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鲁迅的《阿Q正传》在精神层面上具有深刻的社会影响。它针砭时弊,人物形象鲜明,语言幽默诙谐,饱含大量文化信息,是鲁迅揭露国民性,启蒙群众的呐喊。本文从赖斯的语言外因素分析《阿Q正传》的英译本,探讨文学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外部因素。
【关键词】:《阿Q正传》;文学翻译;语言外因素
1. 引言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受旧社会压迫而精神被扭曲变形的人物形象,向人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在精神层面上具有深刻的社会影响。
本文选取威廉.莱尔(Lyell)的译本片段,分析他的翻译特色:具有典型的美国口语特色,完整地传达了大量的文化信息。
2. 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是艺术,是再创造,它不只是再现原文内容,还应再现原作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体现深层文化蕴含。文学翻译需要尽可能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还要表现出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冲突、碰撞。因此译者应起到桥梁作用,把作者和读者联系起来,使读者能够了解、欣赏原作品。
文学翻译的存在有很大的意义。一方面,它呈现出了外国文学这片新天地,拓宽了民族文学的视域,有利于民族文学的再创造。例如文学翻译对我们汉语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外来词如潘多拉的盒子,阿基里斯的脚后根等,已成为汉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如马君武、苏曼殊等人翻译的歌德、拜伦和雪莱的诗歌在反清和民族民主革命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3. 《阿Q正传》英译本分析
3.1 译文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18世纪末,它不仅包括政治的观念形态而且对翻译的操控力是强烈而持久的。勒菲维尔(2004)认为翻译创作了原文、原作者、原文的文学及文化形象,并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改写,也是一种文化操纵。“改写”和“操纵”的观点揭示了译入语文化对于文学翻译的制约和利用的文化性质。
在《阿Q正传》中,鲁迅对阿Q这个人物,寄予了丰富而又复杂的价值判断,全文隐形地包含了大量的评价和态度,很多地方需要读者自己去阐释和补充,这给译者留下了操纵和改写的空间。
例1.“你怎么动手动脚… …”尼姑满脸通红的说,一面赶快走。
“What’s gotten into you? Get your filthy paws off me!” Her face flushing scarlet, the nun hurried onward.
当社会最底层的弱者小尼姑受到来自阿Q的调戏时,她那一句无助而又无奈的反问句“你怎么动手动脚”,在莱尔的笔下变成了声色俱厉的祈使句“拿走你那肮脏的爪子”。“手、脚”被降格为爪子,同时添加filthy表明态度,一种掷地有声的正气跃然纸上。莱尔的变动使原文中软弱无助的尼姑摇身一变成了译文中大义凛然的形象,东方女性的隐忍被改写成了具有独立之意志、自由之精神的西方女性特质。这种人物形象的改写是译者对目的语文化意识形态的一种靠拢和迎合,体现出从东方意识形态到西方意识形态的跨越。
3.2 译文受情感内涵的影响
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提出,在对译文进行评判时,还必须考虑对译本形成具有制约作用的语言外因素。语言外因素对翻译批评起决定作用,包括情感内涵,接受者因素等。
人物的情感会影响到词汇、风格等的选择,当句子中涉及到幽默、嘲讽、讽刺等思想感情时往往会用到情感内涵这个因素,此时译者要站在作品中人物的立场上,或是沉浸于作者描写的内容中,把自己当成作者笔下的那个人,去感受其经历和周遭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例2.“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阿Q摇摇头,将唾沫飞在正对面的赵司晨的脸上。
“Wow! Is that ever something to see! Killing the revolutionaries—yup, that’s a real sight!” He shook his head with such appreciative enthusiasm that spittle flew from his mouth and landed on the face of Zhao Sichen,seated directly opposite him.
译文中画线部分是译者做出的增译,从局部看属于正面评价,但由于全文字里行間的讽刺口吻,一旦放在全文的大背景下,却演变成负面评价,正面和负面评价发生了戏剧化的突变。阿Q对杀人的场面的讲述,译文在原文的动作描写“摇头”后,添加的“appreciative enthusiasm”体现了阿Q对杀人场面“津津乐道”的快感,更反映出了对阿Q的劣根性的讥讽。
3.3 译文受接受者因素的影响
赖斯的接受者因素要求译者注意原文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习惯表达、谚语、典故、隐喻等等,在碰到这些情况时,要考虑受众群体对源语文化背景的认知,因为翻译它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文化之间的转换。
例3.“这断子绝孙的阿Q!”远远地听见小尼姑的带哭的声音。
“May you never have a son, Ah Q!” He heard the sound of the nun's sobbing voice in the distance. (Lyell)
小尼姑因受到阿Q的调戏气急败坏地诅咒阿Q“断子绝孙”,理解这一恶毒的诅咒,须对中国的孝文化有一定的理解。中国传统上重视生儿子、传承香火,以便日后老有所终,由此衍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文化,故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说。对于这一概念,莱尔采用了直译的方法,但是,对于不熟知中国文化的英语读者而言,没有儿子并非是一件恐怖可怕的事情。因此这里宜加入文化注释,以便目的读者理解此处的实际含义。
4. 结语
在翻译《阿Q正传》这部讽刺小说时,译者需要还原原文丰富的情感,原文诙谐背后作者真实的意图。因此,译者需要考虑到影响译文的多重外部原因,在原作读者和原作再现者的双重身份中保持高度敏感。
本文用赖斯在《翻译批评》一书中提出的语言外因素分析《阿Q正传》的英译本,探讨了文学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外在因素:意识形态、情感内涵、接受者因素。翻译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应做到无过无不及,因此,译者需要兼具很深的翻译功底与文化知识底蕴,协调好外在因素的影响,用译作传达原作的思想、感情和美。
参考文献:
[1] Lu Xun. Diary of a Madman and Other Stories[M]. Lyell W A, Tran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2] Reiss Katharina.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4.
[3]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修订版.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 鲁迅.《阿Q正传》汉英对照[M],杨宪益,戴乃迭译.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00.
【关键词】:《阿Q正传》;文学翻译;语言外因素
1. 引言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受旧社会压迫而精神被扭曲变形的人物形象,向人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在精神层面上具有深刻的社会影响。
本文选取威廉.莱尔(Lyell)的译本片段,分析他的翻译特色:具有典型的美国口语特色,完整地传达了大量的文化信息。
2. 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是艺术,是再创造,它不只是再现原文内容,还应再现原作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体现深层文化蕴含。文学翻译需要尽可能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还要表现出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冲突、碰撞。因此译者应起到桥梁作用,把作者和读者联系起来,使读者能够了解、欣赏原作品。
文学翻译的存在有很大的意义。一方面,它呈现出了外国文学这片新天地,拓宽了民族文学的视域,有利于民族文学的再创造。例如文学翻译对我们汉语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外来词如潘多拉的盒子,阿基里斯的脚后根等,已成为汉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如马君武、苏曼殊等人翻译的歌德、拜伦和雪莱的诗歌在反清和民族民主革命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3. 《阿Q正传》英译本分析
3.1 译文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18世纪末,它不仅包括政治的观念形态而且对翻译的操控力是强烈而持久的。勒菲维尔(2004)认为翻译创作了原文、原作者、原文的文学及文化形象,并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改写,也是一种文化操纵。“改写”和“操纵”的观点揭示了译入语文化对于文学翻译的制约和利用的文化性质。
在《阿Q正传》中,鲁迅对阿Q这个人物,寄予了丰富而又复杂的价值判断,全文隐形地包含了大量的评价和态度,很多地方需要读者自己去阐释和补充,这给译者留下了操纵和改写的空间。
例1.“你怎么动手动脚… …”尼姑满脸通红的说,一面赶快走。
“What’s gotten into you? Get your filthy paws off me!” Her face flushing scarlet, the nun hurried onward.
当社会最底层的弱者小尼姑受到来自阿Q的调戏时,她那一句无助而又无奈的反问句“你怎么动手动脚”,在莱尔的笔下变成了声色俱厉的祈使句“拿走你那肮脏的爪子”。“手、脚”被降格为爪子,同时添加filthy表明态度,一种掷地有声的正气跃然纸上。莱尔的变动使原文中软弱无助的尼姑摇身一变成了译文中大义凛然的形象,东方女性的隐忍被改写成了具有独立之意志、自由之精神的西方女性特质。这种人物形象的改写是译者对目的语文化意识形态的一种靠拢和迎合,体现出从东方意识形态到西方意识形态的跨越。
3.2 译文受情感内涵的影响
德国学者凯瑟林娜·赖斯提出,在对译文进行评判时,还必须考虑对译本形成具有制约作用的语言外因素。语言外因素对翻译批评起决定作用,包括情感内涵,接受者因素等。
人物的情感会影响到词汇、风格等的选择,当句子中涉及到幽默、嘲讽、讽刺等思想感情时往往会用到情感内涵这个因素,此时译者要站在作品中人物的立场上,或是沉浸于作者描写的内容中,把自己当成作者笔下的那个人,去感受其经历和周遭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例2.“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阿Q摇摇头,将唾沫飞在正对面的赵司晨的脸上。
“Wow! Is that ever something to see! Killing the revolutionaries—yup, that’s a real sight!” He shook his head with such appreciative enthusiasm that spittle flew from his mouth and landed on the face of Zhao Sichen,seated directly opposite him.
译文中画线部分是译者做出的增译,从局部看属于正面评价,但由于全文字里行間的讽刺口吻,一旦放在全文的大背景下,却演变成负面评价,正面和负面评价发生了戏剧化的突变。阿Q对杀人的场面的讲述,译文在原文的动作描写“摇头”后,添加的“appreciative enthusiasm”体现了阿Q对杀人场面“津津乐道”的快感,更反映出了对阿Q的劣根性的讥讽。
3.3 译文受接受者因素的影响
赖斯的接受者因素要求译者注意原文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习惯表达、谚语、典故、隐喻等等,在碰到这些情况时,要考虑受众群体对源语文化背景的认知,因为翻译它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文化之间的转换。
例3.“这断子绝孙的阿Q!”远远地听见小尼姑的带哭的声音。
“May you never have a son, Ah Q!” He heard the sound of the nun's sobbing voice in the distance. (Lyell)
小尼姑因受到阿Q的调戏气急败坏地诅咒阿Q“断子绝孙”,理解这一恶毒的诅咒,须对中国的孝文化有一定的理解。中国传统上重视生儿子、传承香火,以便日后老有所终,由此衍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文化,故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说。对于这一概念,莱尔采用了直译的方法,但是,对于不熟知中国文化的英语读者而言,没有儿子并非是一件恐怖可怕的事情。因此这里宜加入文化注释,以便目的读者理解此处的实际含义。
4. 结语
在翻译《阿Q正传》这部讽刺小说时,译者需要还原原文丰富的情感,原文诙谐背后作者真实的意图。因此,译者需要考虑到影响译文的多重外部原因,在原作读者和原作再现者的双重身份中保持高度敏感。
本文用赖斯在《翻译批评》一书中提出的语言外因素分析《阿Q正传》的英译本,探讨了文学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外在因素:意识形态、情感内涵、接受者因素。翻译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应做到无过无不及,因此,译者需要兼具很深的翻译功底与文化知识底蕴,协调好外在因素的影响,用译作传达原作的思想、感情和美。
参考文献:
[1] Lu Xun. Diary of a Madman and Other Stories[M]. Lyell W A, Tran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2] Reiss Katharina.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4.
[3]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修订版.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 鲁迅.《阿Q正传》汉英对照[M],杨宪益,戴乃迭译.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