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学中抓住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敏捷,表现欲强及喜欢标新立异等特点,逐步地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断地提高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走出以往重分析课文,忽视写作;重死记硬背,忽视灵活运用的旧路子,不断提高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自主学习培养创新
创新教育为新世纪的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气象,也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那么初中的语文教学就应该“以人为本”,抓住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敏捷,表现欲强及喜欢标新立异等特点,积极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逐步地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的能力。
自主学习,就是营造民主教学氛围,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学中本人抓住了初中语文自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断地提高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1)设计问题,学生自己解决。 教师既可以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地设计成问题提出,让学生在预习中去查资料解决;也可以在课堂上展开讨论,自己解决。这样动脑、动手、动口的系列训练,不仅会帮助学生自主地发现语文学习中的一些规律,还会加深他们对重点和难点部分的理解。
2)创设环境,锻炼学生的口才。坚持利用每节课前的3-5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讲解能力的训练。训练的具体内容和学生商量决定,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一条成语(积累词汇)--一则格言(积累素材)--一个身边发生的故事(培养叙事能力)等等。讲解时要求准备充分、神态自然、语言清晰简洁。这样每位学生都得到了当众讲话的锻炼机会,不仅练就了“说”的能力和胆量,而且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
3)提供资料,学生走上讲台。 对于一些简单的或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内容,如综合性学习部分、自读课文等,尽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走上讲台做一回老师。学生经过认真准备后,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例如在“黄河,我们的母亲河”这一次活动课上,学生就查找到几万字的资料,制作展示了近百张的幻灯片,设计了20多个抢答题,课堂的容量增大了,学生的收获增多了。这种做法既锻炼了学生分析讲解的能力又满足了他们的好胜心和表现欲,使每个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一种成就感。
4)教会方法,学生动手批改。 许多项作业如小测验、练字、摘抄与随笔、作文等,老师也没有必要都全批全改,因为实践证明:这种传统的做法,学生缺乏新鲜感,教师辛苦但效果却不理想。代之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老师指导下的学生批阅和老师批阅相结合,学生交叉批阅和自己批阅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批改形式,当堂或当天反馈出结果。这种学生参与、及时反馈的做法深受学生的重视和欢迎,效果也就更显著。
5)培养能力,学生自编资料。 阶段性及期末的复习课,教师也不包办代替,而是指导学生自己整理归纳字、词、文学常识等知识板块,在学生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不仅起到了形成知识系统的复习作用,也锻炼了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6)课上阅读,学生自选读物。每周从六节语文课中拿出一节作为阅读课。学生自选读物有目的地在课上进行阅读和交流,读书的自觉性增强了,知识面也扩展了,为写作打下好的基础。同时,课上还适当补充当代的名家名篇,使语文学习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并以深圳学生中的名人如《花季雨季》的作者郁秀以及凭400字文章获国际大奖的唐姝玮等人的事例来激励学生,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的品质。
学生只有乐于学习,才能勤于思考,才可能有所创新。自主学习解决了学生乐于学习的问题,那老师还必需营造创新氛围,创造创新契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能被激发,创新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努力营造一种开放的氛围,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适时地激发学生的灵感,使学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敢于争辩,让学生在多思、多问、多写的实践中,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的潜能。
(1)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感。课上气氛要民主、活跃:没有老师的权威,有的是老师的鼓励与赞美;没有不友好的嘲笑,有的是热烈的掌声;既有有苦苦的沉思,也少不了激烈的争论。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学识修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还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优美语言及情感因素,用绘声绘色的语言、饱含真情的表情、恰到好处的手势等,将学生带进心驰神往的美好境界,使学生
身心愉悦,灵感激发,获得最佳的创新状态。
(2)巧妙设置情境,让学生大胆地想,鼓励其创造地说。 在学《小橘灯》一课时,我让每个小组都制作一盏“小橘灯”,拿到课上来评比。结果有两个组的“小橘灯”发出的光更亮些,原来那上面被均匀地扎了许多小洞。正当他们得意之时,其他组的同学反驳说:“那样做灯是亮了,但费时间,岂不是耽误了冰心赶路?不符合当时小姑娘的心理。”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潜能,可谓一举多得。
(3)作文张扬个性,鼓励学生“用我手写我心”。在我带领学生饱含激情地学习了现代诗单元后,一男生就创造性地模仿闻一多先生的《色彩》写出了《风》:“活着是一种无畏的追求/自从东风给了我希望/南风赋予我力量/西风赐以我热情/北风教会我坚强。/然而,狂风却将我击落/飓风又将我击倒。/不过,我又挺身站了起来/最后,微风赠给了我微笑。” 这样生动而有哲理的诗歌。还有一女生写出了《感悟》:“花季的生活是一杯香茶/有浓,有淡/令人回味无限。/雨季的岁月是一条小路/有直,有弯/留下脚印一串串。/多梦的年华是一首诗/有沉思,也有感叹/吟诵间将梦儿实现。”这样真情流露的清新别致的诗句。
(4)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创新能力。例如开展辩论赛,使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在思想的撞击中不断迸射,创新的能力在争辩中得到锤炼。再如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工厂等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写成调查报告等等,许多语文活动的自由的形式,都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总之,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要走出以往重分析课文,忽视写作;重死记硬背,忽视灵活运用的旧路子,不断开辟出语文学习的新天地,让学生在课内、课外的阅读和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自主学习培养创新
创新教育为新世纪的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气象,也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那么初中的语文教学就应该“以人为本”,抓住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敏捷,表现欲强及喜欢标新立异等特点,积极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逐步地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的能力。
自主学习,就是营造民主教学氛围,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学中本人抓住了初中语文自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断地提高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1)设计问题,学生自己解决。 教师既可以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地设计成问题提出,让学生在预习中去查资料解决;也可以在课堂上展开讨论,自己解决。这样动脑、动手、动口的系列训练,不仅会帮助学生自主地发现语文学习中的一些规律,还会加深他们对重点和难点部分的理解。
2)创设环境,锻炼学生的口才。坚持利用每节课前的3-5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讲解能力的训练。训练的具体内容和学生商量决定,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一条成语(积累词汇)--一则格言(积累素材)--一个身边发生的故事(培养叙事能力)等等。讲解时要求准备充分、神态自然、语言清晰简洁。这样每位学生都得到了当众讲话的锻炼机会,不仅练就了“说”的能力和胆量,而且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
3)提供资料,学生走上讲台。 对于一些简单的或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内容,如综合性学习部分、自读课文等,尽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走上讲台做一回老师。学生经过认真准备后,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例如在“黄河,我们的母亲河”这一次活动课上,学生就查找到几万字的资料,制作展示了近百张的幻灯片,设计了20多个抢答题,课堂的容量增大了,学生的收获增多了。这种做法既锻炼了学生分析讲解的能力又满足了他们的好胜心和表现欲,使每个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一种成就感。
4)教会方法,学生动手批改。 许多项作业如小测验、练字、摘抄与随笔、作文等,老师也没有必要都全批全改,因为实践证明:这种传统的做法,学生缺乏新鲜感,教师辛苦但效果却不理想。代之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老师指导下的学生批阅和老师批阅相结合,学生交叉批阅和自己批阅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批改形式,当堂或当天反馈出结果。这种学生参与、及时反馈的做法深受学生的重视和欢迎,效果也就更显著。
5)培养能力,学生自编资料。 阶段性及期末的复习课,教师也不包办代替,而是指导学生自己整理归纳字、词、文学常识等知识板块,在学生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不仅起到了形成知识系统的复习作用,也锻炼了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6)课上阅读,学生自选读物。每周从六节语文课中拿出一节作为阅读课。学生自选读物有目的地在课上进行阅读和交流,读书的自觉性增强了,知识面也扩展了,为写作打下好的基础。同时,课上还适当补充当代的名家名篇,使语文学习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并以深圳学生中的名人如《花季雨季》的作者郁秀以及凭400字文章获国际大奖的唐姝玮等人的事例来激励学生,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的品质。
学生只有乐于学习,才能勤于思考,才可能有所创新。自主学习解决了学生乐于学习的问题,那老师还必需营造创新氛围,创造创新契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能被激发,创新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努力营造一种开放的氛围,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适时地激发学生的灵感,使学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敢于争辩,让学生在多思、多问、多写的实践中,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的潜能。
(1)营造民主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感。课上气氛要民主、活跃:没有老师的权威,有的是老师的鼓励与赞美;没有不友好的嘲笑,有的是热烈的掌声;既有有苦苦的沉思,也少不了激烈的争论。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学识修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还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优美语言及情感因素,用绘声绘色的语言、饱含真情的表情、恰到好处的手势等,将学生带进心驰神往的美好境界,使学生
身心愉悦,灵感激发,获得最佳的创新状态。
(2)巧妙设置情境,让学生大胆地想,鼓励其创造地说。 在学《小橘灯》一课时,我让每个小组都制作一盏“小橘灯”,拿到课上来评比。结果有两个组的“小橘灯”发出的光更亮些,原来那上面被均匀地扎了许多小洞。正当他们得意之时,其他组的同学反驳说:“那样做灯是亮了,但费时间,岂不是耽误了冰心赶路?不符合当时小姑娘的心理。”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潜能,可谓一举多得。
(3)作文张扬个性,鼓励学生“用我手写我心”。在我带领学生饱含激情地学习了现代诗单元后,一男生就创造性地模仿闻一多先生的《色彩》写出了《风》:“活着是一种无畏的追求/自从东风给了我希望/南风赋予我力量/西风赐以我热情/北风教会我坚强。/然而,狂风却将我击落/飓风又将我击倒。/不过,我又挺身站了起来/最后,微风赠给了我微笑。” 这样生动而有哲理的诗歌。还有一女生写出了《感悟》:“花季的生活是一杯香茶/有浓,有淡/令人回味无限。/雨季的岁月是一条小路/有直,有弯/留下脚印一串串。/多梦的年华是一首诗/有沉思,也有感叹/吟诵间将梦儿实现。”这样真情流露的清新别致的诗句。
(4)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创新能力。例如开展辩论赛,使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在思想的撞击中不断迸射,创新的能力在争辩中得到锤炼。再如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工厂等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写成调查报告等等,许多语文活动的自由的形式,都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总之,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要走出以往重分析课文,忽视写作;重死记硬背,忽视灵活运用的旧路子,不断开辟出语文学习的新天地,让学生在课内、课外的阅读和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