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欣赏中感知民族音乐的无限魅力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eh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民族音乐是我们国家的艺术瑰宝,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堂,教师要针对教材中的民族音乐引导学生进行欣赏,让学生在多彩的课堂,感知民族音乐的无限魅力。本文针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民族音乐欣赏展开详尽的论述,从结合视频舞蹈欣赏、借助课件探究、运用情境创设这三个角度,帮助学生全面感受民族音乐的精髓所在,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关键词】 民族音乐;艺术瑰宝;小学阶段;无限魅力
  《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中国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善于将本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到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小学音乐教材中有很多民族音乐的听赏内容,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针对这一部分的内容,展开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欣赏课堂中,展开科学的聆听,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感知民族音乐的无限魅力,达到高效欣赏的教学目的。
  一、结合舞蹈视频,感知独特曲风
  在欣赏民族音乐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民族舞蹈的相关内容,通过欣赏各民族独具特色的舞蹈,来感知民族音乐独特的曲风,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各民族有各民族的歌舞特点,歌曲与舞蹈结合在一起,呈现出更为丰富的民族艺术内容,帮助学生深刻感受民族艺术的无限魅力。
  例如:在欣赏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时,教师在欣赏过程中加入了舞蹈视频的欣赏,帮助学生充分感知该民族的音乐曲风特色。《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首傣族经典名曲,傣族音乐具有委婉柔美的特点,在傣族舞蹈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傣族音乐的独特曲风,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加入了舞蹈的欣赏教学,帮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走进傣族民族艺术,感知它的无限魅力。傣族舞蹈《月光下的凤尾竹》的版本有很多,教师选择一些欣赏性较高的作品,带到课堂中,引导他们对比欣赏,感知舞蹈的优美,在曼妙的舞蹈中培养学生对傣族音乐的喜爱之情,让欣赏课堂精彩生动。音乐欣赏借助舞蹈的视频观摩,实现了欣赏课堂的丰富性,学生们在音乐课堂载歌载舞的氛围带动中,体验了欣賞课堂的无限快乐,达到了高效欣赏民族音乐的目的。
  为了帮助学生深刻感知民族音乐,教师在课堂中融入了舞蹈的视频教学,引导学生在视频的观摩中,感知傣族舞蹈的曼妙,体验傣族音乐的柔美,把握其独特的音乐曲风。
  二、借助课件探究,深入了解作品
  在欣赏民族歌曲的时候,教师要针对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可以借助多媒体的课件展开生动探究,让课堂欣赏进行得更加深入透彻,为歌曲的有效聆听做好铺垫。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教师在课前要做大量的充足准备,针对歌曲的有关问题展开具体的搜索,将歌曲创作的背景资料整理成生动的课件带到课堂中,帮助学生完成高效聆听。
  例如:在学习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歌曲的创作故事及歌曲曲风展开了生动的讲解。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全面的学习,让学生们知道《太阳出来喜洋洋》是一首四川民歌,词曲作者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金鼓先生,演唱者是我国著名的歌唱家蔡绍序。随后教师针对这首歌曲的创作过程,借助多媒体辅助讲解,帮助学生全面认知。这首歌曲的诞生经历了反反复复的多次修改,金鼓先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振奋人心的歌曲。后来在一次聚会上蔡绍序当场演唱了此歌,得到了在场听众的一致好评,后来金鼓和蔡绍序进行了多次的探讨及完善,呈现了如今的这首经典之作。这首歌曲曲式结构简单明了,歌词内容通俗易懂,通过欢快的节奏来展现情绪的乐观爽朗,将山民们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生活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至今仍广为流传。教师借助课件的生动教学,帮助学生实现了对作品的全面了解。
  为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民族音乐的创作及风格,教师借助媒体课件,展开详细的讲解和探究,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有更清晰的认知,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三、运用情境创设,把握情感内涵
  在民族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情境的创设,展开生动的欣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实现更为深入的学习。情境创设能有效带动学生的欣赏情绪,帮助他们投入地聆听并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活动,让课堂欣赏在活跃的氛围中高效进行,达到顺利教学的目的,呈现更为生动的欣赏课堂。
  例如:在民族音乐《江南好》的欣赏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感知苏州的民族艺术,进行巧妙的课堂情境创设,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情感内涵,感知江南民族音乐的无限魅力。教师在课堂之初,结合所听赏的音乐《江南好》进行了诗歌的朗诵,借助一首白居易的《忆江南》来进行配乐的诗朗诵,将学生带入一种绝美的意境之中。在朗读诗词聆听音乐的同时,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江南的美景图画,让学生在视听的双重作用中,有效激发内心的情感共鸣,实现作品情感体验的最佳效果。在作品的聆听中,教师为了创设生动的情境,结合古诗词及动人的江南图画,来营造江南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江南风景之美,激发他们愉悦的情绪,让他们享受于音乐的美妙之中,培养学生对江南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教师引导学生在细腻的聆听中,感受乐曲旋律的流畅优美,情绪的欢快活泼,准确把握情感内涵,实现高效欣赏。
  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把握民乐欣赏中的情感内涵,运用恰如其分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配乐诗朗诵的意境中,在优美图画的视觉引导下,充分感知江南乐曲的优美动人,引发学生对江南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总之,在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中,教师要运用生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欣赏民族音乐,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民族艺术的无限魅力,培养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在民族艺术的盛宴中陶冶情操、愉悦身心,让音乐课堂丰富而精彩。
  【参考文献】
  [1]丁梦娇.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时代教育,2016(18).
  [2]潘菲.浅谈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7(22).
  [3]徐惠琴.小学民族音乐“参与—体验”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6(10).
其他文献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国内企业必须推进现代管理制度的落实,企业内部控制就变得尤为重要,国内企业应该充分重视自身在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
介绍适用作水泥高效早强减水剂的磺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合成法及性能.加入水泥量0.8%的树脂,在坍落度相同条件下.减水率达20%,混凝土抗压强度3天期提高30%。
【摘 要】 初中阶段,学生初次正式接触物理学科,内容丰富的物理知识虽然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也给学生识记和掌握知识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顺学习思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透彻理解知识点,而且可以使学生构建整体知识框架,掌握高效学习的方法。本文拟从课前预习、降低记忆难度、理清知识脉络、考前复习总结四个方面,论述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省甘南州临潭县职业技术学校  有这样一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体现了每个人的思维差异性。创新是体现在差异上的。但是,在语文教学中,不少老师就扼杀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为他们只会根据自己的思维给出唯一的解答。我们都知道语文题中有时候会出现“言之有理即可”这样的字眼。这是因为语文并不是像数学、物理、生物那种只分对错的学科,在语文中,有时候,正是这些差异才使之五彩缤纷。所以
在工程中,工程造价管理是贯穿整个过程中相当重要的环节,但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建筑市场中,我国传统工程造价管理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比如不能及时地把工程动态信息有效地整合
通过对新小黑麦1号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光合速率(Pn)、基础荧光(Fo)随光强的变化呈相同的变化趋势;而光化学效率(Fv/Fm)、最大荧光(Fm)则相反,而在抽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