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喝茶,在我们乡下很不讲究。喝茶以前是文人雅士的事情,还跟僧人有关——所谓禅茶一味,是这个意思。但我们乡下方圆十里,没有一座庙,也没有和尚,更没有什么士大夫,所以喝茶的事,对于村人们来说,就只是限于解渴。
但是,山上有一片茶园;各家的屋后地角,也有零星的几行茶树。到了春天,妇女们就结伴上山采茶。那些茶树从来也不见有人去打理它,只是任性生长;采茶也是一件想到了才会去做的事,并不一定非去不可。有人约了,才去采一些——妇女们在腰间别一条围裙,采了茶叶,再用围裙兜着回来了——随随意意的样子;茶叶总计没有多少片,似乎她们在茶山上谈天说笑,才是一件正经事。
我在村庄里的小学校念书,虽说是小学校,统共也没有几个学生,但劳动课却是有的。学校有一位老奶奶,专门给路远的学生和老师蒸饭。蒸饭所用柴火,都是学生和老师想办法,每个学期都会有一天,大家纷纷从家里挑一担柴,走到学校去。蜿蜒的小道上,走着三三两两的学生,背后甩着破旧的一个布书包,瘦弱的肩上挑着一担晒干的柴火。
春天里也会有一天,大家集体地上山采茶。
那简直是跟放假一样了。老师带着全校的学生,围拢在一丛一丛的茶树前采茶。云朵上的山坡。绿油油的茶园。我不知道你有没有采过茶,那是很有意思的事,尤其在不把它当作一件任务的时候。一个小孩子,能采得了多少茶叶呢——况且又不时有小野笋、野草莓、山雀、百合花吸引我们的注意。我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那时候采茶,最大的好处,就是站在高高的山坡上吹风——吹着山野的风。
那时我们没有到过远方。直到五年级,六一儿童节,我才和三位同学一起走路十几里,去了县城。县城,那就是我们的远方了。我们也没有春游,即便是有,那也是去茶园,或是到学校后面的山上——满山的杜鹃花都开了,红色的杜鹃花采来吃,有着酸酸的口感。也有同学吃多了杜鹃花,上课的时候流出鼻血来。
我们把采来的茶叶,统一交给老师,老师再统一过秤,交给茶园的主人——似乎是村集体。这样采茶,有些许微薄的工钱,统一算给学校,也可以添置一点柴火,或者换置一些油印试卷的蜡纸。至于那些茶叶,村里的人,会在炒制好以后,再送一些到学校里来。到底是春天采的新茶呢——吃过午饭后,孩子们在尘土飞扬的操场追逐奔跑,年纪大的李老师和年纪轻的刘老师,还有蒸饭的奶奶,一起在门前的旗杆旁坐下来,用大茶缸喝茶。
李老师左手举着一本音乐书,右手端着大茶缸,用五音不全的嗓子,喃喃唱着“哆来米发烧”。下午有音乐课呢。
很多年以后,我到了城市,才知道好的茶叶,竟然那么贵。
茶叶为什么会贵呢?无非是一些树的叶子,无非是把树叶子烘干了,再用开水把叶子泡开;无非是一些苦的东西,一些涩的东西。村庄里的老人,喜欢泡浓酽的茶,用的是老茶根——既有粗茶梗,又有大张的老茶叶,根本不是现在人所讲究的“一旗一枪”那样的嫩芽。一个茶缸里面,大半缸都是茶叶茶梗。耕田佬下田劳作,也会带上一大缸浓茶。暑假里割稻子,父亲会带上一钢精锅的茶,放在稻田阴凉处。割稻子累极了时,我们就坐在水稻的中间,大口大口喝那些浓茶。滚烫的风,吹到脸上,我们觉得那浓茶也是甘甜无比。
在我们乡下,并没有“茶道”这样的说法。茶有什么道?无非是倒茶而已。客人到家里来,定要泡一杯茶。至于茶的泡法,真的一点儿都不讲究,茶杯干净一些,茶壶里的水滚烫一些,就好。茶凉了,再添水。再喝,再添水。仅此而已。
这些天我在读一本书,说到日本的茶。有个人叫武野绍鸥,说过一句话:“如若茶不凉,甘愿一日饮。”他还说到一些关于喝茶的事。我就想到,我们中国人喝茶,是讲究茶叶的多;而日本人的茶道,大约是离茶叶比较远了,讲究那喝茶的过程。而在我的乡下呢,茶叶并不讲究,喝茶的过程也不讲究,茶壶茶杯统统都不讲究——那么,我们讲究的是什么呢?
我想起小时候的采茶,农人们的喝茶,却觉得那粗陋简寒的样子,是那样的“侘寂”——或许,那应该才是真正的“道”吧。
二
朋友书枝寓京多年,春日来到江南,吃到一盘紫云英。
紫云英,是烟雨江南中,田野间寻常的一景。甚至都不能叫作景——远了看是淋漓尽致的一幅油画,近了看是缀满细密水珠的一张绿毯——在乡下人看来,紫云英不过是寻常的生活罢了。就好像,那春天汪洋成海的油菜花,那秋天金色滚滚的稻浪,也并不是风景一样。那是什么?是粮食,是日子。如果我们把那油菜花、紫云英也当了风景来看,那么我们岂不是变得跟城里人一样了吗——这是书枝说的。书枝是南方人,在北方生活经年,距离故乡千山万水。一箸紫云英的绿,这味觉上的春天,居然一下就把她思乡的心勾引起来了。
北京的早春三月,哪里能见到这样鲜绿的景致——柳条都是灰蒙蒙的一点绿;白玉兰虽也开花,颜色也白,一瓣一瓣却都是了无生气,干巴巴的样子,绽放在枝头也好,落到地上也罢,都是形容憔悴,看了叫人莫名灰心。
思乡,是因为故乡还有我们的亲人。亲人的身影与山野,与草木密不可分,于是我们便想念那山野,那草木。亲人常在那弯弯曲曲的小径上行走,一拐弯,是一墙紫色的牵牛,一转身,是一篱白色的木槿,那些花儿开得稠密,而他的背影居然那么飘摇。飘摇又单薄——叫人不忍细想。
要回去吗?在这个春天,去田野里走一走,采一把紫云英。
外公到我家来,腰上缠着白手巾,白手巾里斜插一支竹烟筒。外公走了十里路,到了家,抽一锅旱烟,然后坐到灶下去斫猪草。
外公闲不住,总是帮着干这干那。斫猪草,多是红花草。春天的时候,家里灶下堆的都是新割的红花草,沤进大缸里,作為猪的青饲料。那时农村家里拉扯生活不易,种田只是糊口,要拿一点现钱,只有养猪。多的时候,母亲一年要养十几头猪出栏吧,我记不清了。可我只记得,晚春的时候,家里灶下靠墙堆了比人还高的红花草。
外公就坐在光线昏暗的灶下,耐心地把红花草一点一点斫成碎末。
喝茶,在我们乡下很不讲究。喝茶以前是文人雅士的事情,还跟僧人有关——所谓禅茶一味,是这个意思。但我们乡下方圆十里,没有一座庙,也没有和尚,更没有什么士大夫,所以喝茶的事,对于村人们来说,就只是限于解渴。
但是,山上有一片茶园;各家的屋后地角,也有零星的几行茶树。到了春天,妇女们就结伴上山采茶。那些茶树从来也不见有人去打理它,只是任性生长;采茶也是一件想到了才会去做的事,并不一定非去不可。有人约了,才去采一些——妇女们在腰间别一条围裙,采了茶叶,再用围裙兜着回来了——随随意意的样子;茶叶总计没有多少片,似乎她们在茶山上谈天说笑,才是一件正经事。
我在村庄里的小学校念书,虽说是小学校,统共也没有几个学生,但劳动课却是有的。学校有一位老奶奶,专门给路远的学生和老师蒸饭。蒸饭所用柴火,都是学生和老师想办法,每个学期都会有一天,大家纷纷从家里挑一担柴,走到学校去。蜿蜒的小道上,走着三三两两的学生,背后甩着破旧的一个布书包,瘦弱的肩上挑着一担晒干的柴火。
春天里也会有一天,大家集体地上山采茶。
那简直是跟放假一样了。老师带着全校的学生,围拢在一丛一丛的茶树前采茶。云朵上的山坡。绿油油的茶园。我不知道你有没有采过茶,那是很有意思的事,尤其在不把它当作一件任务的时候。一个小孩子,能采得了多少茶叶呢——况且又不时有小野笋、野草莓、山雀、百合花吸引我们的注意。我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那时候采茶,最大的好处,就是站在高高的山坡上吹风——吹着山野的风。
那时我们没有到过远方。直到五年级,六一儿童节,我才和三位同学一起走路十几里,去了县城。县城,那就是我们的远方了。我们也没有春游,即便是有,那也是去茶园,或是到学校后面的山上——满山的杜鹃花都开了,红色的杜鹃花采来吃,有着酸酸的口感。也有同学吃多了杜鹃花,上课的时候流出鼻血来。
我们把采来的茶叶,统一交给老师,老师再统一过秤,交给茶园的主人——似乎是村集体。这样采茶,有些许微薄的工钱,统一算给学校,也可以添置一点柴火,或者换置一些油印试卷的蜡纸。至于那些茶叶,村里的人,会在炒制好以后,再送一些到学校里来。到底是春天采的新茶呢——吃过午饭后,孩子们在尘土飞扬的操场追逐奔跑,年纪大的李老师和年纪轻的刘老师,还有蒸饭的奶奶,一起在门前的旗杆旁坐下来,用大茶缸喝茶。
李老师左手举着一本音乐书,右手端着大茶缸,用五音不全的嗓子,喃喃唱着“哆来米发烧”。下午有音乐课呢。
很多年以后,我到了城市,才知道好的茶叶,竟然那么贵。
茶叶为什么会贵呢?无非是一些树的叶子,无非是把树叶子烘干了,再用开水把叶子泡开;无非是一些苦的东西,一些涩的东西。村庄里的老人,喜欢泡浓酽的茶,用的是老茶根——既有粗茶梗,又有大张的老茶叶,根本不是现在人所讲究的“一旗一枪”那样的嫩芽。一个茶缸里面,大半缸都是茶叶茶梗。耕田佬下田劳作,也会带上一大缸浓茶。暑假里割稻子,父亲会带上一钢精锅的茶,放在稻田阴凉处。割稻子累极了时,我们就坐在水稻的中间,大口大口喝那些浓茶。滚烫的风,吹到脸上,我们觉得那浓茶也是甘甜无比。
在我们乡下,并没有“茶道”这样的说法。茶有什么道?无非是倒茶而已。客人到家里来,定要泡一杯茶。至于茶的泡法,真的一点儿都不讲究,茶杯干净一些,茶壶里的水滚烫一些,就好。茶凉了,再添水。再喝,再添水。仅此而已。
这些天我在读一本书,说到日本的茶。有个人叫武野绍鸥,说过一句话:“如若茶不凉,甘愿一日饮。”他还说到一些关于喝茶的事。我就想到,我们中国人喝茶,是讲究茶叶的多;而日本人的茶道,大约是离茶叶比较远了,讲究那喝茶的过程。而在我的乡下呢,茶叶并不讲究,喝茶的过程也不讲究,茶壶茶杯统统都不讲究——那么,我们讲究的是什么呢?
我想起小时候的采茶,农人们的喝茶,却觉得那粗陋简寒的样子,是那样的“侘寂”——或许,那应该才是真正的“道”吧。
二
朋友书枝寓京多年,春日来到江南,吃到一盘紫云英。
紫云英,是烟雨江南中,田野间寻常的一景。甚至都不能叫作景——远了看是淋漓尽致的一幅油画,近了看是缀满细密水珠的一张绿毯——在乡下人看来,紫云英不过是寻常的生活罢了。就好像,那春天汪洋成海的油菜花,那秋天金色滚滚的稻浪,也并不是风景一样。那是什么?是粮食,是日子。如果我们把那油菜花、紫云英也当了风景来看,那么我们岂不是变得跟城里人一样了吗——这是书枝说的。书枝是南方人,在北方生活经年,距离故乡千山万水。一箸紫云英的绿,这味觉上的春天,居然一下就把她思乡的心勾引起来了。
北京的早春三月,哪里能见到这样鲜绿的景致——柳条都是灰蒙蒙的一点绿;白玉兰虽也开花,颜色也白,一瓣一瓣却都是了无生气,干巴巴的样子,绽放在枝头也好,落到地上也罢,都是形容憔悴,看了叫人莫名灰心。
思乡,是因为故乡还有我们的亲人。亲人的身影与山野,与草木密不可分,于是我们便想念那山野,那草木。亲人常在那弯弯曲曲的小径上行走,一拐弯,是一墙紫色的牵牛,一转身,是一篱白色的木槿,那些花儿开得稠密,而他的背影居然那么飘摇。飘摇又单薄——叫人不忍细想。
要回去吗?在这个春天,去田野里走一走,采一把紫云英。
外公到我家来,腰上缠着白手巾,白手巾里斜插一支竹烟筒。外公走了十里路,到了家,抽一锅旱烟,然后坐到灶下去斫猪草。
外公闲不住,总是帮着干这干那。斫猪草,多是红花草。春天的时候,家里灶下堆的都是新割的红花草,沤进大缸里,作為猪的青饲料。那时农村家里拉扯生活不易,种田只是糊口,要拿一点现钱,只有养猪。多的时候,母亲一年要养十几头猪出栏吧,我记不清了。可我只记得,晚春的时候,家里灶下靠墙堆了比人还高的红花草。
外公就坐在光线昏暗的灶下,耐心地把红花草一点一点斫成碎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