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析解了人性、德性、心性的本质特征及其内在关系,强调心性在人性改良和德性形成,以及调和二者矛盾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批判了人本教育思想在学生道德培养上的种种弊端,提出只有加强对学生积极心性、品性的培养,才能有效解决当前的德育困局。
关键词:人性;德性;心性
讨论人性、德性与心性的问题,首先要弄清几个理论前提:
一是对人性本质之争论。人们对人性本质之争的焦点是“人性善—人性恶”“放纵—抑制”之争。但争论了几千年,至今未有定论。
二是对人性本质的评价。人们对人性本质的评价,是在一定人类社会意识、社会需要的形态下进行的,也是在一定“社会道德标准”下进行的,没有人类社会的道德标准,就没有评价和争论,故所有评价均带有社会需要的迹象。
三是道德教育的理论假设。人性有“本恶”一面是道德教育的理论假设前提,而德育的本质是要对人性“本恶”一面予以改良。假若人性完全“本善”,则德育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德育改造人性,是以“社会规范准则”为标准,而不是以“人性”为标准,因此德育实质是以社会公德为准绳,通过教育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来提升人的德性修养。
一、对人性、德性、心性的析解
(一)人性、德性、心性的定义
人性:通常是指人的本质属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本文所讨论的人性,是特指人的最本源属性,可称为“本源人性”——更多的是指人性的自然属性,即人在经过社会化教育改造之前的本源属性或者之后残留的本源属性。因为人性的社会属性,已经受人类社会所影响,必然或多或少地带有特定社会的德性、心性的成分。
德性:德指人的品德、道德,德性通常是指经过社会化教育和改造后的人性特质,是人类社会对人性所期待和予以改良的目标产物,可称为“社本人性”——人们企图改造“本源人性”,以达到“社本人性”。这一概念的理论前提是,人已进入人类社会并接受社会化改造。如果没有社会化改造,就没有所谓“德性”可言。当然,由于改造的程度不同,个体德性程度也不同。
心性:心指人的心态、心品,包括个性、气质、自信、意志等要素,心性通常是指在社会化教育和改造下的人的心品特性,可称为“个体心性”——人们企图要改造人性的自然本质、所期待的个体的目标产物。人的“心性”是通过长期的积极的心品教育而逐步形成的,当然,由于个体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心性修养和心品素质也不同。
(二)人性、德性、心性的本质特征
人性、德性、心性相对应的是人品、德品(俗称品德)、心品,统称人的“品性”。人性、德性、心性是对人的内在本质特性的评价描述。
1.人性的本质特征
由于人性既有自然属性一面,又有社会属性一面;由于社会化改造后,人性的自然属性依旧有着部分残留,未能彻底改良,而人性的社会属性又或多或少地渗透着德性、心性成分,因而人性具有复杂性。这就是人性的本质特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是多面性。人性既可分为第一欲望(物欲、性欲、贪欲——自然属性)层面和第二欲望(尊严、自由、权利——社会属性)层面,又可分为真、善、美层面和伪、恶、丑层面。第二是稳固性。人性是相对稳定、顽固的,不容易被教育改造,尤其是人的第一欲望更加难以教育和改造。第三是可塑性。人性是可以通过教育改良转变的。第四是多变性。人性“真、伪、善、恶”在时空上是时常变化的,有时出现真的一面,有时出现伪的一面,有时出现善的一面,有时出现恶的一面。人性的这些特征实际上是人为的评价,即进入人类社会后,人们以“何为善、何为恶”的标准反过去评价本源人性的善恶。
2.德性的本质特征
德性是人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社会化改造后的新的人性本质——“社本人性”,即“本源人性”向“社本人性”改良的产物和代名词就是德性。因此,它具有伴生、次生成分。这就是德性的本质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是支配性。德性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本源人性经过社会化改良、塑造之后的产物——社本人性。德性以“社会道德标准”为前提,受社会价值所指向、所支配,带有次生性、支配性特点。第二是公德性。人性改良后的德性,明显带有社会需要的规范性、公德性特点。第三是易变性。由于德性带有次生成分和“被教育、被灌输、被强化、被支配”的成分,因此相对而言,多数人的德性不很深沉,呈易变性。第四是虚假性。由于人性具有稳定性,德性又具有次生性,故德性存在一定的虚假性——即在社会道德标准的压力和要求下,人们的道德水平和行为表现往往不是完全自觉的、情愿的、彻底的,而是为了生存和顺应社会需要而带有一定程度的掩盖、虚假。这就容易出现人性“回青”现象,也佐证了人性的多变性。
3.心性的本质特征
心性也是社会化改造的次生产物。但心性的改良过程不完全以社会需要、社会规范为标准,而是更多地以个体适应社会、个体幸福人生为标准,强调个体的内心修养和应有的德性行为,其形成过程带有品性成分,表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是自觉性。心性虽是从本源人性改良而来,带有次生性特点,但相对于德性而言,它的形成过程又不完全受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所强化和支配,因而是较自愿、较自觉、较自然地形成的。第二是内生性。心性虽是从本源人性改良而来,但其改良过程侧重发扬人性“本善”一面,让“本善”一面通过自我调节、修炼和抑制、控制“本恶”一面,因而具有内生性。第三是恒定性。由于心性形成是较自愿、自觉的、内生的,因而具有恒定性——这就成为人的行为表现的品质内在力量。第四是真实性。由于心性形成是较为自愿、自觉和内生的,因而固本强基,较之德性而言,它更具真实性、品质性。
基于对心性本质特点的分析,可以发现,首先,心性、心品影响着德性、德品的形成,是德性形成的重要基础。其次,心性是人之为人的最好资本,它影响着人的知识习得、生活心态、人际关系、为人处事、工作毅力和事业成功等,最终影响人的一生发展和幸福。
二、人性、德性、心性的关系
(一)德性、心性是人性改造的产物
从学理逻辑上说,德性、心性是人性改造所期待、所必要的产物:由于存在“人性本恶”的假设,才有人性改造;而有人性改造才有德性、心性之说。故德性、心性是对“人性恶”改造之后的产物。从另一角度说,个体的德品、心品反映个体的人品。
(二)人性与德性是对立矛盾的
从学理推断上看,人性与德性是对立矛盾的(如下图所示)。因为理论假设是:人性本恶、且相对稳定和顽固、难以改良,而道德教育的本质是要对“人性恶”进行改造,且其改造的目标是将“本源人性”转变为“社本人性”——使“恶”变“善”;改造的标准显然是“社会道德标准”——把人性的恶变为良好德性、德品;改良的方法是“抑制”——对人性的抑制。因而,德育对人性改良的要求是: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应抑制什么、禁止什么。改良与被改良之间是对立的,两者是难以调和的矛盾。
(三)心性对人性、德性的作用
一方面,心性是人性改良与德性形成的心理基础,只有具备良好心性的人,才有人性改良的保持和良好德性形成的可能。另一方面,心性是对人性与德性之间矛盾的调节。人性所追求的自由、快乐与德性所要求的约束、痛苦之间的矛盾,在人的意识中长期冲突和抗衡,便使人产生心理问题。而心性的重要作用,就是调节和缓解人性与德性的对立矛盾及由此导致的心理问题,使人活得不那么累。
三、对人性、德性、心性的思考
思考1:既然人性与德性在学理上是对立矛盾的——人性顽固地保持着本能,德性则执着地要改良人性,那么每个个体的心里,就时刻存在人性与德性的冲突和斗争,而人的“善恶两面”的表现,实际上就是人性与德性斗争的结果。如果这一推理成立,则可引申而言,人性与德育是对立矛盾的,故不应主张“德育人性化”。
关键词:人性;德性;心性
讨论人性、德性与心性的问题,首先要弄清几个理论前提:
一是对人性本质之争论。人们对人性本质之争的焦点是“人性善—人性恶”“放纵—抑制”之争。但争论了几千年,至今未有定论。
二是对人性本质的评价。人们对人性本质的评价,是在一定人类社会意识、社会需要的形态下进行的,也是在一定“社会道德标准”下进行的,没有人类社会的道德标准,就没有评价和争论,故所有评价均带有社会需要的迹象。
三是道德教育的理论假设。人性有“本恶”一面是道德教育的理论假设前提,而德育的本质是要对人性“本恶”一面予以改良。假若人性完全“本善”,则德育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德育改造人性,是以“社会规范准则”为标准,而不是以“人性”为标准,因此德育实质是以社会公德为准绳,通过教育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来提升人的德性修养。
一、对人性、德性、心性的析解
(一)人性、德性、心性的定义
人性:通常是指人的本质属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本文所讨论的人性,是特指人的最本源属性,可称为“本源人性”——更多的是指人性的自然属性,即人在经过社会化教育改造之前的本源属性或者之后残留的本源属性。因为人性的社会属性,已经受人类社会所影响,必然或多或少地带有特定社会的德性、心性的成分。
德性:德指人的品德、道德,德性通常是指经过社会化教育和改造后的人性特质,是人类社会对人性所期待和予以改良的目标产物,可称为“社本人性”——人们企图改造“本源人性”,以达到“社本人性”。这一概念的理论前提是,人已进入人类社会并接受社会化改造。如果没有社会化改造,就没有所谓“德性”可言。当然,由于改造的程度不同,个体德性程度也不同。
心性:心指人的心态、心品,包括个性、气质、自信、意志等要素,心性通常是指在社会化教育和改造下的人的心品特性,可称为“个体心性”——人们企图要改造人性的自然本质、所期待的个体的目标产物。人的“心性”是通过长期的积极的心品教育而逐步形成的,当然,由于个体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心性修养和心品素质也不同。
(二)人性、德性、心性的本质特征
人性、德性、心性相对应的是人品、德品(俗称品德)、心品,统称人的“品性”。人性、德性、心性是对人的内在本质特性的评价描述。
1.人性的本质特征
由于人性既有自然属性一面,又有社会属性一面;由于社会化改造后,人性的自然属性依旧有着部分残留,未能彻底改良,而人性的社会属性又或多或少地渗透着德性、心性成分,因而人性具有复杂性。这就是人性的本质特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是多面性。人性既可分为第一欲望(物欲、性欲、贪欲——自然属性)层面和第二欲望(尊严、自由、权利——社会属性)层面,又可分为真、善、美层面和伪、恶、丑层面。第二是稳固性。人性是相对稳定、顽固的,不容易被教育改造,尤其是人的第一欲望更加难以教育和改造。第三是可塑性。人性是可以通过教育改良转变的。第四是多变性。人性“真、伪、善、恶”在时空上是时常变化的,有时出现真的一面,有时出现伪的一面,有时出现善的一面,有时出现恶的一面。人性的这些特征实际上是人为的评价,即进入人类社会后,人们以“何为善、何为恶”的标准反过去评价本源人性的善恶。
2.德性的本质特征
德性是人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社会化改造后的新的人性本质——“社本人性”,即“本源人性”向“社本人性”改良的产物和代名词就是德性。因此,它具有伴生、次生成分。这就是德性的本质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是支配性。德性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本源人性经过社会化改良、塑造之后的产物——社本人性。德性以“社会道德标准”为前提,受社会价值所指向、所支配,带有次生性、支配性特点。第二是公德性。人性改良后的德性,明显带有社会需要的规范性、公德性特点。第三是易变性。由于德性带有次生成分和“被教育、被灌输、被强化、被支配”的成分,因此相对而言,多数人的德性不很深沉,呈易变性。第四是虚假性。由于人性具有稳定性,德性又具有次生性,故德性存在一定的虚假性——即在社会道德标准的压力和要求下,人们的道德水平和行为表现往往不是完全自觉的、情愿的、彻底的,而是为了生存和顺应社会需要而带有一定程度的掩盖、虚假。这就容易出现人性“回青”现象,也佐证了人性的多变性。
3.心性的本质特征
心性也是社会化改造的次生产物。但心性的改良过程不完全以社会需要、社会规范为标准,而是更多地以个体适应社会、个体幸福人生为标准,强调个体的内心修养和应有的德性行为,其形成过程带有品性成分,表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是自觉性。心性虽是从本源人性改良而来,带有次生性特点,但相对于德性而言,它的形成过程又不完全受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所强化和支配,因而是较自愿、较自觉、较自然地形成的。第二是内生性。心性虽是从本源人性改良而来,但其改良过程侧重发扬人性“本善”一面,让“本善”一面通过自我调节、修炼和抑制、控制“本恶”一面,因而具有内生性。第三是恒定性。由于心性形成是较自愿、自觉的、内生的,因而具有恒定性——这就成为人的行为表现的品质内在力量。第四是真实性。由于心性形成是较为自愿、自觉和内生的,因而固本强基,较之德性而言,它更具真实性、品质性。
基于对心性本质特点的分析,可以发现,首先,心性、心品影响着德性、德品的形成,是德性形成的重要基础。其次,心性是人之为人的最好资本,它影响着人的知识习得、生活心态、人际关系、为人处事、工作毅力和事业成功等,最终影响人的一生发展和幸福。
二、人性、德性、心性的关系
(一)德性、心性是人性改造的产物
从学理逻辑上说,德性、心性是人性改造所期待、所必要的产物:由于存在“人性本恶”的假设,才有人性改造;而有人性改造才有德性、心性之说。故德性、心性是对“人性恶”改造之后的产物。从另一角度说,个体的德品、心品反映个体的人品。
(二)人性与德性是对立矛盾的
从学理推断上看,人性与德性是对立矛盾的(如下图所示)。因为理论假设是:人性本恶、且相对稳定和顽固、难以改良,而道德教育的本质是要对“人性恶”进行改造,且其改造的目标是将“本源人性”转变为“社本人性”——使“恶”变“善”;改造的标准显然是“社会道德标准”——把人性的恶变为良好德性、德品;改良的方法是“抑制”——对人性的抑制。因而,德育对人性改良的要求是: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应抑制什么、禁止什么。改良与被改良之间是对立的,两者是难以调和的矛盾。
(三)心性对人性、德性的作用
一方面,心性是人性改良与德性形成的心理基础,只有具备良好心性的人,才有人性改良的保持和良好德性形成的可能。另一方面,心性是对人性与德性之间矛盾的调节。人性所追求的自由、快乐与德性所要求的约束、痛苦之间的矛盾,在人的意识中长期冲突和抗衡,便使人产生心理问题。而心性的重要作用,就是调节和缓解人性与德性的对立矛盾及由此导致的心理问题,使人活得不那么累。
三、对人性、德性、心性的思考
思考1:既然人性与德性在学理上是对立矛盾的——人性顽固地保持着本能,德性则执着地要改良人性,那么每个个体的心里,就时刻存在人性与德性的冲突和斗争,而人的“善恶两面”的表现,实际上就是人性与德性斗争的结果。如果这一推理成立,则可引申而言,人性与德育是对立矛盾的,故不应主张“德育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