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老子写《道德经》的动机。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写了一首七言绝句,调侃老子: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
老子《道德经》中说,有智慧的人,必定是沉默寡言的。“言者不如知者默”这话意是老子自己说的,白居易说,老子既然如此说,那他本身自然是智慧很高了,可是他为什么自己还是写了那么多个字呢?
老子的归宿
在历史文献资料上,有关老子的记载说,《老子》这本书,是被逼写出来的。
自古以来,有一个关于老子的问题:他晚年究竟到哪里去了?不知道。他死在哪里?不知道。在历史文献的资料上,只说他西度流沙,过了新疆以北,一直过了沙漠,到西域去了。究竟是往中东还是到印度去了?不知道。在他离开中国时,有没有领到关牒—相当于现在的护照和出入境证,也不知道。
但是,历史上提到一个人物—关吏尹喜,大概像现在机场、码头海关的联检处长,知道这位过关老人是修道之士。据《神仙传》上记载:有一天,这位函谷关的守关官员,早晨起来望气—中国古代有一种望气之学—他看到紫气东来,有一股紫色的气氛,从东方的中国本土,向西部边疆而来,因此断定,这天必定有圣人过关。心下打定主意,非向他求道不可。
果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头子,骑了一条青牛,慢慢地踱到函谷关来了。关员向他索取关碟,他却拿不出来,这一下,可正给了关吏一个机会,他本色当行地说:没有关碟,依法是不能过关的。不过嘛,你一定要过关,也可以设法通融,你可也得懂规矩。所谓“规矩”就是陋规,送贿赂。这时,老子似乎连买马的钱都没有,哪儿凑得出“规矩”。好在这位关吏,对于老子的规矩,志不在钱,所以对他说:“只要你传道给我。”老子没法,只好认了,于是被逼写了这部五千字的《道德经》,然后才得出关去。
老子以变相红包,留下了这部著作,西度流沙不知所终。而他的这部著作,流传下来,到了唐代,道家鼎盛起来,道教变成国教。这时,道教的人,要抗拒佛教,就有一个进土,也是五代时的宰相,名叫杜光庭的,依据佛经的义理,写了很多道经。有一说,后世对于没有事实根据而胡凑的著作,叫做“杜撰”,即由此而来。其中有一部叫做《老子化胡经》,说老子到了印度以后,摇身一变,成了释迦牟尼。在佛教中,也有些伪经,说中国孔子是文殊菩萨摇身一变而成。宗教方面,这些扯来扯去,有趣的无稽之谈,古往今来,不可胜数。
关于老子本身的这些说法,不管最后的结论如何,但有一事实,他的生死是“不知所终”,查不出结果的。倘使根据《神仙传》上古神话来说,那么,老子的寿命就更长到不死的境地了!
那些神仙故事,我们暂且不去讨论。他的这部著作,则确实是被徒弟所逼,一定要得到他的道,因此只好留下这部著作来。尹喜得到老子的传授,亦即得到了这五千字的《道德经》以后,自己果然也成道了。因此,连官也不做了,移交也没有办,就挂冠而去,也不知所终。
道教就是这样传说,由老子传给关尹子,继续往下传,更是壶子、列子、庄子。一路传下来,到了唐朝,便摇身一变而成为国教,而《老子》一书,也成了道教的三经之首。道教三经,是道教主要的三部经典,包括:由《老子》改称的《道德经》,《庄子》改称的《南华经》与《列子》改称的《冲虚经》。
阴柔不是阴谋
现代学术界,研究《老子》的趋向,归纳起来,大概可分为三个路线:
第一类:纯粹走哲学思想的研究路线。做这方面研究的人,各有各的心得,各有自己的见解。乃至有人以西方哲学来批评《老子》,或者以西方文化来与《老子》比较。这是学术性的一类。
第二类:就是把《老子》,单纯地归到个人修养,做功夫,所谓修神仙的丹道上去。这一类自几千年前,直到现在,自成一个系统。
第三类:是把《老子》归到谋略学的主流,而且习惯上,有一个很严重的错误观念:认为老子的谋略学是阴谋,是阴谋之术。于是,一说到老庄,就联想到谋略;一说到谋略,就联想到老子学说是很阴险的学问,是搞阴谋的。
这种观念,错误得很严重。
老子是主张用阴、用柔。但是,不要忘记,他和我们固有的文化,远古的源流—阴阳五行与《易经》诸子等系统,是同一个来源的。阴与阳,是一体的两面,只是在用上有正面与反面的不同而已,无论用阴用阳,都要活用。换言之,要用活的,不用死的。所谓用阴柔,即不用刚强,不是勉强而为。一件事物的成就,是顺势而来的。因此亦可以说,他是用顺道,不是用相反的逆道。过去以文字表达意义的方法,常用“阴”字来表达“顺道”,例如《周易》的“坤”卦,代表“阴”的“顺道”。因此后世的人,误以为老庄的阴柔之学,就是阴谋之学;学老庄的人,用老庄之学的人都是阴谋家。
从历史上看,大家都熟悉的汉史,如道家出身的人物—陈平,他帮助刘邦,奠定汉朝四百年基业,汉高祖刘邦有六次关系到成败的决策,都是采用陈平的主意而获致成功的。但是历史记载,陈平自己说:“我多阴谋,道家之所禁,其无后乎?”足见道家是最忌讳阴谋的。因此,他断定自己将没有后代,至少后代的富贵不会久,后来果然如此,据汉代史书记载,陈平的后人,到他孙子这一代,所谓功名富贵,一切而斩,就此断了,后来他的曾孙陈掌,以卫氏亲贵戚,要求续封而不可得。
修道的基本原则
在个人修养方面,运用黄老之道立身处世,有一个大原则,就是:“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白居易学道,他有一首读《老子》后的七律:
吉凶祸福有来由,但要深知不要忧;
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风浪覆虚舟 。
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
虽异地瓜谁不食?大都食足早宜休 。
他说,人生的遭遇,成功与失败,吉凶祸福,都有它的原因,真有智慧的人,要知道它的原因,不需要烦恼,不需要忧愁。
项联两句,引用了庄子“覆虚舟”的典故,他说,我们只看到世上富贵人家多财润饰华丽的房屋,仍会被大火烧毁。却从未见到空船在水上被风浪吞没的,装了东西的船,遇到风浪才会沉没,而且装得愈重,沉没的危险愈大。
腹联两句更指出,人世间“名”与“利”两件事不宜过分贪求以免招灾祸。可是现代青年,都在那里拓展自己的“知名度”。人人都想发财,钱愈多愈好。白居易说“利是身灾”。所以白居易说,名利像匏一样,实在好吃,叫人绝对不要吃是做不到的,但是吃了以后,很有可能会拉肚子的。深懂了黄老之道,那就是“大都食足早宜休”。
要研究老子之道的这一原则,最好先读庄子的《天下篇》和《让王篇》。
庄子在《应帝王篇》上说:“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一个有道之人,对于帝王领导术,帝王谋略学,那在他不过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而已。
他又在《让王篇》中说:“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富贵是舒服的事,但因而太得意了,则缩短寿命。所以处富贵中时,不以养而伤害自己。相反地,在贫贱之间,就要为生活而赚钱,可也不能过分贪求,过分劳累,同样会损害身体健康,而危及生命。
这是老庄的基本原则,先要了解这项基本原则,才可能深入地研究老庄之道。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
老子《道德经》中说,有智慧的人,必定是沉默寡言的。“言者不如知者默”这话意是老子自己说的,白居易说,老子既然如此说,那他本身自然是智慧很高了,可是他为什么自己还是写了那么多个字呢?
老子的归宿
在历史文献资料上,有关老子的记载说,《老子》这本书,是被逼写出来的。
自古以来,有一个关于老子的问题:他晚年究竟到哪里去了?不知道。他死在哪里?不知道。在历史文献的资料上,只说他西度流沙,过了新疆以北,一直过了沙漠,到西域去了。究竟是往中东还是到印度去了?不知道。在他离开中国时,有没有领到关牒—相当于现在的护照和出入境证,也不知道。
但是,历史上提到一个人物—关吏尹喜,大概像现在机场、码头海关的联检处长,知道这位过关老人是修道之士。据《神仙传》上记载:有一天,这位函谷关的守关官员,早晨起来望气—中国古代有一种望气之学—他看到紫气东来,有一股紫色的气氛,从东方的中国本土,向西部边疆而来,因此断定,这天必定有圣人过关。心下打定主意,非向他求道不可。
果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头子,骑了一条青牛,慢慢地踱到函谷关来了。关员向他索取关碟,他却拿不出来,这一下,可正给了关吏一个机会,他本色当行地说:没有关碟,依法是不能过关的。不过嘛,你一定要过关,也可以设法通融,你可也得懂规矩。所谓“规矩”就是陋规,送贿赂。这时,老子似乎连买马的钱都没有,哪儿凑得出“规矩”。好在这位关吏,对于老子的规矩,志不在钱,所以对他说:“只要你传道给我。”老子没法,只好认了,于是被逼写了这部五千字的《道德经》,然后才得出关去。
老子以变相红包,留下了这部著作,西度流沙不知所终。而他的这部著作,流传下来,到了唐代,道家鼎盛起来,道教变成国教。这时,道教的人,要抗拒佛教,就有一个进土,也是五代时的宰相,名叫杜光庭的,依据佛经的义理,写了很多道经。有一说,后世对于没有事实根据而胡凑的著作,叫做“杜撰”,即由此而来。其中有一部叫做《老子化胡经》,说老子到了印度以后,摇身一变,成了释迦牟尼。在佛教中,也有些伪经,说中国孔子是文殊菩萨摇身一变而成。宗教方面,这些扯来扯去,有趣的无稽之谈,古往今来,不可胜数。
关于老子本身的这些说法,不管最后的结论如何,但有一事实,他的生死是“不知所终”,查不出结果的。倘使根据《神仙传》上古神话来说,那么,老子的寿命就更长到不死的境地了!
那些神仙故事,我们暂且不去讨论。他的这部著作,则确实是被徒弟所逼,一定要得到他的道,因此只好留下这部著作来。尹喜得到老子的传授,亦即得到了这五千字的《道德经》以后,自己果然也成道了。因此,连官也不做了,移交也没有办,就挂冠而去,也不知所终。
道教就是这样传说,由老子传给关尹子,继续往下传,更是壶子、列子、庄子。一路传下来,到了唐朝,便摇身一变而成为国教,而《老子》一书,也成了道教的三经之首。道教三经,是道教主要的三部经典,包括:由《老子》改称的《道德经》,《庄子》改称的《南华经》与《列子》改称的《冲虚经》。
阴柔不是阴谋
现代学术界,研究《老子》的趋向,归纳起来,大概可分为三个路线:
第一类:纯粹走哲学思想的研究路线。做这方面研究的人,各有各的心得,各有自己的见解。乃至有人以西方哲学来批评《老子》,或者以西方文化来与《老子》比较。这是学术性的一类。
第二类:就是把《老子》,单纯地归到个人修养,做功夫,所谓修神仙的丹道上去。这一类自几千年前,直到现在,自成一个系统。
第三类:是把《老子》归到谋略学的主流,而且习惯上,有一个很严重的错误观念:认为老子的谋略学是阴谋,是阴谋之术。于是,一说到老庄,就联想到谋略;一说到谋略,就联想到老子学说是很阴险的学问,是搞阴谋的。
这种观念,错误得很严重。
老子是主张用阴、用柔。但是,不要忘记,他和我们固有的文化,远古的源流—阴阳五行与《易经》诸子等系统,是同一个来源的。阴与阳,是一体的两面,只是在用上有正面与反面的不同而已,无论用阴用阳,都要活用。换言之,要用活的,不用死的。所谓用阴柔,即不用刚强,不是勉强而为。一件事物的成就,是顺势而来的。因此亦可以说,他是用顺道,不是用相反的逆道。过去以文字表达意义的方法,常用“阴”字来表达“顺道”,例如《周易》的“坤”卦,代表“阴”的“顺道”。因此后世的人,误以为老庄的阴柔之学,就是阴谋之学;学老庄的人,用老庄之学的人都是阴谋家。
从历史上看,大家都熟悉的汉史,如道家出身的人物—陈平,他帮助刘邦,奠定汉朝四百年基业,汉高祖刘邦有六次关系到成败的决策,都是采用陈平的主意而获致成功的。但是历史记载,陈平自己说:“我多阴谋,道家之所禁,其无后乎?”足见道家是最忌讳阴谋的。因此,他断定自己将没有后代,至少后代的富贵不会久,后来果然如此,据汉代史书记载,陈平的后人,到他孙子这一代,所谓功名富贵,一切而斩,就此断了,后来他的曾孙陈掌,以卫氏亲贵戚,要求续封而不可得。
修道的基本原则
在个人修养方面,运用黄老之道立身处世,有一个大原则,就是:“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白居易学道,他有一首读《老子》后的七律:
吉凶祸福有来由,但要深知不要忧;
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风浪覆虚舟 。
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
虽异地瓜谁不食?大都食足早宜休 。
他说,人生的遭遇,成功与失败,吉凶祸福,都有它的原因,真有智慧的人,要知道它的原因,不需要烦恼,不需要忧愁。
项联两句,引用了庄子“覆虚舟”的典故,他说,我们只看到世上富贵人家多财润饰华丽的房屋,仍会被大火烧毁。却从未见到空船在水上被风浪吞没的,装了东西的船,遇到风浪才会沉没,而且装得愈重,沉没的危险愈大。
腹联两句更指出,人世间“名”与“利”两件事不宜过分贪求以免招灾祸。可是现代青年,都在那里拓展自己的“知名度”。人人都想发财,钱愈多愈好。白居易说“利是身灾”。所以白居易说,名利像匏一样,实在好吃,叫人绝对不要吃是做不到的,但是吃了以后,很有可能会拉肚子的。深懂了黄老之道,那就是“大都食足早宜休”。
要研究老子之道的这一原则,最好先读庄子的《天下篇》和《让王篇》。
庄子在《应帝王篇》上说:“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一个有道之人,对于帝王领导术,帝王谋略学,那在他不过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而已。
他又在《让王篇》中说:“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富贵是舒服的事,但因而太得意了,则缩短寿命。所以处富贵中时,不以养而伤害自己。相反地,在贫贱之间,就要为生活而赚钱,可也不能过分贪求,过分劳累,同样会损害身体健康,而危及生命。
这是老庄的基本原则,先要了解这项基本原则,才可能深入地研究老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