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诸葛亮的人生悲剧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1314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儒家文化的熏陶之下,诸葛亮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这种独特的心理特征让他青史留名——成了智慧的化身与忠贞的典范,然而这也造就了诸葛亮一生的悲剧:将他推向了人性毁灭的深渊!
  【关键词】诸葛亮;人格;人性;悲剧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忠贞的典范与智慧的化身,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膜拜。然而,他却不能按照“人”的方式和要求去做人、待物、行事,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自主、自尊、自由永远是彼岸……这种悲剧的产生,究竟是一种必然,还是一种偶然,抑或其他? 本文试就此进行探讨。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 [1] (《诸葛亮传》),出身于一个宦官之家,“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 [1] (《诸葛亮传》),深受儒家教化,儒家的那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世致用思想在他的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未出隆中的诸葛亮在汉室倾颓,天下分裂之时,虽“躬耕陇亩”[1] (《诸葛亮传》),却“自比于管仲、乐毅”[1](《诸葛亮传》),“待时风翔” [1] (《杜袭传》):一旦出现“明君”,当“竭股肱之力”[1] (《诸葛亮传》),“恢宇宙而终不北向”[1] (《诸葛亮传》)!刘备的三顾茅庐为其“入世”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缘。刘备“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1] (《诸葛亮传》),这在诸葛亮看来的确是一个可以中兴汉室的“明君”。于是,他向刘备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接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使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能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1] (《诸葛亮传》)。而刘备也是“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1] (《诸葛亮传》)。
  至此,诸葛亮完成了他的“入世”过程。至此,诸葛亮也不得不带上一副重重的枷锁:作为人臣的他不得不行人臣之礼,尽人臣之责,甚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从此,他的命运就不再属于他个人,而是与刘备,与蜀汉紧紧联系在一起了。他也丧失了其作为独立的个体、自由的人格这个人性中最为重要的一面,“在儒家那里,个体的特殊性不在于他是一个特殊的感性存在,因而有自己特殊的性格、兴趣、爱好、欲求和才干,而在于他处于特定的伦理关系中,因而具有特殊的身份,拥有特定的权利和负有特定的义务”[2]。他所能做的只是尽人臣之责,“竭股肱之力”,报效汉室!
  出隆中的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东连孙吴,北拒曹魏,西占益州之地,最后凭蜀之险与吴、魏抗衡,成三足之势。诸葛亮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不世之功,可以说,没有诸葛亮就没有蜀汉的存在!然而,蜀汉刚刚建立,诸葛亮还没有来得及实施他的第二步方针——出秦川,伐曹魏,刘备却为了他的结义兄弟关羽报仇,倾全蜀之力与东吴决战!对此,蜀国所有的人,甚至连东吴的诸葛谨,都劝刘备不要轻率行事:“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1] (《赵云传》)“此用心于小未留意于大者也。试为陛下论其轻重”[1] (《诸葛瑾传》)……唯独诸葛亮没有劝。诸葛亮何尝不知刘备的这一举动给蜀汉带来的后果,“今天下三分,中国十有其八。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今还自相攻,天亡之也。”[1] (《刘晔传》)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还是不谏劝刘备?对此,胡三省认为: “观孔明此言,不以汉主伐吴为可,然而不谏者,以汉主盛怒而不可阻,且得上流,可以胜也。”[3]也许,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绑缚在诸葛亮身上的那一套儒家的伦理道德!儒家过分强调个体在伦理关系中的“份”,以致个体完全成为一种被各种伦理关系死死限定的存在,他的任何超出这种伦理限定的思想言行,都会被认为是不能允许的“过份”、“非份”。有着深深儒家文化烙印的诸葛亮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任何时候,诸葛亮都会牢牢记住自己的“份”,作为一个臣子的“份”:他是臣子,刘备对他再好,他也只是一个臣子,臣子是不可能与结义兄弟相提并论的。
  夷陵之战后,诸葛亮感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东不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也。”[1] (《法正传》)对此,有人言:“刘备之于诸葛亮则远不能比之于法正,他虽有‘孤之有孔明,有鱼之有水也’之言,然而,‘(亮)初说其(刘备)攻琮荆州可有而不听。继孙权进妹固好,谓其不可入吴而不从,及狼狈逃遁而获全乃不知自省,而栩栩然,以为得计’。及刘备临终托孤,有言‘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与诸葛亮这种微妙的关系,决定了诸葛亮在刘备伐吴事件上不可能有回天之力,因而,他只能托辞孝直。”[4]其实,法正在又能如何?刘备的大举伐吴,并不是一怒之下的孤注一掷,而是堂皇正大的捍卫神圣的信与义。吕蒙袭杀关羽之后,曹丕曾下令群臣讨论刘备会不会替关羽报仇,群臣都说蜀汉小国,刘备没有力量东出,刘晔独曰:“蜀虽狭弱……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仇,于始终之分不足。”[1] (《刘晔传》)刘关张三人,情同兄弟,休戚与共,关张之死不能不使刘备痛断肝肠。《三国演义》写刘备的复仇情绪时说:“二弟俱亡,朕安忍独生!”这是很符合情理的。对此,他法正又焉有回天之力?在信与义面前,所有的一切均是渺之又渺,轻之有轻!
  遗憾的是,刘备在与东吴的决战中大败而归,“舟船机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1] (《陆逊传》)。不得已刘备白帝托孤,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1] (《诸葛亮传》)这是怎样的一种托孤?刘备明知后主刘禅无能,诸葛亮也决不会“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却还要对诸葛亮说这番话?很显然,刘备还是信不过诸葛亮,“备之命亮,乱孰胜焉!世或有谓备欲以固委付之诚,且以一蜀人之志。君子曰,不然;苟或所寄忠贤,则不须若斯之悔,如非其人,不宜启篡逆之涂。是以古之顾命,必贻话言;诡伪之辞,非托孤之谓。幸刘婵弱,无猜险之性,诸葛威略,足以检卫异端,故使异同之心无自由起耳。不然,殆生疑隙之衅。谓之为权,不亦祸哉!”[1] (《刘先主传》)其实,刘备又怎么会“乱孰胜焉”?其真正的原因在于:因为诸葛亮太有才华了,太聪明了;而他的儿子刘禅又是那么的无能。作为一世枭雄的刘备又怎么能够放心得下——他死后诸葛亮不会反叛?虽然,刘备与诸葛亮是那么的亲密,然而那也只是君臣之交,只是出于一种需要而已!凭此,又怎么能让刘备安心地睡去?而聪明的诸葛亮又怎么会看不出这一点?但是,他又能说什么?“臣敢竭股肱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1] (《诸葛亮传》),他也只能如此了,“人对宿命是无能为力的,主体不过是知趣一点,能预知天命,逢天行命而已”[2]!
  从此,这个枷锁在诸葛亮的脖子上是越套越紧了!白帝托孤,使诸葛亮完全与刘禅,与蜀汉绑在一起了——他生为刘氏,死为蜀汉了!
  实在地说,儒家的伦理道德最为明显的后果之一就是将人作为工具!而把人变成道德工具的基本办法则是强调和倡导自我净化,时时处处把自我当做斗争的对象,当客观与主观发生矛盾时,当社会与个人发生冲突时,当人与己发生不睦时,首先反思自己是不是符合社会道德。礼仪被视为超越一切的绝对,个人主体在“礼”面前只有相对的意义,个人的一切言行都要以“礼”为标准。在这样的境况下,作为身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的诸葛亮,不可能背离这个标准,他当然要沿着儒家所规定的“礼”这个轨道走下去。其实,即使刘备不说那些话,诸葛亮也会“臣敢竭股肱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刘备对诸葛亮虽“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然而刘备还是不能真正理解诸葛亮,这不能不说是刘备的遗憾,诸葛亮的悲哀!
  白帝托孤之后,诸葛亮为报答知遇之恩,可谓全力经营蜀汉:“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1] (《诸葛亮传》)“遗使聘吴,因结和亲”[1] (《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1] (《诸葛亮传》)……而这一切只是缘于刘备的知遇之恩,缘于“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附不效,以伤先帝之明”[1] (《诸葛亮传》),更是缘于那儒家传统的义利观!在儒家看来,所谓“义”就是符合道义的行为规范,它既是道德评价的标准,也是高层次的道德规范;所谓“利”就是利益,一般多指物质利益,有时则指个人利益。儒家倡导重义轻利,即重道义,轻私利。它要求人们不要因个人私利而损伤统治阶级以至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当这种整体利益与个人私利发生矛盾时,就要求丢掉个人私利——它完全忽视了作为具有独立主体和自由人格的“人”的存在!在一切存在中,“人”是一个很高贵的称呼。人的高贵性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惟有人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人,并能自觉的按照人的方式和要求去做人、待物、行事。在哲学领域中,人不仅是生理的存在、心理的存在、精神的存在,而且更是在前者基础上的社会历史的存在和文化价值的存在。真正的“人”是体现着人的社会和意义的人,是在历史中行动着的完整的人。而作为人的最重要的体现者——人格,则表示:生而为人,并非就是人,只有获得人格,人才成其为人。一个人具有独立的人格,意味着“人”从权威、等级的服从中解放出来获得“人”的自主、自尊和自由,意味着“人”从“人”的依赖关系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自我的真实价值,意味着“人”从生命本能的制约中解放出来,追求“人”成为“人”的超生命价值。而作为忠贞的典范和智慧的化身的诸葛亮,不能按照“人”的方式和要求去做人、待物、行事,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自主、自尊、自由只是可望而不可即,他只能沿着儒家规定的“礼”的轨道走下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究竟是他个人的悲哀还是历史的悲剧?
  也许诸葛亮的这种努力有利于刘氏,有功于蜀汉;然而,对他的身心而言,那又是一种怎样的摧残?白帝托孤之后的蜀汉不但元气大伤,而且内忧外患,而要恢复这份“元气”,解决内忧外患,又需怎样的智慧与精力?否则“托附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在此,诸葛亮不得不,而且也只有成为刘氏的工具,为蜀汉“鞠躬尽瘁”!即使前面是万丈深渊,是死亡,他也得往前走,因为他没有别的选择,儒家的“义”要求他这么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也只有如此了!人性,人格在这儿毫无存在的价值,这儿只有儒家的“义”,只有诸葛亮的“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1] (《诸葛亮传》)!
  综上所述,在中国儒家文化的熏陶之下,诸葛亮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这种独特的心理特征让他青史留名——成了智慧的化身与忠贞的典范,然而这也造就了诸葛亮一生的悲剧:将他推向了人性毁灭的深渊!
  
  参考文献:
  [1](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余潇枫.哲学人格[M].北京: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3](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4](三国)诸葛亮.诸葛丞相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5.
  
  作者简介:李伟,男,山东高密人,西南大学文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最根本的任务。音乐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运用音乐教学这一平台,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热点题目。本文就如何在音乐课改中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音乐课改;创新思维能力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高等职
期刊
【摘要】文艺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到底如何?这是多年来困惑众多文艺工作者的话题,特别是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之后,出现了一些文艺非意识形态化的观点:主张文艺即“自我表现”、文艺的本质即“超意识形态的审美性质”、文艺即“生命表现”、文艺即“科学”、文艺即“纯审美”,“纯形式”,“纯娱乐”,“纯宣泄”等等。这些观点至今都被很多人所认同,但就现实的情况看,文艺与意识形态脱钩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本文就影视剧的创作来
期刊
【摘要】老师在课堂上巧妙地利用手持技术指导学生探究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不同胃药之谜,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关爱胃病患者,也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与化学密不可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  【关键词】手持技术;化学教学实践;主动学习    1.引言  胃病是常见病。据华夏医院健康网报道,上海人的胃病发病率比5年前足足翻了2倍有余[1]。关爱胃病患者,让他们早日康复是人们的共同心愿。某中
期刊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1]。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持续、协调、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文化战线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文化工作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基层所欢迎、为群众所认同。本文拟就新时期如何加快文化工作面向基层群众服务等问题作一些探索,尝试性
期刊
【摘要】中国学术界历来认为中国古典悲剧缺乏崇高性,没有产生世界意义上的悲剧,然而通过比较中西悲剧差异,寻求不同民族文化的根源,可以真正的认识中国悲剧的重要影响,为当今中西悲剧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中西悲剧差异;大团圆;悲壮;优美     悲剧,在戏剧中地位显赫;悲剧,在每一个时代都是人生和艺术的最深足迹。西方悲剧研究发展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中国的戏剧产生也比较早,但一直没有成熟的戏剧理
期刊
【摘要】犯罪的客观表现形式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与之相对应,犯罪可分为作为犯罪和不作为犯罪。不作为犯罪问题是相当复杂的刑法理论问题,本文将对不作为犯罪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探究。不作为、不作为犯罪,以及不作为中的讨论的重点和热点都将予以论述。  【关键词】不作为;不作为犯罪;作为义务    一、不作为犯罪  不作为犯罪,是指以不作为形式实现的犯罪,即负有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该义务而不履行,因而危害
期刊
【摘要】体育旅游以其集参与性与观赏性、娱乐性与健身性、教育性与互动性于一体的特征,正逐渐成为现代旅游的新选择。在分析辽宁省开发体育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辽宁省体育旅游联动开发的构想及保障因素,从而得出辽宁省作为一个体育强省和体育旅游资源大省,通过将产品、市场、产业、营销等方面联动开发,形成一个鲜活、动态的体系既可促进辽宁的体育旅游向着产业化、可持续方向发展,还可以推动全省旅游市场的良性运
期刊
【摘要】“实事”是进入人的实践领域的客观事物,“求”是指人的实践本身,“是”是人在特定时期形成的特定认识的总和。实事求是关键在人,具体是关键看人能否认识自身的渺小和有限,能否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以入世之事求出世之功的理念去认识名利。  【关键词】实事求是;务必;出世;入世;为民    一、实事求是关键在“人”  “实事求是”源远流长,从元世纪(58-88年)《汉书》的首次记载到1945年党的七大
期刊
【摘要】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直逼当代人的生存境况,笔者试图从自然、人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梳理,来领略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真谛,为人类摆脱生存困境指明方向。  【关键词】自然;人;人与自然;人化自然    当下,环境危机、生态失衡、自然资源日渐枯竭等已成为人类生存面临的严峻问题,而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直逼当代人的生存境况,为人类摆脱生存困境指明了方向。笔者拟从自然、人及人与自然关
期刊
【摘要】新生活运动是指1934年至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推出的公民教育运动,是一场以恢复中国传统道德、提倡礼义廉耻为核心的所谓新生活运动。新运虽然标榜“新”生活,内容却是“旧”的儒家伦理思想。新运最后因中华民国政府于1949年内战失利「暂停办理」,无疾而终。它不过是蒋介石的一种统治策略,他试图把党治的政治模式强加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观念和行为中,使居民的生活按设计的规范而运作,其核心是要达到使“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