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tao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插图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可忽略。只要深入挖掘,有限的插图也可以发挥无限的潜力。文章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预测语篇内容、激发阅读动机、解决语篇难点、复述课文以及渗透文化意识等方面,探讨了插图在语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插图资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二级目标中强调,学生应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更多地将目光定格在语篇内容本身,往往忽略了教材插图这一重要资源,未能深入挖掘、合理利用插图辅以教学。这影响了语篇教学的生动性和灵活性,阻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本文以教科版英語五、六年级教材的语篇教学为例,探讨插图在语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借助插图预测语篇内容
  插图是一种直观的视觉信息和教学媒体,是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传递着丰富的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信息。在语篇教学时,教师应适时地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利用插图提供的线索,让学生结合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文本内容进行预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例如,教科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2 His hobby is drawing主要陈述Mike和Amy的爱好是什么,并从画的主题、兴趣和职业理想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教材中的插图如下。
  笔者在进行语篇教学时,在学生阅读文本之前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1,并与学生进行了如下对话。
  T: Who’s that boy?
  Ss: He’s Mike.
  T: What’s Mike’s hobby?
  S1: His hobby is drawing.
  T: What does Mike like drawing?
  S1: He likes drawing animals.
  T: What animals does Mike like to draw?
  S2: He likes drawing birds.
  …
  学生初步了解Mike的爱好后,笔者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插图2,并提问——
  T: What’s Amy’s hobby?
  S3: She loves drawing.
  T: What does Amy like drawing?
  S4: She likes drawing places.
  …
  T: Where can we see her drawings?
  S5: In her house.
  …
  笔者根据教材插图设计的一系列问题,促使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积极思考图片所呈现的信息,很快理解了语篇内容。
  二、利用插图激发阅读动机
  激发学生阅读动机是吸引学生认真阅读的重要条件。利用插图引导学生思考,拓宽学生的思路,不失为激发阅读动机的一种有效方式。
  1. 排列插图顺序,激发阅读动机
  教材中有些语篇配有不止一幅插图。如教科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8 The magic words,该语篇就配有五幅插图(如图3),在呈现语篇之前,笔者给学生设计了排列插图顺序的任务。
  学生完成任务后,笔者让学生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排列顺序,对比与自己排列的有何不同,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2. 结合插图,巧提问题,激发阅读动机
  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除了让学生尝试排列插图顺序,教师也可以结合插图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例如:教科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6 See you at the party这幅插图(见图4),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
  T: Look at the picture. Who are they?
  Ss: They are Xiaoling and her friends.
  T: What will they do this weekend?
  Ss: They will have a birthday party.
  T: Yes. But whose birthday is it? Who will be invited to the party? And when will the party begin? …
  T: The answers are in the invitation card. Please read the invitation card quickly and try to get the answers.
  这些疑问能促使学生去阅读文本,一探究竟。
  三、巧用插图解决语篇难点
  插图是一种隐性信息,是对文字的补充和延伸,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可以把插图作为解决语篇难点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引导学生读图分析,为语篇理解扫清障碍。
  例如,教科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12 Four seasons in one day讲述的是王俊给他的好朋友Mary写的一封关于英国天气的信。描述了他第一天到英国学习时,天气的变化情况。其中一个难点是理解How did the weather change?
  在阅读语篇前,笔者引导学生关注教材所提供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读图内化,完成图文配对的任务。
  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根据时间点找出天气的变化情况,解决了“How did the weather change?”这一难点,为学生能顺利地理解文本做好铺垫。   四、妙用插图,复述课文
  插图除了能帮助学生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更好地理解语篇内容外,还可以用于语篇学习后的课文复述。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列举以下几点。
  (一)插图配关键词,复述语篇
  插图仅仅有图片信息,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看着插图复述语篇,没有任何指导,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因此,在复述这一环节,教师可以采取插图配关键词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复述练习,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内化,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例如,针对教科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6 At the weekend的语篇,笔者提供如下插图和关键词来引导学生复述所学的语篇。
  引导学生根据语篇中的关键词和插图来复述既能帮助学生把握语篇大意,降低了复述的难度,又为学生留下表达的空间,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借助插图和框架,复述语篇
  五、六年级Let’s read部分,有些篇幅较长,直接看图复述会有难度。因此,教师应该适当提供一些语言框架,降低复述的难度。
  例如,在教学完教科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12 Christmas的语篇后,笔者为学生提供了如下的语言框架让学生尝试复述课文内容。
  In ..., ... is the most ... festival ... Christmas is always on ..., before ... people will put up ... Under the Christmas tree, they put ... for everyone ... Children are always ... because they can ... from ..., ... is a ... man in ... He brings ... to ... He comes to ... on the night before ... and puts their gifts ... or ... Then on Christmas morning the children ... Families and friends ... on that day for ... or ... They often eat ... Everyone sings ... It really is ...
  學生在这个框架的帮助下,能清晰流畅地复述文本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图表结合,转换信息,复述语篇
  在复述环节,教师还可以结合插图设计表格,让学生对照插图将表格填好,再进行课文的复述。
  例如,教科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6 The secret to good health中Let’s read的插图。
  该语篇讲述的是Mr Li虽然已经80多岁,但看起来好像60岁那样,原因是他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笔者结合插图设计了如下表格,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图片,并结合图片填写表格。
  学生借助表格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和层次。在复述时,学生语句表达虽然比较简单,但基本能把课文意思表述出来,反映出学生已经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五、插图点拨,渗透文化意识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二者不可偏废。强调英语教学必须关注“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文化意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缺乏环境浸入,很难有深刻的体会。教师可通过教材插图,引导学生寻找差异。
  例如,在学习教科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10 Different tastes时,笔者让学生观察图6中两幅图的人物分别用什么餐具,他们分别在吃什么。通过观察,学生知道了左边那幅图是中国人,用筷子和碗;而右边那幅图是西方人,他就餐时用刀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察刀叉的摆放和使用,让学生明白左手拿叉右手拿刀。西方人很注意餐桌礼仪,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以后在与外国友人用餐的场合也可以少闹笑话,避免窘态。
  形象生动的插图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源,是教材的“第二语言”,是文本的有力助手。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重视课文插图的作用,对插图合理利用,巧作安排,充分发挥其隐性功能,使其更好地为语篇教学服务,让英语课堂更高效。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石碁小学,广州510000)
其他文献
摘 要:微课具有容量小、时长短、学习时间灵活等特点,受到师生的青睐。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微课可以解决学生绘本购买力不足、绘本版本繁多且难以挑选、学生课后不能有效继续学习绘本的问题。文章除了探究根据课前、课中、课后不同环节及针对专题如何开发与应用微课外,还提出了绘本微课开发中存在的“从‘教’的角度设计微课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绘本;微课;开发;应用  一、微课的概念和特点  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
摘 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小学生思想品德,促进小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因此,课堂上改变单一的说教方式,让学生从实践中学,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创设情境生活化、明理教学生活化、知行教学生活化、课外拓展生活化等将小学品德课教学与生活密切结合的几点方法。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遵循《
美育,也称美感教育和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在总体目标里明确指出“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全面加强
摘 要:版画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文章在阐述吹塑纸版画的教学概述以及版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小学美术吹塑纸版画教学探索与尝试:提供版画材料,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将版画教学与音乐、数学、英语等学科相联系进行整合研究;多色彩选择,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这样的版画教学为美术课堂带来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小学美术;吹塑纸版画;美术教学  对于学生来说,吹塑纸版画的创作过程是一门绘画和手工的综
摘 要: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级教育部门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对教师开展大量的培训。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培训效果主要体现在满足教师个体专业发展需求和全体专业发展需求。但是,目前小学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需求还不够完善,存在需求比较单一、网络知识与技术的需求不高等问题。本研究以梅江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网络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情况,进而提出完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建议,以促
摘 要:统编版教材把“快乐读书吧”列为一个单独板块,并以整页的篇幅呈现“快乐读书吧”内容。据此可知,教材把“课外阅读”提到了重要位置。文章基于统编教材小学生中年段,结合“快乐读书吧”列举了一些作品,建议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整体把握推荐阅读的内容;指导促进学生开展持续精深的阅读;并做到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明确评价导行。以期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摘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注重用全面、发展的理念管理班级,同时又要因材施教,广播“真心、爱心、耐心”,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特殊学生;工作策略  一、用真心。打开心扉  有位教育名家曾说:“教育学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意味着班主任要接纳学生,将学生置于平等地位,尤其是对于“特殊学生”,要善于激发其积极向
摘 要:跳绳运动是一项器材简单、场地要求不高,非常适合学生锻炼身体且提升协调能力的运动,但由于花样跳绳技巧性动作难度较大,对于初学者来说较难掌握。文章结合影响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提出提高学生学习花样跳跳绳兴趣的对策: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在教学中教师有完善的课堂教案;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选择合适的跳绳内容;开发新型的跳绳游戏;严格要求学生的跳绳动作的规范。  关键词:花样跳绳;学
摘 要:“数学的学习——思维的体操。”这句话表明數学的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更灵活、敏捷。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等,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深入钻研教材、大纲、教法和学法,勇于创新,重视优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辅导转化工作。在教学实践中应因材施教,在课堂内外都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数学思维品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品质;培养策略  一、纵横联系,深刻思维  课堂
摘 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借助英语分级绘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在阅读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提供有效学习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绘本;分级阅读;多元思维  2016年9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通过研究认为,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