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价值考量、现实意蕴、实践理路三个维度剖析"四史"学习教育是澄明"四史"价值,助推其落地生根的内在要求。准确把握党和国家所处历史方位、理解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自信是其价值考量;纠治现实历史虚无主义、涵养孕育科学历史思维、凝聚历史价值共识合力是其现实意蕴;协同常态保障,推进其常抓常新、抓住节点重点,助力其走深走实、讲好中国故事,推动融入日常是其实践路径。
【基金项目】
:
2019年度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项目“用‘讲好中国故事’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学”(项目编号:SZTSJH2019-3-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价值考量、现实意蕴、实践理路三个维度剖析"四史"学习教育是澄明"四史"价值,助推其落地生根的内在要求。准确把握党和国家所处历史方位、理解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自信是其价值考量;纠治现实历史虚无主义、涵养孕育科学历史思维、凝聚历史价值共识合力是其现实意蕴;协同常态保障,推进其常抓常新、抓住节点重点,助力其走深走实、讲好中国故事,推动融入日常是其实践路径。
其他文献
高中党史教学应力求达到理性引领与情感升华的统一。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需兼顾历史发展逻辑、教材叙述逻辑与学生成长逻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将学生的个体感受与国家探索、时代课题融汇起来,以期最终实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效果。
思政课程育人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成长奠基的重要途径。思政学科的教师应深刻领会课程的编写原则、总体设计,全面把握课程框架、呈现方式及其意图,立足课堂、回归生活、注重体验、与时俱进、创新渠道,充分挖掘"四史"教育元素,让红色基因照亮孩子生命,用好思政课程,培养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部署"四史"教育。在高校开展"四史"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四史"教育可以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四史"教育,要强化高校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四史"学习积极性;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主导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增强"四史"教育吸引力。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将坚定理想信念和"四史"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作为高校思政课之一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无疑正是高校"四史"教育的重要平台。
了解基层"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特点,掌握有效方法,进一步增强党员政治意识,牢记使命初心、传承红色基因,守正创新、抓住机遇,在新的长征路上,对"锐意进取、勇开新局"有着积极的意义。
面对高校师生开展的"四史"教育不是简单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它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四史"与新闻传播史课程不仅在内容上有交叉,两者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也高度一致。"四史"教育融入新闻传播史课程,对学生的引领价值不容忽视,教师在教学理念上需要高度重视,围绕"四史"教育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活动,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实现"四史"教育与新闻传播史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
党的四史承载了很多的精神要素,包含了当代高校生应该具备的多项核心素养。当代高校的共青团工作,更是承载力推动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引领学生具备高尚道德情操、鼓励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等多项任务目标。高校共青团工作的优化创新,自然也应该被摆在高校战略发展的核心高度之上,应该被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四史"教育活动和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高度整合对接,这也成为未来高校共青团工作发展的新趋向。但是从现状来进行分析,在高校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四史"学习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学好弄通做实"四史"教育提供了理论遵循,也为推动"四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根本指导。新时代推进高校"四史"教育,需要坚持历史导向,加强价值引导,强化问题意识,推动创新引领,从而准确把握"四史"教育的主要内容、内在价值、现实依据以及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