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性、德性、心性的析解与思考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amiy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析解了人性、德性、心性的本质特征及其内在关系,强调心性在人性改良和德性形成,以及调和二者矛盾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批判了人本教育思想在学生道德培养上的种种弊端,提出只有加强对学生积极心性、品性的培养,才能有效解决当前的德育困局。
  关键词:人性;德性;心性
  
  讨论人性、德性与心性的问题,首先要弄清几个理论前提:
  一是对人性本质之争论。人们对人性本质之争的焦点是“人性善—人性恶”“放纵—抑制”之争。但争论了几千年,至今未有定论。
  二是对人性本质的评价。人们对人性本质的评价,是在一定人类社会意识、社会需要的形态下进行的,也是在一定“社会道德标准”下进行的,没有人类社会的道德标准,就没有评价和争论,故所有评价均带有社会需要的迹象。
  三是道德教育的理论假设。人性有“本恶”一面是道德教育的理论假设前提,而德育的本质是要对人性“本恶”一面予以改良。假若人性完全“本善”,则德育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德育改造人性,是以“社会规范准则”为标准,而不是以“人性”为标准,因此德育实质是以社会公德为准绳,通过教育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来提升人的德性修养。
  一、对人性、德性、心性的析解
  (一)人性、德性、心性的定义
  人性:通常是指人的本质属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本文所讨论的人性,是特指人的最本源属性,可称为“本源人性”——更多的是指人性的自然属性,即人在经过社会化教育改造之前的本源属性或者之后残留的本源属性。因为人性的社会属性,已经受人类社会所影响,必然或多或少地带有特定社会的德性、心性的成分。
  德性:德指人的品德、道德,德性通常是指经过社会化教育和改造后的人性特质,是人类社会对人性所期待和予以改良的目标产物,可称为“社本人性”——人们企图改造“本源人性”,以达到“社本人性”。这一概念的理论前提是,人已进入人类社会并接受社会化改造。如果没有社会化改造,就没有所谓“德性”可言。当然,由于改造的程度不同,个体德性程度也不同。
  心性:心指人的心态、心品,包括个性、气质、自信、意志等要素,心性通常是指在社会化教育和改造下的人的心品特性,可称为“个体心性”——人们企图要改造人性的自然本质、所期待的个体的目标产物。人的“心性”是通过长期的积极的心品教育而逐步形成的,当然,由于个体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心性修养和心品素质也不同。
  (二)人性、德性、心性的本质特征
  人性、德性、心性相对应的是人品、德品(俗称品德)、心品,统称人的“品性”。人性、德性、心性是对人的内在本质特性的评价描述。
  1.人性的本质特征
  由于人性既有自然属性一面,又有社会属性一面;由于社会化改造后,人性的自然属性依旧有着部分残留,未能彻底改良,而人性的社会属性又或多或少地渗透着德性、心性成分,因而人性具有复杂性。这就是人性的本质特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是多面性。人性既可分为第一欲望(物欲、性欲、贪欲——自然属性)层面和第二欲望(尊严、自由、权利——社会属性)层面,又可分为真、善、美层面和伪、恶、丑层面。第二是稳固性。人性是相对稳定、顽固的,不容易被教育改造,尤其是人的第一欲望更加难以教育和改造。第三是可塑性。人性是可以通过教育改良转变的。第四是多变性。人性“真、伪、善、恶”在时空上是时常变化的,有时出现真的一面,有时出现伪的一面,有时出现善的一面,有时出现恶的一面。人性的这些特征实际上是人为的评价,即进入人类社会后,人们以“何为善、何为恶”的标准反过去评价本源人性的善恶。
  2.德性的本质特征
  德性是人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社会化改造后的新的人性本质——“社本人性”,即“本源人性”向“社本人性”改良的产物和代名词就是德性。因此,它具有伴生、次生成分。这就是德性的本质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是支配性。德性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本源人性经过社会化改良、塑造之后的产物——社本人性。德性以“社会道德标准”为前提,受社会价值所指向、所支配,带有次生性、支配性特点。第二是公德性。人性改良后的德性,明显带有社会需要的规范性、公德性特点。第三是易变性。由于德性带有次生成分和“被教育、被灌输、被强化、被支配”的成分,因此相对而言,多数人的德性不很深沉,呈易变性。第四是虚假性。由于人性具有稳定性,德性又具有次生性,故德性存在一定的虚假性——即在社会道德标准的压力和要求下,人们的道德水平和行为表现往往不是完全自觉的、情愿的、彻底的,而是为了生存和顺应社会需要而带有一定程度的掩盖、虚假。这就容易出现人性“回青”现象,也佐证了人性的多变性。
  3.心性的本质特征
  心性也是社会化改造的次生产物。但心性的改良过程不完全以社会需要、社会规范为标准,而是更多地以个体适应社会、个体幸福人生为标准,强调个体的内心修养和应有的德性行为,其形成过程带有品性成分,表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是自觉性。心性虽是从本源人性改良而来,带有次生性特点,但相对于德性而言,它的形成过程又不完全受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所强化和支配,因而是较自愿、较自觉、较自然地形成的。第二是内生性。心性虽是从本源人性改良而来,但其改良过程侧重发扬人性“本善”一面,让“本善”一面通过自我调节、修炼和抑制、控制“本恶”一面,因而具有内生性。第三是恒定性。由于心性形成是较自愿、自觉的、内生的,因而具有恒定性——这就成为人的行为表现的品质内在力量。第四是真实性。由于心性形成是较为自愿、自觉和内生的,因而固本强基,较之德性而言,它更具真实性、品质性。
  基于对心性本质特点的分析,可以发现,首先,心性、心品影响着德性、德品的形成,是德性形成的重要基础。其次,心性是人之为人的最好资本,它影响着人的知识习得、生活心态、人际关系、为人处事、工作毅力和事业成功等,最终影响人的一生发展和幸福。
  二、人性、德性、心性的关系
  (一)德性、心性是人性改造的产物
  从学理逻辑上说,德性、心性是人性改造所期待、所必要的产物:由于存在“人性本恶”的假设,才有人性改造;而有人性改造才有德性、心性之说。故德性、心性是对“人性恶”改造之后的产物。从另一角度说,个体的德品、心品反映个体的人品。
  (二)人性与德性是对立矛盾的
  从学理推断上看,人性与德性是对立矛盾的(如下图所示)。因为理论假设是:人性本恶、且相对稳定和顽固、难以改良,而道德教育的本质是要对“人性恶”进行改造,且其改造的目标是将“本源人性”转变为“社本人性”——使“恶”变“善”;改造的标准显然是“社会道德标准”——把人性的恶变为良好德性、德品;改良的方法是“抑制”——对人性的抑制。因而,德育对人性改良的要求是: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应抑制什么、禁止什么。改良与被改良之间是对立的,两者是难以调和的矛盾。
  (三)心性对人性、德性的作用
  一方面,心性是人性改良与德性形成的心理基础,只有具备良好心性的人,才有人性改良的保持和良好德性形成的可能。另一方面,心性是对人性与德性之间矛盾的调节。人性所追求的自由、快乐与德性所要求的约束、痛苦之间的矛盾,在人的意识中长期冲突和抗衡,便使人产生心理问题。而心性的重要作用,就是调节和缓解人性与德性的对立矛盾及由此导致的心理问题,使人活得不那么累。
  三、对人性、德性、心性的思考
  思考1:既然人性与德性在学理上是对立矛盾的——人性顽固地保持着本能,德性则执着地要改良人性,那么每个个体的心里,就时刻存在人性与德性的冲突和斗争,而人的“善恶两面”的表现,实际上就是人性与德性斗争的结果。如果这一推理成立,则可引申而言,人性与德育是对立矛盾的,故不应主张“德育人性化”。
其他文献
假期里,偶然读到了《向孩子学习》一书,不禁被深深吸引住了。其中的每个小故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个故事中的小主人公,都让我惊叹。我惭愧,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从未离开过孩子们的生活。却缺乏发现孩子亮点的慧眼。走进孩子心灵的耐心。  书中有一篇感人的小故事,讲的是有一位父亲去买雪茄时,他的孩子请求父亲给她们每人买一个蛋筒冰淇淋,那位父亲没加思考地脱口而出:“我没有钱。”当那位父亲拿了一盒雪茄回
一、大学本科生转专业文献概述  为了落实教育部“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的,可以申请转专业”的规定,同时为了体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全面服务学生的理念,中国各高校正在实践开放性转专业政策。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对于大学生转专业这一社会热点的研究者也随之增多。左春荣的实证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专业落差心理,专业承诺水平不高。 大学生全面自主转专业实践提高了生源质量,提升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英语互动课堂教学的模式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由此可见,教师应重视从多方面提高与学生在课堂上互动的机会。这种互动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老师单向的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是一种更高效的、双方都倾向主动沟通的双向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意研究与学生互动的有效策略,把握互动教学对课堂效率优化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互动教学;有效策略  【作者
《小学德育纲要》明确指出:“小学德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一句名言,“好习惯是人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道德资本会不断地增长,而人在整个一生中都会享受着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山东省寿光市实验小学一直坚持“小习惯,大德育”的
【摘要】创新素养被看作核心素养的高阶发展阶段,它以展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中心,目的是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发展储备优秀人才。目前,创新素养教育备受关注,而初中英语教师也要全面解放学生,让学生多体验、自觉参与,使其积极参加合作探究活动,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实现有意义的学习,从而落实创新素养教育目标。本文将客观分析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基本原则,以及具体的教学策
【摘要】本文以《中国制造2025》中英文版作为外宣文本代表,从生态翻译学补偿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语言补偿、文化补偿和交际补偿三个角度进行阐述和分析,提出外宣文本翻译的策略。  【关键词】外宣文本;语言补偿;文化补偿;交际补偿  【作者简介】崔莹(1992-),女,汉族,黑龙江绥化人,天津大学,教务员,硕士,研究方向:商务英语翻译;吕晖(1990.09-),女,漢族,河北承德人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为此,浙江省诸暨市大侣小学以师德建设为抓手,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为孩子们的成长构筑起一方快乐家园。    一、有心栽花香满园    1 有心抓制度建设  学校针对师德师风建设专题活动,相继出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侣小学教师礼仪规范》等规章制度,并在教师中大力开展教师礼仪活动。2007年,学校制
胡娇:教师批评权的伦理审视    胡娇在《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第1期撰文《教师批评权的伦理审视》。作者认为,奖励与惩罚同为教师的专业权力,这是教育者的专业常识。但为何奖励被大力提倡,而批评却遭遇失权之殇,赋权之尴尬。严格批评是规训文化传统下的现代复演,是现代性教育制度的倫理要求,不当批评是严格批评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不批评是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一种处于自身利益考虑的伦理直觉,其原因主要有家长
同学们:  有这么一个故事,叫《店主与无赖》,说的是有一天,一位衣着得体的先生在酒店吃完饭后,发现没有带钱,就对店主说:“店家,我今日忘了带钱,改日送来。”店主说:“没关系”,还恭恭敬敬地把他送出门外。这一幕正巧被一个无赖看见了,他也点了酒菜吃完,说忘了带钱,改日送来。店主马上变了脸色,非剥了他的衣服不可。无赖不服气。愤愤地说:“刚才那个人行,我为什么就不行?”店主说:“人家斯斯文文的,喝酒一盅一
【摘要】现代教育理念下,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俨然成了教学根本目标,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缩小了学优生和学困生之间的差距,之于英语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学效果能够得到良好保证。本文将探讨和研究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的重大价值和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学生创建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快速习得英语知识,从而促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