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的祭坛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kjhg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踏上魂牵梦萦的家乡故土,在那汪洋的湖面上,一座山丘突兀在水面上。它任凭山洪肆虐,洪水上涨,俨然一个水中游弋的海龟,它突然停止了前游的脚步,而猛然回首,向乡村的方向望去。看似有些不舍。却永远如卫士般,守望着家乡这一片水土。这是传说中的龟地,现已成为村的祭坛。
  据说,在一个遥远时代,天地干旱,土地干裂。正在赶路的乌龟,皮肤被晒得紫一块黑一块的,巴不得弄一把雨伞来遮挡前行。忽然发现在前方的树下,一位老人手里拿着伞,在呼呼入睡。于是走了上去,对老人说:“老大爷,能不能把你手中的伞借给我一用?明天准时还给你。”老大爷说:“可以,但你得讲信用呵!”乌龟说:“敢用我的生命担保!”
  第二天,乌龟准时到这里,在静静地守候着老人的到来。但就是不见老人的到来。
  第三天,乌龟又准时到这里守候。但还是不见老人的到来。它想:做人是要讲信用的啊。于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在这里守候。饿了找来野菜充饥,困了便靠在大树下入睡。最后活活饿死在大树下。
  老人来了,见状很是感动。于是便把它埋在这树下。后来一块山地慢慢地从这里长出。人们便把这里称为龟地。往后不管山洪暴发,库水猛涨,泛滥成灾,龟地有如神助地浮在水面上,守护着乡村。人们为了纪念讲信用的神龟,便不由自主地到这里进香,村的祭坛就这样形成了。
  祭坛由原始森林、炉台、古树等组成。祭坛的左侧,是三棵参天的秧木古树,由那位老人亲手种植。直径已达1米,高约100米。树身直挺挺的,被誉为永不熄灭的香烛。每日24小时,一年360天,都在天天为神龟祈祝。
  祭坛的右侧是一片原始森林。太阳把乌龟晒得皮肤干裂,自然需要一片绿林为它遮风挡雨。于是老人一声令下,开始在这里植树造林。密密麻麻的树木,藤蔓缠绕。孩童们经常以此为目标,如猴子般地在树上翻来覆去地攀爬。
  香炉依着一尊巨石而立。从远处看,恍如一个抬头前行的乌龟。香炉的背面,一棵百年巨榕,它弯曲着巨大的身躯,对香火台构成了一个拱形的保护状。仿佛一位老人在撑着伞,为乌龟遮荫护行。由香炉、巨石、巨榕“三位一体”构成的香火台,把历史的传说,给予了惟妙惟肖的展示。
  祭坛的右侧,在一棵巨树下,横七竖八地躺着花岗岩石块。有的耸立,有的斜体,有的平扁。从远处看,恍如乌龟身上褪下的龟甲。这里,一年四季凉风习习,鸟语花香。大热天气,人们总会从四面八方涌向这里乘凉。
  祭坛的南端,向外延伸着两道山地。一处朝西,一处朝东。恍如一只从水中往上爬的乌龟。向后伸腾的两腿,在用力地扎在地面上,看似在用力地攀爬。其形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曾几何时,我带着几番神秘,到这里探求神坛的秘密。经常在距离香炉的数米远处,呆呆地站着。以巨石为依托的香炉里,香火燃烧后留下了许多灰烬。有的随风散去,有的雨水过后结成厚厚的灰烬。石缝里,藏着许多小虫。但每到这里寻吃的鸡群,总是绕着香炉远远地离去。连一贯撒野成性的家犬,每到这里,亦是不敢张开它那双大腿,往香炉方向射尿。是真的有如神助?也许人们所说的神威,就是这样来无影,去无踪地形成?人们尊敬祖上,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就这样如谜一样地在脑中生成。
  拜祭,是中国的一个传统文化。在乡下,香火分成四个层级。即香火堂,寺庙,百公山(祭坛),宫殿。由于其功能的不同,而呈出不同的拜祭方式与礼节。
  香火堂,是族人进香的场所,也称为阿公堂。即是一个阿公头延续下来的人丁,到这里进香祭拜的地方。族里的人死了,需要到这里告别。一个月后,为亲人“上台”,请灵入室。其灵已归天,需要请他上台入室。在这里实行了尸、灵分离的原则。即骨骸归墓园,灵入香火堂。除清明节需要到墓地进行扫墓进香外,其它节日,到香火堂进香,即可为亲人送上了祝福。
  寺庙,是村祭的较高等级。人们把传说中的神,根据自身的意念进行构思与刻画,而形成与人体相似的造像。或者笑容可鞠,或者端庄肃穆,或者举目远眺……从而使每到这里的人们产生幻觉,肃然起敬。从而幻化成主观意识,达到神化的目的。
  寺堂庙宇,由门族扩大到了村族,以至走向社会。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寺庙,比如伟人,历史名人曾到此进香,或者曾发生过巨大影响力的事件,于是被世人所簇拥。所以,对寺庙的再造,几乎是倾尽全力,甚至倾家荡产,也在所不辞。在乡间,在那偏僻的山村,人们的生活尽管贫困。但寺堂庙宇,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乡间,历来有人旺,财旺的说法。因此,一个能够吸引人们眼球的寺庙,能够最大容量地吊起人们的眼球,起到聚集人气,提升门族的作用。
  百公山,是乡间第三个层次的香火,有人称之为祭坛。百公是面对着大众,袒露在外的香火。按其功能,可分为村族百公,土地百分,田头百公,山林百公,江河百公等。而百公山(祭坛),是族人进行祈福的地方。如平熄旱灾,降服人祸,驱赶瘟疫,躲避水涝等。而土地百公,田头百公,山林百公,江河百公等,就其功能,属于专设。
  宫殿,是人们进香拜祭的最高境界,属于国家与民族的层级,作为信仰的一种标志。一些设置豪华的殿堂,甚至成为国家的宝殿而对外开放。如梵帝国的梵帝冈宫,西藏的布达拉宫等。这些宫殿,均由道人、僧人,实行专业化管理,形成理论化操作。
  在我国,历来有慎终追远的传统。逢年过节,不忘祭祀先人。尽管拜祭的方式,因宗教,信仰与习俗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但心诚则灵贯穿着拜祭的始终。虔诚,尽忠,尽孝,尽道,尽礼,是中国拜祭文化的特别。只要是传统的,必定所用不能其及。
  乡间的祭坛(龟地),从深层次说,寄托的是知恩图报的理念。我从小跟着大人,不止一次地到这里祭拜。大人也不止一次地向我们讲述关于仙龟的故事。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一种幽深而无法捉摸的东西,在头脑里一直残存着。大人告诉我,白日参拜,晚上神龟与先祖就会托梦于你,这时福就降于你身。由于白天的经历,触动了大脑神经,所以有时晚上也确出现过类似,但总觉得朦朦胧胧的。
  在村的发展轨迹中,人们总是在灾难中度过,也总是在抗灾中成长。每遇到灾难,通过祭拜与祈祝,便化成:感恩上苍,真诚团结,灾难必将过去,胜利必将到来的信念。
  我们村共有20多个香火,3000多口人家。周吴两姓穿梭其间。不断的香火,把一种知恩图报,在恩爱中发展的理念,深深地扎进土壤里。一经出现矛盾,就上升到对先人态度的高度进行问责。加上祭拜的虔诚、尊严与神圣,必然化成一种平等相待,相濡以沫,骨肉亲情的思想。村的磁场就这样产生。回想五百年的村史,人们就是在这种知恩图报中前行。
  回念家乡,回想起那个魂牵梦萦的祭坛,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童年。但从远处看,祭坛不失为一座风水宝地,它恍若一座绿色的大廈,在向世人昭示着,显得是如此巍峨和苍翠。在这里没有声响,没有震天动地的号角。但无声胜似有声。
  村祭,让知恩图报的思想发扬光大,引领人们开拓属于自己的末来!
  ——选自《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我们常常喜欢造访深山,且乐此不疲,可往往不去深究其緣由。  今夏的三伏天,我所居住的城市热得像个大火炉。于是,就和两三好友商定,举家驱车前往浙江天目山避暑。  不到三小时,我们一行便像穿山甲似的钻进了天目山的大山深处。沿着盘山公路一圈一圈地往上绕。一边是笔直陡峭的山体,树木苍翠,浓荫遮蔽,透着层层凉意;另一边则是深壑巨沟,轰隆隆地喧响着山涧的奔流声,其间还夹杂着山鸟的啁啾声,与悠长的夏蝉嘶鸣声。遇
期刊
母亲一摇一摆地走进诺大的布料市场时,我忽然发现,暗暗的市场内母亲霜白的头发很亮眼。自前年被汽车撞了一下后,母亲便走路有些摇摆,但风风火火的风格没有改,一路上那一家家麻的、呢的、布的布料铺面在她面前经过,那么纷繁的色彩都吸引不了她的注意力,她眼不斜视,径直往里走。我知道,她一心只想给我——她的女儿,剪一块缎子布料。母亲知道我喜欢中式服装,借着孙子结婚的因由,一定要帮我这个做姑姑的做一件新衣服。  可
期刊
一  育儿殁了。他说这几年没好好干,娃娃还小,花钱的日子多着呢;他说开春了,和三毛(小卫)、敏朝去西藏,那边工价高,给娃娃也能攒点钱。谁知道春天还没站住脚跟,还没能等到正月十五闹元宵,他就殁了。  他殁的那天,整个关中都变了天,愁云惨淡,天地之间灰蒙蒙一片,气温陡然降了下来。接下来的两天,漫天雪花飞舞,在空中缓缓地飘落,在古莘的大地上铺了淡淡的一层。我住在张立家这两天,每到夜间上厕所——或者是农村
期刊
十二月的西城,过了秋叶壮美聚集,到了冬风刺骨。  一个人心事重重的往返踏步,秋风吹着耳垂,暗黄灯光在路上铺满。  风送来陪伴,是若有若无的笛子声,是汽车疾速驰过的一团尾气,是夜色荒凉下散落的人影。  终于可以一个人静一静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得了一个很重的病,只要看见人,就会面带微笑,全无担忧之色。一个人的时候,总希望有足够的文采支撑溢出的情感,来一首《葬花吟》。  演与歌。  我想跟你聊聊往事。
期刊
《长物志》开篇曰“居山水间者为上。”一直以来,我都喜欢远离城市的地方,或到未开发的原生态山区听风弹松声脆,看日照树影乱,在风声日影中捕捉岁月美好;或漫步山间羊肠小道,观湛蓝天空云卷云舒,看漫山遍野鲜花怒放,于流云山谷中释放心灵的桎梏;或到一望无际茫茫沙漠体会苍凉,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感受信仰,到乡间古村落中追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怀着这种心情,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走进了重庆市武隆区东
期刊
苗家人爱吃酸。  在苗家,生活百味,酸甜苦辣,酸当家。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吃酸。不管是一日三餐,还是红白喜事,酸鱼、酸辣子、酸萝卜、酸肉、酸豆角、酸菜等酸食无处不有。闲时吃,节庆时更是要吃,一年到头,酸食无日不吃。故苗族民间有谚语说:“三日不吃酸,脚杆打闪闪。”  苗族酸食习俗的形成,是由他们居住的自然环境、生产条件、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决定的。苗族多居住在山区,远离城镇,交通不便,无集市贸易,长期维
期刊
在二十年前,我结交了一男一女两位好朋友,男的叫阿豪,女的叫阿莉。同在一武警部队经营的公司做事,后来中央军委下令,不准部队参加地方经营性生产活动,他们选择了各自奔走。阿豪野心勃勃,到了上海工作,想趁大好时光,拼出一片天地。而阿莉回到惠州市,她说城市不在大小,量力而行,适者生存为佳。  分别多年,我们在不同的城市打拼,留下忙碌的痕迹,见面的机会很少。然而,以前的情谊,不因时间久远而疏淡,思念如四季花开
期刊
从滨海公路遥望雕塑公园,已经数次了。大海与雕塑,奔涌与宁静,是如何共处的呢?就如这个世界,这个城市和我们的生活,有多少事物就有多少种交集。东边日出西边雨,是大自然的风云际会。而此时公交车里,有多少位乘客,就有多少种心路,多少种人生。每一种,都是生活的雕琢品。  我的住所离雕塑公园所在的凌水湾并不很远,动了几次想去看看的念头,却都因这样那样的事情未能成行。人到中年,各种事情牵扯羁绊,父母已临垂暮,孩
期刊
娘是一种亲属关系的称谓,是子女对双亲中女性一方的称呼,或者称呼为“妈妈”,也就是母亲的尊称。有些地区子女(特别是古代)对母亲的称呼是娘、阿娘或娘亲等称呼。现在,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尊称娘亲为“妈妈”。娘之爱,感天动地;娘之恩,大爱无疆。有娘之爱,才让我“漂”得如此从容;娘之爱,在每一个人心中,都是神圣不可亵渎的,是至高无上高大荣上的;娘之爱,平凡而又伟大,没人可以代替。娘的爱,不光是历经
期刊
土地,这是两个厚重的字。第一时间,让我想到了我的家乡,想到了那片生我养我的故土,想到那块有些灵气的大石头。那里有我们童年快乐的记忆,有剪不断的乡愁,有母亲对我们的牵挂。一路走来,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品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见证了家乡的变化。看到我们幸福村,越来越幸福了。  不经意间,春和夏悄悄离去,留下了累累硕果,挂在田间地头。我带着孩子,带着那一丝乡愁,回来了。公路盘旋而上,路边的玉米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