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模拟题导引

来源 :中学生百科·高中语数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ioop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目一
  
  《新闻周刊》就新技术对年轻人成长影响的利与弊,分别征询了全球65位经济领袖的看法。在对英特网、手机、即时聊天、电子游戏等四个方面所作的调查中,获得的“对成长有利”的百分比统计数据分别为92%、5%、3%、0,获得的“对成长有害”的百分比统计数据分别为6%、8%、6%、80%。 请你依据上面材料提供的基本情况,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所写内容应在上边材料涵盖的范围之内。
  
  [写作导引]
  世界已步入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不可能再退回原始时代。网络传媒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或是有害,主要在于“舞剑”之人:提升“舞剑”之人的德行,才是当务之急。
  具体作文时,可从“英特网、手机、即时聊天、电子游戏等四个方面”选其一切入。
  
  题目二
  
  日本汉字检定协会每年都举行“世态汉字”活动,评选出一个汉字反映当年的日本社会世态。2007年12月12日,该协会宣布当年的当选汉字是“伪”。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得知这个结果后表示:“虽然同为‘人’字旁,但与‘伪’相比,我更愿意选择‘信’。”
  那么,“伪”和“信”两个汉字(或其中的一个汉字)让你想到些什么呢?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说说你的经历、感受或看法。题目自拟,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写作导引]
  “伪”字获选2007年度“世态汉字”,主要是因为日本社会爆发了多起知名食品公司造假的丑闻,让民众心生感慨。“伪”代表世态,某种意义上折射出日本民族的“真”和“勇气”。凭心而论。这个“伪”如果放在中国是否合适呢?答案不言自明。从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不胜枚举的假冒伪劣产品,到见诸报端有关各行各业造假行为的报道。从高校、医院、企业界、学术界到楼市、股市、文物、学历……从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到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华南虎”事件,中国人的造假能力令人瞠目。
  
  题目三
  
  什么是美?美,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美,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美,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陶醉,是“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的流连……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其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关于“美”的思考、感受,这是个人人有话可说的题目,但要写出好文章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是打开思路,写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的东西。比如家乡风物之美——景物美、风俗美、小吃美等;身边人物之美——奋发向上、扶危济困、攻坚破难等。其次是以小见大。把抽象概念具体化。比如一树绿叶苍翠欲滴。展现生命活力之美:一个笑靥亲切热情。展现亲情、友爱之美;一双大手温暖有力。展现互助合作之美。再者就是文体求新。比如编写一篇解说词。介绍美神雕像——断臂的维纳斯,启示人们“有时候,残缺也是一种美”;写一则诊断书,诊断患有“美丑不辨症”的人的病因及疗法,等等。
  
  题目四
  
  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倾听
  啊
  这么多的果实
  是怎样在大地的黑暗里
  找到树根
  然后。沿着树根
  爬上树干
  最后,灯笼一样的
  挂满枝头
  在果园
  我听不见果农的欢声笑语
  只听到
  果实从冬天出发
  经过春夏赶往秋天
  奔跑的脚步声
  请根据你对这首诗的意象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联想或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导引]
  有人这样评价《倾听》:这首诗是一件伟大的作品,它追问到生命的最初来源。通过“倾听”,诗人发现了生命的最初来源,并涉及东方文化最古老的源头,难道我们没有从中听见庄子的声音——那个庖丁?庖丁通过解构生命,看到了生命的自然物的本质;而诗人正相反,通过“倾听”,发现了生命孕育的秘密过程。这一不同的方向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庄子最终失去了生命的热度。诗人则向最卑微的植物俯首致敬。
  (题目设计 唐 风)
  
  题目五
  
  请以“朴素”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写作导引]
  “朴素”主要指人的本真、本性状态,是一种自然本真的美。《老子》云:“见素抱朴,少思寡欲。”《吕氏春秋·论人》注:“朴,本也。”《庄子·天道》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视朴素为传统美德,而视奢侈为庸俗堕落。但在现代社会,朴素却“久违”了。只因为人们所干的竭泽而渔、急功近利的勾当越来越多,致使触目之处常常是虚化、幻化、奢化和伪化的人和事。使生动又具风采的因素往往枯燥和枯槁,同时使精神和物质的“绝对值”下跌,这是世人之忧,而非“杞人之忧”。
  世间没有靠得住的财富,而朴素却是一种绝对靠得住的品质,是人永远的财富。什么是朴素?朴素就是简单,就是自然,就是真实,就是本色,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它与虚假、谎言和矫情无缘。写作时不仅要具体写出“朴素”的各种外在表现形式,更要深入挖掘出其本质与美之所在,把朴素上升到一种品格、精神和境界。同时可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化抽象为形象生动;语句上不必太注重文采,以质朴之笔来写“朴素”。以此来与话题本身相暗合。
  (题目设计 彭海洋)
  
  题目六
  
  一切都是可以突破的。人们需要突破的界限,不是山河,也不是大地,要突破的是自己的头脑和思想。我们从刀耕火种中走来,我们走向工业革命,我们从原子走向太空。我们穿越历史,从诗经到唐诗,从唐诗到宋词,我们突破的是一切的桎梏。
  根据这则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在写作时,我们应认真地分析材料,材料中的关键词有两个:一是突破,一是桎梏。其中桎梏比喻束缚人或事物的东西,它包括有形的束缚和无形的束缚。然而假如文章围绕着有形的束缚去写,则是不合题意的。也是偏离了材料的内容的。因为材料中明确一告诉我们:“人们需要突破的界限,不是山河,也不是大地,要突破的是自己的头脑和思想。”很显然,文章应围绕着突破无形的桎梏去写。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困难和障碍,往往不是来自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而是产生于我们的内心,是我们内心深处那所谓的传统、经验和习惯,造成了我们心灵的恐惧,是恐惧的绳索捆住了我们前进的手脚。只有解除心灵的绳索。让心去飞,才能载起我们的人生,突破重重障碍,实现人生的飞跃。只要我们认真地思索,撷取自己生活海洋中感受较深的一点,是大有内容可写的。另外,材料中的内容也给我们的写作一些提示,如依据“我们从刀耕火种中走来”,我们可从历史的角度来阐发。又如依据“我们从原子走向太空”,我们可从当今现代社会的发展来论述。再如依据“从诗经到唐诗。从唐诗到宋词”,我们可从文学、诗歌的角度来展开……在写作时,还应注意深入思考,深入挖掘现象的背后的根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这样文章才能写出深度。
  
  (题目设计 曹保顺)
其他文献
建国初期,作为中宣部科学处的领导,于光远说,中宣部专设一个科学处,就要宣传两条,第一条是宣传科学重要,要反反复复地讲科学的重要性,因为党内还有很多人不懂得科学的重要;第二条就是要讲办事的科学性,也要反反复复地强调办事要讲科学。  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于光远在大会上的发言主要是发挥了他认为要反复讲的这两条。通过这次发言。于光远就成为了人们公认的党联系科学界的代表人物。  1958年“大跃进”,
期刊
有一位女士在描述领袖该是什么样的时候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早晨,她发现自己的邻居在下楼时把每家每户门口的垃圾袋都拿到楼下,她非常感动。第二天她也开始帮助邻居倒垃圾。逐渐地,在这个社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她们没有使用任何权力,却让越来越多的人自觉自愿地做出改变,为他人付出。她们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也无意识地获得了他人的追随。那么她们是在服务他人,还是在领导他人呢?    [素材点拨]  美国著
期刊
2008年3月7日《大众阅读报》:选择朋友和合伙人,我们常常不自觉地陷于误区,常常被那些有“远大理想”的人所诱惑,而不了解他是不是一个有道德底线的人。有远大理想的人并不一定是合适的搭档,而有道德底线的人一般可以共事。  我们所听到的“远大理想”,都可以视为善意的谎言,或者说美丽的梦话。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总理,一个城市只有一个市长,全球只有一个比尔·盖茨。远大抱负百分之九十九都可能落空。落空并不等于失
期刊
2008年3月26日上午,53岁的山东省威海市退休女教师李建华遭遇歹徒入室抢劫,她在身中数刀的情况下与歹徒斗智斗勇最终占得上风,面对精神崩溃、瘫倒在地的19岁的歹徒,李建华拨打120急救电话,受到触动的歹徒喊了声“妈”。  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后,由于歹徒双腿无力,李建华搀扶着他下了楼。街上的人看到这两个血淋淋的人吓了一跳,问是怎么回事,李建华只是说“家里出了点事”。到了医院,李建华说这小伙子是她
期刊
前不久,英国一家媒体公布了一则上世纪早期的招聘启事。这则招聘启事很快便成为各大公司的“宠儿”,人们争相套用或直接搬用它,为公司招才纳贤。  这则招聘启事是这样写的——  现招聘男性一名。他要坐立笔直,言行端正;他的指甲缝里不能乌黑,耳朵要干净,皮鞋要擦亮;他习惯于勤洗衣服,梳理头发,好好保护牙齿;别人和他讲话的时候他要认真听讲,不懂就问;但与已无关的事情不要过问,他要行动迅速,不出声响;他可以在大
期刊
北京市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昨天发布,今年首次明确对“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先进事迹、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考生”的照顾政策,这类考生经有关单位推荐,市高校招生委员会批准,可在高等学校调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由学校审查录取,降低分数幅度不超过20分。(《北京晚报》报道)  高考也应成为“美德催化剂”,这是笔者看到这则新闻的直觉判断。当神圣严肃的高考对道德高尚者设置必要的“降分通
期刊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08年,第十三届残奥会将继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后在北京举办。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残疾人运动员将与健全人运动员一样来体验运动的精彩、激励和感动世界!残奥运动是人道的事业,它向世人宣示。不管你是否有缺陷,你同样拥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你的人格和尊严都同样受到尊重:残奥运动是爱心的事业,它呼唤、凝聚、传播着爱的语言,把相互关爱和帮助给了最需要的人:残奥运
期刊
对于当今社会的浮躁现象,国学大师文怀沙指出,一个人最可怕的是不懂羞耻。  “无德比无才更可怕。”他在给企业家们讲课时,曾认真提及此话,“你用人,招聘职员,有一个标准不可或缺,要知耻,知道害臊。你一批评,他就脸红,这个人可以用。如果他死猪不怕开水烫,这个就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人,这个就是不要脸的,没有羞耻之感,那不能要。人无廉耻百事可为。一个人要是不害臊,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知耻,才会给自己立道德的尺戒
期刊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物权法》。对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给予平等保护在这部法律中得以明确。这是一部刷新中国立法机关审议次数的法律,2889名全国人大代表中的2799人投下赞成票。2007年10月1日,《物权法》正式施行。明确界定公民私有财产权与国有、集体财产权的平等主体地位,对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既有制度予以法律确认,并使得人们可以享受财富、创造财富,而不必有太多后顾之忧。(
期刊
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主人公许三多近来颇受公众青睐,一些用人单位纷纷表示希望能招到许三多式的大学生。一个虚拟人物为何如此受追捧?笔者以为,许三多身上具有当前很多人普遍欠缺的一些可贵品质,尤其值得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学习。  在一些人看来,许三多够“傻”,一次腹部绕杠竟然玩命般做了333次,他说,“你现在混日子,小心将来日子混了你”;许三多“笨”,老兵不干的,他抢着争着干;许三多“缺心眼”,他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