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中的学习评价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评价的目的不再是为了选拔,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在物理探究活动中,评价应该更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评价形式主要应为活动表现评价,评价方法多种多样。掌握好评价的时机,能够促进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要注重评价语言的运用,并充分利用评价结果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物理 探究活动 学习评价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和体验性,探究活动逐渐成为物理课堂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物理探究活动中的学习评价方式也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物理探究活动中评价的目的和内容
新课程中的学习评价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评价的目的不再是为了选拔,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在物理探究活动中,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的态度和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表达和交流的技能以及学生的探究活动成果等。这种评价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对于每一个参与探究活动的学生,无论他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怎样,这种评价方式都为他留出了表现的空间和机会,都在鼓励他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之中,尽情地展现自己。
物理探究活动中,评价包括对整个探究活动情况的全面评价、对全班学生整体表现的评价(可与其它班级进行对比)、对小组或某个学生表现的评价等。
二、物理探究活动中评价的形式和方法
一般的物理探究活动大致包括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几个步骤。学生在各个环节中的具体活动,如收集资料、讨论交流、展示和表达、实验探索、分工合作等等,都反映出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价值取向和能力水平,因此,评价应该更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即评价形式主要应为活动表现评价。而学生的活动成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较大,在评价时可作为主要参考内容。另外,还可以根据探究的具体内容设计相应的纸笔测验题,用以检测学生对探究活动的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述能力。
在物理探究活动中,具体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如下:
1.设计评价表格,其中包括学生在活动各个阶段的具体表现,分别由学生本人、同组同学、教师、家长如实填写,最后,汇集所有信息,完成对学生活动表现的全面评价。
如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活动中,可以使用以下的评价表格:
活动结果
2.当一学期或一学年结束时,可以将所有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评价表格汇集成册,或装入学生的探究活动记录袋中,让学生能从中体会到自己的成长经历;
3.还可以让学生记录自己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在活动结束后,写出活动感想、收获或小论文等,通过感想交流或论文评选进行评价;
4.探究小组可以将本组的探究成果以墙报、简报等形式向大家展示,接受全体师生的共同评价。
在活动中具体采用何种评价方法,要根据活动的需要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
三、物理探究活动中评价的时机
物理探究活动中的评价不一定只在活动完成之后进行。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某小组或某一学生有较突出的表现,教师应当及时给予表扬,为全班树立榜样,而对于参与较少或表现较差的学生也要及时指出,提醒他们要积极参与。如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过程中,分析电路特点及设计原理,画出电路图,通过讨论、分析和比较,找出设计的优缺点,有针对性地改进实验设计,最终用设计科学的电路进行探究。在这个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中,大部分学生表现积极,兴趣浓厚,积极地参与到设计和改进之中,一部分学生还巧妙地就地取材,设计出了有独特见解的可行性方案,此时,教师及时的评价能够掀起探究活动的一个高潮,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信心。掌握好评价的时机,能够促进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物理探究活动中教师的评价语言
在物理探究活动中,教师的评价语言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选择评价语言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参与活动的小组或个人能力不尽相同,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会不同,教师选择评价语言也应该因人而异,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和性格特点,运用恰当的语言。
2.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语言要公正、合理,注意用词得当,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也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五、评价结果的利用
探究活动中的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学生,每次活动的评价表格填写完成后,应该及时让学生本人阅读,使学生能够尽早发现自己的不足,尽快改进。每学期或学年的探究活动记录袋也应该适当让学生和家长查阅,以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写出的较好的论文、感想、简报可以通过展览等形式向大家宣传,给全体学生树立榜样。另外,教师应该保存好探究活动中评价的第一手资料,如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收集的资料、评价表格和活动记录袋、学生的感想和论文、简报和墙报的图片、调查报告、评价记录等等,可用于有关研究。
教师要注意充分利用探究活动的评价结果,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傅春道、齐晓东.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孙威立、杨祖念.物理教学实施指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 物理 探究活动 学习评价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物理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和体验性,探究活动逐渐成为物理课堂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物理探究活动中的学习评价方式也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物理探究活动中评价的目的和内容
新课程中的学习评价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评价的目的不再是为了选拔,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在物理探究活动中,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的态度和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表达和交流的技能以及学生的探究活动成果等。这种评价是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对于每一个参与探究活动的学生,无论他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怎样,这种评价方式都为他留出了表现的空间和机会,都在鼓励他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之中,尽情地展现自己。
物理探究活动中,评价包括对整个探究活动情况的全面评价、对全班学生整体表现的评价(可与其它班级进行对比)、对小组或某个学生表现的评价等。
二、物理探究活动中评价的形式和方法
一般的物理探究活动大致包括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几个步骤。学生在各个环节中的具体活动,如收集资料、讨论交流、展示和表达、实验探索、分工合作等等,都反映出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价值取向和能力水平,因此,评价应该更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即评价形式主要应为活动表现评价。而学生的活动成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较大,在评价时可作为主要参考内容。另外,还可以根据探究的具体内容设计相应的纸笔测验题,用以检测学生对探究活动的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述能力。
在物理探究活动中,具体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如下:
1.设计评价表格,其中包括学生在活动各个阶段的具体表现,分别由学生本人、同组同学、教师、家长如实填写,最后,汇集所有信息,完成对学生活动表现的全面评价。
如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活动中,可以使用以下的评价表格:
活动结果
2.当一学期或一学年结束时,可以将所有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评价表格汇集成册,或装入学生的探究活动记录袋中,让学生能从中体会到自己的成长经历;
3.还可以让学生记录自己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在活动结束后,写出活动感想、收获或小论文等,通过感想交流或论文评选进行评价;
4.探究小组可以将本组的探究成果以墙报、简报等形式向大家展示,接受全体师生的共同评价。
在活动中具体采用何种评价方法,要根据活动的需要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
三、物理探究活动中评价的时机
物理探究活动中的评价不一定只在活动完成之后进行。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某小组或某一学生有较突出的表现,教师应当及时给予表扬,为全班树立榜样,而对于参与较少或表现较差的学生也要及时指出,提醒他们要积极参与。如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过程中,分析电路特点及设计原理,画出电路图,通过讨论、分析和比较,找出设计的优缺点,有针对性地改进实验设计,最终用设计科学的电路进行探究。在这个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中,大部分学生表现积极,兴趣浓厚,积极地参与到设计和改进之中,一部分学生还巧妙地就地取材,设计出了有独特见解的可行性方案,此时,教师及时的评价能够掀起探究活动的一个高潮,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信心。掌握好评价的时机,能够促进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物理探究活动中教师的评价语言
在物理探究活动中,教师的评价语言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选择评价语言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参与活动的小组或个人能力不尽相同,在活动中的表现也会不同,教师选择评价语言也应该因人而异,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和性格特点,运用恰当的语言。
2.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语言要公正、合理,注意用词得当,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也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五、评价结果的利用
探究活动中的评价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学生,每次活动的评价表格填写完成后,应该及时让学生本人阅读,使学生能够尽早发现自己的不足,尽快改进。每学期或学年的探究活动记录袋也应该适当让学生和家长查阅,以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写出的较好的论文、感想、简报可以通过展览等形式向大家宣传,给全体学生树立榜样。另外,教师应该保存好探究活动中评价的第一手资料,如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收集的资料、评价表格和活动记录袋、学生的感想和论文、简报和墙报的图片、调查报告、评价记录等等,可用于有关研究。
教师要注意充分利用探究活动的评价结果,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傅春道、齐晓东.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孙威立、杨祖念.物理教学实施指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