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全切除和次全切除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比较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s_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和次全切除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的1863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A(963例)组和B组(900例)。A组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术,B组采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 结果 A组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4.98%,显著高于B组的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41);两组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P=0.31)。随访1年,A组的复发率为5.40%,显著低于B组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4,P=0.001)。 结论 甲状腺全切除术能够降低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良性肿瘤;治疗效果
   甲状腺良性肿瘤约占甲状腺疾病的2/3,主要包括甲状腺囊肿和甲状腺腺瘤,其主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不适、声音沙哑、吞咽困难和扪及包块等,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1]。相关报道显示,手术切除仍是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最有效治疗方式[2-3],甲状腺次全切除在良性肿瘤中的效果和安全性较好,但术后复发率较高,甲状腺全切除主要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对病灶的切除更加彻底,但对组织的损伤可能较多。本研究选取本院的1863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切除方式在甲状腺良性肿瘤中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7年6月~2013年6月的1863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A组963例,其中男266例,女697例;年龄21~62岁,平均(39.6±6.2)岁;甲状腺囊肿426例,甲状腺腺瘤537例;病程为0.3~2年,平均(1.2±0.4)年。B组900例,其中男242例,女658例;年龄23~64岁,平均(40.2±6.8)岁;甲状腺囊肿396例,甲状腺腺瘤504例;病程为0.4~2年,平均(1.3±0.4)年。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手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A组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钝性分离颈前肌群,暴露甲状腺,对甲状腺上极进行游离,内侧结扎,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脉前支,保留后支,沿其探查暴露甲状旁腺,剥脱甲状腺上极,然后游离甲状腺下极,对其进行结扎,将甲状旁腺下动脉前支切断,保留后支,剥脱甲状腺下极,暴露甲状腺下动脉,保护喉返神经组织,寻找剥离甲状旁腺,然后游离甲状腺,超声刀将其切除,清洗创面,血供无异常后缝合。B组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体位切口等同A组,甲状腺显露后,处理上级血管及韧带,解剖甲状腺外、下、内侧血管,将峡部切断,对良性病变周围大部分组织进行切除,腺体背面部分保留,予以止血后,缝合甲状腺组织。
  1.3 效果评价  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随访1年,根据超声、CT检查结果比较两组的复发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4.98%,显著高于B组的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41);两组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P=0.31)。两组的并发症均为短暂性并发症,6个月内均恢复正常。随访1年,A组的复发率为5.40%,显著低于B组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4,P=0.001)。  3 讨论  甲状腺良性肿瘤的发生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放射线治疗和碘元素缺乏等相关,10%~25%可能发生恶化,转变为恶性肿瘤,早期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在预防甲状腺恶性肿瘤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甲状腺良性肿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目前临床主要采取手术切除治疗。以往的报道显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更适宜作为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具有出血量少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保留了甲状腺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但该术式的术后复发率较高,患者二次手术的可能性大,进而增加了患者痛苦。甲状腺全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该术式的切除范围更加广泛,消除病灶更加彻底,能够降低术后复发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式均会导致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全切除术后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次全切除术,该研究结果与高成钢等的报道基本一致,但上述并发症均为短暂性并发症,6个月内均恢复正常,由手术导致的组织损伤经过调理可以得到控制。随访1年,全切除术的复发率为5.40%,明显低于次全切除术,提示前者预防肿瘤再复发的效果优于后者。再次复发的危害性更大,给患者的身心造成更为沉重的打击,增加了病情恶化的可能。考虑该因素,甲状腺全切除术更适合作为良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全切除术操作更加精细,通过熟练操作可大大降低对甲状腺周围组织的损伤,从而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  综上所述,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臧家新,李志强,张守刚.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275-276.  [2] 王畅,黄盛.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胜腫瘤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1,14(9):723-72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醋酸泼尼松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甲亢突眼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甲亢性突眼患者4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患者。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的甲亢治疗基础上,采用醋酸泼尼松龙联合环磷酰胺对甲亢性突眼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的甲亢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突眼度及突眼度评分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突眼度下降(1.9±0.6)mm,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尼莫地平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4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尼莫地平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照组仅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神经症状和体征评分、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变化;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能有效降低神经症状和体征评分,增加神经传导速度,但治疗组优于对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92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研究,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全麻下腹腔镜手术微创进行良性卵巢肿瘤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全麻下开腹手术进行良性卵巢肿瘤切除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待患者病愈出院,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总费用、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劳动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68.4±27.3)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护理干预优化措施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中的临床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A组)42例,给予常规急性左心衰急救护理;优化组(B组)42例,给予优化后的左心衰急救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结果:B组疾病知晓率为97.6%,依从性为88.1%,两项指标均高于A组(83.3%、6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激素冲击治疗及免疫球蛋白治疗对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治疗效果方法:把51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随机分为激素冲击治疗组与免疫球蛋白治疗组,激素冲击治疗组予以激素冲击治疗,免疫球蛋白治疗组予以免疫球蛋白0.4g/kg-1·d-1×5天,观察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发生率及患者在ICU的住院天数。结果:免疫球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胶体果胶铋胶囊,观察组则给予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治疗,观察两组Hp根除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溃疡面愈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更优,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Hp清除率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特征和护理措施及其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针对本院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6例创伤性骨科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对于治疗的影响情况做回顾性分析。并归纳对不同类型创伤科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与体会。结果所有患者在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护理之后,心理创伤都得到了较大的安抚,对于治疗的整体效果有了较大的正面影响。结论心理护理的合理性,对于创伤骨科患者的康复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的质子泵抑制剂药物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为该病的治疗选择良好的方案。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88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选用不同的质子泵抑制剂与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联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1%,高于对照组的89.36%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儿科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急救治疗,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水合氯醛灌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食欲恢复时间和用药后24h内惊厥次数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食欲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该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以来收治的84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分别为42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0.48%(38/42)明显高于对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