的含义,还要与其他专业密切配合。,通过加深对当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一般问题的认识与探究,提高自身的结构设计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建筑质量,使得建筑行业能够不断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邹连杰 ,陆来源, 张伟波. 浅析建筑结构设计. [J]. 2013(12)
[2]高伟. 浅析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J].2012(35)
[3]赵良华, 张春霞. 浅析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相关问题. [J].2012(36)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内容;建筑分类;相关问题
1 引言
当前国内的建筑行业迅速的发展,对于各种房屋建筑面积的要求不断上升,建筑房屋的设计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随着综合性建筑的发展使得体型和平面布置同样的变得越来越繁琐,结构体系也更加多样化。但是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设计实际建筑结构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因为设计人员的疏漏或其他原因而导致的一些问题,这一类问题在一定程度影响着房屋建筑的质量。由于建筑的结构设计和人民安居乐业以及建筑经济息息相关,所以作为一名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工作人员,需要充分的了解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和它的设计特点,只有做到这一点的设计人员才能真正的设计出以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确保质量、安全适用为标准的建筑结构。
2 建筑结构设计的类型及基本内容
2.1 建筑结构的类型
根据建筑物对于使用功能的要求,使得建筑结构有许多不同的类型。用途不同,使得建筑物拥有工业、民用建筑两种。对于建筑物所要求的层数不同,可以分为单层建筑、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根据建筑物结构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可以分为:木、砌体、混凝土、钢和混合的结构等。所建的楼层结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排架、框架、剪力墙、筒体和大路结构等。
2.2 设计建筑结构的基本内容
2.2.1 结构设计的程序
结构设计是建筑物的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物每一部分的设计都应围绕设计的四个基本要求:即功能要求、美观要求、经济要求和环保要求。一个建筑物能够发挥其使用功能的基础在于建筑结构,设计一种建筑结构包涵4个步骤(1)方案设计(2)结构分析(3)构件设计(4)绘施工图。
2.2.2 建筑物结构设计的要求
为了保证设计建筑结构的可靠程度度达到设计要求,必须遵循以下要求进行设计:①计算内容:结构构件应进行计算所能承载的极限程度和验算在正常的使用下所能达到的极限状态,如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应进行疲劳强度验算;②结构上同时发生多种作用效应时,应分别分析求出每一种作用下的效应,计算出最可能出现的不利组合;③抗震设计:根据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不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的建筑结构。对应不同的抗震等级,有不同的计算和构造要求。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为六至九度
3 建筑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3.1存在的使剪力墙砌体结构挑梁产生裂缝的因素
沿街的楼屋,一般是以多层砌体结构的上部和以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底部组成的房屋。这种房屋的建筑结构叫作底层框架剪力墙砌体结构。一般是为了能够有一种经济的房屋空间而选用这种房屋结构。为了增加房屋使用面积,有些设计师只是追求单调的建筑立体表面的样子,挑梁在各层设计都有,二层以上的一部分横墙和外层挑墙移到了悬挂的挑梁上。但实际上,一般在临街砌体结构房屋中才会出现结构的底层挑梁负荷大部分建筑重量出现裂缝。因为在原本的设计中各层的挑梁都是按照这种情况来设计的。但是实际结构中都是整体砌筑悬挑梁上部墙体,这样不符合原先设计中的那种情况。所以需要改变原先的计算简图和受力路线,或者注意施工工序和施工顺序。
3.2 设计地基结构时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和设计基础类型
房屋基础设计应综合考虑建筑物所处位置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还有它们承载的大小以及分布的情况、建筑样式与要达到的功能要求、旁边建筑的情况、施工的条件和供应的材料以及所处地区抗震烈度等,然后结合减少开销选取适合的基础型式。砌体结构可选取如灰土条形基础、C15 素混凝土条形基础、四合土条形基础和毛石混凝土条形基础等形式的刚性条形基础。对于多层内框架的结构,这种结构的地基比较较差、无地下室而且荷载较大,为了能够增强整体性,减少不均匀沉降,可选用形似十字交叉的梁条形基础。当基础的宽度大于2.5米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也就是柔性基础。如果上述情况中介绍的各种基础类型都不能达到对于所需建筑物的要求,而且不适宜采用人工地基或桩基,可采用筏板基础(无梁或有梁)。这种形式具有框架结构,而且有地下室、对于防水的要求高、上部结构能够严格要求不均匀沉降。柱网比较均匀时,可选用箱形基础,柱网不均匀时,可选用筏板基础。独立柱基对于有地下室,柱网、荷载较均匀,无防水要求,地基较好的情况可以选用。对于抗震设防的区域可采用加柱基拉梁,采用筏板基础和钢筋混凝土交叉条形基础同样适用。对于没有地下室,承载能力较大,地基较差,为了增强整体性,柱下可选用连结墙下条基和交叉条形基础,如还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或变形要求,可采用筏板基础。剪力墙结构无地下室或有地下室,地基较好,无防水要求,宜选用交叉条形基础,当有防水要求时,可采用箱形基础或筏板基础。
(2) 桩基进入地基持力层最小深度的确定
桩端的持力层应该选择那些较硬的上层或岩层。对于粘性土,粉土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2倍的桩半径:砂土及强风化软质岩不宜小于1.5倍的桩半径:对于碎石土及强风化硬质岩不宜小于1桩半径,且不小房屋基础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荷载大小和分布情况、建筑体型不超过0.5米,嵌岩深度在可嵌入灰岩或其他未风化硬质岩时可以适当减少,但不宜小于0.2米。
(3)后浇带的设计
调整地基初期,后浇带的带宽因为不均匀沉降应控制在800~1000毫米。自基础开始在各层相同位置直到裙房屋顶板以及内外墙体均设后浇带。应采用比原构件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作为后浇带内的混凝土。后浇带两边粱板在施工时必须支撑好,拆除必须到后浇带封闭并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后浇带解决问题是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自收缩,它对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应力集中没有效果,更不能替代伸缩缝。后浇带部位的钢筋应连续通过,一般不宜断开,即只将后浇带处的混凝土临时断开。但有时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不允许留后浇带。在结构设计图纸上应该明确表示出来基础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可以设置防水板并增设一道附加舫水层在基础后浇带下。
3.3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柱抗震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结合经验,为了设计中解决钢筋混凝土的抗震问题,在设计中我们一般会坚持柱子比梁子强度高的设计原则,这样就能使建筑物能够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目标。这种方式主要是考虑梁的损坏对于整个建筑物的影响是局部的可以进行维修,而柱的损坏就可能会对整个建筑结构的受力产生影响。可是设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对于建筑物柱的强化不是越高越好,这样会让柱产生过高的轴压比,在大地震发生的时候过高的轴压比会使得建筑物的边柱附加最少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轴力,这样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所以,这种方式不是一定能够解决建筑物倒塌的可能性。以下几个方面同样的也要我们注意:
(1)确保建筑物的柱轴压比在各种建筑物中不能超过百分之一,需要合理的对这比例进行控制。重点部位的配筋和柱断面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处理,一般需加强边柱和对角柱和加密箍筋。
(2)对于框架柱和小截面柱的钢筋配置,科学上是保证不会低于20,为了增强矩形柱面的稳定性,我们对其采用对称配筋的方法。
(3)梁配筋要选用正当的设计方式,对于梁中部的配筋是需要加强的部分,便于形成梁铰机制,依据情况适当的降低支座部分的配筋。这样就能够在发生地震的时候增强了柱实际上的负荷能力。
4 结束语
建筑结构设计作为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所以设计人员不能忽略任何一个基本的构件深刻理解规程和规范的含义,还要与其他专业密切配合。,通过加深对当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一般问题的认识与探究,提高自身的结构设计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建筑质量,使得建筑行业能够不断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邹连杰 ,陆来源, 张伟波. 浅析建筑结构设计. [J]. 2013(12)
[2]高伟. 浅析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J].2012(35)
[3]赵良华, 张春霞. 浅析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相关问题. [J].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