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30与人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的控制情况。方法:选择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自愿的原则分为两组,A组采用诺和锐30,B组采用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皮下胰岛素注射),观察每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都明显下降(P<0.01),A组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低于B组(P<0.01),胰岛素用量也少于B组(P<0.01)。A组达到血糖良好指标的时间及平均术前住院天数也少于后者(P<0.01)。低血糖发生也较少。结论:门冬胰岛素30与传统皮下多次注射胰岛素比较,能更有效、安全、平稳地控制全天血糖。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门冬胰岛素30 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 手术期间
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3大疾病,目前全球有近3.5亿人正在与糖尿病进行艰苦的“持久战”。由于对胰岛素的使用存在严重误区,而且觉得注射疼痛、麻烦,以致该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拒绝使用,延误了病情。通过门冬胰岛素30与人胰岛素多点注射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情况,探讨了最佳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2月~2011年1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50例,按照自愿的原则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A组男20例,女5例,年龄50±11岁。B组男18例,女7例,年龄50±11岁。
研究方法:A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皮下3次/日注射。B组给予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皮下胰岛素注射),选择诺和灵R,3次/日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联合诺和灵N,22∶ 00点睡前皮下注射(均为人胰岛素),手术前禁食时停止皮下注射胰岛素,术中、术后禁食时给予静脉补液加胰岛素调节血糖。
统计学处理: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每日胰岛素用量,血糖良好控制时间及术前平均住院天数计量资料以(X±S)表示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低血糖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显著性。
结 果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明显下降,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比较无明显差异但餐后2小时血糖A组明显好于B组(P<0.01)。A组每日胰岛素用量少于B组(P<0.01),另外A组达到血糖良好控制时间及术前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B组(P<0.01)。A组低血糖发生少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讨 论
全球有大约2.5亿糖尿病患者,预计2025年将增加到3.8亿。糖尿病正被视为公共卫生的一个威胁,有时还被贴上“全球性流行病”的标记。糖尿病的预防、治疗甚至治愈已成为当今医药研发的一个主要领域,几十只新的治疗药物正处于开发之中。门冬胰岛素30起效快,达峰值快,比如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含有的30%门冬胰岛素,可以满足餐时胰岛素需求;而其余是70%的精蛋白门冬胰岛素,它可以满足基础胰岛素需求。
同时在应用中,要注意以下问题:皮下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很多,包括双上臂外侧(包括三角肌处)、腹部两侧、双侧臀部及大腿外侧等处都可以选择。但患病多年的老患者最好不要在臀部注射胰島素。因为糖尿病患者抵抗力较差,容易发生感染,感染后多需要在臀部注射抗生素,故应将此处皮肤留给抗生素用。事实上,身体各部位的皮肤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是不同的,腹部吸收最快,大腿、臀部、上臂较慢。如果是用来控制餐后血糖的人,胰岛素注射首选腹部。如果是晚上注射的基础胰岛素,用来控制空腹血糖,建议选用大腿、臀部或上臂注射,以免吸收过快,引发低血糖。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要预防局部皮下形成硬结或皮下脂肪萎缩,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和利用,必须注意注射部位的经常轮换,最好2周内不使用同一位点注射胰岛素。糖尿病人用上胰岛素以后,能否再改回用口服降糖药,主要取决于经过治疗以后,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恢复情况。具体说来,需满足以下几点:患者全天胰岛素用量≤20U,而血糖控制达标;郑州人民医院老年病科田勇胰岛功能明显恢复,空腹C肽水平>0.4nmol/L,标准糖负荷后C肽>0.8nmol/L;患者没有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以及肝肾功能不全;应激情况(如大手术、严重创伤、重度感染等)已经解除,患者病情平稳,血糖控制良好;糖尿病自身抗体阴性,排除1型糖尿病及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
总之,门冬胰岛素30与传统皮下多次注射胰岛素比较,能更有效、安全、平稳地控制全天血糖。
参考文献
1 胡仁明,赵永桔,宋怀东,等.主编.内分泌代谢病临床新技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535-542.
2 Lindholm A,Jacolsen Lv.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insulin aspart.Clin pharmacokinet,2001,40(9):641-59.
3 Vazquez-Carrera M,Silvestre JS.Insulin analogues in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es[J].Methods Find Exp Clin Pharmacol,2004,26(6):445-61.
4 董砚虎,钱荣力,等.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当代治疗.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杜,1994:297.
5 叶山东,李素梅.糖尿病诊断治疗学.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73-174.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门冬胰岛素30 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 手术期间
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3大疾病,目前全球有近3.5亿人正在与糖尿病进行艰苦的“持久战”。由于对胰岛素的使用存在严重误区,而且觉得注射疼痛、麻烦,以致该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拒绝使用,延误了病情。通过门冬胰岛素30与人胰岛素多点注射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情况,探讨了最佳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2月~2011年1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50例,按照自愿的原则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A组男20例,女5例,年龄50±11岁。B组男18例,女7例,年龄50±11岁。
研究方法:A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皮下3次/日注射。B组给予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皮下胰岛素注射),选择诺和灵R,3次/日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联合诺和灵N,22∶ 00点睡前皮下注射(均为人胰岛素),手术前禁食时停止皮下注射胰岛素,术中、术后禁食时给予静脉补液加胰岛素调节血糖。
统计学处理: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每日胰岛素用量,血糖良好控制时间及术前平均住院天数计量资料以(X±S)表示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低血糖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显著性。
结 果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明显下降,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比较无明显差异但餐后2小时血糖A组明显好于B组(P<0.01)。A组每日胰岛素用量少于B组(P<0.01),另外A组达到血糖良好控制时间及术前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B组(P<0.01)。A组低血糖发生少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讨 论
全球有大约2.5亿糖尿病患者,预计2025年将增加到3.8亿。糖尿病正被视为公共卫生的一个威胁,有时还被贴上“全球性流行病”的标记。糖尿病的预防、治疗甚至治愈已成为当今医药研发的一个主要领域,几十只新的治疗药物正处于开发之中。门冬胰岛素30起效快,达峰值快,比如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含有的30%门冬胰岛素,可以满足餐时胰岛素需求;而其余是70%的精蛋白门冬胰岛素,它可以满足基础胰岛素需求。
同时在应用中,要注意以下问题:皮下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很多,包括双上臂外侧(包括三角肌处)、腹部两侧、双侧臀部及大腿外侧等处都可以选择。但患病多年的老患者最好不要在臀部注射胰島素。因为糖尿病患者抵抗力较差,容易发生感染,感染后多需要在臀部注射抗生素,故应将此处皮肤留给抗生素用。事实上,身体各部位的皮肤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是不同的,腹部吸收最快,大腿、臀部、上臂较慢。如果是用来控制餐后血糖的人,胰岛素注射首选腹部。如果是晚上注射的基础胰岛素,用来控制空腹血糖,建议选用大腿、臀部或上臂注射,以免吸收过快,引发低血糖。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要预防局部皮下形成硬结或皮下脂肪萎缩,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和利用,必须注意注射部位的经常轮换,最好2周内不使用同一位点注射胰岛素。糖尿病人用上胰岛素以后,能否再改回用口服降糖药,主要取决于经过治疗以后,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恢复情况。具体说来,需满足以下几点:患者全天胰岛素用量≤20U,而血糖控制达标;郑州人民医院老年病科田勇胰岛功能明显恢复,空腹C肽水平>0.4nmol/L,标准糖负荷后C肽>0.8nmol/L;患者没有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以及肝肾功能不全;应激情况(如大手术、严重创伤、重度感染等)已经解除,患者病情平稳,血糖控制良好;糖尿病自身抗体阴性,排除1型糖尿病及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
总之,门冬胰岛素30与传统皮下多次注射胰岛素比较,能更有效、安全、平稳地控制全天血糖。
参考文献
1 胡仁明,赵永桔,宋怀东,等.主编.内分泌代谢病临床新技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535-542.
2 Lindholm A,Jacolsen Lv.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insulin aspart.Clin pharmacokinet,2001,40(9):641-59.
3 Vazquez-Carrera M,Silvestre JS.Insulin analogues in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es[J].Methods Find Exp Clin Pharmacol,2004,26(6):445-61.
4 董砚虎,钱荣力,等.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当代治疗.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杜,1994:297.
5 叶山东,李素梅.糖尿病诊断治疗学.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