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18日0时至24时,武汉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零例,新增疑似病例零例。首次出现的“双零”,承载了无数人的汗水与期盼。至此,在英勇顽强的疫情阻击战中,形势根本转变,武汉人民胜利在望。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武汉封城
2019年年底,武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露出苗头。不过,由于来自医院的信息并没有被迅速有效处理,此时的武汉,据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一名医生回忆,“一边是医院救治压力与日俱增,一边是社会防控松懈。下班后,看到大量市民依然没有任何防护举措,不戴口罩,逛街,购物,聚餐”。
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1月20日,武汉市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全市疫情防控。当晚,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肯定存在人传人现象。一场疫情阻击战打响了。武汉,成了关键所在。
1月23日凌晨2点,武汉宣布封城!壮士断腕,史无前例。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回忆,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到武汉检查疫情防控工作,“带着中央、带着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武汉进行交通的隔离,这是外防输出、内防扩散的重要措施,正是这项措施保护了全国,保护了武汉”。
4月8日,武汉即将“解封”。“正是因为有了武汉人民的牺牲和奉献,有了武汉人民的坚持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疫情防控的积极向好态势。”习近平总书记对武汉人民饱含深情的讲话,浸润人心。
紧急驰援
荆楚起疫情,白衣闻战令。“到武汉去”“到湖北去”,请战的呼声,在各地医院此起彼伏。“疫情发生后,我就做好了赶赴武汉的准备。我是党员,又是护士长,肯定得先上。”甘肃省妇幼保健医院儿童急诊科护士长刘萍说。“其实大家都准备好了,通知一到,男女护士们都剃了光头,这样在病房更利索。”至3月8日,全国有346支医疗队,4.26万白衣战士,驰援武汉和湖北。为了尽快到达武汉,超过8000人的医疗队伍,直接包机空中飞驰,分秒必争。
为了尽快搞准致病机理,寻找可行可用的治疗方法,国内顶尖医疗队伍和医疗专家赶赴武汉。从钟南山、李兰娟、王辰、黄璐琦,到陈薇、乔杰等多位業内著名专家,日夜在荆楚大地上奔波,追踪、查寻、会商。院士张伯礼过度疲惫致病,在武汉做了胆切除手术,笑称“和武汉人民肝胆相照”。
3月17日,随着病患不断减少,有40多支医疗队、3000余名医护人员开始撤离武汉。此后,至3月底,3.5万名驰援勇士返回各自的岗位。
应收尽收
封城,只是打赢武汉保卫战的第一步。封城后如何防控,才是决定疫情阻击战的关键。
一方面,病床无法满足救治需求,大量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无法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密切接触者被迫游走在大街小巷。尽管武汉2月2日宣布对这“四类人员”集中收治隔离,但是“人等床”的窘境,使实现这一目标异常艰难;另一方面,源头防控,要从街道社区、居民小区做起。武汉市有1377个社区居委会,7100多个小区。每个社区工作人员仅10人左右,难以完成扎牢织密社区防控“第一关”的基础性任务。
紧要关头,一个重要建议汇报到中央指导组并迅速形成决策部署:征用一批体育馆、会展中心、培训中心等大空间场地,改造成“方舱医院”,作为隔离收治场所,将所有轻症病人集中进行医疗照顾与观察。2月3日形成决议,2月4日动工改建。2月5日,首个方舱医院武昌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开舱”。这一神速,是继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之外的又一次“方舱速度”。“方舱”的迅速投入使用,“人等床”的现象开始得到缓解。由此,武汉市打响了“应收尽收”的总攻战。
2月13日,湖北和武汉换帅。一场更扎实、更坚决的“应收尽收”攻坚战展开,更多市区部门干部作为“下沉干部”,进入社区街道,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得到更好落实。方舱医院,此时显示出关键性作用。2月20日,“人等床”终于变为“床等人”。
守望相助
疫情阻击战也是一场后勤保障战。疫情突然暴发,封城紧急实施,各种防护物资紧缺。全国众多企业捐款捐物。携手奋战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在全球惊叹的中国速度背后,是无数双毫不犹豫的援手。
当接到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消息,中建三局将士发出了齐刷刷请战的声音。战“疫”集结号吹响,一支支建设队伍迅速向武汉挺进。几千名工人在机器轰鸣声中,迎来庚子年第一个黎明。
一边是防护物资,另一边是生活保障。数万集结武汉的医护人员,上千万市民居家隔离,生活供应如何保障?没有人犹豫。餐饮大佬们一致行动,以平时三分之一的人力,加班加点,承担了所有一线医护人员、住院病人包括隔离点人群、基层一线防控队伍,以及其他应急防疫人员餐饮保障。
农历大年三十,河南退伍军人王国辉带着20个村民,一上午采摘了5000多斤蔬菜。顾不上歇口气,他自驾400多公里,当晚赶到武汉,将蔬菜捐给火神山医院项目部。“听说这一车菜不是卖钱,要捐给武汉,大家伙儿马上就响应了。”王国辉说,“我是种菜的,就想用这种方式为武汉尽一份心。”
力挽狂澜
进入3月份,疫情数据开始不断向好。随着患者大批出院,武汉16家方舱医院陆续迎来休舱。3月12日,中央指导组副组长、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在与企业家座谈时进一步分析:“疫情防控的‘第一仗’大局已定、胜利在望。”
这天下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ICU隔离病区彻底关闭,剩余病人转送至雷神山医院。同样在这一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总体上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
3月17日,远道而来的医护人员开始分批撤离武汉。他们的撤离,让武汉人民百感交集。“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的赞许与鼓励,激励人心,鼓舞人心。
战“疫”尚未结束,奋斗不能停止。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依然在奋勇向前。
(《经济日报》 2020.3.30)
武汉封城
2019年年底,武汉。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露出苗头。不过,由于来自医院的信息并没有被迅速有效处理,此时的武汉,据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一名医生回忆,“一边是医院救治压力与日俱增,一边是社会防控松懈。下班后,看到大量市民依然没有任何防护举措,不戴口罩,逛街,购物,聚餐”。
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1月20日,武汉市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全市疫情防控。当晚,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肯定存在人传人现象。一场疫情阻击战打响了。武汉,成了关键所在。
1月23日凌晨2点,武汉宣布封城!壮士断腕,史无前例。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回忆,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到武汉检查疫情防控工作,“带着中央、带着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武汉进行交通的隔离,这是外防输出、内防扩散的重要措施,正是这项措施保护了全国,保护了武汉”。
4月8日,武汉即将“解封”。“正是因为有了武汉人民的牺牲和奉献,有了武汉人民的坚持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疫情防控的积极向好态势。”习近平总书记对武汉人民饱含深情的讲话,浸润人心。
紧急驰援
荆楚起疫情,白衣闻战令。“到武汉去”“到湖北去”,请战的呼声,在各地医院此起彼伏。“疫情发生后,我就做好了赶赴武汉的准备。我是党员,又是护士长,肯定得先上。”甘肃省妇幼保健医院儿童急诊科护士长刘萍说。“其实大家都准备好了,通知一到,男女护士们都剃了光头,这样在病房更利索。”至3月8日,全国有346支医疗队,4.26万白衣战士,驰援武汉和湖北。为了尽快到达武汉,超过8000人的医疗队伍,直接包机空中飞驰,分秒必争。
为了尽快搞准致病机理,寻找可行可用的治疗方法,国内顶尖医疗队伍和医疗专家赶赴武汉。从钟南山、李兰娟、王辰、黄璐琦,到陈薇、乔杰等多位業内著名专家,日夜在荆楚大地上奔波,追踪、查寻、会商。院士张伯礼过度疲惫致病,在武汉做了胆切除手术,笑称“和武汉人民肝胆相照”。
3月17日,随着病患不断减少,有40多支医疗队、3000余名医护人员开始撤离武汉。此后,至3月底,3.5万名驰援勇士返回各自的岗位。
应收尽收
封城,只是打赢武汉保卫战的第一步。封城后如何防控,才是决定疫情阻击战的关键。
一方面,病床无法满足救治需求,大量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无法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密切接触者被迫游走在大街小巷。尽管武汉2月2日宣布对这“四类人员”集中收治隔离,但是“人等床”的窘境,使实现这一目标异常艰难;另一方面,源头防控,要从街道社区、居民小区做起。武汉市有1377个社区居委会,7100多个小区。每个社区工作人员仅10人左右,难以完成扎牢织密社区防控“第一关”的基础性任务。
紧要关头,一个重要建议汇报到中央指导组并迅速形成决策部署:征用一批体育馆、会展中心、培训中心等大空间场地,改造成“方舱医院”,作为隔离收治场所,将所有轻症病人集中进行医疗照顾与观察。2月3日形成决议,2月4日动工改建。2月5日,首个方舱医院武昌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开舱”。这一神速,是继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之外的又一次“方舱速度”。“方舱”的迅速投入使用,“人等床”的现象开始得到缓解。由此,武汉市打响了“应收尽收”的总攻战。
2月13日,湖北和武汉换帅。一场更扎实、更坚决的“应收尽收”攻坚战展开,更多市区部门干部作为“下沉干部”,进入社区街道,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得到更好落实。方舱医院,此时显示出关键性作用。2月20日,“人等床”终于变为“床等人”。
守望相助
疫情阻击战也是一场后勤保障战。疫情突然暴发,封城紧急实施,各种防护物资紧缺。全国众多企业捐款捐物。携手奋战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在全球惊叹的中国速度背后,是无数双毫不犹豫的援手。
当接到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消息,中建三局将士发出了齐刷刷请战的声音。战“疫”集结号吹响,一支支建设队伍迅速向武汉挺进。几千名工人在机器轰鸣声中,迎来庚子年第一个黎明。
一边是防护物资,另一边是生活保障。数万集结武汉的医护人员,上千万市民居家隔离,生活供应如何保障?没有人犹豫。餐饮大佬们一致行动,以平时三分之一的人力,加班加点,承担了所有一线医护人员、住院病人包括隔离点人群、基层一线防控队伍,以及其他应急防疫人员餐饮保障。
农历大年三十,河南退伍军人王国辉带着20个村民,一上午采摘了5000多斤蔬菜。顾不上歇口气,他自驾400多公里,当晚赶到武汉,将蔬菜捐给火神山医院项目部。“听说这一车菜不是卖钱,要捐给武汉,大家伙儿马上就响应了。”王国辉说,“我是种菜的,就想用这种方式为武汉尽一份心。”
力挽狂澜
进入3月份,疫情数据开始不断向好。随着患者大批出院,武汉16家方舱医院陆续迎来休舱。3月12日,中央指导组副组长、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在与企业家座谈时进一步分析:“疫情防控的‘第一仗’大局已定、胜利在望。”
这天下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ICU隔离病区彻底关闭,剩余病人转送至雷神山医院。同样在这一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总体上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
3月17日,远道而来的医护人员开始分批撤离武汉。他们的撤离,让武汉人民百感交集。“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的赞许与鼓励,激励人心,鼓舞人心。
战“疫”尚未结束,奋斗不能停止。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依然在奋勇向前。
(《经济日报》 20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