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贲门癌根治术是临床外科常见的术式,其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双腔气管插管目前在开胸手术中广泛应用,2008年3月~2011年6月收治行贲门癌根治手术的患者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90例,男47例,女43例,术前均未行放化疗,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8岁,所有患者术前肺功能均正常,肿瘤均未发生广泛转移,可以手术切除,手术均有同一醫师主刀完成,其中36例患者术前有吸烟史,均戒烟2周以上再行手术;本次统计排除术前有严重心、脑、肺部疾病及严重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方法: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后插入35F或37F的Robertshaw双腔气管导管。双腔气管导管插入后均经纤支镜定位,确保位置正确。手术开始分离贲门与食管下端时开始单肺通气,将潮气量适当减至8~10ml/kg,呼吸频率适当增至12~16次/分,平台气道压<35cmH2O,以保证有效通气,直至病变切除后恢复双肺通气。术毕拔管后送ICU病房,术毕未达到拔管条件者送麻醉恢复室继续呼吸支持治疗。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后插入单腔气管导管,手术开始分离贲门与食管下端时,将潮气量调至6~8ml/kg,呼吸频率调至12~16次/分,以保证有效通气,直至病变切除后恢复正常通气。术毕拔管后送ICU病房。术毕未达到拔管条件者送麻醉恢复室继续呼吸支持治疗。
观察指标:术中生命体征、手术及麻醉时间、术后7天内肺部并发症情况,包括肺部感染、肺不张等,以胸片、痰培养结果阳性等为标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结果
两组术中HR、BP、SpO2基本稳定,无1例发生低血压及低氧血症。术中观察组有2例单肺通气后SpO2下降至70%~88%,换双肺通气后,SpO2迅速恢复至96%以上,顺利完成手术,其余患者术中通气良好,循环稳定,SpO2保持在96%~100%。
两组手术时间与麻醉时间(开胸到关胸)相比较,观察组平均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术后肺部并发症相比较,观察组术后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术后有1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双腔气管插管可以实现单肺通气,手术操作的空间增大,同时可使误伤周围组织器官的几率减小,使术者手术操作更加方便,常用于开胸手术,双腔气管插管相对于单腔气管插管而言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而在肺部手术及食管癌等手术中应用较多[1~3],为大多数临床医师所喜爱。
单腔气管插管在贲门癌根治术中较为常用,传统上在分离贲门与食管下段时,常需要减小潮气量或由助手按压膨肺来增大手术操作空间,这样不仅增加了手术操作的难度,延长了手术时间,同时还延长了麻醉时间,增加了患者的费用。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并经纤支镜准确定位,不仅可以实现单肺通气,增加手术操作的空间,还可以节省手术和麻醉的时间,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同时由于手术与麻醉时间的缩短,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大大减少,理论上单肺通气容易发生低氧血症,但只要经过良好的麻醉管理,低氧血症的发生并不多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肺部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术中HR、BP、SpO2基本稳定,无1例发生低血压及低氧血症。
总之,在贲门癌手术中,双腔气管插管较单腔气管插管更有利于缩短手术和麻醉的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红晨,汪卫平,徐小义,等.单腔、双腔气管插管对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J].浙江实用医药,2009,14(6):485-486.
2 黄美清.肺癌手术的麻醉处理163例总结[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73-74.
3 李小伟,侯新红.老年胸部恶性肿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防治[J].中原医刊,2003,30(8):29-30.
资料与方法
本组90例,男47例,女43例,术前均未行放化疗,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8岁,所有患者术前肺功能均正常,肿瘤均未发生广泛转移,可以手术切除,手术均有同一醫师主刀完成,其中36例患者术前有吸烟史,均戒烟2周以上再行手术;本次统计排除术前有严重心、脑、肺部疾病及严重肾功能障碍的患者。
方法: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后插入35F或37F的Robertshaw双腔气管导管。双腔气管导管插入后均经纤支镜定位,确保位置正确。手术开始分离贲门与食管下端时开始单肺通气,将潮气量适当减至8~10ml/kg,呼吸频率适当增至12~16次/分,平台气道压<35cmH2O,以保证有效通气,直至病变切除后恢复双肺通气。术毕拔管后送ICU病房,术毕未达到拔管条件者送麻醉恢复室继续呼吸支持治疗。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后插入单腔气管导管,手术开始分离贲门与食管下端时,将潮气量调至6~8ml/kg,呼吸频率调至12~16次/分,以保证有效通气,直至病变切除后恢复正常通气。术毕拔管后送ICU病房。术毕未达到拔管条件者送麻醉恢复室继续呼吸支持治疗。
观察指标:术中生命体征、手术及麻醉时间、术后7天内肺部并发症情况,包括肺部感染、肺不张等,以胸片、痰培养结果阳性等为标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结果
两组术中HR、BP、SpO2基本稳定,无1例发生低血压及低氧血症。术中观察组有2例单肺通气后SpO2下降至70%~88%,换双肺通气后,SpO2迅速恢复至96%以上,顺利完成手术,其余患者术中通气良好,循环稳定,SpO2保持在96%~100%。
两组手术时间与麻醉时间(开胸到关胸)相比较,观察组平均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术后肺部并发症相比较,观察组术后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术后有1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双腔气管插管可以实现单肺通气,手术操作的空间增大,同时可使误伤周围组织器官的几率减小,使术者手术操作更加方便,常用于开胸手术,双腔气管插管相对于单腔气管插管而言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而在肺部手术及食管癌等手术中应用较多[1~3],为大多数临床医师所喜爱。
单腔气管插管在贲门癌根治术中较为常用,传统上在分离贲门与食管下段时,常需要减小潮气量或由助手按压膨肺来增大手术操作空间,这样不仅增加了手术操作的难度,延长了手术时间,同时还延长了麻醉时间,增加了患者的费用。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并经纤支镜准确定位,不仅可以实现单肺通气,增加手术操作的空间,还可以节省手术和麻醉的时间,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同时由于手术与麻醉时间的缩短,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大大减少,理论上单肺通气容易发生低氧血症,但只要经过良好的麻醉管理,低氧血症的发生并不多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肺部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术中HR、BP、SpO2基本稳定,无1例发生低血压及低氧血症。
总之,在贲门癌手术中,双腔气管插管较单腔气管插管更有利于缩短手术和麻醉的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红晨,汪卫平,徐小义,等.单腔、双腔气管插管对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J].浙江实用医药,2009,14(6):485-486.
2 黄美清.肺癌手术的麻醉处理163例总结[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73-74.
3 李小伟,侯新红.老年胸部恶性肿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防治[J].中原医刊,2003,30(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