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min673594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微课的特性与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教学优势进行了研究与交流。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
  人们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地对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进行改进,正是在社会发展、教育进步的这一大环境中,微课应运而生。微课不但具有实体性课堂在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性,而且具有与一般网络课堂同样通过网络、多媒体等介质进行知识传播的特性,这两种特性的综合使得微课与实体性课堂和一般网络课堂相比较,具有时间短、针对性强、便于保存与传送等优良性质,这些优势也使得微课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笔者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围绕微课的教学优势对其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与探讨,并发表了以下粗浅见解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微课相比较实体性课堂的优势体现及教学应用
  由于数学属于抽象型、思考型的学科,所以學生在结束数学学习活动之后必定会对学习过程及内容产生一定程度的的思考,而当其在思考过程中出现困扰及阻碍时,就需要及时对这些学习障碍进行解决,但是学生课后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具有不确定性,教师并不能确保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帮助,这个时候微课的存在与应用就显得十分必要与便捷了。
  首先,传统实体性课堂具有无法留存、不可再现、形式单一等性质,学习者无法对课程进行反复的观看、学习与研究,学生的学习地点大多只能在教室,其学习形式也只能是听讲,一旦下课铃声响起,课程结束,这节课程所承载的教育价值与学习意义也就随之不存在了,所以,实体性课堂就像陶瓷古董,虽然珍贵但不易保存。再者,由于教学的整体性,教师不可能利用课堂教学时间针对某一个学生的问题进行重复的讲解,而微课恰恰可以弥补实体性课堂的缺失。微课能够对某一个教学重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并且以视频的形式保存下来,使学习者(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其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例如,笔者在教授《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时的时候,许多学生反映,由于其对“余数”的概念比较陌生,所以这一章节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因此,笔者结合所教课程围绕“余数”制作了一节微课,让学生在课间时间或其他闲暇时间利用微课进一步了解余数,从而对其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微课相比较实体性课堂具有可再现性、语言凝练简洁等优势,其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但辅助了教师的教学工作,而且锻炼了小学生的学习与思考能力。
  二、微课相比较网络课堂的优势体现及教学应用
  我们在上文提到了视频教学,不免有人想到了网络课堂:微课与网络课堂同样是通过视频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或是学习辅助,那么微课不就是网络课堂吗?笔者在这里为读者朋友解读一下,微课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甚至称不上是“课堂”,因为其与网络课堂在许多方面有着区别,具体如下。
  首先,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时间比较长,教学内容冗长、拖沓,难以突出重点,这对一些有针对性学习目的的学生来说,无疑会浪费其宝贵的学习时间、降低其学习效率,而微课则开门见山地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针对性地讲解,语言简单精炼、重点突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学生带来高效的学习体验,让学生不再害怕学习中的各种“疑难杂症”,例如,笔者在教授《图形的运动》这一课时,发现学生普遍对第二课时的学习内容“平移和旋转”掌握得不够充分,因此,笔者单独针对这一章节中学生学习的难点“平移和旋转”制作了一节微课,让其对这一内容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学习,最终促进了学生对《图形的运动》这一章节整体内容和结构的学习和掌握。
  其次,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由于时间较长、内容较多,所以所占内存较大,这就造成了其对保存、传送、播放的条件及环境具有一定的要求,而微课由于时间短、内容凝练,所以对保存、传送、播放的条件及环境要求相对较小,因此,微课与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相比,其便于储存与传送的特点使其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最后,有研究表明:随着学习时间与难度的增加,小学生的学习欲望与激情会逐渐下降,其情绪也会逐渐变得烦躁、易怒,从而不能够稳定下来以平和的状态进行学习。由此可见,小学生在对数学知识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容易烦躁不安,这种学习情绪显然不利于其进行学习,而微课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由于学习时间与难度增加带来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负面情绪等问题。教师可以围绕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难点及重点进行微课辅助教学,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作用。
  经过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究,笔者认为,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针对一些难点或重点内容进行微课辅助教学,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丰富教学形式,使数学教学“更上一层楼”。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探讨了教师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当中引发学生写作兴趣与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知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三;语文写作;兴趣;积累  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语文能力最好的检验与概括。我们把语文写作比喻为一座雄伟的大厦,那么“兴趣”是学生在语文写作学习中的原动力,是促使学生建造大厦的力量之源,而“积累”就是写作的基础所在,是学生构建写作这座大厦的一砖一瓦。由此可见,在语文写作当中,
期刊
《基础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12年版)》中明确指出的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是升华人性。语文是一门极具人文性的学科,语文教材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这就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在基础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揭示所讲述的内容中的人文性,并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将其中的极具人文性的蕴含真、善、美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语文
期刊
课堂实录  一、导入  信息爆炸的时代需要我们培养理性的思维习惯,并将思维不断深化,这是现代公民可贵的素质,也是论述文写作发展等级的要求。  今天我们就试着在对一个热点事件的思考与讨论中让思维向更深处漫溯。清华大学将游泳与毕业绑定这个事件颇受争议。(出示事件)  二、正面立论  1、各抒已见  师:对清华大学的做法支持的同学举手,反对的同学举手。  生1:我认为合理。理由是清华早在九十多年前,就有
期刊
摘要:近年来,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成为了重点。本文便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几种方法,希望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能力对人的成长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个人只有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才能在社会中发展更好。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给学
期刊
2017年的中考语文试卷遵循着“面向全体,稳中有变”的命题指导思想,分别从“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这五个层级进行检测,既考查基础知识的积累,又注重考查语文能力;试题的设置难易适中,较好地兼顾了学业水平测试与升学选拔考试的双重功能。试卷结构仍分为三个板块:语文积累与综合性运用(35分)、阅读(55分)、写作(55分),外加卷面书写(5分),总题量为19题,总分为150分。下面就其
期刊
摘 要 采用问卷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探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gulatory Emotional Self-Efficacy, RESE)对情绪词汇注意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1)相比消极情绪词汇,个体对积极情绪词汇的反应要显著更快,相比RESE低分组,RESE高分组对情绪词汇的反应要显著更快,(2)RESE高分组对积极情绪词汇存在注意偏向,RESE低分组的情绪注意偏向不显著。结果表明,RE
期刊
德育是教育的重点,在新课标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背景下,如何在课堂作文教学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成为当代语文教师研究的课题。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实践,效果不错。  一、让课本中的德育素材为作文教学服务  1、利用课本中的德育内容,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因课业紧,没有时间阅读,作文时,文思枯涩,内容空洞。有没有搞好作文写作的捷径呢?古人云:“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回归课本,把课文中的相关内容
期刊
摘要:英语是世界交流的第一语言,掌握好英语是时代对于学生的一项要求。也正是因为如此学校对于英语越来越重视,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英语课堂时间去达到更理想的课堂效果就成了教师着重关注的问题。在这其中,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本篇文章通过简述初中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的意义以及英语学习典例来综合阐述初中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意义;典例;途径  对于学习而言,毫无疑问的是兴趣是学生学习英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学生为中心,巧妙设置课堂提问,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将从教学以提问开始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提问方式以启发式为主、正确诱导与点评学生答案等方面入手,对此展开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英语教学,提问技巧,兴趣,启发,点评  学生的兴趣、课堂的氛围、教师的引导等均是影响英语教学的重要因素。而教师在课堂中巧妙设置提问则能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其学习热情,
期刊
先来看《诗经·秦风·黄鸟》: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  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鍼虎。  维此缄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