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动,但现代幼儿大多被动画片、电动玩具、网络游戏霸占了基本的游戏时间和游戏内容,这将给孩子的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的阻力。而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是有效解决现代幼儿动画片控、网络游戏控的有效途径,通过民间游戏幼儿的身心健康、体质、社会交往能力、良好心理品质发展等等都能潜移默化地得以发展和促进。
【关键词】
民间游戏 幼儿 教育价值 促进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现代化科技社会下的幼儿很多以手机、电脑游戏为主,不可否认这些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比较广泛的信息,但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幼儿的体能、感知、语言、社会性等能力的发展。而民间游戏不但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增长幼儿的知识,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促进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有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等。因此我们应该让孩子们都加入到民间游戏中,充分利用民间游戏的特点发展其教育价值。
一、民间游戏的特点
1.趣味性
幼儿都喜欢有趣的游戏,民间游戏能够一代代流传至今就是因为它具有浓厚的趣味性,所以深受幼儿的喜爱。民间游戏的内容非常丰富,娱乐性强,幼儿百玩不厌。如“老鹰抓小鸡”游戏,孩子们有的扮演母鸡,有的扮演小鸡,有的扮演老鹰,小鸡们在紧张的气氛中紧紧跟着母鸡妈妈,不让老鹰抓走,玩了一遍又一遍,每次都玩得不亦乐乎;还有“抽陀螺”游戏幼儿玩起来热情高涨,都希望自己的陀螺最后一个倒下,这些民间游戏总能给孩子们带去无比的快乐。
2.随机性
民间游戏的材料随处取材,有很强的随机性。如一根毛线就可以玩“挑花线”游戏;几个小石子,便可以玩“弹石头”游戏等等。有些游戏材料找不到时还可以用替代物替换。如游戏“击鼓传花”,可以将“传花”改为“传皮球”“传沙包”等。同时民间游戏的开展不受时间、场地、形式、人数等的限制,可以利用点滴的时间自由地玩耍。比如利用课间一点点时间就可以玩一个人翻花绳、两个人挑花线、三、四个人扯毛线拉锯游戏,开展灵活性很大、很随机。
3.易学、易会
幼儿民间游戏之所以叫民间游戏,是由于它是民间孩子自己创编的游戏,所以也是简单易学的。游戏中不管是玩具材料的准备、角色的分配、游戏情节的发展,都由儿童自己讨论制定,儿童在民间游戏的开展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
4.民族文化特色
不同民族又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民間游戏。如汉族有“拔河”的游戏;苗族有“吹笙”“打鼓”的游戏;湖南湘西少数民族有“跳竹竿”“斗牛”等游戏……不同民族的游戏渗透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孩子们在玩乐中也增加了不少知识。
二、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
1.促进幼儿体能发展
很多民间游戏一般都在户外进行,孩子们在阳光下呼吸着新鲜空气,无形中促使了机体的健康成长,增强了免疫力。同时民间体育内容丰富,能促进幼儿各种体能的发展。例如:“占四角”“跳房子”“投沙包”等游戏可以发展跑、跳、投等大动作;“弹蚕豆”、“挑花线”等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小肌肉群;还有游戏“抽陀螺”“弹球”等有利于促进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各种各样的民间游戏对幼儿身体的各种机能发展也是多样性的,幼儿在乐此不疲地参与中,骨骼肌肉得以发展,运动技能和技巧得以锻炼,同时内脏和神经系统也得到发展,体质也就随之增强了。
2.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许多民间游戏配有趣味性强、节奏感强的儿歌、童谣,这些歌谣包含着许多知识。如“荷花荷花几月开”能帮助幼儿在玩玩说说中了解月份的排列顺序和荷花开放的时间,同时在一问一答的形式中也训练了幼儿的反应能力。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民间游戏中处于放松的状态,在玩乐中孩子们都敢说、想说。有的民间游戏需要动脑,例如在“水果蹲”游戏中幼儿需要一边记住自己是什么水果,一边听小伙伴唱水果名字,在判断中作出不同的游戏反应。游戏中幼儿的思维、听力、判断力也就随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认知水平也相应有新的提高。
3.促进幼儿表演能力及审美的发展
民间游戏的歌谣具有较强的韵律、节奏感,唱起来朗朗上口,配上游戏动作后就更受幼儿的欢迎,例如“拉大锯”“外婆桥”都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表演性,在边做动作边念儿歌的游戏中,既满足了幼儿好动、好玩、好说的心理特点,又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感和表演能力。另外一些编织、折纸、剪纸、泥塑等游戏,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幼儿的审美及表现美的能力。
4.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
幼儿在游戏中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也会面临失败而产生挫折感,从而对游戏失去兴趣。有趣的民间游戏非常吸引幼儿,它能让幼儿在遇到失败后还想继续参加,所以即使失败,幼儿还是能正视自身的弱点,克服挫折,无形中也让幼儿承受挫折的能力及开朗活泼的个性得到了培养。同时为了游戏能顺利进行下去,每个幼儿都必须遵守相应的游戏规则,幼儿也在并尝试控制自己的喜好和行为一起商量分配游戏角色,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
5.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幼儿民间游戏大多需要几个幼儿一起合作进行,如“丢手绢”“占四角”“炒黄豆”等,在游戏过程中会自然产生“胜方”来替换“败方”,因此每个幼儿会自然的更换角色,这样的游戏模式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遵从、谦让、分享等亲社会行为。同时有些游戏必须要由两个甚至多个人的齐心协力才能顺利完成。如“推小车”“炒黄豆”“两人三足”等,这些需要共同协商、相互配合的游戏让幼儿的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都得以很好地发展。
总之,民间游戏是一种很受幼儿欢迎的游戏,民间游戏的多重教育价值也是众所周知的,就让代代相传的民间游戏陪伴我们每个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爱志.在民间游戏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探索
【2】邱学青.谈谈民间儿童游戏及其教育价值
【3】黄云.谈谈如何在幼儿教育中运用民间游戏
【4】由颖.民间游戏在幼儿素质发展中的作用
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动,但现代幼儿大多被动画片、电动玩具、网络游戏霸占了基本的游戏时间和游戏内容,这将给孩子的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的阻力。而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是有效解决现代幼儿动画片控、网络游戏控的有效途径,通过民间游戏幼儿的身心健康、体质、社会交往能力、良好心理品质发展等等都能潜移默化地得以发展和促进。
【关键词】
民间游戏 幼儿 教育价值 促进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而现代化科技社会下的幼儿很多以手机、电脑游戏为主,不可否认这些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比较广泛的信息,但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幼儿的体能、感知、语言、社会性等能力的发展。而民间游戏不但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增长幼儿的知识,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促进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有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等。因此我们应该让孩子们都加入到民间游戏中,充分利用民间游戏的特点发展其教育价值。
一、民间游戏的特点
1.趣味性
幼儿都喜欢有趣的游戏,民间游戏能够一代代流传至今就是因为它具有浓厚的趣味性,所以深受幼儿的喜爱。民间游戏的内容非常丰富,娱乐性强,幼儿百玩不厌。如“老鹰抓小鸡”游戏,孩子们有的扮演母鸡,有的扮演小鸡,有的扮演老鹰,小鸡们在紧张的气氛中紧紧跟着母鸡妈妈,不让老鹰抓走,玩了一遍又一遍,每次都玩得不亦乐乎;还有“抽陀螺”游戏幼儿玩起来热情高涨,都希望自己的陀螺最后一个倒下,这些民间游戏总能给孩子们带去无比的快乐。
2.随机性
民间游戏的材料随处取材,有很强的随机性。如一根毛线就可以玩“挑花线”游戏;几个小石子,便可以玩“弹石头”游戏等等。有些游戏材料找不到时还可以用替代物替换。如游戏“击鼓传花”,可以将“传花”改为“传皮球”“传沙包”等。同时民间游戏的开展不受时间、场地、形式、人数等的限制,可以利用点滴的时间自由地玩耍。比如利用课间一点点时间就可以玩一个人翻花绳、两个人挑花线、三、四个人扯毛线拉锯游戏,开展灵活性很大、很随机。
3.易学、易会
幼儿民间游戏之所以叫民间游戏,是由于它是民间孩子自己创编的游戏,所以也是简单易学的。游戏中不管是玩具材料的准备、角色的分配、游戏情节的发展,都由儿童自己讨论制定,儿童在民间游戏的开展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
4.民族文化特色
不同民族又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民間游戏。如汉族有“拔河”的游戏;苗族有“吹笙”“打鼓”的游戏;湖南湘西少数民族有“跳竹竿”“斗牛”等游戏……不同民族的游戏渗透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孩子们在玩乐中也增加了不少知识。
二、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
1.促进幼儿体能发展
很多民间游戏一般都在户外进行,孩子们在阳光下呼吸着新鲜空气,无形中促使了机体的健康成长,增强了免疫力。同时民间体育内容丰富,能促进幼儿各种体能的发展。例如:“占四角”“跳房子”“投沙包”等游戏可以发展跑、跳、投等大动作;“弹蚕豆”、“挑花线”等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小肌肉群;还有游戏“抽陀螺”“弹球”等有利于促进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各种各样的民间游戏对幼儿身体的各种机能发展也是多样性的,幼儿在乐此不疲地参与中,骨骼肌肉得以发展,运动技能和技巧得以锻炼,同时内脏和神经系统也得到发展,体质也就随之增强了。
2.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许多民间游戏配有趣味性强、节奏感强的儿歌、童谣,这些歌谣包含着许多知识。如“荷花荷花几月开”能帮助幼儿在玩玩说说中了解月份的排列顺序和荷花开放的时间,同时在一问一答的形式中也训练了幼儿的反应能力。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民间游戏中处于放松的状态,在玩乐中孩子们都敢说、想说。有的民间游戏需要动脑,例如在“水果蹲”游戏中幼儿需要一边记住自己是什么水果,一边听小伙伴唱水果名字,在判断中作出不同的游戏反应。游戏中幼儿的思维、听力、判断力也就随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认知水平也相应有新的提高。
3.促进幼儿表演能力及审美的发展
民间游戏的歌谣具有较强的韵律、节奏感,唱起来朗朗上口,配上游戏动作后就更受幼儿的欢迎,例如“拉大锯”“外婆桥”都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表演性,在边做动作边念儿歌的游戏中,既满足了幼儿好动、好玩、好说的心理特点,又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感和表演能力。另外一些编织、折纸、剪纸、泥塑等游戏,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幼儿的审美及表现美的能力。
4.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
幼儿在游戏中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也会面临失败而产生挫折感,从而对游戏失去兴趣。有趣的民间游戏非常吸引幼儿,它能让幼儿在遇到失败后还想继续参加,所以即使失败,幼儿还是能正视自身的弱点,克服挫折,无形中也让幼儿承受挫折的能力及开朗活泼的个性得到了培养。同时为了游戏能顺利进行下去,每个幼儿都必须遵守相应的游戏规则,幼儿也在并尝试控制自己的喜好和行为一起商量分配游戏角色,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
5.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幼儿民间游戏大多需要几个幼儿一起合作进行,如“丢手绢”“占四角”“炒黄豆”等,在游戏过程中会自然产生“胜方”来替换“败方”,因此每个幼儿会自然的更换角色,这样的游戏模式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遵从、谦让、分享等亲社会行为。同时有些游戏必须要由两个甚至多个人的齐心协力才能顺利完成。如“推小车”“炒黄豆”“两人三足”等,这些需要共同协商、相互配合的游戏让幼儿的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都得以很好地发展。
总之,民间游戏是一种很受幼儿欢迎的游戏,民间游戏的多重教育价值也是众所周知的,就让代代相传的民间游戏陪伴我们每个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爱志.在民间游戏中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探索
【2】邱学青.谈谈民间儿童游戏及其教育价值
【3】黄云.谈谈如何在幼儿教育中运用民间游戏
【4】由颖.民间游戏在幼儿素质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