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是太久没在现实中感受到新闻人挑战权势的迷人气质,《聚焦》很是打动我。
获第73届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等3项提名的《聚焦》源自真实事件,主要深入探究了2001年《波士顿环球报》针对基督教神职人员恋童癖丑闻以及波士顿罗马天主教教区包庇对孩子进行性骚扰的神职人员这一事实的突破性调查。这一系列报道获得了2003年的普利策新闻奖。
影片没有走炫技路线,更像一本讲述记者从事调查报道的方法论。环境像素描:复古台式电脑,角落里有死老鼠的档案室,翻盖手机,用烂的横格本。台词也没内心独白,观者更多是通过动作、表情和关键时刻的选择读出人物个性。
聚焦小组的4位成员经常步履匆匆。靠着馆藏资料、无数的电话采访、约见被害者、说服采访对象,他们与看不见或看得见的反对力量抗衡。气质是统一的一丝不苟,严谨且沉着。
瑞秋·麦克亚当斯饰演的萨莎是惟一的女性。她总是拿着本子在记录,平静地倾听受害者说话,但她能在一句简单的回答里,捕捉到需要追问的细节。比起其他人物,她更温柔却也不失力量。
马克·鲁法洛饰演的迈克永远背着黑色斜挎包,步履紧凑,额头上总拧着三条线,全身洋溢着一种穷追到底的激情,以及一点儿暴躁。他在片中最终说服了米切尔接受采访,后者是一位资深律师,接受了多位受害者的委托,一个人默默地与教会抗争。从被米切尔推出门外到两人一起吃饭,再到一起在法院门口聊天,迈克总让人觉得眼熟。
《聚焦》不是那种让你感动陌生化的电影作品,甚至有人会觉得稍显平淡。但整体而言,叙事不冗余,干净利落,节奏恰到好处。沉稳的镜头带出了一种堪称朴素的价值观体验——观者也好像在跟片中人一起认真寻求真相。
有评论认为,该片继承了1976年《总统班底》的风格,找到一种丰富、吸引人却又平实的方式来刻画记者的基础工作。跟今年另一部讲述新闻人的电影《真相》相比,西方记者基本都在追捧《聚焦》而批评《真相》,原因在于《聚焦》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记者的真实生活。而在《真相》中,记者的工作除了被视为英勇,什么都不是。
其实现实生活的新闻工作就像《聚焦》一样,没太多的戏剧性。但好莱坞愿意挑选这样的题材,是因为一群拿着笔的侦探足够吸引人们的眼光。
剧本好几处台词听起来耳熟,比如片中一位好友劝组长沃尔特停手揭露教会,理由是“波士顿的人们需要宗教”(当时“9·11”刚发生不久),又比如律师米切尔那句,“他们(教会)控制了一切。”
当猥亵儿童的神父数量从9到13,从20到45,从70到最后的90,片中的编辑本·布莱德里说:“如果是这样的数量,人们一定是知道的。”记者迈克回答:“也许,人们就是知道的。”是的,现实中,很多问题,人们都是知道的。还好故事终究没有陷入英雄主义的窠臼。结尾,所有同事在为即将发出的报道感到自豪,组长罗宾逊却说出让人意外的事:几年前他就收到一位律师关于有20位教士对孩子性骚扰的名单,却在后来“忘记了”。众人沉默。这时他的新老板马蒂说,“有时我们很容易忘记,自己大多数时候都是在黑暗中摸爬滚打的。突然间灯亮以后,每个人都要多少面对些责难。从前的事我不给予评价,这次你们都做出了出色的报道。对我而言,做这样的报道是我从事这个行业的原因。”最后一句听起来,尤其熟悉又陌生。
《总统班底》
导演:艾伦·J·帕库拉
主演:达斯汀·霍夫曼
罗伯特·雷德福
根据“水门事件”揭发人Carl Bernstein和Bob Woodward所写自传改编。两人是《华盛顿邮报》记者,历尽艰辛揭开政治黑幕。但这部电影之后,关于记者的电影都会有些英雄主义的调调。事实上连公众都对他们的这种做法抱有负面的看法。很70年代味道的电影,角色的表情有些冷冰冰(有人说这就是民主的真实面孔),然后你会发现哪个行业都一样,很多东西都是磨出来的——当然灵感也同样重要。
《45周年》
导演:安德鲁·海格
主演:夏洛特·兰普林
多莉·韦尔斯
讲述一对忙于筹备结婚45周年纪念日的夫妻,因一个意外,感情突然走向了失衡。道理有点陈词滥调:婚姻里的秘密理所当然,全然的坦白很容易伤害对方。但电影对衰老的刻画十分动人:男主角很脆弱,沉浸在青年时期的回忆中。而夏洛特·兰普林演的妻子凯特(Kate)每一条皱纹都是戏,隐忍之下的崩溃和不安让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