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king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推动之下,我国对于汽车零部件的需求逐渐提升,为了保证市场的需求,需要不断提升体生产能力,并且确保质量,基于此,本文论述了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管理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因为汽车系统的自身特点,零部件则是组成汽车系统的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对汽车功能的实现具有一定的意义,而零部件质量如果较差的话,就会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因此,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在零部件的选择之上具有十分严格的准入标准。在此种严格控制的形势下,汽车零部件企业只有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加强质量控制质量,不断提升其质量管理实效性,才可以不断满足生产需要以及客户要求,这样才可以在市场竞争之中得到较多的市场份额。所以,我们应该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有一定的重视,认真做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
  1、我国汽车零部件管理现状
  1.1、员工赏罚不明确
  如果说有了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部门责任也明确了,接下来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执行,需要对员工工作进行严格的管理,做到赏罚分明。目前,很多企业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工作不工作都一样,工作多少都一样,工作好坏也一样,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就是企业对员工赏罚不分明,监管不到位不明确的结果。有些员工能力很强,工作已经远远超出了本职,但是却没有的得到管理者的重视,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有些员工工作技能不到位,工作任务少,但是应有的收入和奖励一样不会少,这就会严重打击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零部件管理工作就会出现质量问题、装配问题、销售问题。
  1.2、责任不明确
  工作必须有责任感,每个岗位都有自己的职责所在,职责就是某一职务需要承担的责任。如果部门责任不明确或者每个员工的职务责任不明确就会造成管理不到位,缺乏执行力度等问题。汽车零部件管理是一个非常负责的工作,管理耗费时间较长,步骤繁琐,如果在管理过程中不能明确区分部门职责,管理权利划分不明确,相应的工程师应该负责哪些工作责任不清楚,一旦发生事故各个部门之间就会相互推卸责任,把问题相互推来推去,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同时,如果管理全责没有明确划分,就容易引起人事制度和人事管理的混乱,企业的生产得不到保证,还有可能造成人员的资源浪费,更严重的情况还会出现权责纷争。
  1.3、缺乏工作培训
  汽车零部件管理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工作,需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操作。这些工作人员需要有专业的汽车零件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这样才能对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到位的解决,保证企业顺利生产。但是很多企业的零部件管理都不是专业的管理人员,有些管理人员甚至就是企业内部其他岗位员工代职,根本没有专业的管理经验。这样就直接造成汽车零部件整体管理水平下降。而且企业没有对管理岗位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管理人员更难以提高管理技能。
  2、我国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的措施
  2.1、加強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及产品的宣传,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
  目前,社会大众对再制造及再制造产品还存在许多误区,对产品质量持怀疑态度。笔者曾经在汽车修理厂、美容店、街头随机做过一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没有人了解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再制造产品是旧产品,对再制造产品的质量持怀疑态度,接受程度很低。不过调查也显示,30岁以下的年轻人和本科以上学历层次的人对再制造产品的接受程度稍高。2013年8月30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清华大学汽车技术联合研究院等单位主办的再制造汽车“北京-西藏行”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的所有车辆都装配有再制造零部件或总成,行程5000公里,沿途通过座谈、宣讲、展示和参观等活动展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成果,增强了社会对循环经济和汽车再制造的认知度。
  2.2、重视实物质量的控制,对产品实施全工序检验
  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实物质量这是全部质量控制的核心点,而如果实物质量满足不了客户要求,所有的质量体系和质量目标都是毫无意义的。为此,在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将实物质量的控制作为重点内容。主要应从加强产品检验的角度出发,切实提高产品总体质量。
  2.3、设置汽车零部件产品质控点,加强质量检验效果
  为了确保汽车零部件产品最后的检验效果,在质量管理过程之中,需要合理设置汽车零部件的产品质控点,同时对关键部件的重点工序做好重点检验,确保产品的整体质量达标。并且,还需要不断完善检验程序,创新检验手段,引进现代化的检验检测仪器,同时对产品做出整体检验,保证产品在出厂之前可以满足全部技术指标,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来看,加强检验手段对提高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质量管理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4、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专业技能
  加大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应该展开丰富多彩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对于具有汽车行业工作经验的员工,注重其培训流程制度、管理方法等等,同时也对非汽车行业的员工进行培训,着重培训汽车零部件性能、零部件质量、零部件检验、材料性能、流程与制度等等方面的培训,不一定拘泥于授课的形式,特别是针对新员工多的情况,可以采用传帮带的形式,老员工带新员工,老员工培训新员工的形式,线上培训与线下授课相结合,可以快速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加大培训的频次,多样化培训的内容,巩固培训课程。
  2.5、完善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必要的管理制度和办事流程,保证制度实实在在、完完全全地运用于工作中,来实现它的最大价值。流程要求员工认真执行每一个工作步骤,制度则保证了工作完成的有效性。制度和流程的要求也要从细节抓起,同时要明确责任主体,每一名员工都必须及时、完整、准确地按照相应流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保证零部件管理的各个流程的执行过程。
  2.6、实现经营全球化
  为了降低成本,占领市场,诸多的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都进行本土化策略。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公司则全部都已在我国建立了合资或者是独资企业,投资领域也已经从生产延伸到研发、销售、物流、金融、上游原材料生产等等领域,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之中蕴藏着诸多商机。
  2.7、应用汽车零部件自动冲压生产线
  与传统的多工位压力机的工作模式的不同,汽车零部件自动冲压生产线运用整合模块的生产方式,结合普通的框架式油压机,用单独的控制单元控制每个模块,能够实现传统人工手动生产的方式转换到自动生产方式。灵活、门槛低等优点的自动冲压生产线相对比国外流行的多工位油压机而言,在我国的大中企业的有更广大的运用。汽车零部件自动冲压生产线质量的提高,可以减少在实际生产中产生碰撞事故,使生产效率更高。
  2.7.1、自动冲压生产线构成系统的特点
  1)使用柔性自动化系统和冲压生产线,建立自动化覆盖冲压生产线,这种生产方式更加优质、灵敏、效率高。
  2) 更容易转换自动与手动这两种工作方式,可靠性高。
  3) 自动冲压生产线的机器人会自动监控,遇到紧急情况还会自动报警。
  4) 横杆式冲压生产线刚性强,承受压力的能力大,适合较重的大中型覆盖件冲压生产,也是中小型冲压线的首选,是汽车零部件的发展方向。
  5) 由构成汽车自动冲压生产线的三部个相互合作,减少作业内容,提高生产率。
  2.7.2、自动冲压生产线的发展前景
  正如米勒万家顿公司开发的快速横杆式输送系统的生产效率高、生产柔性好是冲压技术的最好的展示,是汽车零部件自动冲压生产线的开发向前跨出了坚实的一步。快速横杆式输送系统为中国汽车业与世界先进汽车业接轨提供了道路,其由机械手式自动化冲压线向摆杆式多上位压力机方向发展,而且使冲压件更加的规模化和现代化。米勒万家顿公司提前在国内销售了三条带有快速横杆式输送系统的大型自动冲压线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为自动冲压生产线的发展打好的坚实的基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自动冲压生产线会应用到中国汽车工业的生产。
  2.8、对汽车零部件的材料和配件采购进行重点控制
  解决产品质量的根本问题对于汽车零部件而言,原材料和配件是构成汽车零部件产品的重要环节,只有对原材料和配件的质量进行重点控制,才能保证汽车零部件的质量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基于这种考虑,在汽车零部件的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对原材料和配件的采购进行重点控制,应完善原材料和配件的采购程序及复验程序,将原材料和配件的采购及检验作为汽车零部件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从提高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效果的角度出发,应对汽车零部件的材料和配件采购进行重点控制。
  2.9、使用环节监管升级
  7月2日,国家质检总局向社会发布了《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时隔六年,《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终于迎来了升级,大幅提高了处罚力度,隐瞒缺陷产品或者拒绝召回责任的汽车厂商,最高将面临产品货值金额50%的罚款;涉及范围也有大幅拓宽,覆盖由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用于在道路上行驶的汽车、汽车列车和挂车,以及轮胎、底盘、儿童安全座椅等涉及安全的重要零部件;同时,在召回的具体细节上增加了规范性和约束性。
  3、结语
  汽车零部件管理是汽车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对零部件进行有效管理才能保证汽车企业生产顺利进行。在管理过程中,要避免职责不明确,流程制度不完善,工作监管不到位,员工赏罚不分明的情况,只有整体提高汽车零部件管理的水平,才能为企业生产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苍学俊,潘华,严谨.我国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质量与标准化,2012,05:45-48.
  [2]王睿.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D].吉林大学,2006.
  [3]徐亮辉.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4]徐亮辉.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J].上海汽车,2012,12:28-33.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高铁在最近十年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高铁不仅仅是在国内进行了大范围的推广,而且走出国门,得到了国外的认可。而我国高铁的推广和我国高铁隧道技术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本文主要是对我国高铁隧道技术标准做了概括,并对关键技术做了具体分析,供高铁隧道施工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铁;隧道;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我国高铁在最近十年内的发展非常迅猛,高铁长度已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领域之中存在有较多的问题,尤其是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这一个环节当中,常见的诸如检验标准不统一、检验的设备技术落后等,都为后续的建设施工带来了较大的隐患,所以应当完善检验的方案及对策,以健全的工作机制和工作体制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检验的水准。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现代化中国建筑工程质量检验的相关问题及现状,同时对后期改进的对策以及应当注意的几项原则进行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国内各大中城市正掀起高架桥梁和轨道交通建设的高潮,城市基础设施新建的同时对原有的综合管线势必造成一定影响。以城市供水环网为例,供水环网承载着区域供配水的重任,如何在施工期间保障现役管道安全运营以及迁改完成后顺利实施割接是参建各方需要着重考虑的。本文就现有的几种施工工艺进行分析比较,选择符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合理的施工工艺。  关键词:围护 骑马井 大口径管道割接
期刊
摘要:展望未来,中国仍然处在一个工业发展的进程中,电力仍然需要较快速的发展,同时,中国能源结构决定了以煤为主的电力结构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将长期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因此,节能减排将是电力工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本文介绍了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仍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电力 节能减排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
期刊
摘要: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特殊群体,大多集中于采矿、建筑、冶金、纺织等行业。这些行业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差、危险性大,使农民工成为工伤事故的高发群体。为确保农民工工伤保险权益,需要扩大农民工劳动关系的认定范围,简化工伤认定程序,确定工伤赔偿为主的建制取向,逐步加强和完善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普及农民工工伤保险知识,以更好地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农民工;工伤保险;对策;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随着世界铝冶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电解铝工业也已经由电解铝的纯进口国变为世界第一大产铝国。我国在容量铅电解槽开发方面取得巨大的成果。国内以中铝集同旗F下的企业为首相继开发成功了300KA400KA.450KA及以上级大容量电解槽技术,使我国太容量铝电解槽技术领域总体技术水平跨^世界先进行列,.本文就我国铝冶金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铝冶金;技
期刊
摘要: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重要环境,而我国又是一个人均耕地较少的国家。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药、化肥以及地膜的过度使用,导致目前我国农村土壤污染相当严重。同时,由于工业废弃物,城市污水以及大气沉降物也会进入土壤,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土壤污染程度。日益严重的土壤污染不仅严重威胁了我国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而且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但污染防治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切
期刊
摘要:在現代城市规划建设改造中,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是保障建筑质量的基础,是保障建筑工程建设施工技术参数执行的关键。随着我国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控能力的不断强化、随着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及管理理论应用的不断深化,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质量控制能力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是保障测量质量、保障施工质量的关键,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19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与气候变暖的加剧,以及能源问题的日渐紧张,绿色经济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本文对林业在绿色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林业绿色经济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林业;绿色经济;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林业作为巨大的循环经济体,对于绿色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特别是林业资源的可回收性,实现了低消耗,高利用,少污染的能量利用,为人
期刊
摘 要: 绿色建筑评价系统是绿色建筑实施的依据。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分析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现状、发展历程及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为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1.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在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已形成生态住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