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每个青年大学教师起初都是踌躇满志的:当他们想到今后将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给学生,与学生交流思想、治学经验甚至人生体验时便总是抑制不住地激动;他们不愿自己的职业只成为一个谋生的手段,相信将会在帮助和影响年轻一代学子中得到更高的精神满足。
但是,如何才能做好一名大学教师?青年教师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也总是感到些许迷茫,尤其是经历或目睹了大学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大学生对课堂的失望,社会上对大学教师的一些负面评价,等等。尽管笔者只从事了1年多的大学教学工作,但也对于教师的两大任务——教学和科研及要处理好的两大关系——个人发展与教学的关系和家庭与工作的关系有了一些体会和感悟,而这些对于同样初登讲坛的青年教师或许有所启发。
一、如何来教学
教学是教师的天职,是需要我们倾注大量心血的终身事业。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感到困惑,会有挫折感、失落感,也会得到巨大的快乐和满足。大学教师绝对不是单纯的教书匠,不仅是给学生传输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北京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刘伟曾谈到,他的导师认为大学教师传输给学生的内容有三个层次:知识、智慧和思想,这便是对大学教学的一个高度概括。
1.如何准备课
教师准备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备学生,另一个是备知识。
(1)备学生
备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个人信息,主要是教育背景、知识基础,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例如,笔者工作的研究院,学生的本科专业背景差异很大,这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到,由此决定讲授内容的主次轻重。其次,要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思维发展和心理特征,以便具有针对性地教学。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学生千差万别,教师绝不能以自己的成长经历来推断学生的思想状态,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与学生多交流,真正地了解他们。
(2)备知识
对于备知识,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对于所讲的知识,教师自己首先要有透彻的理解,甚至要对有关问题有过长期的思考。要能提炼出知识框架和通晓重点,要能把握学科特点和关键问题,并熟悉前沿热点。这样一来,在讲课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要做到这一点,对于新上任的大学教师而言并非易事,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每一节课。若要收到更好的效果,进行一些教学创新和改革的话,那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
(3)有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丰富的网络资源
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如何尽可能地利用好这些资源和条件为教学服务,也是我们备课中要考虑的问题。例如,教学ppt课件的制作,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中精心地准备甚至反复地调整,以保证最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如何教课
教师是“降低学生学习苦难的人,将有营养的东西变成好吃的东西”。的确,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将课讲得精彩,引人入胜。一项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教师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的第一条和第二条分别是:教师的学识渊博和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说明成功的课堂教学就是要真正地使学生投入进来。
(1)教师要“用心”来讲课
许多优秀的老教授认为,教师要“用心”来讲课,教师的言行体现内心真实的感受,表达的一切来自于心灵深处。言传身教,表达多样,才能将讲课的材料变成精髓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讲课最主要的不仅是讲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讲思想、方法、观点和思路,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探索
通过观察许多优秀教师,我们发现,这些教师总是帮助学生关注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些意义重大的课题,并使学生对当时的那些事情感兴趣。例如,教师会提出一个非常有趣且概念丰富的问题,然后跟学生一起努力,帮助他们提出一个假设来回答这个问题,并同他们一起审查支持这一假设的证据,鼓励他们提出更多的采纳这一证据的推测。通常的情况是,教师帮助学生努力掌握科学真理的含义和应用。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学生不只是积累知识,也在经历着深层的改变,这些改变不仅影响他们的心智习惯,还影响他们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些优秀的教师往往用学生关心、知道或学生认为他们知道的东西来讲课,例如,以提问开始(有时穿插在故事中),尝试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意义(将这一问题与其他更多、更大的问题联系起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对待问题,回答问题时要进行论证(用证据、推理和结论来完成),以问题结束讲课,有可能将问题留给学生去思考,而不是去死抠那些无关紧要的答案。
(3)讲课不失为一种化繁为简的方法
在优秀教师那里,讲课不失为一种化繁为简的方法,尤其在讲解重要的以及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时,要引起对重要事件的关注时以及要煽情、强调时。总之,讲课并不是用来对某些主题进行百科全书式的覆盖,或作为向学生显摆教师知识如何渊博的方式。优秀教师通过讲课这种手段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因为他们提出的问题,调动了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所以在面对和思考这些问题时,他们会一步步检查证据、进行推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教师如何对待学生
笔者认为,对待学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平等的心态。把自己放在跟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信任学生的能力。凡是相信学生、平等待人的教授总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他们会与学生坦诚交流,学生会向他们表达各种观点和思想。“最好的教授……不是那些一毛不拔的主教,把持在通往知识王国的各个门口,使他们看起来更加显赫尊贵……”[1]他们和学生是情投意合的,所以师生能够共同前行,探索万事万物。
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寻找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价值,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过人之处。我们应该相信学生具备学有所成的能力,并且寻找可以帮助各种不同学生的学习办法。
二、如何做研究
作为大学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研究工作。研究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大学教师除了教学以外,还应该是某一领域的专家,特别是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讲,做研究绝对不应该只满足于达到工作的考评要求。
首先,搞研究是富有魅力的工作,同时也是非常枯燥的过程。因此,作为一个学者要“静”,要坐得住,要能够沉下心来。其次,研究工作是一个不断积累、厚积薄发的过程。作为青年教师,在学术道路上刚刚起步,我们需要的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孜孜不倦的精神。再次,面对学术界的一些不良风气和当代社会的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作为大学教师,应该抵制而不是顺应。毕竟,科学研究事业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去努力,最终换取属于我们自己的科研成果。最后,做研究还应重视实践。研究不等同于躲在象牙塔中闭门造车。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因此,应利用一切机会了解现实的世界,用自己的知识解决现实的問题。
三、如何处理个人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确实,当今的社会为大学教师提供了很多发展的机会,可另一方面,大学教师的收入并不算高。而且在晋升考核中,最主要的是取决于科研成果,这难免会产生一个问题:似乎教学与个人发展是矛盾的。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教学任务重,又处在个人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矛盾就尤为突出。
如前所述,教学是教师的天职,是责无旁贷的事情,应该放在第一位。事实上,我们看到,大多数在研究领域出类拔萃的专家,在教学中也是兢兢业业,受到学生的爱戴。名利就像浮云一样,总会烟消云散,而在教书育人中所体会到的幸福和为教育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却是实实在在的。另一方面,研究与教学不乏相通之处,杰出的教师都能认清这一点。在全世界的各名牌大学中,教学的地位也在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是对二战以后世界各国大学普遍更重视研究,声称精湛的教学无关紧要,强调研究者的学习甚于学生的学习的一个纠正。我国的大学也在逐渐地重视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的教学,因为“如果以牺牲所有学生的学习为代价来促进一代学者的学习,那我们根本就无法长久维持一个文教昌明的社会”。[2]这种大环境的回归,无疑将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有意义和价值。
四、如何处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关系,做到两者兼顾,也许是我们今后遇到的最大难题。如果事业承载着我们所追求的理想,那么家庭就是我们生活的基础,尤其对于女性而言,往往还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因此,更需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1.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教过笔者的一位教授说过,“人生的一切取决于日常生活,取决于你怎样利用日常生活的时间”,我相信这是经验之谈。一方面,要为自己的学生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为科学研究呕心沥血;另一方面,要面对柴米油盐的现实生活。毕竟,人的精力和时间总归有限,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具体情况,有条不紊地安排和进行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2.保持平和的心态
要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还需要我们能够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大学教师的工作需要我们不仅能够坐下来,更要能够静下心来,在喧嚣的环境中对自己的精神状态有良好的控制力。因为,面对生活的各种事情,我们难免会心绪烦乱,难以静下心来坐到书桌旁。所以,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至关重要,这需要随时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整,用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来看待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3.克服自身惰性,保持对事业和生活的一份激情
要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我们还需要克服自身的惰性,保持对事业和生活的一份激情。日复一日的工作、平平淡淡的生活会使我们原本的激情渐渐消退,而家庭往往会成为懈怠工作的借口。笔者认为,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一名大学青年教师还是要有追求、有信仰的,不应该只满足于拥有美满的家庭生活,更要有社会责任感。尤其是,当看到许多年事已高的老教授仍然每天忙于大量的工作,满怀激情地为着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而作出自己的贡献时,我们有什么理由一心只扑在家庭生活上,而忘记自己的社会职责和信仰追求呢?
参考文献:
[1][2][美]肯
但是,如何才能做好一名大学教师?青年教师在思考这个问题时也总是感到些许迷茫,尤其是经历或目睹了大学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大学生对课堂的失望,社会上对大学教师的一些负面评价,等等。尽管笔者只从事了1年多的大学教学工作,但也对于教师的两大任务——教学和科研及要处理好的两大关系——个人发展与教学的关系和家庭与工作的关系有了一些体会和感悟,而这些对于同样初登讲坛的青年教师或许有所启发。
一、如何来教学
教学是教师的天职,是需要我们倾注大量心血的终身事业。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感到困惑,会有挫折感、失落感,也会得到巨大的快乐和满足。大学教师绝对不是单纯的教书匠,不仅是给学生传输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北京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刘伟曾谈到,他的导师认为大学教师传输给学生的内容有三个层次:知识、智慧和思想,这便是对大学教学的一个高度概括。
1.如何准备课
教师准备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备学生,另一个是备知识。
(1)备学生
备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的个人信息,主要是教育背景、知识基础,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例如,笔者工作的研究院,学生的本科专业背景差异很大,这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到,由此决定讲授内容的主次轻重。其次,要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思维发展和心理特征,以便具有针对性地教学。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学生千差万别,教师绝不能以自己的成长经历来推断学生的思想状态,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与学生多交流,真正地了解他们。
(2)备知识
对于备知识,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对于所讲的知识,教师自己首先要有透彻的理解,甚至要对有关问题有过长期的思考。要能提炼出知识框架和通晓重点,要能把握学科特点和关键问题,并熟悉前沿热点。这样一来,在讲课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要做到这一点,对于新上任的大学教师而言并非易事,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每一节课。若要收到更好的效果,进行一些教学创新和改革的话,那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
(3)有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丰富的网络资源
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如何尽可能地利用好这些资源和条件为教学服务,也是我们备课中要考虑的问题。例如,教学ppt课件的制作,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中精心地准备甚至反复地调整,以保证最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如何教课
教师是“降低学生学习苦难的人,将有营养的东西变成好吃的东西”。的确,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将课讲得精彩,引人入胜。一项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教师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的第一条和第二条分别是:教师的学识渊博和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说明成功的课堂教学就是要真正地使学生投入进来。
(1)教师要“用心”来讲课
许多优秀的老教授认为,教师要“用心”来讲课,教师的言行体现内心真实的感受,表达的一切来自于心灵深处。言传身教,表达多样,才能将讲课的材料变成精髓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讲课最主要的不仅是讲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讲思想、方法、观点和思路,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师和学生一起努力探索
通过观察许多优秀教师,我们发现,这些教师总是帮助学生关注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些意义重大的课题,并使学生对当时的那些事情感兴趣。例如,教师会提出一个非常有趣且概念丰富的问题,然后跟学生一起努力,帮助他们提出一个假设来回答这个问题,并同他们一起审查支持这一假设的证据,鼓励他们提出更多的采纳这一证据的推测。通常的情况是,教师帮助学生努力掌握科学真理的含义和应用。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学生不只是积累知识,也在经历着深层的改变,这些改变不仅影响他们的心智习惯,还影响他们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些优秀的教师往往用学生关心、知道或学生认为他们知道的东西来讲课,例如,以提问开始(有时穿插在故事中),尝试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意义(将这一问题与其他更多、更大的问题联系起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对待问题,回答问题时要进行论证(用证据、推理和结论来完成),以问题结束讲课,有可能将问题留给学生去思考,而不是去死抠那些无关紧要的答案。
(3)讲课不失为一种化繁为简的方法
在优秀教师那里,讲课不失为一种化繁为简的方法,尤其在讲解重要的以及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时,要引起对重要事件的关注时以及要煽情、强调时。总之,讲课并不是用来对某些主题进行百科全书式的覆盖,或作为向学生显摆教师知识如何渊博的方式。优秀教师通过讲课这种手段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因为他们提出的问题,调动了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所以在面对和思考这些问题时,他们会一步步检查证据、进行推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3、教师如何对待学生
笔者认为,对待学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平等的心态。把自己放在跟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信任学生的能力。凡是相信学生、平等待人的教授总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他们会与学生坦诚交流,学生会向他们表达各种观点和思想。“最好的教授……不是那些一毛不拔的主教,把持在通往知识王国的各个门口,使他们看起来更加显赫尊贵……”[1]他们和学生是情投意合的,所以师生能够共同前行,探索万事万物。
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寻找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价值,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过人之处。我们应该相信学生具备学有所成的能力,并且寻找可以帮助各种不同学生的学习办法。
二、如何做研究
作为大学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研究工作。研究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大学教师除了教学以外,还应该是某一领域的专家,特别是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讲,做研究绝对不应该只满足于达到工作的考评要求。
首先,搞研究是富有魅力的工作,同时也是非常枯燥的过程。因此,作为一个学者要“静”,要坐得住,要能够沉下心来。其次,研究工作是一个不断积累、厚积薄发的过程。作为青年教师,在学术道路上刚刚起步,我们需要的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和孜孜不倦的精神。再次,面对学术界的一些不良风气和当代社会的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作为大学教师,应该抵制而不是顺应。毕竟,科学研究事业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去努力,最终换取属于我们自己的科研成果。最后,做研究还应重视实践。研究不等同于躲在象牙塔中闭门造车。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因此,应利用一切机会了解现实的世界,用自己的知识解决现实的問题。
三、如何处理个人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确实,当今的社会为大学教师提供了很多发展的机会,可另一方面,大学教师的收入并不算高。而且在晋升考核中,最主要的是取决于科研成果,这难免会产生一个问题:似乎教学与个人发展是矛盾的。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教学任务重,又处在个人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矛盾就尤为突出。
如前所述,教学是教师的天职,是责无旁贷的事情,应该放在第一位。事实上,我们看到,大多数在研究领域出类拔萃的专家,在教学中也是兢兢业业,受到学生的爱戴。名利就像浮云一样,总会烟消云散,而在教书育人中所体会到的幸福和为教育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却是实实在在的。另一方面,研究与教学不乏相通之处,杰出的教师都能认清这一点。在全世界的各名牌大学中,教学的地位也在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是对二战以后世界各国大学普遍更重视研究,声称精湛的教学无关紧要,强调研究者的学习甚于学生的学习的一个纠正。我国的大学也在逐渐地重视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的教学,因为“如果以牺牲所有学生的学习为代价来促进一代学者的学习,那我们根本就无法长久维持一个文教昌明的社会”。[2]这种大环境的回归,无疑将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有意义和价值。
四、如何处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关系,做到两者兼顾,也许是我们今后遇到的最大难题。如果事业承载着我们所追求的理想,那么家庭就是我们生活的基础,尤其对于女性而言,往往还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因此,更需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1.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教过笔者的一位教授说过,“人生的一切取决于日常生活,取决于你怎样利用日常生活的时间”,我相信这是经验之谈。一方面,要为自己的学生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为科学研究呕心沥血;另一方面,要面对柴米油盐的现实生活。毕竟,人的精力和时间总归有限,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具体情况,有条不紊地安排和进行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2.保持平和的心态
要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还需要我们能够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大学教师的工作需要我们不仅能够坐下来,更要能够静下心来,在喧嚣的环境中对自己的精神状态有良好的控制力。因为,面对生活的各种事情,我们难免会心绪烦乱,难以静下心来坐到书桌旁。所以,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至关重要,这需要随时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整,用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来看待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3.克服自身惰性,保持对事业和生活的一份激情
要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我们还需要克服自身的惰性,保持对事业和生活的一份激情。日复一日的工作、平平淡淡的生活会使我们原本的激情渐渐消退,而家庭往往会成为懈怠工作的借口。笔者认为,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一名大学青年教师还是要有追求、有信仰的,不应该只满足于拥有美满的家庭生活,更要有社会责任感。尤其是,当看到许多年事已高的老教授仍然每天忙于大量的工作,满怀激情地为着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而作出自己的贡献时,我们有什么理由一心只扑在家庭生活上,而忘记自己的社会职责和信仰追求呢?
参考文献:
[1][2][美]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