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进一步提高农村预防保健工作的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方法:建立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制定相关制度,探讨规范和管理工作程序,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评价。结论:从1986年平均接种率的85%上升到2009年平均接种率95%以上。相应传染病的发病率却相继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逐渐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关键词】预防保健;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1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047-1
农村预防保健工作是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是关系广大农民健康、能否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关键。全国数以万计的卫生工作者夜以继日地战斗在农村预防保健工作的第一线上,多年来逐步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工作程序。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再加上各地医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此,我国农村预防保健工作始终未能实现完全统一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预防保健工作的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我们仅就吉林省东辽县农村预防保健工作的实践,围绕规范化管理的课题,进行几个方面粗浅的探讨。
东辽县地处长白山余脉,属半山区丘陵地带,农村人口居住相对分散,预防保健工作运作起来很难集中操作,给预防保健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致使农村传染病发病偏高,食物中毒现象屡见不鲜,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居高不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启用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以来,全县的预防保健工作逐年好转,各种常规疫苗的接种率逐渐上升,从1986年平均接种率的85%上升到2005年平均接种率95%以上。相应传染病的发病率却相继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逐渐降到国家规定的標准,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预防保健工作任务。
一农村预防保健工作的管理程序及反馈模式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一个“理论→实践→反馈+修正理论→修正实践”的正螺旋发展的前进模式,在这个模式中,资料管理是关键的一环。资料不仅是实践的总结,也是理论修正的依据和指导实践的准则。
我县的农村预防保健工作管理模式如下:
二规范化管理总体理论
规范化管理理论分如下几个方面:
1、网络管理——建立县、乡、村三级预防保健网。
县里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站、结核病防治所、卫生进修学校分工负责一级网管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流行病防治、地方病防治、心血管疾病管理理论及实施办法;卫生监督所制定饮食服务行业卫生管理理论及实施办法;县妇幼保健站制定妇幼卫生保健管理理论及实施办法;县结核防治所制定结核病防治管理理论及实施办法;县卫生进修学校制定农村卫生人员技术管理理论及培训办法。
一级网络通过文件或责任状形式把管理理论及实施办法下发到二级网——乡(镇)防保站,并在各项工作实践的资料积累活动中接受信息反馈。
二级网——乡(镇)防保站按照一级网下发的文件及实施办法制定实践细则,并做好资料积累,及时反馈信息。
三级网——村卫生所(或乡村医生),根据乡(镇)防保站制定的实践细则具体实施预防保健实践活动,并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及时反馈信息。
2、制度管理——为保证网络管理的正常运行,各级预防保健网均需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1)一级网站、校、所拟定各种理论管理标准、考核、评价办法。
(2)二级网按一级网制定各种预防保健措施实施办法、操作规程、监测程序、标准及奖惩细则。
(3)三级网依据二级网的实施办法及工作细则进行实施,收集好资料,及时反馈信息。
3、资料管理。
(1)一级网资料管理范围包括:各种管理理论制定依据,各种反馈信息存档,修正理论依据及修正内容,考核及评价存档。
(2)二级网资料管理范围包括:各一级网单位下达文件、预防保健各种制度、操作规程、监测程序及监测结果、社会效益评价显示。
(3)三级网资料管理范围包括:卫生预防保健工作实施细则,卫生预防保健工作实践数据及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4)规范化管理要实行标准统一的各类表、卡、册、簿、证,用统一的格式,统一的时间,统一的计量单位。
各种考核、评价也采取统一的时间,统一的程序,统一的标准。各种监测均采取统一内容,统一评价方法。
三规范化管理的自身评价
规范化管理自身评价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管理本身的适应性:因为是农村预防保健工作,所以管理本身要适应农村的特点,比如所有规章制度应该简单明了,一目了然。所有表、卡、证均删繁就简,准确实用,所有的规程都应简洁流畅,易记好写等等。
2、管理本身的科学性:指冷链系统管理的严密性,资料管理的真实性,考核评价的切实性等。
3、管理本身的实际性:指剔除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不搞花架子,不搞门面,实事求是。
【关键词】预防保健;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1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047-1
农村预防保健工作是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是关系广大农民健康、能否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关键。全国数以万计的卫生工作者夜以继日地战斗在农村预防保健工作的第一线上,多年来逐步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工作程序。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再加上各地医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此,我国农村预防保健工作始终未能实现完全统一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预防保健工作的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我们仅就吉林省东辽县农村预防保健工作的实践,围绕规范化管理的课题,进行几个方面粗浅的探讨。
东辽县地处长白山余脉,属半山区丘陵地带,农村人口居住相对分散,预防保健工作运作起来很难集中操作,给预防保健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致使农村传染病发病偏高,食物中毒现象屡见不鲜,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居高不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启用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以来,全县的预防保健工作逐年好转,各种常规疫苗的接种率逐渐上升,从1986年平均接种率的85%上升到2005年平均接种率95%以上。相应传染病的发病率却相继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逐渐降到国家规定的標准,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预防保健工作任务。
一农村预防保健工作的管理程序及反馈模式
“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一个“理论→实践→反馈+修正理论→修正实践”的正螺旋发展的前进模式,在这个模式中,资料管理是关键的一环。资料不仅是实践的总结,也是理论修正的依据和指导实践的准则。
我县的农村预防保健工作管理模式如下:
二规范化管理总体理论
规范化管理理论分如下几个方面:
1、网络管理——建立县、乡、村三级预防保健网。
县里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站、结核病防治所、卫生进修学校分工负责一级网管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流行病防治、地方病防治、心血管疾病管理理论及实施办法;卫生监督所制定饮食服务行业卫生管理理论及实施办法;县妇幼保健站制定妇幼卫生保健管理理论及实施办法;县结核防治所制定结核病防治管理理论及实施办法;县卫生进修学校制定农村卫生人员技术管理理论及培训办法。
一级网络通过文件或责任状形式把管理理论及实施办法下发到二级网——乡(镇)防保站,并在各项工作实践的资料积累活动中接受信息反馈。
二级网——乡(镇)防保站按照一级网下发的文件及实施办法制定实践细则,并做好资料积累,及时反馈信息。
三级网——村卫生所(或乡村医生),根据乡(镇)防保站制定的实践细则具体实施预防保健实践活动,并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及时反馈信息。
2、制度管理——为保证网络管理的正常运行,各级预防保健网均需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1)一级网站、校、所拟定各种理论管理标准、考核、评价办法。
(2)二级网按一级网制定各种预防保健措施实施办法、操作规程、监测程序、标准及奖惩细则。
(3)三级网依据二级网的实施办法及工作细则进行实施,收集好资料,及时反馈信息。
3、资料管理。
(1)一级网资料管理范围包括:各种管理理论制定依据,各种反馈信息存档,修正理论依据及修正内容,考核及评价存档。
(2)二级网资料管理范围包括:各一级网单位下达文件、预防保健各种制度、操作规程、监测程序及监测结果、社会效益评价显示。
(3)三级网资料管理范围包括:卫生预防保健工作实施细则,卫生预防保健工作实践数据及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4)规范化管理要实行标准统一的各类表、卡、册、簿、证,用统一的格式,统一的时间,统一的计量单位。
各种考核、评价也采取统一的时间,统一的程序,统一的标准。各种监测均采取统一内容,统一评价方法。
三规范化管理的自身评价
规范化管理自身评价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管理本身的适应性:因为是农村预防保健工作,所以管理本身要适应农村的特点,比如所有规章制度应该简单明了,一目了然。所有表、卡、证均删繁就简,准确实用,所有的规程都应简洁流畅,易记好写等等。
2、管理本身的科学性:指冷链系统管理的严密性,资料管理的真实性,考核评价的切实性等。
3、管理本身的实际性:指剔除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不搞花架子,不搞门面,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