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溪——鄂西北边陲最偏远的贫困县,交通不畅,经济落后。然而,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地,近年来却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2013年全县GDP56亿多元,比上年增长15﹪,申请专利140项,受理发明专利26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91元,均创历史新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益提升。从2008年至今,已连续三届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荣誉称号;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12年度“科技创新进位先进县”;我国第一部县级地方志《竹溪植物志》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赢得未来。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源自科技的力量和不断的创新,源自竹溪县委、县政府对科技的高度重视和倾力支持,也源自于竹溪县科技局局长谢从明在科技创新路上的不懈进取、高歌猛进。
“科技局的地位是干出来的”
在外界眼里,县市科技局是个清闲衙门,“十来个人,七八条枪”,手上没几个钱,调控能力差,部门可有可无。谢从明不这么认为,他说:“部门的地位是干出来的。”
2006年4月,45岁的谢从明到竹溪县科技局就任。在简陋的会议室里,他开宗明义,称自己是背着一项“重大工程”上任的,完成这项工程会很苦很苦,但科技局的面貌也许会发生根本变化。
谢从明说的“重大工程”,就是后来为竹溪医药产业发展解决大问题的黄姜污染治理项目。
竹溪是一块“绿色瑰宝”,地处秦岭南麓、大巴山脉东段,境内森林覆盖率达91.1%,植物多达32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就有1600多种。这是自然对竹溪的馈赠。黄姜就是竹溪的特色药用植物之一。2004年,黄姜加工的污染问题凸显,国务院、省市下达“最后通牒”,黄姜加工企业若不能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将一律关停。
一纸公文,成为压在谢从明心口的一块巨石。
当时,黄姜加工产值占到了竹溪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一时间十堰60余家黄姜加工企业几乎全部被迫关闭,黄姜价格由原来1元多1斤掉到几角钱,连成本都收不回,当地姜农损失惨重,农户将卖不出去的黄姜毁掉,有些直接烂在了地里。全县黄姜种植面积从鼎盛时期的5万多亩,一下子锐减到几千亩。
谢从明急在心里,一直苦苦寻觅解决黄姜污染的对策,最终在一场由省科技厅组织的项目招标会上,他发现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一位专家的“黄姜皂素清洁生产技术”。他极力说服该专家到竹溪发展,创立了竹溪创艺皂素有限公司。从公司规划、注册、征地、到建厂房,谢从明全程付出,最终留住了专家和技术。
通过许多个日日夜夜的技术攻关,从50吨试产到300吨规模,创艺公司终于实现了黄姜加工的无污染生产,达到了国家规定排放标准,并通过了来自全国、包括院士在内的100多位专家的环境评审,取得了环境资格认证,成为国内第一个实现黄姜加工清洁生产、有资质的企业。
黄姜污染治理项目的成功,开创了全国先河,一举奠定了科技局在县直部门中的地位。
然而,污染问题得到解决,可姜农已受伤,黄姜种植户已所剩无几,企业“等米下锅”。为了扩大黄姜种植面积,重拾姜农的信心,寒冬腊月里,谢从明在满是积雪的大山里跋涉穿行,挨家挨户向农户宣传;他向县政府争取为农户发放种植补贴;发动企业与农户签订协议,明确黄姜最低收购价;为姜农跑贷款扩大种植面积,利息不由农户承担;组织专家到户开展技术服务;亲自为姜农收购姜种;为姜农配送专门的肥料等等,为保障黄姜材料源,他竭尽所能,马不停蹄地奔走,只此一项事务,忙了半年。目前,全县黄姜种植面积已恢复到3万多亩。
此后,为整合黄姜产业,打造产业“航母”,他又吸引注资1亿元的楚秦生物公司落户,并争取省黄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立在了竹溪。
“坚持创新,
科技工作才有出路”
谢从明从到科技局上任的那天起,脑子里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创新科技工作的管理模式,让闲人“忙起来”、工作“实起来”、效果“好起来”。他在科技管理上使出的重要“杀手锏”是 “科企共建”,也就是 “科技特派员”制度。
“科企共建”让科技局尝到了服务企业的甜头,逐渐发展到把干部全部派驻到企业挂职。正局级干部赵华勋是老资格的“科特派”,先后在华驰公司和创艺公司担任“科特派”达8年之久,先后为企业申报国家、省级项目13项,申请专利近20件,认定重大科技成果12个,两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帮助解决了无数个大事、难事、琐事,深受企业爱戴。当谈起这些年挂职的体会时,他从心底里吐出两个字——充实!
“双岗、双责、双考”的长期实施和干部的贴心服务,不仅赢得了企业的普遍欢迎和认可,也锻炼了挂职干部的能力素质。竹溪县县长余世明称赞科技局干部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创新没有休止符。
谢从明提出“深化科技计划改革,强化市场主体培育”的思路,对沿用多年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方式进行“颠覆式”的改革,即企业和科研人员到年底,依据创新成果和发展需要,按政策标准申报项目,由科技局、财政局、经信局、县高新技术园区等部门会商确定。根据当年科技经费多少,确定10个左右的企业给予“后补助”。这项改革也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
科技经费用在了刀刃上。企业的创新意识被激发,創新成果频出。8年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目前在工业园,已入住 43家企业,园区企业先后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56个,获得省市科技奖励11项,授权专利600多项。而且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这在竹溪是“破天荒“的。另外,县里建有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校企共建研发中心等11个。
竹溪正在进行着一场亘古未有的创新蝶变,茶叶、魔芋、生物医药、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蓄势待发,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初露端倪……
特别令人欣喜的是,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竹溪县科技经费年年增长,2014年达到1500万。2014年,竹溪县科技局还获得省第二届“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 “跳出科技干科技”
在竹溪,县委、县政府领导称谢从明是“政策通”“活字典”“高智囊”;企业家称他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科技局的干部称他是“工作狂”“铁人”;农民称他是“自己人”。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他有什么秘密?
谢从明说:“只要是党和政府需要我干的,只要是对竹溪发展有利的,只要我认为是对的,我都会努力去干。”
我国第一部县级地方植物志《竹溪植物志》的诞生就凝聚着谢从明的心血和汗水。
20世纪80年代,植物学泰斗,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曾提出,以竹溪为核心的大巴山脉是我国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我国绿色基因宝库。县电视台一名叫甘啟良的电视工作者,出于对植物学的爱好,用几年时间采集到大量的植物标本,编写了植物总数达3290多种的《竹溪植物志》。
谢从明认为摸清竹溪植物资源的家底对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将发挥重大作用。为使《竹溪植物志》早日面世,他陪同甘啟良到全国各地找专家进行植物标本鉴定,不断打电话联系,以至手机都用坏了一部。为征求老院士吴征镒对《竹溪植物志》的意见,他与甘啟良舍不得坐飞机,硬是坐了6天6夜的火车到云南。90多岁高龄的吴征镒先生十分感动,听了汇报后欣然为书稿作了题词。操劳这样的事,按谢从明的说法,叫“跳出科技抓科技”。
谢从明今年53岁,在县市,这个年龄本该“领导职务 ”改“非领导”职务了,但事实上,他更忙了。竹溪县委、县政府对他和科技局委以重任,将人福生物科技产业园办、高新技术产业招商办、生物医药产业招商办、魔芋办、茶叶办、药材办等专业办公室挂靠科技局。
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使他患有肺氣肿、痛风、脑血管动脉硬化等9种疾病,平时顾不上住院治疗。县领导心疼他,为他请来老中医把脉开药,一二十种草药制成的药丸,办公室、车里、企业、家里放的到处都是。
谢从明的同事说,每次他痛风发作时,脚趾头肿得老粗,疼得钻心,他就忍痛把皮鞋当拖鞋穿,照常进企业、下农村。
他是个称职的局长,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工作者、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在家庭里却“失了职”。家里的事务全是爱人替他分担,一两个月难得有闲暇探望一次同城而居的母亲,母亲生病住院也无暇分身,只能依靠家人……
每当说起这些,谢从明心里充满了对家人的愧疚和自责。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赢得未来。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源自科技的力量和不断的创新,源自竹溪县委、县政府对科技的高度重视和倾力支持,也源自于竹溪县科技局局长谢从明在科技创新路上的不懈进取、高歌猛进。
“科技局的地位是干出来的”
在外界眼里,县市科技局是个清闲衙门,“十来个人,七八条枪”,手上没几个钱,调控能力差,部门可有可无。谢从明不这么认为,他说:“部门的地位是干出来的。”
2006年4月,45岁的谢从明到竹溪县科技局就任。在简陋的会议室里,他开宗明义,称自己是背着一项“重大工程”上任的,完成这项工程会很苦很苦,但科技局的面貌也许会发生根本变化。
谢从明说的“重大工程”,就是后来为竹溪医药产业发展解决大问题的黄姜污染治理项目。
竹溪是一块“绿色瑰宝”,地处秦岭南麓、大巴山脉东段,境内森林覆盖率达91.1%,植物多达32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就有1600多种。这是自然对竹溪的馈赠。黄姜就是竹溪的特色药用植物之一。2004年,黄姜加工的污染问题凸显,国务院、省市下达“最后通牒”,黄姜加工企业若不能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将一律关停。
一纸公文,成为压在谢从明心口的一块巨石。
当时,黄姜加工产值占到了竹溪工业产值的半壁江山,一时间十堰60余家黄姜加工企业几乎全部被迫关闭,黄姜价格由原来1元多1斤掉到几角钱,连成本都收不回,当地姜农损失惨重,农户将卖不出去的黄姜毁掉,有些直接烂在了地里。全县黄姜种植面积从鼎盛时期的5万多亩,一下子锐减到几千亩。
谢从明急在心里,一直苦苦寻觅解决黄姜污染的对策,最终在一场由省科技厅组织的项目招标会上,他发现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一位专家的“黄姜皂素清洁生产技术”。他极力说服该专家到竹溪发展,创立了竹溪创艺皂素有限公司。从公司规划、注册、征地、到建厂房,谢从明全程付出,最终留住了专家和技术。
通过许多个日日夜夜的技术攻关,从50吨试产到300吨规模,创艺公司终于实现了黄姜加工的无污染生产,达到了国家规定排放标准,并通过了来自全国、包括院士在内的100多位专家的环境评审,取得了环境资格认证,成为国内第一个实现黄姜加工清洁生产、有资质的企业。
黄姜污染治理项目的成功,开创了全国先河,一举奠定了科技局在县直部门中的地位。
然而,污染问题得到解决,可姜农已受伤,黄姜种植户已所剩无几,企业“等米下锅”。为了扩大黄姜种植面积,重拾姜农的信心,寒冬腊月里,谢从明在满是积雪的大山里跋涉穿行,挨家挨户向农户宣传;他向县政府争取为农户发放种植补贴;发动企业与农户签订协议,明确黄姜最低收购价;为姜农跑贷款扩大种植面积,利息不由农户承担;组织专家到户开展技术服务;亲自为姜农收购姜种;为姜农配送专门的肥料等等,为保障黄姜材料源,他竭尽所能,马不停蹄地奔走,只此一项事务,忙了半年。目前,全县黄姜种植面积已恢复到3万多亩。
此后,为整合黄姜产业,打造产业“航母”,他又吸引注资1亿元的楚秦生物公司落户,并争取省黄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立在了竹溪。
“坚持创新,
科技工作才有出路”
谢从明从到科技局上任的那天起,脑子里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创新科技工作的管理模式,让闲人“忙起来”、工作“实起来”、效果“好起来”。他在科技管理上使出的重要“杀手锏”是 “科企共建”,也就是 “科技特派员”制度。
“科企共建”让科技局尝到了服务企业的甜头,逐渐发展到把干部全部派驻到企业挂职。正局级干部赵华勋是老资格的“科特派”,先后在华驰公司和创艺公司担任“科特派”达8年之久,先后为企业申报国家、省级项目13项,申请专利近20件,认定重大科技成果12个,两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帮助解决了无数个大事、难事、琐事,深受企业爱戴。当谈起这些年挂职的体会时,他从心底里吐出两个字——充实!
“双岗、双责、双考”的长期实施和干部的贴心服务,不仅赢得了企业的普遍欢迎和认可,也锻炼了挂职干部的能力素质。竹溪县县长余世明称赞科技局干部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创新没有休止符。
谢从明提出“深化科技计划改革,强化市场主体培育”的思路,对沿用多年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方式进行“颠覆式”的改革,即企业和科研人员到年底,依据创新成果和发展需要,按政策标准申报项目,由科技局、财政局、经信局、县高新技术园区等部门会商确定。根据当年科技经费多少,确定10个左右的企业给予“后补助”。这项改革也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
科技经费用在了刀刃上。企业的创新意识被激发,創新成果频出。8年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目前在工业园,已入住 43家企业,园区企业先后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56个,获得省市科技奖励11项,授权专利600多项。而且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这在竹溪是“破天荒“的。另外,县里建有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校企共建研发中心等11个。
竹溪正在进行着一场亘古未有的创新蝶变,茶叶、魔芋、生物医药、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蓄势待发,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初露端倪……
特别令人欣喜的是,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竹溪县科技经费年年增长,2014年达到1500万。2014年,竹溪县科技局还获得省第二届“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 “跳出科技干科技”
在竹溪,县委、县政府领导称谢从明是“政策通”“活字典”“高智囊”;企业家称他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科技局的干部称他是“工作狂”“铁人”;农民称他是“自己人”。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他有什么秘密?
谢从明说:“只要是党和政府需要我干的,只要是对竹溪发展有利的,只要我认为是对的,我都会努力去干。”
我国第一部县级地方植物志《竹溪植物志》的诞生就凝聚着谢从明的心血和汗水。
20世纪80年代,植物学泰斗,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曾提出,以竹溪为核心的大巴山脉是我国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我国绿色基因宝库。县电视台一名叫甘啟良的电视工作者,出于对植物学的爱好,用几年时间采集到大量的植物标本,编写了植物总数达3290多种的《竹溪植物志》。
谢从明认为摸清竹溪植物资源的家底对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将发挥重大作用。为使《竹溪植物志》早日面世,他陪同甘啟良到全国各地找专家进行植物标本鉴定,不断打电话联系,以至手机都用坏了一部。为征求老院士吴征镒对《竹溪植物志》的意见,他与甘啟良舍不得坐飞机,硬是坐了6天6夜的火车到云南。90多岁高龄的吴征镒先生十分感动,听了汇报后欣然为书稿作了题词。操劳这样的事,按谢从明的说法,叫“跳出科技抓科技”。
谢从明今年53岁,在县市,这个年龄本该“领导职务 ”改“非领导”职务了,但事实上,他更忙了。竹溪县委、县政府对他和科技局委以重任,将人福生物科技产业园办、高新技术产业招商办、生物医药产业招商办、魔芋办、茶叶办、药材办等专业办公室挂靠科技局。
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使他患有肺氣肿、痛风、脑血管动脉硬化等9种疾病,平时顾不上住院治疗。县领导心疼他,为他请来老中医把脉开药,一二十种草药制成的药丸,办公室、车里、企业、家里放的到处都是。
谢从明的同事说,每次他痛风发作时,脚趾头肿得老粗,疼得钻心,他就忍痛把皮鞋当拖鞋穿,照常进企业、下农村。
他是个称职的局长,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工作者、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在家庭里却“失了职”。家里的事务全是爱人替他分担,一两个月难得有闲暇探望一次同城而居的母亲,母亲生病住院也无暇分身,只能依靠家人……
每当说起这些,谢从明心里充满了对家人的愧疚和自责。