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资源是上海新一轮发展进程中最短缺的资源。韩正市长强调,要切实采取可操作、可衡量的办法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落到实处,同时要建立起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的供地机制,为上海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土地资源是上海新一轮发展进程中最短缺的资源,与油、气、水、电等其它资源要素不同,土地资源是减量型资源,以上海的经济实力,未来5年内几乎不可能通过采购来增加海外土地储备。由于上海2005年的常住人口已经导入近400万非沪籍移民,使在上海地区生活和从事经济活动的总人口规模,与幅员辽阔的澳大利亚人口总量相当。在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统计方面,上海浦西地区的人口密度为3.7万人,东京是7.3万人,其它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如纽约、伦敦、巴黎和香港等在8000-8500人之间。由此可见,上海人口密度和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对上海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压力。而在全国行政区划近期不可能调整和填海造地规模有限的背景下,上海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首先就应强调对土地资源的节约型开发。
由于土地资源开发的主动权掌握在政府手中,因此,上海市政府的决策思维对于土地政策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好比是管住水库的闸门。为此,2005年7月8日,上海市政府专门召开了一次常务会议,就强化上海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进行了研究。在这次会议上,韩正市长强调,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是上海建设节约型城市的重要一环,也是当前一项非常紧迫、十分重要的工作。要切实采取可操作、可衡量的办法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落到实处,同时要建立起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的供地机制,为上海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这次会议明确了近期的三大重点工作方向:一是继续深入推进“批项目、核土地”工作机制,加快制定各类项目的用地标准,严把项目准入关。二是积极稳当地推进农民宅基地置换试点,并针对试点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加强分类指导。三是着眼内涵挖掘,优先盘活利用存量。要摸清土地家底和资源潜力,开展存量建设用地置换试点,并加大对零星、分散、低效利用土地的盘活利用。
这一决策是具有国际眼光的,对于今后上海社会的发展和企业投资行为的变化都会产生约束作用。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其实也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基于工业项目对就业的贡献,发达国家也面临着争上工业项目与土地资源配置之间的矛盾。如在法国,为了吸引私人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各地也一度争抢项目,使得工业企业非常分散。就在上海市政府召开关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常务会议后不久,法国政府也提出了一项名为“67个竞争性项目试点”的工业布局规划,并且决定向这些试点项目投入15亿欧元的资金。而建设此“67个竞争性项目试点”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在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利用土地资源的基础上,重新规划法国的工业布局。其目标是,使一个地区相对分散的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机构甚至专科学校集中起来,加强他们在同类项目上的合作,降低资源浪费,并减少企业由于生产成本等因素而从该地区迁走的现象,从而提升产业能级,优化土地的单位使用效率,进一步积聚发展性投资。
类似的根据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来谋划产业项目聚焦和国际资金水平的思路,在上海被称之为“提高地均产出率”。上海财经大学赵晓雷教授认为,“地均产出率”或“地均GDP”的概念相比于“人均GDP”的统计指标,对上海的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有投资价值和开发潜力的区域,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所承载的经济质量和经济产出率,也是城市或城市群国际竞争力比较的重要指标。在上海6393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上,水域和农业用地为4628平方公里,占上海市总面积的72%。而第一产业占上海GDP的比重仅为1.5%,对上海GDP的贡献率也只有0.3%。赵晓雷教授对上海土地产出率的分析还表明,如果以城市化特征明显的外环线为标志线,外环线以内的土地面积约为620平方公里,占上海市总面积的9.7%。而就是这块不到总面积10%的市区土地,对上海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最为显著。根据2004年提供的统计数据,可以计算出2003年市区平均每平方公里的GDP增加值为3.33亿元,郊区为0.73亿元,郊区的地均产出值仅为市区的21.92%。而2004年和2005年,上海郊区的经济发展虽然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地均GDP”较低的总体格局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所以,“十一五”规划实施之初,就必须按照城市化的基本逻缉对郊区土地资源作集约使用,这样将会进一步扩展上海经济的发展空间,提高城市能级。
在科学地将土地资源作节约、集约使用的策略方面,上海这样的经济中心城市必须在全国作出表率作用。其中,最值得称赞的就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规划过程中“三个集中”策略的提出。所谓“三个集中”策略,是指——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和农民向小城镇集中。上海在体现“三个集中”策略时还有配套及时的操作性细化方案,如目前正在坚定地实施《上海工业向园区集中三年行动计划(2004-2006)》,就特别强调在土地使用、布局形态、产业导向和综合实力等方面要有明显提升。其推进重点也非常突出,即:集中资源抓好新增项目向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积聚,有序推进中心城区企业调整和向园区集中;结合郊区新城、中心镇建设和区划调整;逐步推进撤并工业区和城市化地区零星工业点的调整集中。
在土地节约和集约使用的质量评估上,上海还特别强调投资强度(或称资本密集程度)这一概念。投资强度较高的园区主要有国家级的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如在“聚焦张江”策略的积极影响下,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投资强度明显提升。根据有关统计,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土地每平方公里吸纳的投资资本已超过8亿美元,其中每平方公里吸纳外资已超过6.8亿美元,其单位开发面积的投资强度在国内同级别开发区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投资强度的提升还促进了生产率的进步,2005年张江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已达到7万美元。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土地节约和集约使用的质量也是一流的。无独有偶,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特别重视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使用的典范。1983年,该开发区创立时占地面积是35平方公里,而现在22年过去,其占地面积依然是35平方公里,但税收贡献却是逐年上升,2004年是24亿元,2005年则突破了30亿元。该开发区的一条基本体会是,一些所谓的外商投资公司,一到开发区就忙着圈地,其实并不是来投资办企业的,而是来“炒地皮”的。这种投机性企业是不会给开发区带来持续发展的,相反,倒有可能引发开发区内土地价格的不正常波动,并加大真正需要土地资源的工业企业的商务成本。因此,开发区要增加经济效益,不能只依靠扩大土地规模,而是要靠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率。
当然,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制度安排,十一五规划实施期间,上海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还会对都市型工业企业、高科技企业和环保行业类企业,有一定的瓶颈式约束。为此,上海还应该尽快推出不同行业的标准厂房、标准仓库、标准车库等土地资源派生产品的供应制度,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开发好上海的每一寸土地。
作者简介
王泠一,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蓝皮书》主编,上海市青联委员。长期从事上海经济国际化和区域化的研究;参与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选址、上海会展业发展战略、沪韩信息产业比较等多项上海市府决策咨询项目。主要著作有《中国与APEC》、《软权利之争》等。
土地资源是上海新一轮发展进程中最短缺的资源,与油、气、水、电等其它资源要素不同,土地资源是减量型资源,以上海的经济实力,未来5年内几乎不可能通过采购来增加海外土地储备。由于上海2005年的常住人口已经导入近400万非沪籍移民,使在上海地区生活和从事经济活动的总人口规模,与幅员辽阔的澳大利亚人口总量相当。在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统计方面,上海浦西地区的人口密度为3.7万人,东京是7.3万人,其它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如纽约、伦敦、巴黎和香港等在8000-8500人之间。由此可见,上海人口密度和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对上海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压力。而在全国行政区划近期不可能调整和填海造地规模有限的背景下,上海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首先就应强调对土地资源的节约型开发。
由于土地资源开发的主动权掌握在政府手中,因此,上海市政府的决策思维对于土地政策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好比是管住水库的闸门。为此,2005年7月8日,上海市政府专门召开了一次常务会议,就强化上海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进行了研究。在这次会议上,韩正市长强调,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是上海建设节约型城市的重要一环,也是当前一项非常紧迫、十分重要的工作。要切实采取可操作、可衡量的办法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落到实处,同时要建立起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的供地机制,为上海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这次会议明确了近期的三大重点工作方向:一是继续深入推进“批项目、核土地”工作机制,加快制定各类项目的用地标准,严把项目准入关。二是积极稳当地推进农民宅基地置换试点,并针对试点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加强分类指导。三是着眼内涵挖掘,优先盘活利用存量。要摸清土地家底和资源潜力,开展存量建设用地置换试点,并加大对零星、分散、低效利用土地的盘活利用。
这一决策是具有国际眼光的,对于今后上海社会的发展和企业投资行为的变化都会产生约束作用。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其实也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基于工业项目对就业的贡献,发达国家也面临着争上工业项目与土地资源配置之间的矛盾。如在法国,为了吸引私人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各地也一度争抢项目,使得工业企业非常分散。就在上海市政府召开关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常务会议后不久,法国政府也提出了一项名为“67个竞争性项目试点”的工业布局规划,并且决定向这些试点项目投入15亿欧元的资金。而建设此“67个竞争性项目试点”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在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利用土地资源的基础上,重新规划法国的工业布局。其目标是,使一个地区相对分散的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机构甚至专科学校集中起来,加强他们在同类项目上的合作,降低资源浪费,并减少企业由于生产成本等因素而从该地区迁走的现象,从而提升产业能级,优化土地的单位使用效率,进一步积聚发展性投资。
类似的根据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来谋划产业项目聚焦和国际资金水平的思路,在上海被称之为“提高地均产出率”。上海财经大学赵晓雷教授认为,“地均产出率”或“地均GDP”的概念相比于“人均GDP”的统计指标,对上海的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有投资价值和开发潜力的区域,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所承载的经济质量和经济产出率,也是城市或城市群国际竞争力比较的重要指标。在上海6393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上,水域和农业用地为4628平方公里,占上海市总面积的72%。而第一产业占上海GDP的比重仅为1.5%,对上海GDP的贡献率也只有0.3%。赵晓雷教授对上海土地产出率的分析还表明,如果以城市化特征明显的外环线为标志线,外环线以内的土地面积约为620平方公里,占上海市总面积的9.7%。而就是这块不到总面积10%的市区土地,对上海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最为显著。根据2004年提供的统计数据,可以计算出2003年市区平均每平方公里的GDP增加值为3.33亿元,郊区为0.73亿元,郊区的地均产出值仅为市区的21.92%。而2004年和2005年,上海郊区的经济发展虽然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地均GDP”较低的总体格局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所以,“十一五”规划实施之初,就必须按照城市化的基本逻缉对郊区土地资源作集约使用,这样将会进一步扩展上海经济的发展空间,提高城市能级。
在科学地将土地资源作节约、集约使用的策略方面,上海这样的经济中心城市必须在全国作出表率作用。其中,最值得称赞的就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规划过程中“三个集中”策略的提出。所谓“三个集中”策略,是指——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和农民向小城镇集中。上海在体现“三个集中”策略时还有配套及时的操作性细化方案,如目前正在坚定地实施《上海工业向园区集中三年行动计划(2004-2006)》,就特别强调在土地使用、布局形态、产业导向和综合实力等方面要有明显提升。其推进重点也非常突出,即:集中资源抓好新增项目向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积聚,有序推进中心城区企业调整和向园区集中;结合郊区新城、中心镇建设和区划调整;逐步推进撤并工业区和城市化地区零星工业点的调整集中。
在土地节约和集约使用的质量评估上,上海还特别强调投资强度(或称资本密集程度)这一概念。投资强度较高的园区主要有国家级的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等。如在“聚焦张江”策略的积极影响下,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投资强度明显提升。根据有关统计,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土地每平方公里吸纳的投资资本已超过8亿美元,其中每平方公里吸纳外资已超过6.8亿美元,其单位开发面积的投资强度在国内同级别开发区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投资强度的提升还促进了生产率的进步,2005年张江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已达到7万美元。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土地节约和集约使用的质量也是一流的。无独有偶,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特别重视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使用的典范。1983年,该开发区创立时占地面积是35平方公里,而现在22年过去,其占地面积依然是35平方公里,但税收贡献却是逐年上升,2004年是24亿元,2005年则突破了30亿元。该开发区的一条基本体会是,一些所谓的外商投资公司,一到开发区就忙着圈地,其实并不是来投资办企业的,而是来“炒地皮”的。这种投机性企业是不会给开发区带来持续发展的,相反,倒有可能引发开发区内土地价格的不正常波动,并加大真正需要土地资源的工业企业的商务成本。因此,开发区要增加经济效益,不能只依靠扩大土地规模,而是要靠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率。
当然,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制度安排,十一五规划实施期间,上海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还会对都市型工业企业、高科技企业和环保行业类企业,有一定的瓶颈式约束。为此,上海还应该尽快推出不同行业的标准厂房、标准仓库、标准车库等土地资源派生产品的供应制度,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开发好上海的每一寸土地。
作者简介
王泠一,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资源环境蓝皮书》主编,上海市青联委员。长期从事上海经济国际化和区域化的研究;参与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选址、上海会展业发展战略、沪韩信息产业比较等多项上海市府决策咨询项目。主要著作有《中国与APEC》、《软权利之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