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识形态的对立和仇恨能否被血缘、亲情与爱化解?这是《他人之子》所提出的最根本的命题。巴以冲突这个宏大的政治历史话题为电影设置了一个天然得以探讨人性困境的背景。只不过《他人之子》寻找了一个细小的也更具戏剧性的切口。
热爱音乐的约瑟夫正准备去服兵役。体检之后,他的母亲发现约瑟夫的血型表明他不可能是自己与丈夫的亲生儿子。院长给出的答案印证了他们的猜测。 约瑟夫出生那天,医院遭到了轰炸,慌乱之中,由于护士的疏忽,约瑟夫与同一天出生的另一个男孩被父母抱错了。如果这一切发生在两个普通家庭,这只是一出供人唏嘘的悲剧。但问题是,约瑟夫一家是以色列人,而被抱错的那个孩子亚辛一家是巴勒斯坦人。更加令人尴尬的是,约瑟夫的父亲还是以色列军队的高官。
两个家庭在院长办公室并排坐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古怪的画面。他们被历史与政治分割为敌对的双方,而在20年中,他们却都在以最深的爱意,辛苦地抚养着敌人的孩子。约瑟夫的母亲来自法国,开朗而自信,亚辛的妈妈半生都生活在那片动荡的土地上,缠着厚重的头巾,一脸苦痛。这是巴以双方的一个微小的缩影。原本宏大却也虚幻的政治对立,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结结实实地碰撞在了一起。
巴以冲突已经成为了一个无法确切叙述的事件,包含着宗教对立、政治冲突、历史创伤以及国际社会的各种干预。但这些无法言说的复杂境况却经过多年教化融入了每个巴以人的生活,他们能感受到的就是现实中的敌意。
约瑟夫和亚辛原本应该永无交集,前者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歌星,后者已经从巴黎的医学院拿到博士学位。当这两个年轻人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后纷纷陷入了身份认同的危机。约瑟夫找到拉比,问他“我还是不是犹太人,这个身份对我太重要了。”但是拉比告诉他,其实,亚辛生来就是犹太人,而约瑟夫的身份却十分可疑。与此同时,亚辛也开始被孤立,当他的哥哥得知自己的弟弟是以色列人时,立即转入了敌对模式。他以政治上的标准瞬间取代了长久以来的亲情关系。
就在两个家庭不知所措的时候,约瑟夫与亚辛却开始了秘密交往。最终也因为他们的努力,在巴以冲突的大背景下,两个家庭开始缓和与和解。
影片中的人物设定透露着导演明确的意图。两个男主人都被意识形态化,他们在饭桌上争论巴以冲突的根源与对方的罪恶,但两个女人却一直是亲情与爱的代言者。当他们的丈夫被政治术语遮蔽全部生活的时候,两位母亲更看重两个孩子与自己的血缘关系。
阿尔弗莱德-格罗塞在其著作《身份认同的困境》中写道,“公民的身份不能够被简化为其公民性。谈到一个总统或一个政府时,当人们说‘法国想……法国宣称、接受、拒绝……’时,这种拟人的且通常是虚夸的说法也多少有一个具体含义:所有公民都经由政府被牵连起来。”
我们的身份认同到底有哪些因素构成?政治、地域、信仰、血缘还是内心对自己的判定?而当亲情、爱意与政治身份相对立的时候,到底应该如何抉择?哪种选择算是政治上的背叛?哪种选择才算是对于爱和亲情的皈依?在这个充满冲突的世界中,这确实是一个残酷的拷问。
电影的结尾给出了一个圆满的大结局,虽然显得力度不足,但却传达了导演的心愿。用亲情和爱化解人为构造出的政治仇恨。这种和解的态度是人们的希冀,但在现实中,它更像一个梦想。
《私宅》
这是一部难得的由巴以双方团队合作的“纪实剧情片”。导演将镜头对准了巴勒斯坦一家人的私宅,记录了这家必须与以色列军队共处一室的一家人的真实境遇以及尴尬的气氛,以此为基础拍摄了一部反映巴以冲突下普通人生活的作品。
《墙》
这是一部围绕着以色列隔离带的纪录片。对以色列国防部长的访谈贯穿全片。农田上的铁丝网妨碍了阿拉伯农民收获果实;居民区中间的水泥墙、哨卡分开了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孩子们在高墙下成长……在影片最后,加沙地区又一次被封锁了。
《慕尼黑》
1972年在联邦德国举办的第20届奥运会上,巴勒斯坦极端恐怖组织“黑色九月”绑架了11名以色列运动员。联邦德国的警察草率对待了这次绑架事件,导致了11名以色列运动员全部遇难。事件发生之后,以色列特工组织“摩萨德”展开了对“黑色九月”组织以及巴勒斯坦人的血腥报复。
《天堂此时》
克汉雷和萨德是一对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这两个满腔热血的青年在特拉维夫某抵抗组织内接受了人肉炸弹的训练,而他们的家人对这一切都毫不知情。训练结束后,他们将在身上绑着隐蔽炸弹,穿越巴以边境去执行一项被灌输为“光荣”的且注定没有归途的任务。
热爱音乐的约瑟夫正准备去服兵役。体检之后,他的母亲发现约瑟夫的血型表明他不可能是自己与丈夫的亲生儿子。院长给出的答案印证了他们的猜测。 约瑟夫出生那天,医院遭到了轰炸,慌乱之中,由于护士的疏忽,约瑟夫与同一天出生的另一个男孩被父母抱错了。如果这一切发生在两个普通家庭,这只是一出供人唏嘘的悲剧。但问题是,约瑟夫一家是以色列人,而被抱错的那个孩子亚辛一家是巴勒斯坦人。更加令人尴尬的是,约瑟夫的父亲还是以色列军队的高官。
两个家庭在院长办公室并排坐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古怪的画面。他们被历史与政治分割为敌对的双方,而在20年中,他们却都在以最深的爱意,辛苦地抚养着敌人的孩子。约瑟夫的母亲来自法国,开朗而自信,亚辛的妈妈半生都生活在那片动荡的土地上,缠着厚重的头巾,一脸苦痛。这是巴以双方的一个微小的缩影。原本宏大却也虚幻的政治对立,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结结实实地碰撞在了一起。
巴以冲突已经成为了一个无法确切叙述的事件,包含着宗教对立、政治冲突、历史创伤以及国际社会的各种干预。但这些无法言说的复杂境况却经过多年教化融入了每个巴以人的生活,他们能感受到的就是现实中的敌意。
约瑟夫和亚辛原本应该永无交集,前者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歌星,后者已经从巴黎的医学院拿到博士学位。当这两个年轻人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后纷纷陷入了身份认同的危机。约瑟夫找到拉比,问他“我还是不是犹太人,这个身份对我太重要了。”但是拉比告诉他,其实,亚辛生来就是犹太人,而约瑟夫的身份却十分可疑。与此同时,亚辛也开始被孤立,当他的哥哥得知自己的弟弟是以色列人时,立即转入了敌对模式。他以政治上的标准瞬间取代了长久以来的亲情关系。
就在两个家庭不知所措的时候,约瑟夫与亚辛却开始了秘密交往。最终也因为他们的努力,在巴以冲突的大背景下,两个家庭开始缓和与和解。
影片中的人物设定透露着导演明确的意图。两个男主人都被意识形态化,他们在饭桌上争论巴以冲突的根源与对方的罪恶,但两个女人却一直是亲情与爱的代言者。当他们的丈夫被政治术语遮蔽全部生活的时候,两位母亲更看重两个孩子与自己的血缘关系。
阿尔弗莱德-格罗塞在其著作《身份认同的困境》中写道,“公民的身份不能够被简化为其公民性。谈到一个总统或一个政府时,当人们说‘法国想……法国宣称、接受、拒绝……’时,这种拟人的且通常是虚夸的说法也多少有一个具体含义:所有公民都经由政府被牵连起来。”
我们的身份认同到底有哪些因素构成?政治、地域、信仰、血缘还是内心对自己的判定?而当亲情、爱意与政治身份相对立的时候,到底应该如何抉择?哪种选择算是政治上的背叛?哪种选择才算是对于爱和亲情的皈依?在这个充满冲突的世界中,这确实是一个残酷的拷问。
电影的结尾给出了一个圆满的大结局,虽然显得力度不足,但却传达了导演的心愿。用亲情和爱化解人为构造出的政治仇恨。这种和解的态度是人们的希冀,但在现实中,它更像一个梦想。
巴以冲突题材的电影
《私宅》
这是一部难得的由巴以双方团队合作的“纪实剧情片”。导演将镜头对准了巴勒斯坦一家人的私宅,记录了这家必须与以色列军队共处一室的一家人的真实境遇以及尴尬的气氛,以此为基础拍摄了一部反映巴以冲突下普通人生活的作品。
《墙》
这是一部围绕着以色列隔离带的纪录片。对以色列国防部长的访谈贯穿全片。农田上的铁丝网妨碍了阿拉伯农民收获果实;居民区中间的水泥墙、哨卡分开了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孩子们在高墙下成长……在影片最后,加沙地区又一次被封锁了。
《慕尼黑》
1972年在联邦德国举办的第20届奥运会上,巴勒斯坦极端恐怖组织“黑色九月”绑架了11名以色列运动员。联邦德国的警察草率对待了这次绑架事件,导致了11名以色列运动员全部遇难。事件发生之后,以色列特工组织“摩萨德”展开了对“黑色九月”组织以及巴勒斯坦人的血腥报复。
《天堂此时》
克汉雷和萨德是一对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这两个满腔热血的青年在特拉维夫某抵抗组织内接受了人肉炸弹的训练,而他们的家人对这一切都毫不知情。训练结束后,他们将在身上绑着隐蔽炸弹,穿越巴以边境去执行一项被灌输为“光荣”的且注定没有归途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