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如何提高高中政治新课改课堂效果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师素质
高中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政治教学,尤其突出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使课堂教学注定要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而大多数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效果不佳,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要求我们的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需要和促进学生发展。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个人对提高高中政治新课改课堂效果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1. 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教育来源于生活,教育服务于生活。我们教育学生的所有内容最终都将被学生带入生活实际,在实际生活中或者运用,或者展现,或者对照。但过去的政治课教学曾经一度陷入一味追求书本原理,过于理论化、概念化、抽象化,离开学生生活实际的误区。这样的政治课是无生命力的,不能吸引学生,也不能真正实现政治教学的德育目标。
新课标要求,思想政治课程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体验,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构建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体系。这一要求将教学内容首先就实现了生活化,而不是一味地陷于理论分析和学习上。新教材的课程内容配合学生身心发展、能力发展的历程,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的有机结合。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除了继续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常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的教育外,同时结合了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特别是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品质教育。这些要求在高一经济常识、高二政治常识两本教材中都有体现,在高三的哲学常识中也有所体现。三个版块的教材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内容作为教学主要内容是对原有教材的一大突破。如在经济常识教学中,就如何建立健康的消费心理,如何在消费过程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市场经济中如何寻求就业途径与创业方式、如何处理劳动纠纷,税费的计算和如何纳税申报等实际操作问题在阅读思考、操作平台出现。这些与生活现实紧密联系的内容作为政治课教学内容出现,让学生体会到政治课不是“假大空”的口号式教育,而是实在有用的学科,让学生感到政治课也是可信、可受、可用的,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对政治课的认同度。
2. 教学方式多样化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传统讲授法基础上,应恰当利用讨论教学法、德育的价值澄清法、情感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政治课教学,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导之以行,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加强实践性教学和研究性教学。同时,学生应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的窗口,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的操作手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课堂。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巩固学生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有助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3. 教学评价多元化 原本最常用的标准化文本考试容易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新课标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成长发展过程的综合性评价。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评价学生的激励导向功能,强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促进学生全面進步。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建立宽松开放的评价氛围,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
除了笔试这一传统方式外,多种评价方式的介入也是今后教学评价的改革方向。课堂表现、发言情况、学习作业、课前预习、资料收集、调查访问、社会实践、专题探究、小论文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组成部分。那种将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将逐步转变为综合性多元评价,这也将有助于促进基础型课程与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时事政治教育的结合。
新课标下的评价不仅仅关注结果,更要注重过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的表现,如思想发展状况、行为情感、态度价值观,考察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处理人际关系,收集筛选材料等方面的能力表现,并写出建议性评语,使学生获得肯定的同时看到改进的方向,有利于达到促进发展的评价目的。
同时,要改变教师作为唯一评价主体的现状,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相结合的方式已成为教学评价的又一方向。教学评价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小组评价的作用,使学生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
4. 教师素质要不断提高 新课改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提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从中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对政治课教学的内容和方式都提出了新要求,教师的作用和学生的活动发生了新变化。要实现这些变化,必须提高教师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水平。
为了有效实现新课程目标,政治教师不但要掌握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和思想工作的一般性知识,而且还需要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尤其要掌握学科联系的能力和全方位立体思维的能力。教师只有博览群书,博采众长,才能善于设计问题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有位政治教师在讲授高三《思想政治》“我国的对外活动”这一内容时,联系郑和下西洋期间所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的思想,提出了它对今天处理国际关系的启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好方式;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此问题的设计可谓别出心裁,它既体现了历史学科与政治学科的交融,又强化了立体思维能力的培养。可见,如果没有教师的博学,是不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的。
总之,新课程带给教师的全新的感受,带给学生的也是全新的体验。从发展的角度看,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当他们不再感到是无奈地学习,不再感觉知识与生活互不相关,他们才成了真正的“学生”——成为掌握生存知识和技能、学会与人和谐相处、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人。在新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必将为中国基础教育迎来一个明媚的春天。我们每一位政治教师都应认真实践新课程,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感受新课程,推动政治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秦在东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湖业人民出版社 2003年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师素质
高中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政治教学,尤其突出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使课堂教学注定要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而大多数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效果不佳,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要求我们的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需要和促进学生发展。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个人对提高高中政治新课改课堂效果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1. 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教育来源于生活,教育服务于生活。我们教育学生的所有内容最终都将被学生带入生活实际,在实际生活中或者运用,或者展现,或者对照。但过去的政治课教学曾经一度陷入一味追求书本原理,过于理论化、概念化、抽象化,离开学生生活实际的误区。这样的政治课是无生命力的,不能吸引学生,也不能真正实现政治教学的德育目标。
新课标要求,思想政治课程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体验,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构建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体系。这一要求将教学内容首先就实现了生活化,而不是一味地陷于理论分析和学习上。新教材的课程内容配合学生身心发展、能力发展的历程,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的有机结合。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除了继续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常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的教育外,同时结合了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特别是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品质教育。这些要求在高一经济常识、高二政治常识两本教材中都有体现,在高三的哲学常识中也有所体现。三个版块的教材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内容作为教学主要内容是对原有教材的一大突破。如在经济常识教学中,就如何建立健康的消费心理,如何在消费过程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市场经济中如何寻求就业途径与创业方式、如何处理劳动纠纷,税费的计算和如何纳税申报等实际操作问题在阅读思考、操作平台出现。这些与生活现实紧密联系的内容作为政治课教学内容出现,让学生体会到政治课不是“假大空”的口号式教育,而是实在有用的学科,让学生感到政治课也是可信、可受、可用的,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对政治课的认同度。
2. 教学方式多样化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传统讲授法基础上,应恰当利用讨论教学法、德育的价值澄清法、情感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政治课教学,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导之以行,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加强实践性教学和研究性教学。同时,学生应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的窗口,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的操作手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课堂。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巩固学生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有助于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3. 教学评价多元化 原本最常用的标准化文本考试容易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新课标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成长发展过程的综合性评价。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评价学生的激励导向功能,强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促进学生全面進步。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建立宽松开放的评价氛围,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
除了笔试这一传统方式外,多种评价方式的介入也是今后教学评价的改革方向。课堂表现、发言情况、学习作业、课前预习、资料收集、调查访问、社会实践、专题探究、小论文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组成部分。那种将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将逐步转变为综合性多元评价,这也将有助于促进基础型课程与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时事政治教育的结合。
新课标下的评价不仅仅关注结果,更要注重过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的表现,如思想发展状况、行为情感、态度价值观,考察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处理人际关系,收集筛选材料等方面的能力表现,并写出建议性评语,使学生获得肯定的同时看到改进的方向,有利于达到促进发展的评价目的。
同时,要改变教师作为唯一评价主体的现状,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相结合的方式已成为教学评价的又一方向。教学评价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小组评价的作用,使学生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
4. 教师素质要不断提高 新课改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提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从中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对政治课教学的内容和方式都提出了新要求,教师的作用和学生的活动发生了新变化。要实现这些变化,必须提高教师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水平。
为了有效实现新课程目标,政治教师不但要掌握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和思想工作的一般性知识,而且还需要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尤其要掌握学科联系的能力和全方位立体思维的能力。教师只有博览群书,博采众长,才能善于设计问题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有位政治教师在讲授高三《思想政治》“我国的对外活动”这一内容时,联系郑和下西洋期间所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的思想,提出了它对今天处理国际关系的启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最好方式;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此问题的设计可谓别出心裁,它既体现了历史学科与政治学科的交融,又强化了立体思维能力的培养。可见,如果没有教师的博学,是不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的。
总之,新课程带给教师的全新的感受,带给学生的也是全新的体验。从发展的角度看,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当他们不再感到是无奈地学习,不再感觉知识与生活互不相关,他们才成了真正的“学生”——成为掌握生存知识和技能、学会与人和谐相处、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人。在新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必将为中国基础教育迎来一个明媚的春天。我们每一位政治教师都应认真实践新课程,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感受新课程,推动政治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秦在东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湖业人民出版社 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