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读图能力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xw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呈现数学信息,学生学会看图、读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笔者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内容为例,探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读图、理解图意,使之成为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1.注重读图的情感培养
  一般说来,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广泛接触过图画,对读图已有一定的经验。到了一年级,数学教材中更多的是以一幅完整的图画呈现丰富的数学信息。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中用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图画展现了美丽的校园,图中画着一面国旗、2副单杆、3条凳子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在教学中,除了注意插图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充分挖掘插图的趣味性、思想性等因素,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注重观察图的能力培养
  观察能力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刚入学的儿童看图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对学生的观察要求表述要简练、清晰,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画面,从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时,可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幅插图所表达的意思。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提问:图中有几面红旗?(指导完整回答:图中有一面红旗。)有几副单杆?几条凳子?几只小鸟?几棵树?……引导学生感知自然数的概念。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点数、动口读图,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数感。
  3.注重语言描述的示范
  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开始可以教给学生一种读图和回答问题的简单“模式”,让学生先模仿老师读图,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图意。比如,在教学7的加法时,我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5只蝴蝶,右边有2只蝴蝶,合在一起共有几只蝴蝶?或者5只蝴蝶在玩耍,又飞来2只,一共有几只蝴蝶?在教学6的减法时,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一些苹果,右边有3个苹果,一共有6个苹果,左边有几个苹果?解决“已知总数和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这类题,学生的难点在于不知道要求什么,常常出现只要看见大括号就列式为3+3=6(个)的典型错误。所以讲清大括号的作用以及问号所在位置的含义尤为重要。在教学连加、连减法时,我引导学生用“有……添上……再添上……一共有……”与“有……去掉……再去掉……还剩……”这样的句式来读图。说解题思路时,我让学生用“我是这样想的:左边有……右边有……一共有……”或“我先算……后算……”的句式表述。经过反复练习,学生就逐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练好语言基本功。
  4.注重读图方法的指导
  4.1 郾读单一的主题图。主题图中有很多非数学信息,目的是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有趣的故事情景,提高学习兴趣。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比多”、“比少”问题,以小兔要盖一间房子,朋友们都来帮忙为故事背景,小猪抬木头,小兔抱砖头,其中蕴含了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木头比小猪多,苹果比胡萝卜少等数学信息。在孩子们眼里,画面更多的是故事情节而不是数学信息,所以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小兔家盖房子,有几只兔朋友来帮忙?(2)4只小兔抱了几块砖头?(3)小兔的只数和砖头的块数一样多吗?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图中小兔和砖一一对应,使学生认识到“同样多”的含义,引导学生说出,小兔的只数和砖头的个数“同样多”;进而再设计问题:(1)有几只小猪来帮忙?(2)抬了几根木头?(3)是小猪的只数多还是木头的根数多?再引导学生找出图中小猪和木头一一对应的部分,则剩余部分是“多”或“少”的部分,认识了“多”和“少”的含义;学生通过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等充分认识“比多”“比少”的关键是弄清“谁与谁比”。这样长期坚持指导学生多读图、掌握读图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4.2 郾读图文结合的主题图。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大,图文结合的题目也相应增多了,但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看图而忽略读文字。比如,一年级上册第121页第11题,图上描述的是左边有9个小朋友在堆雪人,右边大树旁边跑来了一群小朋友,文字叙述“又来了9人”,很多小朋友不去看文字,仍然像左边那样数人数,数到5人(还有4人被遮住),于是就列式为9+5=14,脱离了图、文的要求。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先读图,了解图中的信息,再去读文字,接着分析已知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知道图和文字是有联系的,要把图文结合起来读,结合起来理解。通过认真读图,说出图意,理清图和文之间的联系,解决问题就有理有据了。
  4.3 郾读蕴含大量信息的主题图。有些图蕴含的信息量较大,需要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全面理解图意。比如,图上画了3只蜻蜓,6只蝴蝶,10只蜜蜂,要求补充问题并解答。这样的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需要弄清图中各个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运用已掌握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当学生从图中知道“公园里有3只蜻蜓,6只蝴蝶”后,再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蜻蜓和蝴蝶一共有几只?”“蜻蜓比蝴蝶少几只?”让学生再模仿提出其他问题,如:“公园里有10只蜜蜂,6只蝴蝶,蜜蜂和蝴蝶一共有几只?”“公园里有10只蜜蜂,6只蝴蝶,蜜蜂比蝴蝶多几只?”
  培养低年级学生读图的能力,打好读图的基础,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也可为中、高年级分析抽象的文字信息和画线段图打下基础。当学生解题遇到困难时,会想到用画图来帮助分析,使画图、析图的能力得到提升,增强解题的效果。
  
  收稿日期:2012-01-12
  
其他文献
【摘 要】该文阐述了德育和新课改的含义和根本任务,重点论述了德育在新课改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在归纳中心论题的基础上,简述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德育;新课改;地位和作用     江泽民同志说:“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党的战略,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密切教育与经济、科技的结合,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 和经
期刊
【摘 要】独生子女的教育已经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独生子女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全面的分析,这无疑给了我们在独生子女的教育方面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独生子女;教育;途径     搞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善于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学、医学、经济学和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等,需要潜心琢磨和研究,用适宜的办法去积极应对。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期刊
对话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而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对话教育方式的把握和技巧。要很好的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和老师对学生的引导。本人通过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经验,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有效对话存在的问题,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有效对话方式与方法提出自己浅显的观点和看法,与同仁们共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
期刊
我国推行这种教育模式,是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之必须,它旨在培养高素质的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一代,造就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跨世纪人才。  为了更好地实施STS教育,采取课堂渗透的方法在当今教育体制下无疑是一条主要途径,但仅有这还不够,有效和生动地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必将成为一种最重要的开放式的辅助手段。近几年来,我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开展课外小实验
期刊
【摘 要】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必须让学生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但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很少关注学生的发展,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如何利用教材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已成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利用教材;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
期刊
【摘 要】高中化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一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以采用兴趣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 探究性教学等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
期刊
【摘 要】随着电教手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师在教学中运用各种电教手段辅助教学,但是有时不少老师是为了使用而使用,根本没有考虑电教手段与自己的教学内容是否有关,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有多大的帮助。文章从自己亲历的一些具体事例探讨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电教手段;课堂结构;优化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大大突破沿袭多年的“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
期刊
【摘 要】本文围绕情景教学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提出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做学生的朋友,用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其次要创设教学情境,增加课堂趣味性;同时强调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情感。   【关键词】情景教学;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作用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在教学中,若师生双方心意相通,便较
期刊
课题: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  教材分析:  新课标提出,小学中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锡林郭勒大草原》是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侧重训练点是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描绘、赞美我们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的。本文共四个自然段,采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描绘了
期刊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国中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达1.6万之多,平均每天就要有40名中小学生死于非命。生命意味着什么?娇艳的花朵在绿从中微笑,萤火虫在黑暗中起舞,活泼的孩子在草地上翻滚……这些都是因为有生命的存在。有了生命,才有了竞争和拼搏:有了生命,才有了快乐与悲伤:有了生命,才有了希望与理想。然而当我们耳闻目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为对安全的忽视而凋零时,不得不大声疾呼:要教育我们的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