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学习上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需要。这样,学生就会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而富有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政治课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然而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政治课缺乏学习兴趣。在缺乏兴趣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学习政治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已,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改变学生对政治课的刻板印象,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成为政治课教学一线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灵活巧妙的课堂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政治课堂上,一旦教师能恰当地运用导入技巧,就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前几分钟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活动开个好头。一般来说,课堂导入时间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若导入时间过长,不仅会使课堂导入显得庸俗繁杂,而且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进程;若导入时间过短,又会使课题导入显得苍白无力,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导入方式,即便是同一内容,导入的方法也应因时因地而异,既要富有趣味性又要兼顾启发性,即“导”无定法。切忌鹦鹉学舌、东施效颦,应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如,笔者讲《文化发展的途径》时,首先播放视频:《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主题曲,然后让学生思考:《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为什么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对于文化的发展而言,这表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探究、发表意见)
教师分析:《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一改往日国产动画片人物造型呆板僵硬,说教味极浓的缺陷。以幽默的语言,搞笑的剧情,鲜活的人物造型,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产动画第一片。
由此可见,文化要想发展,要想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就必须进行文化创新。今天,让我们来共同探究文化创新的途径。
由于《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是学生非常熟悉和感兴趣的一部影片,由它来导入主题,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迅速点燃,从而引出主题《文化发展的途径》。随着课堂的深入,可就《文化发展的途径》展开更加深入的讨论,深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二、幽默风趣的语言技巧
课堂语言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是师生交流的鲜活媒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假如在言语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在年轻人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教师采取什么样风格的语言往往决定了教师基本的教学风格及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赋予学生听觉的舒适,以此来组织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不拘一格的课堂创新
课堂上适当的创新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克服浮躁情绪和懒惰心理,点燃求知的欲望。例如,笔者和学生在学习“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时,播放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导入新课。学生一下挺直了腰板、瞪大了眼睛,全身心地进入了学习状态。紧接着笔者展示了材料:回顾历史的教训——环顾世界的思考——面对未来的选择,让学生分别思考、探究: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和意义——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举措,分别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全面理解中华民族精神。一节课下来,学生印象深刻,课堂效果不错。
四、恰到好处的时政点播
政治作为“说理课”,若只是照本宣科,势必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因此,教师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材内容,联系最近发生的新闻热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笔者讲到《建立国际新秩序时》,可以就最近菲律宾染指中国南海黄岩岛、仁爱礁这一热点新闻,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学生讨论得非常投入,情绪高涨,气氛热烈,从而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此基础上,笔者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既然和平与发展互相联系、互为条件,那么,是不是有了和平,经济就一定发展?经济发展了就一定能维护和平?”这样做,就把原本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鲜活生动、贴近生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可以持久地吸引学生对政治的注意力,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
一、灵活巧妙的课堂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政治课堂上,一旦教师能恰当地运用导入技巧,就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前几分钟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活动开个好头。一般来说,课堂导入时间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若导入时间过长,不仅会使课堂导入显得庸俗繁杂,而且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进程;若导入时间过短,又会使课题导入显得苍白无力,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导入方式,即便是同一内容,导入的方法也应因时因地而异,既要富有趣味性又要兼顾启发性,即“导”无定法。切忌鹦鹉学舌、东施效颦,应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如,笔者讲《文化发展的途径》时,首先播放视频:《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主题曲,然后让学生思考:《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为什么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对于文化的发展而言,这表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探究、发表意见)
教师分析:《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一改往日国产动画片人物造型呆板僵硬,说教味极浓的缺陷。以幽默的语言,搞笑的剧情,鲜活的人物造型,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产动画第一片。
由此可见,文化要想发展,要想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就必须进行文化创新。今天,让我们来共同探究文化创新的途径。
由于《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是学生非常熟悉和感兴趣的一部影片,由它来导入主题,学生的学习热情被迅速点燃,从而引出主题《文化发展的途径》。随着课堂的深入,可就《文化发展的途径》展开更加深入的讨论,深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二、幽默风趣的语言技巧
课堂语言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是师生交流的鲜活媒介。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假如在言语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在年轻人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教师采取什么样风格的语言往往决定了教师基本的教学风格及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赋予学生听觉的舒适,以此来组织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不拘一格的课堂创新
课堂上适当的创新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克服浮躁情绪和懒惰心理,点燃求知的欲望。例如,笔者和学生在学习“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时,播放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导入新课。学生一下挺直了腰板、瞪大了眼睛,全身心地进入了学习状态。紧接着笔者展示了材料:回顾历史的教训——环顾世界的思考——面对未来的选择,让学生分别思考、探究: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和意义——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举措,分别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全面理解中华民族精神。一节课下来,学生印象深刻,课堂效果不错。
四、恰到好处的时政点播
政治作为“说理课”,若只是照本宣科,势必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因此,教师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材内容,联系最近发生的新闻热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笔者讲到《建立国际新秩序时》,可以就最近菲律宾染指中国南海黄岩岛、仁爱礁这一热点新闻,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学生讨论得非常投入,情绪高涨,气氛热烈,从而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此基础上,笔者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既然和平与发展互相联系、互为条件,那么,是不是有了和平,经济就一定发展?经济发展了就一定能维护和平?”这样做,就把原本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鲜活生动、贴近生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可以持久地吸引学生对政治的注意力,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