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和他的游乐场

来源 :大视野iLOOK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叔是懒人业余餐厅的创始人,所谓“懒人”,政法大学政治学科班出身,却一天都没有从事过自己的专业。在餐饮业半玩半做了二十余年,经他的手开出了很多家为食客们津津乐道的餐厅。从小小的元亨鱼馆到开成连锁的大红灯笼火锅店再到屯子里热热闹闹的金谷仓,这个城市的从西到东,都有三叔留下的美食记忆。
  三叔是个随性的人,开每一家餐厅的时候,他都享受着开发美食、吸引食客、结交朋友的快乐。但当他创意枯竭,餐厅进入常态化经营的时候,他会因为心生厌倦而离开,哪怕餐厅蒸蒸日上生意兴隆。他形容自己的人生准则为四个“好”字:好吃、好喝、好看、好玩。这个“好玩”,兴许就是最重要的一个好。懒人业余餐厅这个品牌,就是一个“好玩”出来的结果。
  要追溯这件事,需要说到1998年。三叔在去十三陵游玩的时候发现了很多梨木堆积如山,这些木头让他童年时期对于木头的记忆和情结侵袭而至。三叔对我说,和木头有关的记忆是和童年里对于饥饿的记忆息息相关的。那时富顺的桉木刨花纹理看起来很像鸡胸肉,小孩子因为饥饿看见了总是忍不住捡起来吮吸,木头的香气就在那时存在于记忆当中。再长大一些的时候,他开始喜欢去木工坊玩耍,那些手工艺人的工具成了他儿时最喜爱的玩具。在十三陵邂逅的梨木让三叔心底关于“好玩”的念头再次活跃起来,于是他决定将它们带出山去。这些梨木用130卡车足足拉了150车,而对木工并不熟悉的三叔买了木材学、防腐学、木材工艺学等类别的书籍,自学成才做起了木匠。他做了木雕、木头家具,也开始学着做起了室内装修设计。三叔的本事就在于当他想要“玩”一件事的时候,就一定会拼上全力将这件事做得漂亮。他的设计和家具作品我们依然可以在一家一饭堂、杨二的泸沽湖博物馆等地方见到,一月刊专栏曾写过的查查厨房也在三叔设计装修的“雅债”空间里。三叔“玩儿票”的青瓷还在2008年奥运期间作为礼品送给过罗格夫人。


  当做木匠变成了三叔的主业之后,他也并未放弃对“好吃”的追求。融合设计工作室食堂作为懒人业余餐厅的前身,就是他开给自己和设计工作室同事们的真真正正的食堂。一个小厨房、三个厨子、四个合伙人,大家在小院儿里吃饭、晒太阳、斗地主,悠悠闲闲地打发过去了2008年夏天之后小事业有些萧条的时光。再后来,很多到食堂吃过饭的客户和朋友都不时会惦记着那里的美食,撺掇着他在餐饮界重出江湖。2011年春节后,懒人业余餐厅的第一家店正式开张。
  懒人业余餐厅其实无须我多写,有很多美食媒体和食客都对它赞誉有加。作为一个挑剔的食客和诚实的生意人,他的店里都是上选的食材、用心的手艺。没有靠谱的食材之时,菜单上宁可没有这道菜他也不愿意糊弄大家的味蕾。他指导厨师们作出的菜都是他记忆中最美好的盐帮味道。三叔的菜,扎实、美味、不浮夸、不做作。三叔也是个好客的生意人,很多客人都成为了他的老朋友。每次店里到货新鲜的食材他就会欢天喜地叫上朋友们来尝鲜:蹄花汤、鸡枞、松茸,过期不候地和大家一起分享。做三叔的朋友,真的很有口福。
  至于璃墟集合空间,则是三叔在2014年的一个新天地:一家开在小剧场里的“高大上”的面馆。这个空间曾经在电视剧《女人帮》里作为后台会所多次出现,还曾在影片《私人订制》中出现那个弹棉花的场景,同时也是北京室内爱乐乐团的排练场地。三叔要在这里开一家能够满足味蕾记忆的面馆,结合山西人对制面本身的了解和四川人丰富美味的浇头,实现他自己在京城吃到钟意面条的心愿。
  这家面馆最重要的概念是现磨小麦,这是三叔由现磨咖啡的概念得来的灵感。他计划把全国不同产地的麦子都收集到这里供食客们品选,每个人都可以挑选自己喜爱的产地的麦子以磨面机加工制成面条。这些面条与工厂制品的不同在于,工厂里制面一般会选择一年以上出粉率较高的小麦,而这些小麦由于久置,会挥发流失一定的芳香物质,口感和气味都不如饱满挂浆的新小麦香甜。这些新小麦的面粉除了做成面条之外,还会做成麦粑、燕窝粑、猪儿粑、火龙包等还原童年美味的点心,我依然记得用以实验的新麦子送来的那天,麦粑香气扑鼻的味道。甜甜的麦浆里什么都不添直接下锅煎制,然后热腾腾香喷喷地端上来,一口下去满口清甜。
  至于面的浇头,三叔也追求食材的极致。一碗红烧牛腩面,要用褐牛肉和内蒙古小土豆,土豆不仅是块状,还要用搅拌机将一部分打成泥,这样的汤汁会更浓郁醇厚;同样的道理还应用在酸菜鱼面的汤头中,将一部分鱼肉打成鱼泥,会令浇头更加鲜美。鸡杂面的浇头全都是当天杀的一年半以上散养鸡的鸡杂,鸡肉则融入了鸡汤面,四五只鸡、十斤棒骨、两斤烧皮爆锅后的五花肉,佐以陈年墨鱼干贝久炖而成。鸡汤面的容器是一只铁钵,在盛面之前,铁钵要用大火灼过,鸡汤倒进去会因为高温而翻花儿。俗话说一滚当三鲜,这原本就鲜美的鸡汤面在滚热的铁钵之中更是美味异常。
  三叔说起这家面馆,就像一个小孩儿在讲述他心爱的游乐场一样兴奋异常。这是他的一个新鲜尝试,未来还会将自酿的鲜啤、单一麦芽的威士忌和烘培爱好者们手作的甜点引入这个空间里,让大家一起享受这个空间的乐趣。他说他并没有什么特别“高大上”的理想,只是因为自己想吃上一碗可口的好面,又恰巧邂逅了这个纯艺术的空间,便尽力希望将这家可以看到艺术展、听到乐团现场、铺台布点蜡烛、用精致餐具吃极致食材的面馆做成一件漂亮事儿,一件即使有天消失也值得被大家记住的事儿。

其他文献
“一盏东西”吊灯来自台湾KIMU原创品牌——“柒木设计”,创新的工艺设计和典雅的中式美感,一经推出,便获得不少关注。吊灯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既有西方工业设计的简洁、大方,又有东方素雅淡然的风情,设计师坦言,“我们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深受西方创意的影响,吊灯混搭了现代工艺和古时柔软的触感,融合传统和现代的 审美” 。  初看“一盏东西”,貌似与寻常吊灯无异,但仔细观察,它却是中国
期刊
上海泰康路上有一家神奇的买手店—— TASTESHOP,店主是一对“85 后”的年轻夫妻,男主人是位来自日本的时装设计师Yutaka Onozawa(小野泽丰),女主人是加拿大华裔摄影师Viko Wu(吴昊婧),一起工作的伙伴还有网站设计和平面排版的波兰平面设计师Pitor Zalewsk以及拥有丰富高端买手店市场营销推广经验的Emifor。和别的创意人士着力于单个的作品创作不同,TASTESHO
期刊
无论当代首饰的材质和类别怎么创新和分化,首饰和人的依附关系从来未曾改变。首饰如果脱离了人,它可以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雕塑,但终究已经不再是首饰了。所以在这样一段关系里,人们很自然的以为自己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但是,这种主导在任何时候都是绝对的吗?首饰设计师孙洁的作品——《首饰是行为的延伸》,就是从这个疑问开始的。  从作品的名字来看,孙洁似乎也肯定了人对于首饰的主导作用。其实,这也正是这组作品有意思
期刊
这是一个关于永生的故事,设计师刘骁将首饰创作的行为视作对自身的观察与体悟,而不断实践的过程、个人身体与内心的状态,以及对工艺技术的要求,这些都将随着自身的成长而变化和深入,并且体现在作品的面貌中。他的最新首饰系列作品“不死的符号”就是为了呈现这样一个诚实而严肃的精神状态,并且作品和自身还一直在相互映照和影响。  “不死的符号”整套作品由20个塑料片组成,从功能上来讲,都是一个个的吊坠,其形式来源于
期刊
来自台湾桃园的郭轩妤,是独立首饰设计品牌Le Groove的设计师,她所在的这个公司运营方式挺特别,不像一般盈利的企业单位,身为基督教徒的设计师们会把祷告和教会的服务都列为公司的必需,所以她们常常将教会活动放在首位,有时会暂停一切工作全心参与。郭轩妤说:“因此,我们也创作了一系列的福音饰品,提供给基督徒们有多一点的饰品选择,到目前为止,福音类的饰品相当受青睐。”  明快的颜色是郭轩妤一直坚持的设计
期刊
人们从前对蒋梦婕的认识主要来自她在新版《红楼梦》中所饰演的林黛玉一角,而这个新生代女演员还有着更多的兴趣,她曾经在采访中自曝自己很“贪心”:芭蕾舞专业出身,演员做得风生水起,2013年又创立了自己的时装品牌“Mlle be Comely”。无论设计、拍摄还是销售,每一个环节她都会深度参与、亲力亲为。就如曾经参演的电视剧《一克拉梦想》中的“刘美丽”一样,她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设计梦想,努力探寻着时装与美
期刊
棱角分明的五角星、形制板正的中山装,红色及其在中国象征的文化与政治内涵……这一切很难不使人联想到过去那个时代。对设计师P. J而言,这或许更像一种虽则隐匿但挥之不去的氛围,尽管这些元素已经鲜少在当代日常生活中出现,但它们对文化、艺术乃至人们意识形态所造成的影响却始终挥之不去。因此,当她把自己于2013年创立的设计品牌取名为“Atelier Rouge Pékin”(中文可译为“红工作坊”),首个系
期刊
筑家,至少有三层意思:一是修建能够容纳家的房子;二是营造出家的形式,简单来说就是家居摆设、物品备办;三是筑起家的氛围和情感。在设计师姚晔俊看来,这三者是可以统一在家具设计中的。在他的设计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建筑的影子,也可以感觉到亲切细腻的情感关怀。姚晔俊在上海出生长大,小时候就喜欢画画,并乐于动手做东西,常常会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同时也不忘留意和体验生活中被人们忽视的事物。兴之所向,他大学报考了
期刊
“什么Design”?这个名称看上去让人有些困惑,或许是因为它的创始人孙昕和黄海文对设计也同样困惑不已。这两个学雕塑出身的同学虽然共同组建了这个工作室,但对于工作室是不是应该归属于设计范畴,他们也不清楚。他们更愿意把正在做的事描述为:借助某些材料、某些形式实现某些想法。可能是玩心太重,那些正儿八经的条条框框很难束缚住他们,大多时候他们也并不会把看到的作品划分归类。他们衡量设计作品唯一的标尺就是有性
期刊
杨圆圆2013年9月从英国毕业回国,现在的身份是一名艺术家。她的创作涉及摄影、装置等多种媒介。自2013年11月开始,杨圆圆持续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往返于北京市区和东北五环外的一处废弃建筑。这是她回国后开始的第一个艺术项目——“在沉船上”,她每周会前往其中一个固定的房间工作,在那里邀请不同的采访对象进行对话,也记录在这里感受和思考的一切。而这样的记录和行为将会一直持续,直到这栋被废弃的建筑拆除的那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